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提分练第二章创新题型精练专题二群文通练四探寻文化遗迹_名人遗址散文阅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群文通练四 探寻文化遗迹——名人遗址(散文阅读)微导语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历史名人已逝,但其故居等遗迹尚在,供后人参观、凭吊、抒发思古之幽情。于是,产生了很多以历史文化名人为写作对象的历史文化散文。徜徉在字里行间,品味遗迹的诉说,超越时空与他们对话,也是一种持有审美意味的阅读历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十年一拜徐兆寿①在那大墓前,许多人都围着看,都在用手机或相机拍照。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它。在它的背后,是苍茫之静、苍茫之远。在我这边,是世俗之虚热与实冷。它使我想起在我们北方,无论多么伟大的坟茔之上,都是荒草几根,乱石兀立。它显示了亘古的蛮荒是生命的底色。②但这座坟茔躺在清风之中,毫无贵气,也毫无腐气。两千多年来,始终如一。我没有感到那是一座坟墓。我觉得面前坐着一位可亲的老人。③我站了好几分钟,周围的人像流水一样,但竟没有一个人上前参拜。原来墓前写着一番话,要前来参拜者以鲜花敬献。没有香炉,所以也不用上香。我猜,很多人都会不知所措。到哪里去弄那一束花呢?在来之前谁知道会有那样的要求呢?我突然想起梁漱溟曾嘲笑一位西方人的故事来。那位西方人嘲笑中国人的上坟方式,竟然要献果实、食物,还有阴间流行的钞票,便问他,你们的祖先能吃能用能拿到那些东西吗?梁漱溟反问道,你们的先人能闻到鲜花的味道吗?④其实,世间对待先人的方式各有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为何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现在,鲜花竟成了拜见这位先者的最重要的方式。我突然间觉得这方式多么令人生畏。这方式不是我们中国人普遍的行为。5\n⑤鲜花,把所有人与那位先者隔离开了。⑥人群中,唯有我在犹豫之后决然跪在了那大墓面前,显得那样突兀,那样不文明。我从两千公里之外特意赶来,就是为参拜这位老人。然而,当我跪拜的时候,竟是另外一番体验: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拜姿是那样潦草,惨不忍睹,完全不是一位知识分子的文明行为。我也在内心中嘲笑自己没有中国士大夫的那种优美的姿态。⑦在我青年时,我是多么喜欢鲁迅和尼采啊,在那些暗夜里,我写下那么多疯狂的诗句。那时候,我愿意是刑天,是荆轲,是聂政,是普罗米修斯,是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然而现在,在我内心深处生长着无边荒凉的野草之时,在我追逐诸神逃亡的神迹之时,在我再也不愿意让虚无的长夜成为我灵魂的背景之时,我愿意反身向古,去寻找古老的声音、德行和道。⑧我更愿意去寻找那文明的第一个脚印,那是多么伟大的痕迹,艰难而坚定。⑨文明有时候是要向后看的,向后才能看到人性的善与恶。就像墓里躺着的这位先哲一样,他生前一直想恢复周代的文明,却没有人理会他。他那些笨拙而烦琐的礼仪不但他自己实践起来艰难,而且令整个世界都反感。然而他就那样做了,一意孤行,逆流而上。然而我竟崇拜这样的逆行。⑩百年来对礼仪的解构已经使我们忘了崇拜的姿态和基本的礼仪。我们浑身上下都透着冒犯者李逵式的火药味,我们的内心多的是进化论式的野蛮规则。这个曾经的礼仪之邦的知识分子竟然都变成了草莽英雄,都成了反抗古中国文明的梁山好汉。⑪世界被颠倒得太久了。《诗经》一样朴素的诗歌,《史记》一般正大的小说,已然绝迹很久了。《韶》乐只是传说了,青年们喜欢的是神魂颠倒的情歌、摇滚。道在哪里?⑫我在羞愧中草草拜了三拜。然而为这一拜,我整整准备了十年。也许不止十年,在前一世甚至更前一世,肯定有某种因缘相连。或者,我就是曾经批评他最激烈的那一位。⑬记得第一次给学生讲中国文化史,我原以为大学时学过《论语》《礼记》《中庸》等,甚至很多篇章都会背诵,对孔子算是有了解了,但给学生一讲,才发现文学的那点事放在整个文化中是多么渺小的存在。如果把《论语》《诗经》等都当成文学来理解,就把孔子看小了。⑭于是,我一头栽进了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孔子的时代是人类摆脱神话而由人自己来创立人类伦理的时代。但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很多人对孔子抱有偏见,对他所提倡的礼进行过诸般嘲笑。他56岁被迫流浪异邦,直到快70岁时才回到故乡。⑮那时的世道不能了解他,但后世也未必真的理解他。中国人不理解孔子,外国人就更不理解他了。黑格尔读了《论语》后,讥笑道:不过一作家而已。倒是他之后的另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想试着去理解孔子。他虽然也不能理解中国智慧的玄妙——那种用文字永远无法直接抵达的智慧,但他还是找到了孔子与世界同一时期的那些哲人们的不同,将孔子定义为人类人性道德范式的创立者。从雅斯贝尔斯始,孔子被西方的哲学家重新认识并尊重。⑯5\n2022年的那个秋天,我就是从雅斯贝尔斯开始讲解孔子、老子及后来进入中国的佛教的。之后每学期上中国文化史,我都要重新读一遍《孔子世家》,然后才是《论语》等其他作品。如果不去读《孔子世家》而讲《论语》,就一定不能真正理解那位老人。每一次读到最后一段时,便与太史公有了共同的渴望:“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直到这年的夏天,我才匆忙间拜见了圣人。(有改动)1.简析文章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承接上文对孔子墓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指出其始终如一的既无贵气又无腐气的特点,并写出了作者对孔子墓这一古迹的亲近感。2.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语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使用了排比、比喻(象征)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而又有力地表现了“我”在心灵空虚、苦苦追寻的时候,反身向古,追寻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并求得滋养的情怀。3.文章的标题是“十年一拜”,联系全文,简述作者“拜”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拜孔子,表达对孔子的崇拜和敬仰,拜孔子那种敢于逆行的精神及以孔子为代表的古老的德行和道。4.文中作者有关孔子研究的经历,能给你哪些启示?请简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要较准确地认识、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要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文化中,要批判地汲取其他研究者的观点,不能盲目信从;要反复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及文献,并做深入的研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项王故里梁 衡5\n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不知几经战火,文物留存极少,而他的故里却一直没有被人忘记。