首页

【导与练】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含解析)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发达的古代农业1、2、3、4、5、6、13古代手工业的进步7、8、9、10、11、12、14一、选择题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农业经济地位的理解。土地和五谷的代表被上升到国家象征的高度,主要反映出当时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社会现实,所以选B。A项讲的重视祭祀,与题意不符,排除A;C项讲的是农业与土地的关系,而题中强调的是农业与土地的重要性,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D项讲的是小农经济的男耕女织等特点,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2.(2022年海南历史,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解析: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周代制度并未被后代严格奉行,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活动,并非政治制度,排除B项。重农抑商是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的,C项错误。材料中统治者重视农桑,反映出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3.(2022年山东文综,10)如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解析:B 图片反映出汉代农民使用较为先进的农具进行耕作,说明当时农民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使用铁器,故A项错误。汉代时铁犁牛耕已经推广到全国,故C项错误。图片不能体现出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5\n4.(2022茂名一模)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C.男女分工明确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解析:D 从“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可以推断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和男女分工明确;中国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古代中国农民负担沉重,不可能出现生活自然悠闲的情况。诗歌内容也难以推断出田园生活自然悠闲。5.(2022肇庆一模)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解析:A “牛乃耕农之本”“国家之为强弱也”说明了牛耕的重要作用,即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材料无法反映牛耕刚出现,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自给自足的特点,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牛耕的作用,没有反映农业在国家中的地位,D项错误。6.(2022南京一模)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从材料中知道,元代妇女从田中采摘棉花,织成布,给孩子做衣服。体现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项不符合史实。7.河南某中学几位学生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回来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解析:C 据所学可知:唐代主要烧制白瓷和青瓷,排除A项。B项中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排除B项。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瓷器装饰技法的一种。是从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C项正确。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排除D项。8.(2022金华模拟)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解析:C 依据所学知识,灌钢法是把生铁与熟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锻造的技术,材料中“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即是体现的这种技术。9.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5\n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已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解析:D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的青铜礼器,A项错误;甲骨文中有“蚕”“丝”字,说明当时已有养蚕、丝织技术,但不能说明是从商朝开始,B项错误;唐三彩是陶器,而不是瓷器,C项错误;D项正确。10.(2022临沂模拟)有一种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地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长期存在B.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C.男尊女卑思想盛行D.官营手工业垄断纺织业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A、B、C三项分别从经济、思想因素分析女性劳动成果遭到排除的原因;D项汉代时官营手工业并未垄断纺织业。11.(2022宿州质检)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解析:A 本题考查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民营手工业产品面向市场,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繁荣无疑为其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市场,故A项正确,代表中国古代手工技术最高水平的是官营手工业,故B项排除;C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则是民营手工业发展受阻的原因。12.(2022连云港模拟)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  )A.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适应陶瓷外销。二、非选择题5\n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总面积北方南方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94%秦汉117(全国)1048.355.7294%魏晋南北朝122(北方粟、麦)215(南方稻谷)1167.73.851.9251.92590%隋唐124(北方粟、麦)328(南方稻谷)1450.926.423.213.2190%——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材料三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2)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植茶业发展的原因。(3)你对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的可信度有何看法?请说明理由。(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解析:第(1)问需从表格材料中的表头各项逐项归纳有效信息。第(2)问,思考材料一各项目变化中有利于茶叶发展的因素,并把它表述出来。第(3)问为开放性题目,注意材料二的时代背景,只要持之有据即可。第(4)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唐代政治、经济、思想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答案:(1)①粮食单产提高。②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③耕地面积增加。④南方经济逐渐得到发展。⑤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2)①粮食产量的提高保障了粮食供应。②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可以从事经济作物种植。③耕地面积的增加为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条件。(3)说明:以下两种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均可。①可信:粮食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为经济作物专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祁门县山多田少,适宜茶叶种植。②不可信:在当时的社会条件(生产水平低、重农抑商思想较强等)下,“业于茶者七八”的说法存在夸大之嫌,尚需存疑。5\n(4)①政治基础: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人民生活较安定。②经济基础:商品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增加;各地生活习俗的融合。③文化基础: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影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济的发达,各国的手工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凡礼器、兵器、车器之属的生产,国家设有工正、工师、工尹等官吏管理,各种手工业仍由官府控制,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由所谓“工肆之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辙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或故髡钳而匿名逃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千百为群,虽坊主人亦畏之。——康熙《嘉兴府志》卷十五(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手工业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经济领域出现的什么现象?简述其出现的原因。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进一步的发展”“官吏管理”“官府控制”“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等关键信息可以总结出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特点。第(2)问从材料二中油坊的生产规模以及“佣”“佣值”等信息可以解读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原因”要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出现等方面思考。答案:(1)特点:发展较快;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相结合,以官营手工业为主;有专门的官员管理。(2)现象:以雇佣关系为本质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原因:农业商品化和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出现。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5:25:34 页数:5
价格:¥3 大小:134.1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