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考语文总复习 满分作文技巧点拨(十二)叙述的技巧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考语文总复习满分作文技巧点拨(十二)叙述的技巧新人教版作文技巧点拨(十二) 叙述的技巧要义解读叙述的一般要求是把事件交代清楚,或把人物的经历写明白。如果再进一步要求,就要考虑叙述的技巧。“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要吸引读者,需要有波澜,有起伏,有张弛,这是成功叙述的必要条件。考生在作文时要注意把握叙述波澜的创制方法,学习叙述的技巧,力求叙述生动。技巧点拨1.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扬”即是褒扬,“抑”是贬抑。抑扬法,就是对所写的人或事物,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让叙事有陡然的翻转,出乎读者意料,使文章“有气势,光焰逼人”,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叙事的波澜是为写人和叙事服务的,贵在自然合乎情理。2022年山西高考一考生在《爱,撑起希望的天空》中写道:“一排排倒塌的校舍,一具具瓦砾中抬出的遗体,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喊……还有谁能抑制住心中的悲伤?面对灾难的肆虐,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伤悲——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作者在叙事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描述了地震造成的惨状——“一排排倒塌的校舍,一具具瓦砾中抬出的遗体,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地震给人们的打击——“还有谁能抑制住心中的悲伤”。接着一转,赞扬人们不可以被打败的精神。2022年贵州卷《人与自然》一文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称赞小男孩帮小海龟,接着转向批评他的做法。2.设置悬念悬念,即挂念,悬挂起来,念念不忘,又称为“卖关子”。通常是在文中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疑问”,将这些疑问藏在叙述中,让读者去猜测,去关切,去担忧,以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和急切期盼的心理,在对情节的叙写中,逐步将这些“疑问”解开,让人恍然大悟。2022年山西高考一模作文《最后的一件事》中写道:“大风卷着雨水疯狂地扫向大地,街巷里回荡着那呜呜的吼声,弄得人们心神不宁。但这一切对于比尔来说,都无所谓了。他瘫坐在小镇中心一间普通民房的一把旧椅子上,脏乱的头发散在额前,遮住了眼睛,身子紧紧裹在已经磨得泛白的大衣里,脖子也深深缩进了高高竖着的衣领,好像生怕一丝光漏进去似的。其实这间房子已经两个星期没有电了,又哪来的灯光?”编一个好故事不容易。这个故事的悬念设置得好。故事的题目是“最后的一件事”,这“最后一件事”会是什么呢?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悬念。故事中类似的悬念很多,如一开头,作者就把人物置于绝境:风雨飘摇,家徒四壁,求职无望。这就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不由自主地关注人物的命运。“是时候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比尔到底想干什么呢?作者故意不说破,吸引着读者看下去。文中一再地提到“口袋里那硬硬的东西”5\n,那是个什么东西呢?比尔想用它来干什么?作者一次次地把读者的心吊起来。直到故事结束,一切悬念都解开了:那“硬硬的东西”原来是准备了结自己的手枪,在了结自己之前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是“答应了人家”去送信。比尔的“诚信”使自己的命运发生了突转。比尔在自杀之前还要兑现自己的一个承诺,我们不能不为他“诚信”的品格所感动。3.波澜起伏这种方法,与悬念贯穿法有一点相似,但波澜起伏主要是在叙事中对事物发展中人物的顺境与逆境的错落安排。形象地说,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波接一波,波澜起伏。设置波澜的着眼点是故事人物遇到困难的过程(悬念贯穿法的着眼点是读者的阅读心理)。2022年江苏高考一考生在《好奇心》中写道:“现在的室内温度绝对是零度。空气都凝结成了固体,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传声效果?我听见我的心咚咚地跳,好像端午节龙舟上敲响的战鼓。从刚刚踏进面试室到现在,五位主考官只有一位说了一句“请坐”,之后便一言不发了。五个人坐在那里,静静地审视着我的履历表,没有人露出哪怕一点点表情。失望、欣喜、满意或是其他什么。我像尊佛像一般端坐着,一动也不动,却时刻挂着和美的微笑。我抬高眼帘,偷偷地观察着几位。”这是一篇用精彩的小小说来演绎作文题的考场佳作。文章告诉我们,有时,战胜好奇心,把持住自己,会让你通过考验,取得成功,获得异常的惊喜。小说细节感人,情节跌宕,扣人心弦。故事情节犹如一幅长卷,徐徐展开,结尾才揭出谜底,出人意料,给人惊喜,使文章极具吸引力,极具可读性。4.末生波澜末生波澜,即在文章的末尾,陡然生出波澜,让故事情节陡然转到一个读者原本没有想到的结局上,故事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但细细品味,又是合乎情理的,这是作者对文章故事精心设计的巧妙手法。这种方法的运用要注意:一是抓住情节中的意外点来设置;二是在叙述中要安排必要的“伏笔”,否则,生了波澜,却让人觉得不合情理;三是波澜顿生之时,也是文章结尾之时,不能拖泥带水;四是出现的波澜要与人物性格的发展相一致。