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堂新坐标】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配套课后作业(二十八) 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后作业(二十八)(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2022届中卫模拟)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读表及图,完成3~4题。年份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m3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8m3195713.314.64200013.030.983.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6\n2022·杭州模拟)荒漠主要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类型,下图为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读图,完成5~6题。5.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的序号分别是(  )A.③ ⅢB.① ⅢC.② ⅡD.④ Ⅰ6.①④两大陆Ⅰ类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B.过度放牧和樵采C.纬度位置和垦耕D.海陆位置和地形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7~8题。      甲            乙7.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8.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我国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22~2022年)》明确指出,规划期内要确保我国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内蒙古高原B.荒漠化—华北平原C.红漠化—南方低山丘陵D.石漠化—长江中下游平原10.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①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②耕地面积减小 ③粮食产量持续减少 ④水土流失加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022·福州期末)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11~12题。6\n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大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12.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 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材料二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1)指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14.喀斯特与黄土、沙漠、寒漠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6\n甲 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材料二乙 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材料三丙 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省区)。(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_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解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解析】6\n 第1题,内蒙古高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第2题,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答案】 1.D 2.C3~4【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石羊河为一条内流河,其河流补给主要是来自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故水源最充沛的季节应在夏季。第4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石羊河年均径流量从1957年到2000年并无明显变化,因此导致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原因应主要是流域内用水量增加。【答案】 3.B 4.B5~6【解析】 第5题,南美大陆气候湿润,荒漠面积比重较小,应为④大陆。南部高原荒漠应为温带荒漠景观。第6题,①大陆三种荒漠都有,而且面积都相差不大,应为亚欧大陆。其温带荒漠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长期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造成的。南美大陆南部的温带荒漠是由于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造成的。【答案】 5.D 6.D7~8【解析】 第7题,由图甲可知该地区的平地所占面积较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从图乙可知该地居民能源消费以薪柴为主,因此砍伐树木较多;结合两图信息可推断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第8题,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需要恢复已破坏的植被,当地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减少对薪柴林的砍伐,是解决当地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②③不具有可行性,可排除。【答案】 7.B 8.C9~10【解析】 第9题,在我国,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东北平原等;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早地区;易发生红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区;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华北平原易发生土地盐碱化。第10题,轮荒耕作制度,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进而使得土地荒漠化,耕地面积也会逐渐减小。【答案】 9.C 10.B11~12【解析】 第11题,由图可以看出,新疆地区土地沙化面积最大;内蒙古和宁夏水土流失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大致相同;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荒漠;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破坏植被。第12题,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应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保护植被,减少对薪柴林的破坏,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高天然气的使用率。我国目前能源消费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无法从根本上减少开发。【答案】 11.C 12.A二、非选择题(40分)13【解析】 第(1)题,描述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需要明确图中各省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然后根据图例判断数量差异,并将位置与数量特征结合,总结分布特征。第(2)题,分析土壤侵蚀的自然原因应考虑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第(3)题,比较具体措施的差异应考虑水土的运动特点,结合不同措施对水土运动的具体影响分析。【答案】 (1)山西、陕西、甘肃土壤侵蚀面积大;而内蒙古、宁夏、河南土壤侵蚀面积小。(2)山西黄土覆盖面积大,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流失;山西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多暴雨等。(3)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库等,可短期、直接地防治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可长期、间接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两者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6\n14.【解析】 第(1)题,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故我国西南地区为我国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地区。第(2)题,读材料一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可知,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10°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10°~30°。第(3)题,读材料二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可知,石漠化在南坡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第(4)题,读材料三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可知,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合理化建议主要考虑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答案】 (1)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2)35° 10° 10°~30°(3)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4)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逐步形成经济贫困地区。合理化建议: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5:33:54 页数:6
价格:¥3 大小:541.0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