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通用2022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7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练习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7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查点一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考向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022·江苏地理)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2.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安全防御B.节约耕地C.防雨保温D.就地取材\n3.(2022·广东文综)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2022·天津文综)读下图,回答第4题。4.结合上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A.水系的分布特征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D.矿产的分布特点(2022·安徽文综)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题。5.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n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考向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022·北京文综)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第6题。6.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2022·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7.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8.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2022·浙江文综)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9~10题。\n9.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④C.甲-③、乙-①D.甲-④、乙-③10.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D.海拔高度识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和分布规律,从中分析自然环境的三个基本分异规律,掌握几种常见非地带性现象的分布、成因,明确其主导因素。可能会以区域图、景观图等形式为载体,考查对差异性的理解和应用。1.知识关联(1)在分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n(3)垂直分异规律→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判断阴、阳坡和迎风坡、背风坡。2.易错点(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大陆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大陆西部,属于地中海气候。(2)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同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实际全球自然带分布图中,在美国境内部分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也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温带大陆性气候(含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有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4)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识记: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与热带草原气候;名称容易混淆的是热带荒漠带对应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5)在判断山地的阴坡和阳坡、迎风坡和背风坡时,由于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不同的地区其主导因素不同,因此一般不能直接以雪线为标准。而同一自然带(非雪线)在阳坡的分布高度永远高于阴坡(对同一山体而言),因而往往根据该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出来阴坡或阳坡,再结合其他条件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6)地球表面的各个自然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总是由这一自然带逐渐地转变为另一自然带,因此在两个自然带之间总存在着过渡带。例如,由森林带向草原带过渡的森林草原带,由草原带向荒漠带过渡的半荒漠带等。(7)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8)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而在副热带地区,到极地附近,雪线可降至地表。此外,由于10°N的降水量比10°S多,因此10°S的雪线比10°N要高一些。\n(9)并不是任何一个山体都具有垂直地带性,只有它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起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发生急剧变化时,才有可能出现。通常,基带(垂直带下部的起始带)以上垂直带出现的高度,温带地区在800m以上,热带地区在1000m以上。(10)注意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的因素是相对高度而不是海拔。(11)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荒漠的高山,由于海拔的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北坡。3.方法技巧(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2)雪线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①掌握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线,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有气温、降水、地貌等。②分析全球山地雪线山地降水越多,雪线越低;气温越高,雪线越高,因此全球山地雪线的分布曲线呈马鞍形,即在副热带山地雪线最高,然后向南北两侧降低。夏季气温高,山地雪线较高;冬季气温低,山地雪线较低。③分析同一山体不同坡向的雪线山地坡度越大,雪易下滑融化,雪线偏高;阳坡气温偏高,雪线位置高;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分析时要注意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题组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n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2题。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A.自然带为热带疏林草原带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题组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如图A所示,甲、丙两地位于安第斯山的西侧,乙、丁两地位于安第斯山的东侧,图B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地的平均雪线高度。读图回答3~4题。\n3.导致图中四地雪线高度不同的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洋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当甲地的雪线高度比往年平均雪线高度低时,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澳大利亚东部多降水天气B.台风登陆我国的次数增多C.我国北方将迎来寒冬D.