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专版2022年高考政治总复习模块测试卷一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模块测试卷一(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2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杭州西湖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重湖叠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柳永的《望海潮》形象地描绘出杭州天堂般的胜景。这说明(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也包括自然现象C.文化是人的灵感和想象D.文化是对客观现象的反映2.“圆我中国梦,传播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网上传递活动”启动。全国百家网站将运用专栏专题集中展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利用微博、QQ群等方式刊发转载,吸引网民阅读品评,增强人们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20\nA.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3.《孔乙己新传》:生活在新时代的孔乙己,面对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推进诸多重大公共决策的现象,到省城进修电脑技术并免费教授给鲁镇人民。如今,鲁镇人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信息交流和发表政治见解,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传递当地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出(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长期以来,标榜“客观”“公正”的某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或由于思维定式,或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或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持有固执的取舍与评判标准。这告诉我们(  )A.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B.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D.不同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不同5.电影演员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Ⅱ》创造了超过6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0\n6.生活中,中国人出于礼貌,或者想跟人套近乎,总是愿意说些关心人的话。面对外国人,如果你说“Youmustbetired,haveagoodrest”(您应该很累吧,好好休息一下)可能会让人误解为你对他的身体状况表示担忧。他们很喜欢别人夸他们年轻、强壮,如果你质疑他们的身体健康,他们甚至会发怒。这说明(  )A.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受不同文化的影响B.不同文化背景必然造成思维方式完全不同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D.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都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念7.2022年建军90周年,上影的《建军大业》《秋收起义》等一开播便人气暴涨,观众追看并大呼过瘾,爱国之情也被再次激发。这表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D.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8.“公益广告是一盏灯”主要表明(  )第8题图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B.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是潜移默化的D.文化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的9.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行。为此,山东将组建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其原因在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20\nB.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10.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先进事迹在各大媒体公示。在投票阶段,各地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投票,每投一票都是一次“善”的熏陶,每投一票都是一次“义”的洗礼。这说明,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①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 ②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熏陶、情操上的陶冶 ③能够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修养 ④就可以使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乡村学生“壁画赏析与临摹”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举行。此次活动是陕西省图书馆“关注乡村学生,分享阅读快乐”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主要活动场所,为受邀的儿童阅读之星、优秀指导教师与基层图书馆代表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你对该次活动的评价是(  )①这是一次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今后可以多多开展②它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③它能够开阔人们的视野,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④它能够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1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可见(  )20\n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B.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C.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和风格的文化产品D.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14.现实生活中,由于政治文化水平的限制,我国农民视野狭窄,民主知识缺乏,对参与政治生活目的、责任和自己的义务、基本权利等缺乏认识,对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表现冷漠,对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有时也表现无所谓。这说明(  )A.经济决定文化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C.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15.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是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的体现。这意味着(  )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16.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目前,我国是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但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遗”不断流失,传承困难,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及其传播途径严重缺乏B.现代社会娱乐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的冲击C.现代社会对非遗内容和技艺的需求日益萎缩D.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社会实践基础发生变化17.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于2022年6月16日开幕,历时7年设计并建设的全球首个“加勒比海盗”主题园区成为其最大亮点。这一根据华特•迪士尼旗下真人电影系列《加勒比海盗》创意形成的园区,将提供多项全球前所未有的互动娱乐及高科技体验。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主题乐园等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途经 20\n③商业贸易能克服时空局限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④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8.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如“洪荒之力”、“小目标”等刷爆了朋友圈。这些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9.2022年4月16日零时起,我国多条高铁线路进行了调整。据悉郑州到北京最快只需2小时24分。一条高铁让河南人在2小时就拥有了故宫和北海,让北京人在2小时就有了郑州的烩面和洛阳的牡丹……可见科学技术的进步(  )①创新了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了人们的文化交流③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延展了人们的文化空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022年3月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北京开幕。展览的举办(  )①有助于更好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③有利于促进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1.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比赛主题为“梦想点亮未来”。2022年7月,来自全球108个国家的146位大学生选手全部抵达北京,开启为期20\n1个月的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复赛、决赛阶段的比拼。近年来,儒家思想在世界影响深远,与孔子学院的设立有关。这告诉我们(  )①儒家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途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2.某市为了弘扬孝道,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其中有“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埋儿奉母”,讲的是汉代人郭正为节省粮食供奉母亲,决定埋掉儿子。