2022年湖北高考一考生在《举手投足之间》中写道:“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我的眼角常常湿润,或许因为,久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弦。而我总是努力地去传递些什么,在举手投足之间。是对爱的敬仰,还是为爱而生的感激?”文章的末尾,陡然生出波澜,让故事从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陡然转到我的敬仰的结局上。2022年高考全国卷Ⅰ一考生在《最贵的捐赠》中写道:“小女孩又一次低下头,小声地哽咽道:‘地震了,好多小朋友没有了妈妈,他们好可怜啊。我想,他们最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妈妈呀……’说着,眼泪掉到地面,溅起的灰尘形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文章至此,谜底昭然,也把孩子那纯真无瑕的心灵展示得淋漓尽致,而至此结尾,又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索空间。范文引航高考回眸(2022安徽高考)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能抄袭,不能套作。④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n思考点拨在写作时,同学们都会根据平时的积累,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比较关注的、有过一定思考的“素材”来写。写感动的内容和范围是非常宽泛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真实与精神震撼是感动的灵魂,只有“言由心生”,才会“动之以情”,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什么人、什么事让你感动”,只是落脚点,“出发去干什么”才是作文重心之所在,感动一定要升华。要想得高分,必须在重心上写出彩。在谋篇上,期待感动,发现感动,感激感动,从而善待感动,传播感动,践行感动。佳作示例带着感动出发我自认为我是一个不易被感动的人,但是今年的五月,我却有生以来第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题记五月,本是一个祥和的季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打破了我们生活的宁静,更是给汶川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灾难面前,我们逝去了同胞,失去了财富,但我们却收获了许多许多的感动,这将是我们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我感动于那神圣的职业操守。在关键的时刻,一位普通的老师用他那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谭老师是个普通教师,但在关键时刻,他却做出了不普通的举动。强震突袭,人民教师用行动让和谐的真谛更加完美真实,用行动让善良品德和职业操守熠熠生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患难之中见真情的和谐,有什么理由不为灾区人民危难之中显现出的人格魅力而感动呢?我感动于那伟大的母爱。“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当灾难突然降临时,一位母亲出于本能用自己的身体为怀中仅四个月大的孩子撑出了一片天地。伟大的母亲,你的灵魂可以安息了。我感动于那纯真的友情。“你别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我不会走,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废墟上一个男孩用早已血肉模糊的双手刨着那些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身边的围墙还在颤抖。也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女孩得救了。生离死别之后,他们相拥相泣。我感动于那危难见真情的爱情。“宝贝,我很想你,我们结婚吧!”在听到女友的最后一次呼唤后,他发出这样一条短信。而电话那一头的她早已泪流满面,声嘶力竭。“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是你的女人。”灾难阻隔了他们今生的情意,却阻挡不了他们来世的相约。我感动于那真情的无私。四只羊只换回了1000块钱,但这几乎是她全部的财产。她却毫无保留地全献给了灾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淳朴的灵魂。我感动于那母性的博爱。“娃……妈妈……来不及……啊……”危难时刻她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身陷废墟。我感动于他们神圣的使命。大地又颤抖了,上级下了死命令,所有人员立即撤离。但随即,几名战士大叫:“还有活着的孩子。”转身又要往里钻,另几名战士死死将他们拖住。这时,一名刚从废墟中抱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了,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在鲜活的生命面前,他们义无反顾,这是他们神圣的使命。五月的中国,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也给了我生命的活力。我要带着这些感动出发,去拼搏,去努力,去创造——亮点透析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考场作文,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考生热爱生活,掌握了大量的时新作文素材,并在作文中巧妙地演绎,以“我感动于——”5\n这样开头的排比段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感天动地的英雄画面,也使得本文语言如高山流水,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二是这篇文章在中间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画面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写道:“五月的中国,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也给了我生命的活力。