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领航】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章末质量检测10 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 中图版必修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章末质量检测(十)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回答1~3题。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C.③地D.④地解析:由等高线判断:①位于黄土沟地区,适合打坝建库;③地和④地位于坡面上,适宜采取护坡工程;②地位于黄土塬上,采取保塬措施。答案:A2.图示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A.治理盐碱地B.治理水土流失C.治理沙尘暴D.治理水污染解析:图示地区为黄土高原,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国土整治的重点是水土流失。答案:B3.下列治理图示地区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扩大农业用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D.矿区存好表土,开展土地复垦工作解析:在整治措施中,要压缩耕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答案:A13\n(2022年湘潭模拟)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厂,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茶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据此回答4~5题。4.茶园三次锄草中,导致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4月B.7月C.11月D.4月和11月解析:7月为长江流域的雨季,锄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答案:B5.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B.枯枝落叶少C.表层土壤养分被大量冲走D.微生物缺乏解析:茶园“消瘦”与锄草有关,主要是锄草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养分被大量冲走。答案:C6.荒漠化的本质是(  )A.土地沙化B.气候变得干燥、降水减少C.土地退化D.土地盐碱化解析:荒漠化是干旱和半干旱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土地沙化和盐碱化都只是其中形式之一。答案:C7.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因此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B.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矛盾的,不可调和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只对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利D.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解析:亚马孙雨林是我们全人类的,发达国家应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答案:D(2022年浙江绍兴模拟)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回答8~9题。13\n8.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B.海拔4500~4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D.海拔4300~4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解析: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根据图示做出判断,居民点密度与草地退化率、草地退化面积不是成正比的关系;草地退化率最小是海拔5200~5300米处;海拔4300~4400米处的草地面积最大,根据草地退化率计算得出,D项正确。答案:D9.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水分 气温B.土壤水分 坡度C.气温 光照D.光照 坡度解析:黄河源4200~4700米范围内,坡度较小,多湖泊、沼泽,土壤水分条件好,因此选择B项。答案:B(2022年安徽皖南八校模拟)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10~11题。10.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D.重化工业基地13\n解析:右图中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答案:D11.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解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但不能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共同的措施。答案:B(2022年广东深圳)读2022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和人口数量坐标图,完成12~13题。12.按照分类,我国上海市属于(  )A.Ⅰ类省区B.Ⅱ类省区C.Ⅲ类省区D.Ⅳ类省区解析:据图例做出判断,人均产粮和人口数量坐标图得出上海属于Ⅳ类省区。答案:D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最多B.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广东省人均产粮低的主要原因C.Ⅰ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好,人均产粮最高D.Ⅳ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差,人均产粮最低解析:黑龙江省人均粮食产量最多,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非农产业占用耕地,造成广东省人均产粮低;I类省区人均产粮最高,主要是地广人稀;Ⅳ类省区人均产粮最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是耕地面积少。答案:B14.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13\n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③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东北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是黑土不合理利用,湿地不合理开发,而土地的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答案:A15.大兴安岭林区的产业调整方向为(  )A.充分利用林区资源优势,加大对林区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力度B.改单一林业经济向多种经济发展,如旅游业、养殖业等C.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各行业,实现全面发展D.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解析:在林区应开展综合开发利用。答案:B(2022年江西宜春模拟)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回答16~18题。16.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解析: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地耕作制度不同主要与热量高低有关,热量高,生长期长,有利农作物生长。答案:B17.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13\n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解析:两地都是季风气候,夏季都是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答案:B18.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盛行风向解析: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主要是甲地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造成的。答案:C“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提高煤炭资源储量级别200亿吨,新增煤炭资源量100亿吨,将加大向外输送电能的比例,缓解当地的环境问题。据此回答19~20题。19.与直接向外输送煤炭资源相比,山西省向外输送火电的劣势在于(  )A.减轻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益B.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C.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D.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解析:山西省向外输送火电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具有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等优势,同时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但会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答案:D20.山西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列关于其生态问题与根治措施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A.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把采空区作为西气东输的中转站B.破坏土地资源,引起土壤退化—保存好表土,进行复垦C.大量煤矸石弃之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在煤矸石上面修建厂房D.饮用水环境被破坏—跨流域调水解析:石油、天然气的存放需要密闭的环境,山西煤炭资源的采空区岩层断裂,不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存放;针对土地浪费和土壤退化,应采取复垦等措施加以治理;煤矸石之间的空隙较大,在上面直接修建建筑物容易发生坍塌;跨流域调水不能彻底解决水污染问题。答案:B21.(2022年广州二模)下图中,促使香港—珠三角从“前店后广”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13\n“前厂后店”模式香港—珠三角工业区位变化发展示意图A.劳动力B.科学技术C.交通运输D.市场解析:读图知,“前店后厂”模式的最终产品面向的是国际市场,而“前厂后店”模式的最终产品销往国内市场,故市场变化是影响该地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答案:D(2022年海淀模拟)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下图,回答22~23题。22.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答案:B23.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适宜重点发展(  )A.