很多网友大呼接受不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的孝文化应该摒弃传统孝道而从头开始 ②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孝道是时代的包袱 ③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④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2022年的主题是“开展多语教育,迈向可持续未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主题的确定主要是基于(  )①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教育能够在传统中保护母语③多语教育能促进文化多样化 ④不同的语言文化也具有共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4.微信作为—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这一现象进一步印证了(  )A.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B.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20\nC.传播方式的变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D.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5.2022年1月8日,全球华人春节联欢晚会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本次晚会以“同系血脉亲情,共铸中国梦”为主题,邀请众多优秀的华人华侨代表和表演艺术家共襄盛举并登台献艺。举办本次晚会的作用在于(  )①促进了华人华侨的艺术合作,推进了文化创新 ②为推动海内外文化最终走向同一创造了条件 ③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 ④增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6.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B.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D.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27.为响应总书记“应将我国古代古典诗词和散文嵌文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倡导,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在授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应正确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④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0\n28.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邀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展、参演,采取实物展示、销售、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等形式,将充分全面展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非遗保护有利于(  )①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③展示民族优秀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趋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9.《陋室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诗人刘禹锡将书房取名“陋室”所体现的情怀,给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是(  )①应弘扬和培育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神养料,丰富创作源泉③坚守信念,艺术创作应扎根生活、相互借鉴④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艺术创作的追求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30.杭州打造休闲之都,尚“静”重“养”的休闲文化,反映了我国古代以“仁”为本、以“和”为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追求,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思想。这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智慧的源泉 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③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④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1.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0\n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2.北京戏曲文化周在北京园博园举行,展示、展演、互动、体验等一系列兼具传统与时尚的戏曲活动,受到戏迷的热捧。这表明要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必须(  )A.传承经典,弘扬国粹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3.下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志。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  )第33题图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B.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C.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D.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34.材料一 近年来,江苏省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文明的讨论与提炼,如南京市将“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等四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的表决;常州市将市民精神提炼“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无锡市民开展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大讨论……这些城市精神既有时代特色,又展现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20\n 材料二 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中的什么道理?(6分)(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6分)35.江苏省作为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省份,到2022年,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文化就谈不上城镇化。近年来,江苏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幸福江苏”,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素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农村文化圈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材料二 我国农村各地美食大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谈谈江苏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我国各地农村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6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科普应该启迪受教育者开放地看待问题、独立地思考问题、多元地解答问题,不应以一家之言作为标准答案,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20\n自1961年首版诞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十万个为什么》引发了教育界、科学界、科普界持续、广泛的关注,一直是我国青少年科普的主流担当者。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有许多亮点,其中一个是不设标准答案,以往几版从单一的角度解答,难免给读者标准答案的感觉,新版则汇集了多家观点,使答案更开放、更多元。比如恐龙的灭绝,不仅告诉孩子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小行星撞地球之说,还告诉孩子们火山喷发、气温降低等答案。像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为什么”,在新版中至少占了十分之一。 材料二 中宣部发文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汲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点要加强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和人才库建设。(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完善《十万个为什么》的重要意义。(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的依据。(6分)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8分)37.材料一 “广场文化”作为一个名词来讲是新时代的产物,即便是在权威的辞书——《辞海》中也难觅它的踪影;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讲,广场文化又有着悠远的历史。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广场文化”与过去已有了很大区别。确切地说,广场文化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广场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广场上开展的文艺、演讲、科普、医疗、体育、庆典等活动体现出的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广场文化就是专指后者。在广场文化活动中,人们根据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自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既有体育健身,又有艺术表演;既有高雅文化,又有大众娱乐。人们在广场文化中自娱自乐,陶冶情操、净化身心。 材料二 公共场所吸烟行为,不仅有害自身健康,也会对环境和他人健康产生影响。在欧美国家,公共场所很难见到吸烟者,即使是小范围的聚会,吸烟者也须征得所有人的同意才能点烟。而在中国,禁烟文化还在启蒙阶段,吸烟文化依然盛行,吸烟被当成社交工具,吸什么烟更是被视为身份财富的象征。禁烟文化和吸烟文化的较量是此消彼长的过程。目前的形势是吸烟文化居强势主导地位,想要扭转这一现状,一是在立法上对公共场所违规吸烟要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二是要树立“禁烟光荣”20\n的社会风气,鼓励公民勇敢地对吸烟者说“不”。让“控烟令”真正发威,除了从严执法,关键是用“禁烟文化”代替吸烟惯例,推进洁净的社会文化。(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广场文化的认识。