我要带着这些感动出发,去拼搏,去努力,去创造——”写出了这些感动带给我的深远影响。实战演练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一个青年来到一片绿洲,碰到一位老人,青年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道:“你的家乡如何?”青年回答:“糟透了,令我讨厌。”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一位青年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青年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一切……”老人便说:“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为什么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任何环境都蕴涵着独具个性的美,能不能发现它,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是啊,两个年轻人之所以对自己家乡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心态,请你以“心态与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写作导引“心态”指心理状态,也包括认识主体的思维个性、性格等方面;“环境”在话题材料中侧重于自然环境,作文过程中也可以写社会环境。“心态与环境”是个充满辩证思维的关系型话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话题涉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比较准确的把握:①“心态”创造“环境”。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往往有迥异的差别,主要是由不同的心态造成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心态创造环境。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优化人文环境。②“心态”左右“环境”。环境改变,往往能改变人的心态。如果心态向好的方面转化,我们应该积极地促成;如果心态向不好的方面转化,则应该拿出点“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用心态应对环境。③“心态”适应“环境”。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心态”适应“环境”,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地进步,才能创造和谐社会。优秀例文老张家的小保姆春 光老张家的小保姆兰兰,是从缺水地区来的。兰兰16岁,瘦瘦的小尖脸,干活儿不惜力气,一天到晚不停地做事,几乎没有闲下的时候。每月三百块钱,全寄回去,供后妈生的小弟弟读书,虽然后妈让兰兰透心凉,兰兰却十分偏爱小弟弟,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到一个不缺水的地方。兰兰刚来的时候,洗什么都用盆。兰兰用水只肯放一点点,玫瑰油香精似的,洗过手和脸,洗脚;洗过脚舍不得倒掉,放在那儿,冲厕所用。其节水意识是从小养成的。据她说,她老家的人都是喝“天水”的,天上下雨,挖个窖存起来,一年四季,人畜共用。腼腆、勤快、善良,是兰兰给大家的印象,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卫生习惯了。老张的妻子总是开导兰兰:“用不着你给我节水,一个月总共用几块钱?关键是要洗干净。看你洗的菜,能吃吗?这盘子、碟子要多冲一会儿。”兰兰站一边红着脸,光笑不说话。来老张家的亲友们把兰兰的惜水癖当成笑话讲。哗哗放水洗手的时候,不免说:“兰兰看见该心疼了”或者“兰兰该生气了”,兰兰像是省水利厅长、国家水利部长,即便厅长部长也不见得对水这么情有独钟。要是老张冲澡时间太长,儿子也会讽刺说:“你洗一次澡,人家兰兰一年喝不上水!”5\n不知怎的,这些天来,老张看着阳台上的花儿,总感觉到这些花花草草,每天张着小嘴,要喝好多水哩。兰兰唤起了老张对水缺乏的恐惧,成全了老张一家人对水的爱,让他们对水有了新的认识。最近因为公司的事,老张在深圳呆了三个月。回来那天,兰兰正在厨房里洗一串葡萄。她把水管开得最大,把葡萄一粒粒揪下,放在水管下左冲右冲。老张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么爱惜水的兰兰,现在对水的流失无动于衷,三个多月,她染上了城里人最常见的文明习惯:洁癖。“阿姨说现在水果有毒,要好好洗,多冲一会儿,蔬菜也有毒、农药……”兰兰的小尖脸变成了圆脸,脸上流露出知足的笑容。当城里人因为缺水地区来的兰兰而开始注意到水是生命之源的时候,兰兰却因为城里人的洁癖,一天洗无数次手,环境变了,兰兰对水的认识也变了。亮点透析 “心态与环境”是一个抽象的话题,作者却能用形象化的故事来解读,表现出较高的写作素养。全文采用对比之法,以缺水地区来的兰兰为中心人物,写她由“节水”成性,到向有“洁癖”的城里人看齐,“一天洗无数次手”的变化,昭示她对水的态度的变化。文章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向人们提示了培养节水意识的问题,还启示人们思考“环境”变化对“心态”的影响,提醒人们警惕不良“环境”对良好“心态”的负面影响,富有哲理色彩和启发作用。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