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专用2022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精练十六“乃”“且”“为”“焉”“以”“因”六个重点虚词重点练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核心题点精练十六 “乃”“且”“为”“焉”“以”“因”六个重点虚词重点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浙江卷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从浙江卷命题的特点看,每年只从《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中选取4个来考,那么,会选哪4个呢?归纳一下2022~2022年所考的16个虚词,除“而”字连续考4年外,基本上相邻两年考的虚词不重复。根据重现与不重现的特点,我们大致确定“乃”“且”“为”“焉”“以”“因”为2022年高考卷要考的重点虚词,并把它们作为重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衡射策甲科,调补平原文学。元帝初即位,乐陵侯史高以外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前将军萧望之为副。望之名儒,天子任之,多所贡荐。高充位而已,与望之有隙。长安令杨兴说高曰:“平原文学匡衡材智有余,而随牒在远方。将军诚召置幕府,学士歙然归仁,与参事议,观其所有,贡之朝廷,必为国器,以此显示众庶,名流于世。”高然其言,辟衡为议曹史,荐衡于上,上以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初,元帝时,中书令石显用事,自前相韦玄成及衡皆畏显,不敢失其意。至成帝初即位,衡乃与御史大夫甄谭共奏显,追条其旧恶,并及党与。于是司隶校尉王尊劾奏:“衡、谭居大臣位,知显等专权势,不以时白奏行罚,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衡惭惧,上疏谢罪。因称病乞骸骨,上丞相乐安侯印绶。上报曰:“君以道德修明,位在三公,朕嘉与君同心合意。今司隶校尉尊妄诋欺,朕甚闵焉。方下有司问状,君何疑而上书乞骸骨?是彰朕之未烛也。传不云乎:‘礼义不愆,何恤人之言!’君其察焉。”因8\n赐上尊酒、养牛。衡起视事。上以新即位,褒优大臣,然群下多是王尊者。衡不自安,每有水旱,风雨不时,连乞骸骨让位。上辄以诏书慰抚,不许。(选自《汉书·卷八十一》,有删改)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答案 D解析 D项都是副词,表期许语气。A项介词,跟、同/连词,和。B项介词,按照/介词,用。C项代词,之/兼词,于此。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答案 A解析 A项均为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B项介词,在/介词,从。C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D项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答案 B解析 B项均为副词,才。A项动词,成为/介词,被。C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代词,指知识或道理。D项连词,于是/介词,经由,通过。参考译文8\n匡衡字稚圭,是东海承县人。匡衡得中甲科,选任为平原郡文学。元帝刚即位,乐陵侯史高以外戚的身份被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任尚书,前将军萧望之为副手。萧望之是名儒,皇帝很重用他,他在推荐人才方面颇多贡献。史高则空有名位罢了,和萧望之产生隔阂。长安县令杨兴劝说史高说:“平原文学匡衡的才能智慧都绰绰有余,但随着选补的文牒转到远离京师的地方做官。将军如果召匡衡到幕府任职,天下学士一定纷纷跟从他,让他参与议论政事,根据他的特长,推荐给朝廷,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您将这件事做给众人看,您的美名也就会在世上流传。”史高认为杨兴讲得有理,就任命匡衡为议曹史,将他推荐给皇上,皇上让他做郎中,后升为博士,兼任给事中。当初,元帝在位时,中书令石显主持朝廷事务,从前任丞相韦玄成到匡衡都害怕石显,不敢违背他的意思。到成帝初即位,匡衡才与御史大夫甄谭一起上奏弹劾石显,一一追究他的旧恶,并追及他的党羽。这时司隶校尉王尊上奏弹劾说:“匡衡、甄谭担任大臣的职务,知道石显等人独断专权,但匡衡、甄谭不按时地上奏弹劾,惩罚他们,反而附和下面,欺瞒皇上,没有尽到大臣辅助朝政的职责。”匡衡感到惭愧和恐惧,上疏认罪。并称病请求告老还乡,缴上丞相乐安侯的大印。皇上回答说:“你的道德修养很高,担任三公的要职,我很高兴能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治理国家。现在司隶校尉王尊狂妄地诋毁你,我很同情你。我正下诏让有关部门查明情况,你为什么心怀疑惑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呢?这是彰显我不明察(的过错)啊!