(6分)(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禁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6分)(3)请为“倡导全民禁烟,树立健康理念”写两条宣传语,要求每条宣传语不得超过20字,言简意赅、主题鲜明、朗朗上口。(6分)2020\n必修三 文化生活模块测试卷(一)1.D 【解析】 《望海潮》形象地描绘出杭州天堂般的胜景,说明文化源于客观存在,D入选;A与题意不符;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B排除;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C错误。2.A 【解析】 公益广告这种精神产品要通过微博、QQ群等物质载体予以传播,故选A。3.C 【解析】 鲁镇人民学习电脑技术并学会了上网,体现了①;鲁镇人民借助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体现了③;②不为材料所体现。文化生活只能影响政治生活,④错误。4.A 【解析】 某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带有固执的取舍与评判标准,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不选。5.C 【解析】 题中《战狼Ⅱ》创造了超过6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文化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①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④题中没有体现。6.A 【解析】 B错在“完全不同”上;材料没有涉及实践活动,C排除;D错在“都”上,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7.C 【解析】 观看《建军大业》《秋收起义》等观众的爱国之情被再次激发,表明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故选C。8.B 【解析】 A题中没有体现,排除;公益广告不仅引导人们认识活动、思维方式,还影响人的实践活动,B正确;C、D说法错误。9.D 【解析】 题中山东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主要是营造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影响,D正确;A、B、C题中都没有体现。10.B 【解析】 每投一票都是一次“善”的熏陶,每投一票都是一次“义”的洗礼,说的是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对人们精神的触动,故②③入选;①与材料主旨不符;④表述绝对化,排除。20\n11.D 【解析】 题中的“文化盛宴”是一次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①②正确;竞争意识和无穷的精神力量超出题意范围,③④排除。12.A 【解析】 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首先表现在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选项①正确。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还在于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选项③正确。②中的“活跃文化市场”既不是建设城市雕塑的主要目的,也不符合题目“文化价值”的要求,不选;④中的“培育文化人才”也不是建设城市雕塑的主要目的,也不选。13.D 【解析】 题中做法体现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D正确;A、B、C与题意无关。14.D 【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D适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和文化与经济的影响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5.A 【解析】 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影响着人们对天坛的修建采用,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本题选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6.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遗”不断流失,传承困难,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社会实践基础发生变化,D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根本原因”的要求,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17.A 【解析】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建设与运营,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上海经济的发展,故①符合题意,应选;《加勒比海盗》园区,将提供多项全球前所未有的互动娱乐及高科技体验,这有利于文化交流,故②符合题意,应选;③说法错误,大众传媒能最大限度超越时空局限而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排除;④夸大了大众传媒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18.C 【解析】 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主流媒体所采用,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的内容,故①表述正确;②错误,题意没涉及网络语言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网络语言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但是并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③表述错误;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说明大众传媒在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④正确。故答案选C。20\n19.C 【解析】 题目中,一条高铁让河南人在2小时就拥有了故宫和北海,让北京人在2小时就有了郑州的烩面和洛阳的牡丹,可见科学技术的进步方便了人们的文化交流,延展了人们的文化空间。故②④入选。①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表述文化存在的形式。③选项错误,与题意无关。选C。20.C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途径。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100件文物中蕴含了丰富的世界史内容,该展览的举办有利于更好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①正确;这些展览物品是大英博物馆的,因此不能说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②错误;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它有利于促进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③正确;④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C。21.C 【解析】 我国通过设立孔子学院弘扬儒家思想,体现了教育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也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②③符合题意,应选;①说法错误,儒家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排除;④说法错误,不能说教育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途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22.B 【解析】 题干“很多网友大呼接受不了”,说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孝道是时代的包袱,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故②③符合题意,应选;①说法错误,对待孝文化需要批判性继承,排除;④说法错误,文化创新是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2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育的作用的知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开展母语教育有利于在传承中保护母语,②符合题意。不同民族的语言能够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多语教育能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③符合题意。①错误,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文化共性不是开展多语教育的原因,排除④。故答案选D。24.D 【解析】 题中材料“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表明了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选项D正确;选项A、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25.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全球华人春节联欢晚会有利于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增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上述材料与文化创新无关,①排除。海内外文化具有巨大差异,不可能走向同一,②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20\n26.D 【解析】 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D适合题意;社会生活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A错误;应该是古为今用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B错误;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作品的创新,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27.A 【解析】 在授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基本内涵能够因时而变,通过授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故①③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优秀传统文化是精华,我们应继承和发展,故②错误;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28.A 【解析】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其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非遗保护有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故①②符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③与题意不符。文化的发展,应展现多样性而不是趋同,故④排除。