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市2022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十哲学基本观点与辩证唯物论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能力训练十 哲学基本观点与辩证唯物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发展等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的先哲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说明唯物主义观念由来已久,①符合题意;到了19世纪,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而现在认识又发生了变化,说明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②符合题意;③错误,真理的价值在于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目的,只是说明认识一直在发展。2.(2022天津卷)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故排除A项。哲学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故不选C项。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之所以强调哲学的重要,是因为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故选D项。产生于实践的认识未必都正确,未必都是我们重视的对象,B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舍去。答案为D项。3.(2022天津南开模拟)根雕艺术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艺术创作来源于人脑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艺术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D.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答案C解析根雕艺术活动体现了人的意识的主动创造性,C项符合题意,排除B项。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A项错误。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促进”说法片面,排除D项。4.(2022江苏卷)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22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n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作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量子纠缠”原理指导科研,成功发射了通信卫星,可见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故答案为D项。A、B两项材料未体现。C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5.某校研究人员最新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寻找癌细胞受体的自组装纳米粒子,可以提高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的有效性,进而帮助医生提高癌症诊断率。这种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外部涂有一层特殊的蛋白,通过该蛋白可以寻找特定的肿瘤信号。这一科学成果表明(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事物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①表述明显错误,意识的能动性并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具有的;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③表述错误,排除;依据材料信息可知,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6.研究人员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1)置于晴天的室外,对其进行24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2)。该实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坚持实事求是 ④客观事物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实事求是、联系的条件性等哲学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得出的曲线,就是在研究该气体的变化规律,体现了实事求是,③正确。该气体随着24小时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体现了客观事物的联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④正确。该实验体现了某气体24小时的变化,与发展、认识的反复性无关,排除①②。所以答案选D项。7.研究发现,情绪变化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然而,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人们的身体情绪图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这表明情绪及其相应的身体感受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西欧文化和东亚文化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认识世界的基础 ④不同的人的情绪运动存在普遍性的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情绪变化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说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说法正确;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4\n人们的身体情绪图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说明不同的人的情绪运动存在普遍性的规律,④说法正确;①③与题意不符。该题选C项。8.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调查研究,在尊重战争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全面的、变化的客观实际,故选①③。尊重客观实际是人们行动的出发点,故舍去②。④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不选。9.美国成功地研制出一款在开火后能够自己改变方向的子弹,这款子弹壳上面的鳍片能根据风向和目标物体的移动来引导和调整它在空中的方向。这就意味着狙击手不必根据风向、天气、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倾斜的角度以及目标移动来作出复杂的调整,就能从更远的地方射中目标。这说明了(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认识和改变规律 ②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人可以利用规律,趋利避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规律是客观的,改变规律的说法错误,排除①;材料未体现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美国成功地研制出一款在开火后能够自己改变方向的子弹,这一成功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因此③应入选;根据风向和目标物体的移动来引导和调整它在空中的方向,是利用规律、趋利避害的表现,④入选。故本题答案应选B项。10.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答案D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颠倒二者关系就会陷入唯心主义。A项认为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是错误的。B项认为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重要了是错误的。材料中人造元素的存在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正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体现,并非对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冲击,C项错误,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Data),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思维,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4\n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思维。(15分)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树立大数据思维是客观形势的要求。②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大数据思维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只有按照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挖掘和利用大数据价值,才能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③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大数据思维可以有效指导实践,以发挥大数据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提高竞争力。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即唯物论的相关知识),题目类型属于原因类,问题指向是树立大数据思维。解读设问后可联想到树立正确的意识或发挥主观能动性,基本理论包括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然后,结合树立大数据思维和上述理论分析其依据和意义。12.(2022河北衡水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它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但由于它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安排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各地在应用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充实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二十四节气”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灵活的应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和世界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专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产品申遗成功,避免某些发源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他国“抢注”。(1)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9分)(2)“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是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请你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可持续利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6分)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尊重了客观事实,坚持了从实际出发。②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由于“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发挥了正确意识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③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二十四节气”正确反映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2)让“二十四节气”走进课堂,挖掘其科学价值和文化意蕴;把“二十四节气”的理念应用到养生保健之中;开展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民俗节庆活动;把“二十四节气”应用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之中。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39:26 页数:4
价格:¥3 大小:59.7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