我国南方多低温阴雨天气考查点二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考向 整体性及其表现(2022·四川文综)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1~2题。\n1.贝加尔湖(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2022·北京文综)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题。3.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2·江苏地理)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5.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n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从考查方式看,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而且近年综合题有增多趋势。重点以区域地理图表为载体,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环境变化的过程以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的理解。1.知识关联(1)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物质循环)→整体性(主要表现、新功能)。(2)某种或某个地区的地理现象→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2.易错点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整体性,整体性是相对的。不同自然带之间的构成要素和整体特征的差异反映差异性,地域差异(即差异性)是绝对的。3.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题组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n1.(2022·海口调研)读“渤海等深线图和盘锦市地图”,完成问题。红海滩是由适宜于盐碱环境的一棵棵纤弱的碱蓬草织就而成的,碱蓬草经不起洪水和沼泽侵袭,但适宜在含沉积有机物的沿海滩涂生长。辽东湾畔辽河入海口有世界最大的芦苇沼泽地,还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海滩。简析盘锦红海滩生长大片碱蓬草的主要原因。2.(2022·衡水联考)如图为“某地区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本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n (2)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所导致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   \n专题提升练(2022·唐山一中期中)2022年9月国家领导人访问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行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1.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再到圣彼得堡,不可能有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2.图中A地冬季气温比B地高得多,导致此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2022·盐城模拟)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下图示意“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雪线、气温和降水的关系”。读图完成3~4题。3.雪线高度4km纬度上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别是(  )A.10℃ 120cmB.10℃ 60cmC.18℃ 120cmD.23℃ 30cm4.赤道地区雪线较25°S上雪线低,是因为赤道上(  )\nA.年平均气温高B.年降水量大C.太阳辐射量大D.海拔高度低(2022·威海一中调研)下图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藏北高原与帕米尔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四地植被类型正确的是(  )A.甲——荒漠B.乙——常绿阔叶林C.丙——冰原D.丁——草原6.图中山地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地形B.降水C.海陆D.纬度(2022·淮安模拟)下图反映“某市位置及城市绿化带景观”。读图回答7~8题。7.该城市绿化植被多为(  )A.常绿阔叶树种B.常绿硬叶树种C.落叶阔叶树种D.针叶树种8.结合该城市地理环境特点判断城市绿化带中水渠的主要作用是(  )A.居民供水B.养殖C.灌溉D.防洪\n(2022·乳山统考)下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由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大致位于45°N)”。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9.阔叶林带在大陆西岸的分布纬度与大陆东岸的分布纬度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高 地形B.高 洋流C.低 地形D.低 洋流10.甲处深居内陆,没有形成荒漠景观,却形成了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B.夏季多对流雨C.夏季高山冰雪融水D.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11.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红树林在南回归线的大陆西岸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光照C.距海远近D.洋流12.(2022·广雅中学月考)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如图甲)\n(1)丙山峰北坡下半部分布着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高山草甸带等四个自然带。请根据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按图乙中①→②→③→④顺序,依次写出各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①自然带的形成原因。\n(2)在丙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如图丁),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3)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不是牧人。”请分析原因。(4)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挑战”。\n13.(2022·临沂模拟)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下图是浙江省某县级城市(图中甲)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后绘制的区域略图,下表为他们统计的“1991年和2022年图示区域各类用地比重变化(%)”情况。根据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199148.814.7418.720.340.219.657.960.350.222022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1)简要分析影响甲与乙(乡镇驻地)两城镇规模差异的主要因素。\n(2)据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是什么?这一变化会对城区热岛效应强度和水循环中主要环节分别带来哪些影响?(3)考察发现,近年来该区域的黄铜矿资源被大量开采。请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露天开采对矿区的生态环境主要造成哪些破坏。(4)为解决图示区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考察小组有成员提出可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并简要说明理由。\n答案精析专题7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查点一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悟真题1.C 2.A [第1题,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经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亚热带再到热带,自然景观依次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C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土楼呈圆形,规模大,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安全防御;而该种形态与节约耕地、就地取材无关,圆形土楼不利雨水下泄,南方也无需保温,B、C、D项错误。]