清康熙四十年,时任县令在原地竖了一块碑,上书“项王故里”四个大字。这恐怕是第一次正式为项羽立碑,由是这里就香火不绝,直到现在有了这个旅游城。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沐猴而冠、衣锦夜行、霸王别姬……讲解员说她统计过,有一百多条。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来条,一般的成语辞典收三四千条,大型辞典收到上万条,项羽一人就占到百条。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呀,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后人多欣赏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这一份文化贡献。项羽少年时不爱读书,说“书足以记姓名而已”。未想他自己倒成了一本后人读不完的书。汉代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司马迁写了这样一个人物,塑造了这样一个英雄,就影响了我们民族的历史两千年,而且还将影响下去。汉之后,项羽成了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史家说,小说家写,戏剧家演,诗人咏,画家画,民间传。直到现在,他的故里又出现了这个旅游城,城门、大殿、雕像、车马、演出、射箭、投壶、立体电影、仿古一条街。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这是民间的海选,与政治无关,与成败无关,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爱国。项羽是个多色彩的人物。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雄心勃勃又谦谦君子,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八尺男子却儿女情长。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填了一首感天动地、流传千古的好歌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然后两人从容自刎。他是一个性情中的人物,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有巨大的悲剧之美。他身上有矛盾,有冲突,有故事;而其形象又壮如山,声如雷,貌如天神,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民间说唱的好话题。连国粹京剧都专为他设了一个脸谱。全国北至河北南到台湾,“项王祠”“项王庙”又不知有多少,百姓自觉地封他为神。南迁到福建的王姓奉霸王为自家的保护神,台湾许姓从大陆请去项羽塑像建庙供养,以保佑他们平安、幸福。这就像商人把关羽奉为财神。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但项羽毕竟是曾活动于政治舞台上的人物,于是他又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看出来,太史公是以热情的笔触、惋惜的心情刻画了这个人物。后人也纷纷从不同角度褒贬他,评点他,抒发自己的感慨。鲁迅说,一部《红楼梦》有的见淫,有的见《易》。一个历史人物,就如一部古典名著,能给人以充分的解读空间才够得上是个大人物。唐代诗人杜牧抱怨项羽脸皮太薄,说你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回呢:“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代的李清照却推崇他的这种刚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则借他来诠释政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而就在这个园子里,在秋风梧桐与黄河古槐的树荫下,我看见几个姑娘对着虞姬的塑像正若有所思,而一个小男孩已经爬到乌骓马的背上,作扬鞭驰骋状。(节选自梁衡《秋风桐槐说项羽》,题目为编者所加)5.选文写“项王故里”,对于景致,作者只重点写了“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有何用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重点写这个景致,以突出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的文化意义。发掘项羽的文化意义在于以其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命瞬间,展示了真实人性的一个个真实的显著特色,以至人们根据其瞬间事迹总结出了一百多条成语,展示了一个集多种矛盾于一体的令人恨又令人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引出深层探究的话题。5\n6.全国多个地方修建“项王祠”“项王庙”,作者说是老百姓“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在老百姓心目中,项羽是能体现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英雄人物,凭着勇敢刚烈、纯朴真实成为(和关羽一样的)偶像。②老百姓希望奉项羽这样“多色彩”的英雄人物为保护神,(正如把关羽奉为神)以保佑他们平安、幸福。③虽然老百姓只是从寻求“保护神”的角度理解项羽而没有从文化的角度认识其价值,但这本身也表现了国人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念。7.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句话用神态、动作描写(或白描手法)生动地勾画了两幅浮雕般的画面,几个姑娘的沉思状,一个小男孩的骑马扬鞭态。暗示了项王故事对后世的影响:姑娘看过项羽故里,大概在思考一种新的择偶观;男孩大概在以项羽的勇武为榜样朦胧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而共同的指向则是崇拜英雄。隐寓着作者对项羽价值的思考,暗示出历史人物存在的现实和未来价值。8.联系全文,评价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若从政治夺权斗争的成功与否看,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但他的个性复杂与人格独特却是自古至今令人难下绝对定论的人物。②他不仅是个英雄形象,被人尊为保护神,在他身上寄托着人们向往和平、幸福的理想。③他更是一个文化形象,他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他留给后人的是众说纷纭的文化话题,给人以多样的文化启示。④他是个多色彩的人物,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雄心勃勃又谦谦君子,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八尺男子却儿女情长,他有时残忍却又柔情似水。他是可以与关羽、岳飞、文天祥相提并论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给人的更多的是做人的启示。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14:27 页数:5
价格:¥3 大小:21.1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