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青藏地区专题讲练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中国地理之青藏地区一、考纲透析1.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在图上画出经纬线,确定其位置)。2.分析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3.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农牧业生产特点。描述该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影响种植业的主导区位因素。4.能源和矿产资源。了解青藏地区能源的开发及矿产资源的分布。分析该地区太阳能和地热丰富的原因。5.分析青藏铁路选线考虑的主要因素。青藏铁路修建的区位及意义。6.主要城市。分析青藏地区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7.了解青藏地区要的环境问题及措施。二、体验高考(2022安徽卷)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1-2题。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Ⅰ>Ⅱ>ⅢB.Ⅰ<Ⅱ<Ⅲ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2022年新课标全国卷)  下图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3~5题。\n3.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D.P箭头指示北方4.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A.坡B.河流C.沟D.原地5.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三、自建基础1.填注(1)重要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其中喜马拉雅山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要河流和湖泊: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怒江、青海湖、纳木错2.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并直接影响亚洲河流①成为河流发源地:②影响水系特征:藏北高原以内流水为主,并形成一些以湖盆为中心的____________水系。在高原的东南、西外围地区,主要是____向和_______向的外流水系。③周边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青藏高原东、南、西外围河流水流湍息,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位于________省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源涵养区。该地区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冬寒夏凉、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形成了典型的“______________气候”。5.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青藏高原形成丰富的食盐、钾盐、石膏等矿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形区。7.青藏高原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差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盛行风(或高原季风);即冬季高原面上出现高压,气流从向流动;夏季高原面上出现热低压,气流从四周流向高原;高原季风环流方向与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得东亚季风势力特别强盛。8.青藏高原隆起,阻挡南亚______季风的深入,使印度洋水汽难以到达我国西北地区,形成了我国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的最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9.青藏高原地区除了太阳能、水能丰富,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其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青藏高原主要的交通线:(1)五条通往拉萨的公路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条铁路:______________、青藏铁路。其中青藏铁路面临的主要问题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总结提高青藏地区1.位置、范围:(1)位置:27°N~40°N,73°E~104°E。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2)范围:面积24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25%。【技巧点拔】注意重要纬线25、30、35、40。重要经线85、90、95、100。根据图中给出的经纬线与所掌握的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未知区域的空间位置。2.地貌特征:地势高峻,起伏和缓(“远看成山,近看成川”),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地势作波状起伏.本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和南部是呈东西走向的山脉,西北部是较完整的高原(藏北高原),而地势较低的东南部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3.气候特征:青藏高原的气候受到地势高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1)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不足。(2)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3)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多大风,天气变化快等。(4)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技巧点拔】①加强东亚季风势力:  青藏高原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盛行风(或高原季风);即冬季高原面上出现冷高压,气流从高原向四周流动;夏季高原面上出现热低压,气流从四周流向高原;高原季风环流方向与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得东亚季风势力特别强盛。②加强我国西北内陆干旱 青藏高原隆起,阻挡南亚西南季风的深入,使印度洋水汽难以到达我国西北地区,形成了我国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的最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③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表现原因水平分异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出现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北部和南部是呈东西走向的山脉,西北部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南部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夏半年有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进入。垂直分异随海拔升高自然景观发生明显变化;从高原边缘至内部,垂直变化由繁及简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大;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小4.水文特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沼泽众多,大河源头;水能丰富。(1)湖泊众多: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高原上有两组不同走向的山岭相互交错,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宽谷和湖泊。主要靠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大多是内陆咸水湖,盛产食盐、硼砂、芒硝等矿物,有不少湖还盛产鱼类。在湖泊周围、山间盆地和向阳缓坡地带分布着大片翠绿的草地,是仅次于内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区。著名湖泊: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境内,为断层陷落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湖:西藏自治区境内,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2)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发源地:高原上的巨大山岭普遍发育着现代冰川。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因此,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源头在这里。冰川的融水是长江、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印度河等主要大河的源泉。