3.A [文献表述的是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纬度地带性分异,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A正确;从阿尔卑斯山的山麓向上是垂直地带性,因此B错误;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是经度地带性,因此C错误;塔里木盆地出现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因此D错误。]4.C [水系的分布特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显著,不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A项错误;地形和矿产的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影响,属于地质构造规律,B、D项错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其对应的自然带——热带荒漠带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属于地带性分布规律。]5.A [根据经纬度位置结合遥感影像中的海陆轮廓等信息可知,该区域为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地区,该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形成终年炎热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6.C [太白山为秦岭的主峰,其北侧为温带地区,山麓地带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项错误;从山麓向山腰林木越来越密,说明山麓比山腰降水少,B项错误;根据山地垂直地带性自然带变化规律,由山麓向山腰自然带由温带落叶阔叶林转变为针叶林,C项正确;稀树草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区的自然植被,不可能出现在太白山区,D项错误。]\n7.C 8.B [第7题,山麓自然带可以反映该山所在的大致纬度和当地的水平自然带。由图可知该山脉北坡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即可选出正确选项C;秦岭北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南岭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喜马拉雅山北坡为青藏高原,不可能有温带荒漠带分布,所以A、B、D都错。第8题,该区域为昆仑山北坡,处于背阴坡,光照和热量不足,所以对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影响小,故A、D错误;在甲地有森林的分布,而乙、丙没有森林的分布;甲处冰原带分布的海拔低,由此说明影响三地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条件,B正确;海拔主要通过影响热量条件而影响垂直自然带分布,故C错误。]9.D 10.D [第9题,甲处的自然景观远处寸草不生,说明该地降水稀少;靠近水源的地方(湖边)则生长着热带植被,热量条件较好,对应的应是④地的气候统计图。乙地植被以草原为主,但矮小稀疏,说明此地水分条件和热量条件较差,③地的气候统计图比较适合。故D项正确。第10题,甲、乙两地同处于北纬30°附近,无论冬季还是夏季,两者气温差异明显,只有海拔高度的不同才能造成这么大的差异。另外,北纬30°附近的①②③④四地中只有④地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因此可推知④地海拔高。]对点练1.A 2.D [第1题,甲图各自然带分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故A正确;乙图各自然带分异主要受降水的影响,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依据A地的积温情况可知该地处于热带,由⑥地年降水量情况可知该地的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上,故该地应位于我国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我国没有热带疏林草原带;长绒棉主要分布在光热条件优越的南疆地区;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3.C 4.D [第3题,影响雪线高低的直接因素是温度,而影响温度高低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坡向(向阳坡与背阴坡)与海陆位置等。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③正确。第4题,甲地雪线高度比往年平均雪线高度低,说明此地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大,该地降水量大的年份,也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厄尔尼诺现象对世界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澳大利亚东岸降水量偏小,登陆我国的台风次数减少,我国南方多低温阴雨天气,我国北方将迎来暖冬。]考查点二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悟真题1.D 2.C [第1题,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应是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湖面中心结冰应晚于边缘;位于山谷气温应偏高不会导致冰层较厚;北部纬度高于南部,气温比南部低,封冻期长于南部,A、B、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贝加尔湖1~5月湖面封冻,放出潜热,使气温升高,减轻了冬季的酷寒程度,可见,贝加尔湖是天然的“空调机”,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减小了气温年较差,故A、B错误,C正确;冰层将湖水和空气隔开,不会增加空气湿度,故D错误。]\n3.D [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可知,如果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并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①正确。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食物,比如山羊等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多,而食草动物增多会破坏山区的草场,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继而山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②错误;过度猎狼和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③错误;过度猎狼违反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公平性,④正确。所以D选项正确。]4.D 5.C [第4题,水热条件好的地方,适宜森林生长,林线就高,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甲地受暖湿西南季风的影响,水热条件好,因此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第5题,乙地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严寒漫长。地势低洼的地区冻土发育,排水不畅,冬季地温过低,夏季土壤水分过多,均不利于树木存活,而地势较高地区就避免了上述问题,因此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对点练1.泥质海岸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盐碱丰富,适宜碱蓬草生长;海滩面积宽阔;大面积的芦苇减少了洪水和泥沙对碱蓬草的侵袭。解析 任何地理要素的产生都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协调一致。根据碱蓬草的生长习性,结合盘锦红海滩有机质含量、土壤、海滩面积及洪水和沼泽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2.(1)自东向西逐渐降低,西部沿海地区以平原为主。(2)特点:沿交通线,沿河流,沿海分布。 