《易传》不是说吗:‘只要礼节道义没有过错,为什么要担忧别人的议论呢!’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于是赏赐他上等酒和御厩饲养的牛。匡衡又重新负责朝政事务。皇上因为刚刚即位,对大臣多加以褒奖,但是朝廷臣僚大多认为王尊是正确的。匡衡很忐忑不安,每次遇到发生水旱灾害,风雨不调时,便连连上书告老退职请求让位。皇上总是用诏书安慰勉励,没有答应。一、乃“乃”在文言文中主要有副词与代词两种用法,其中副词用法最为复杂,尤其是表“于是、就”“才”“却、竟”三种意义有时难以辨析。这时只要用代入法就可区分,即把这个义项代入原句中,看看是否合适。1.试区分下列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君乃亡赵走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良乃入,具告沛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副词,才 (2)副词,却、竟 (3)副词,于是、就(4)副词,才 (5)副词,却、竟二、且“且”字在文言文中主要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让步关系;其次作副词,可译为“将、将要”“暂且、姑且”等。其中表并列、递进、让步三种关系容易混。这时仍可以用义项代入法判断,还可以根据位置判断,如表并列关系的一般用在句中,用于后面分句之首,一般表递进关系,如表“尚且”让步关系的,一般用在前一分句中。2.试区分下列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8\n(1)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彼且奚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连词,表递进,而且、况且 (2)副词,暂且 (3)连词,让步关系,尚且 (4)连词,并列关系,又(5)副词,将三、为“为”字在文言文中有动词、介词、助词三种用法。动词、助词用法较明显,主要是介词用法较为复杂。主要有:①表被动,被;②表原因或目的,因为,为了;③表涉及的对象,给、替、对、向等。区分的办法主要是义项代入法判断。3.试区分下列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1)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吾属今为之虏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介词,对 (2)介词,替,给 (3)介词,被(4)介词,对,向四、焉“焉”字在文言文中有代词、语气助词、兼词三种词性,三者较难区分,区分办法主要看位置。如果用在及物动词后,一般作代词;用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用在名词后,一般作语气助词。不过,有时也有例外,请加以留心。4.试区分下列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1)犹且从师而问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代词,之 (2)助词,了 (3)助词,了 (4)兼词,于此(一说助词,不译) (5)助词,了,啦五、以8\n“以”字在文言文中用法最复杂,主要在连词与介词的区分,以及内部关系的区分。如何区分其是连词还是介词呢?一是用“而”来检验,能把“以”字换成“而”字的,是连词,否则,为介词;二是看后面成分,如“以”字后面接名词或名词短语,则是介词。另外,要注意的是表“因为”意义时,既有连词词性又有介词词性,如果“以”字放在句中,且后面跟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则是介词;放在分句之首,则为连词。在作介词时,意义很复杂,主要用义项代入法判断即可。5.试区分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赂者以赂者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樊哙侧其盾以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连词,因为 (2)介词,因为 (3)介词,根据 (4)连词,来,用来 (5)连词,以至 (6)介词,因为(7)连词,表承接关系 (8)连词,表修饰关系六、因“因”字在文言文中有动词、介词、连词三种用法,其中最复杂的是介词用法:①引出依据,依据,根据;②引出条件,趁着,趁此;③引出对象,通过,经由;④引出原因,因为。区分方法还是用义项代入法判断。6.试区分下列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1)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人之力而敝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因击沛公于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介词,因为 (2)介词,凭借 (3)介词,趁机 (4)连词,于是,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②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8\n弥谨。