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13\n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答案:D(2022年吉林模拟)点轴理论模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图,完成24~25题。24.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开发轴”相交的“点”是(  )A.郑州B.南京C.武汉D.九江解析: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知识。读图结合我国城市分布可知,沿江和南北轴的交汇点是武汉。答案:C25.以下属于“西北开发轴”的“基础设施束”是(  )A.南水北调工程B.西气东输工程C.青藏铁路工程D.西电东送工程解析:考查我国重点工程的分布特征。由题意可知,“基础设施束”是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与西北轴走向相符的重点工程应是西气东输工程。答案:B二、综合题(共50分)26.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山脉,甲代表地形区,乙代表河流名称,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写出下列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3分)山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河流乙________。13\n(2)乙河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这是由于甲地区存在着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读该地区由于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问题示意图,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图下的横线上。(3分)①洪涝灾害增多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土壤肥力下降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4)甲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要以________为中心,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________综合发展,其中________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3分)解析:图示的主体部分为黄土高原,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含沙量很大。引起该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包括地形、地质、气象条件及土质等,人为因素尽管较复杂,但可概括为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答案:(1)阴山 贺兰山 太行山 秦岭 黄河 (2)水土流失 土质疏松、易被侵蚀;多暴雨;乱砍滥伐,植被遭破坏 (3)A—② B—① C—③ (4)水土保持 农林牧 小流域综合治理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2022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十二年,西部大开发这十年,贵州最大的收获是举全省之力,抓住西电东送的黄金机遇期,使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成为贵州第一产业,收入占全省GDP的1/3。这主要得益于乌江水电的开发。材料二 乌江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全长1037千米,干流总落差达到2124米。整个乌江流域还有丰富的磷、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乌江兴,贵州兴”,乌江流域的开发,成为盘活贵州经济的命脉所在。材料三 乌江水电开发示意图13\n(1)乌江属于我国________(河流)的支流,它与黄河相比,年径流量相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材料二中显示乌江成为我国水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2分)A.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B.乌江干流流程较长C.乌江流域的矿产资源丰富D.发展贵州经济的需要(3)材料三图中显示的乌江流域水电开发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应注意避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4分)(4)乌江流域的开发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乌江流域的开发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乌江流域水能丰富,流域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可借鉴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来分析乌江流域综合开发的策略。答案:(1)长江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大 (2)A (3)梯级开发。应注意避免因水电工程建设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破坏山体的稳定结构,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其他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4)相似之处:①都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28.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13\n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4分)地区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甲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丙旱涝灾害频繁(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下降,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3分)解析:(1)在空间定位正确的前提下,分析不同地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和限制性因素。(2)南方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有自然原因如:地块小、土质黏重、河网密布,而社会原因是人口稠密、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生产多样化发展,结构的调整。(3)“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影响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缓解粮食压力,为西部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作用。答案:(1)地区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甲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乙水源不足丙光、热、水充足(2)地块小、土壤黏重、河网多 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地区优势。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13\n材料一 2022年是重庆两江新区全面发力之年,预计2022年GDP将达1600亿元。“两江新区”以实现国家战略、打造国际化新区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材料二 重庆1998年~2022年的城镇化率与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布表年份城镇化率三次产业贡献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832.64.836.259.0199934.30.859.539.7200035.62.955.541.6202237.44.451.444.2202239.96.854.039.2202241.96.058.235.8202243.55.857.936.3202245.25.450.144.5202246.7-6.856.550.3202248.36.857.335.9202249.995.056.938.1(1)促进重庆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2分)A.河流B.资源C.地形D.气候(2)材料二显示,对重庆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产业是____________;重庆的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2分)(3)两江新区的建设将会首先导致数值明显上升的是(  )(2分)A.第一产业贡献率B.第二产业贡献率C.第三产业贡献率D.城镇化率(4)为什么许多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进行新区建设?(4分)(5)如何从地理的角度理解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解析:本题主要借助重庆两江新区设立的材料考查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解答时应注意重庆的位置,其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从材料二中可看出第二产业在重庆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由此也可以分析出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建设新区的原因要结合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13\n答案:(1)A (2)第二产业 持续提高 (3)D (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在其发展中,人口和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如交通拥挤、居住紧张、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发展空间不足,这一切都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分散产业和人口,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都会进行新区建设。 (5)重庆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最大城市和唯一的直辖市,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位于我国中部和西部的结合点位置,因此其辐射带动作用强;从国务院对设立两江新区的功能定位上看,重庆市将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必将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带来积极影响。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05:09 页数:13
价格:¥3 大小:585.5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