原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周边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3)河流中下游含沙量增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物种数量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小,水位下降;土壤侵蚀退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解析 (1)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地势东高西低。铁路主要经过西部地区,说明西部地形为平原,东部为山地。(2)图中城市主要沿河、沿海、沿铁路分布。影响原因从地形、交通等角度解释。(3)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相应的改变。如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游地区旱涝多发、三角洲增长加速等。专题提升练1.B 2.D [第1题,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再到圣彼得堡不可能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其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第2题,A地冬季气温比B地高得多,A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B地受千岛寒流的影响。]\n3.D 4.B [第3题,通过读图,雪线高度为4km,对应的纬度为45°S附近,然后可以找到该纬度处所对应的温度约为23℃,降水量小于40cm,故D正确。第4题,通过读图可知,赤道处的雪线较25°S更低,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量和山体的坡度等。一般来说,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降水量越多,雪线越低;而山体坡度越大,雪线越高。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所以雪线低,而25°S因为处在副热带地区,终年气流下沉,温度高,导致雪线高。]5.A 6.D [第5题,图中四地所处纬度、海拔都较高,不可能存在常绿阔叶林,故排除选项B;丙紧邻森林,说明该地降水相对较多,植被应该是高山草甸,故排除选项C;丁距雪线近,气温低不可能是草原,故排除选项D;根据天山、昆仑山、藏北高原与帕米尔山地等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可知甲带应该是当地的基带,典型植被为荒漠;故选项A正确。第6题,由图可知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到藏北高原与帕米尔山地,山地雪线高度逐渐升高;根据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可知,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到藏北高原与帕米尔山地,纬度逐渐降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同一海拔高度纬度较低的地区,气温较高,那么山地雪线高度(最高气温大约为0℃)应该较高,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项D正确。]7.C 8.C [第7题,结合图示知,该城市位于我国新疆境内,为温带地区,其绿化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8题,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据此可以推知城市绿化带中水渠的主要作用是灌溉。]9.B 10.C [第9题,根据亚欧大陆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可知,温带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最北界线分布的纬度较高;大陆东岸由于受到千岛寒流的影响,最北界线分布的纬度相对较低,故选项B正确。第10题,由题意可知甲处深居内陆,距海遥远,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受季风的影响,故排除选项A、D;甲地地处山区,夏季降水大多属于地形雨,但降水量少;该地区水源的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从而形成草原景观,故选项C正确。]11.D [回归线附近热量条件好,适宜红树林生长,A错。图中南回归线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B、C错。该地受寒流影响,海水温度低,不适宜红树林生长。D正确。]12.(1)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高山草甸带、温带荒漠带。 位于山地迎风坡,大西洋暖湿气流带来丰富降水。(2)地表岩石受到强烈温差变化(或冻融)的风化作用,发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冰雪融水等外力侵蚀后;并被(冰川、冰雪融水、重力等)搬运到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坡处堆积而成。\n(3)从盆地到高山,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气温和水分条件或水热条件或气温和湿度条件)垂直差异大,雪线会随季节变化而升降。每到春夏来临,随着雪线不断上升,高山草甸带水热条件适宜,牧草生长茂盛(或高山草甸带气温升高,湿度增加,牧草生长条件改善,牧草丰富),气候温和,羊群等被赶到海拔较高的夏季牧场。当秋冬季节来临,雪线又不断地下降,高山草原牧草被积雪覆盖(或水热条件不宜牧草生长,或气温降低,湿度减小,不利于牧草生长),且高山草原上的气候寒冷,气温较低,牲畜无法生存,羊群被赶到相对温暖的山麓牧场越冬。或夏季山上较为温暖,牧民在高山草甸带放牧;冬季高山寒冷,牧民到位于山麓的山地草原带放牧。(4)距离远(时间短);地形复杂,高差大;沿途畜牧生产保障条件差;容易遭受自然灾害(雪灾、冻害、旱灾、风灾等)的威胁;导致牧草不足,牲畜掉膘(减重)、疾病、甚至死亡,使畜牧业产量下降。13.(1)甲地地形更加平坦开阔;甲地沿海且有铁路经过,交通更加便利;甲地为该区域政治、文化、经济中心。(2)城镇用地大幅度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3)植被(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或具体表述水体污染、粉尘等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4)观点一:赞同。理由: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为该区域人们赚取劳务输出费,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观点二:不赞同。理由:引起输入城市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使劳务输出地区人口流失,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城镇规模较大,乙城镇规模较小。原因是甲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平地面积广阔,发展空间大,且水陆交通便利,大量人流、物流的集聚和中转,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乙城镇仅仅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发达,且甲比乙的城市等级高,规模大。(2)据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是城镇用地明显扩大。使得城乡之间温差加大,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硬化,会使得下渗减少、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加。(3)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露天开采会加剧环境污染,露天采矿时大规模剥离岩土,\n地表植被会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减少,土壤退化,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会破坏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等。(4)此题为开放性问题。赞同应从劳务输出带来的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交流和联系、促进输入地经济发展等角度考虑。不赞同应从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对输入地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对于输出地而言的人才外流,劳动力缺失等角度分析。注意无论哪种观点,都应从输入地和输出地两方面分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53:13 页数:25
价格:¥3 大小:3.74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