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③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注 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③鼎革:指改朝换代。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答案 A解析 A项均为介词,因为。B项介词,在/介词,到、往。C项动词,表判断,像/代词,你们。D项副词,推测语气,大概/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答案 B解析 B项均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A项语气词,可不译/兼词,于此。C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D项助词,同“欤”,表疑问/连词,和。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8\nA.B.C.D.答案 D解析 D项均为代词,他。A项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用来/介词,用。C项介词,替、为/动词,给。参考译文徐君名谦尊,字玄初,是吴县的附学生。徐谦尊天资聪敏,读书只了解大概,仰慕古代那些刚直严正、见义勇为的人,乐于周济别人,谨守诺言。街坊若有争论,必定登门请他辩别是非曲直,徐谦尊一句话就能使他们折服。家境中落后,徐谦尊殷勤周到悉心奉养父亲,所以父亲能够与几个旧友在山野中歌吟长啸,过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达二十多年。所有的徭役都是徐谦尊自己承担,从不将它分摊给兄弟。徐谦尊的伯父性格刚强急躁,他侍奉伯父就更加谨慎。最小的弟弟读书,徐谦尊没有因为自己家境贫寒的缘故(而不照顾),而是竭尽力量资助。明代末年,各种赋税徭役非常沉重,主管这些事的人经常耗尽家产,徐谦尊分条陈述利弊,呈报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赏说:“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从这以后,用增加赡养族人或贫困者的田产的方法来资助这一地区,设立共有土地制度来分配田地给各户丁口,(老百姓)到现在还享受这种做法带来的好处。崇祯末年,天旱蝗灾连续不断,许多百姓饿死在道路上,徐谦尊每年拿出仓库储存的粮食来救济乡亲,又劝说有财力的人家也来资助,赖以保全活命的人很多。他妻子的兄弟中有个年老而没有后代,徐谦尊供养他二十年,老人死后徐谦尊安葬了他并且每年都去祭祀。徐谦尊的一个姓黄的好友父子都死于非命,留下两个寡妇和一个女儿,徐谦尊尽心救助她们,将他的女儿嫁给自己的侄儿,所以黄氏寡妇一生都没有感到寡居孤独的苦闷。朋友黄某的亲家喜欢炫耀,忽然遭受了一场大灾难,徐谦尊为援救他耗尽家产。徐谦尊教育孩子要把亲近贤人、结交善者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改朝换代初年,州郡中有声望的人和侠义之士都到邓尉山、太湖畔避居,徐谦尊为他们安置住所、资助饮食不知疲倦,不再因为关系到个人利害或受到猜疑而放在心上。到了乙酉丙戌年间,各种盗贼纷纷出现。徐谦尊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方百姓,每次听说盗贼来了就挺身而出,聚集乡里的壮士来防御。盗贼非常恼恨,最后杀了徐谦尊。乡里的百姓都哀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可依靠的了。”8\n有人说:徐谦尊是古代侠义一类的人。魏禧说:崇尚侠义的人因为喜爱侠义使国家混乱,而徐谦尊凭借侠义来保护百姓,这是徐谦尊(与那些人)的不同之处。朝代兴盛之时,上官洁身自好励精图治来让百姓得到好处,百姓尽职尽责来供养上官,上下安定和谐,那么盗贼也就不会出现。朝代衰落时,大官们贪婪放纵,用武力威势来监督管理他们的臣民,小的官吏大肆剥削百姓,供养自己又供养上官,弱小的百姓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在这种时候,千户人家的乡里,百户人家的聚集地,假如有豪门巨室的大人物,喜爱侠义不看重钱财名利,能缓解一方急难的,那么贫穷百姓饥饿寒冷时就能得到资助,战争和盗贼出现时也有依靠,就不会失去操守仓促间沦为盗贼。又或者有的人因为畏惧这个人的威望,感念他的恩德,不敢做坏事,不忍心辜负那个人。所以地方上有崇尚节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员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像徐谦尊这样的人,他或许就是在其中的人吧?唉,这篇传记并不是仅仅为徐谦尊所撰写的。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15:15 页数:8
价格:¥3 大小:72.9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