29.C 【解析】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①错误;文化创作的源泉应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不是传统文化,②不选;刘禹锡的“陋室”情怀启示文艺创作者应坚守信念,扎根生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启示艺术创作者应互相借鉴,③正确;“陋室”何陋之有?启示艺术工作者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的艺术追求,④正确。30.D 【解析】 尚“静”重“养”的休闲文化,反映了我国古代以“仁”为本、以“和”为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追求,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故②④符合题意,应选;①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现代智慧的源泉,排除;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31.B 【解析】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②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实践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没有说明文化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排除①;材料说明的是中国茶文化,而没有揭示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排除④。答案选择B。20\n32.B 【解析】 “一系列兼具传统与时尚的戏曲活动”说明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不仅要传承经典,更要推陈出新,A项只谈到了继承传统,没有谈到推陈出新,不选;B项既谈了继承传统,又强调了推陈出新,正确;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面对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态度,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面向世界,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33.B 【解析】 传统文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一定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材料中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就是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出息的表现,选B。A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C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实践;D强调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选。34.【解析】 材料以江苏省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展示城市文化内涵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文化力量的认识和理解。第(1)问要求回答“是什么”,从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归纳出文化生活中的道理即可。第(2)问要求回答“为什么”,先回扣文化的力量,然后分析其文化意义。【答案】 (1)①文化生活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了这一点。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材料二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正说明这一点。(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②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统一,城市建设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战略任务,重视“文化竞争力”,这样才能使一个城市不仅物质上富有,而且精神上富有,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35.【答案】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加强“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有利于建设幸福江苏,构建和谐社会。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加强“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江苏城镇化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有利于发挥优秀文化塑造人的功能,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传统美食承载着亲情乡情友情,能够维系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②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无数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③美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引发了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20\n【解析】 解答第(1)问,首先应明确文化的作用所涉及的知识点: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塑造人生等。然后依据材料中江苏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具体措施,找出可以与之对应的与文化作用有关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即可。第(2)问考查美食文化的积极的作用、结合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说明。36.【答案】 (1)①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十万个为什么》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拓宽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十万个为什么》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作为优秀文化,《十万个为什么》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2分)(2)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因此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②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因此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为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因此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教育作为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重点加强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和人才库建设。(任答3点得6分)【解析】 (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完善《十万个为什么》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完善《十万个为什么》属于发展优秀文化的过程,完善过程是发展文化的过程,所以学生可以从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每一个人角度说明文化的作用;发展优秀文化是有利于塑造人生,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所以学生可以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的知识进行说明,强调完善《十万个为什么》的重要意义。(2)本题考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要求分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的依据,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回答本题学生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角度分别强调重要性;可以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可以从教育本身的特点、作用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原因分析。37.【答案】 (1)①广场文化是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2分)②广场文化包括广场建筑本身和在广场上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2分)③参与健康有益的广场文化活动,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2分)(学生如从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回答亦可)20\n(2)①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发展“禁烟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2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发展“禁烟文化”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理念。(2分)③推进“禁烟文化”有利于洁净社会文化,增强人们的公德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3)如:①健康与人生相伴,文明与城市同行。②吸烟有害健康,健康才有未来。③健康与我相伴,文明与我相随。(答3点可得6分,从其他角度也可)【解析】 第(1)题考查文化与生活。以广场文化这一学生常见的文化现象创设试题背景,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论证和探讨的能力。材料中关于广场文化的有效信息包括有两层含义”“既有体育健身,又有艺术表演;既有高雅文化,又有大众娱乐”“陶冶情操、净化身心”等等。组织答案时要善于对这些信息进行高度概括,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描述和阐释,就可将答案要点归纳出来。第(2)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树立‘禁烟光荣’的社会风气”可以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的知识分析;吸烟不仅有害自身健康,也会对环境和他人健康产生影响,故推进“禁烟文化”,可以用文化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推进“禁烟文化”有利于推进洁净的社会文化,可以结合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分析。第(3)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多个角度答题,只要体现主题即可。2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26:35 页数:20
价格:¥3 大小:69.3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