\n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这里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藏羚羊、藏野驴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三江源头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关系着三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江源头地区的人们也意识到了保护三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正在积极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藏北高原以内流水为主,并形成一些以湖盆为中心的向心状水系。在高原的东、南、西外围地区,主要是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外流水系。周边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青藏高原东、南、西外围河流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5.高寒(高原)农牧业(1)耐寒的三大牲畜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畜牧业一直是本区的重要生产部门。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冬季气温一般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低18~20℃,夏季气温一般在8~18℃。主要牲畜有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2)喜温凉的三大作物与河谷农业  本区虽然海拔高、气温较低,但是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适宜喜温凉的青棵、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并且单位面积产量较高。雅鲁藏布江谷地、惶水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农田、村镇、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技巧点拔】①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有利条件:晴天多,日照强,温差大,大气洁净,草场资源丰富。不利条件:气温低,降水少。②种植业在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因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具有风小,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年降水量比较多,地形比较宽阔平坦,土质较肥沃的点。 ③为什么青藏地区作物单产高?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白天光合作用强,制造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全年气温低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6.资源宝库(1)太阳能丰富: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拉萨是“日光城”。原因: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之空气污染少、洁净,尘埃和水汽含量少,透明度好,太阳光在透过大气层时能量消耗和损失少,白天多晴天,加上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所以太阳能丰富。(而同纬度的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太阳辐射能量损失多,加上阴雨天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特别是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最少。例如拉萨年日照时数达3005.3小时,而上海仅1932.5小时)(2)地热能丰富: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特别丰富。羊八井有地热电站。青藏高原是我国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我国高温地热资源量的80%。(3)水能丰富:高原内部和边缘有许多高大山脉,河流落差大;河流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4)矿产资源丰富:成因: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地区还是海洋,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许多内陆咸水湖,并随气候变干,湖水蒸发,形成丰富的食盐、钾盐、石膏等矿产。典型区域:柴达木盆地一“聚宝盆”①察尔汗的钾盐:(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是已发现的最大钾镁盐矿床。②锡铁山的铅锌矿: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边缘,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铅锌矿床之一。是世界少有的富矿,有“铅都”之称。③冷湖的石油;④鱼卡的煤。(5)、森林蓄积量大,但采代困难:西藏森林资源的蓄积量仅次于黑龙江省,但林区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深山区,采伐、运输困难。\n7.交通及城市 ⑴主要交通线: ①五条通往拉萨的公路干线:青藏公路(青海 西宁-拉萨,承担进藏物资的85%)、川藏公路(四川成都-拉萨)、新藏公路(新疆喀什-拉萨,海拔最高)、滇藏公路(云南昆明或大理-拉萨),中尼公路(拉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 ②铁路:兰青线(兰州-西宁)、青藏线(西宁—萨)。 ③定期航空线:有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等。⑵主要城市①西宁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毛纺织工业突出)、文化、交通等中心。②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畔,是西藏首府和世界著名的高原城市。光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拉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古城,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名胜古迹。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商业、交通、旅游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③林芝:毛纺工业。【技巧点拔】①进藏铁路的几个方案中,选择青藏铁路的原因: 地形较平坦,投资少,工期短,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少。进藏铁路的选线最初有三个方案(上图):北线(青藏铁路)、中线(川藏铁路)、南线(滇藏铁路)。②建设青藏铁路的意义a.促进旅游业的大力发展。青藏铁路构成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一个极具特色的青藏铁路精品旅游带展现世人面前。b.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青藏铁路的开通加速了青藏地区资源的开发,必将书写青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篇章。C.促进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等.8.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1)民族构成:青藏高原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藏族在人口总数的46%,其他少数层族还有珞巴族、门巴族等。(2)饮食:由于青藏高原盛产青稞,高寒牧业发达,藏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青棵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也是他们比较普遍的食物。为了抵御严寒,藏族的男女老少都喜欢饮酒。酒是用青棵酿造的,味淡醇香。(3)居住:青藏高原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太阳辐射强烈。为了防止严寒和烈日照射,牧区的藏民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的藏民大多居住在用石块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但是,这种现象仅出现在农牧区,在文化、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人们大都居住在楼房中,境况和东部城市没有什么两样。(4)运输:牦牛是藏民的主要交通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5)娱乐:蒇民男女老幼都能歌善舞,“锅庄”和“弦子”是高原世代流传的大众舞蹈。【技巧点拔】①青藏地区环境问题、原因、解决措施?a.问题: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荒漠化鼠害猖獗破坏草场,生物多样性减少。b.原因:全球变暖,冰川萎缩,水源补给减少;类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C.解决措施:恢复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植树种草治理退化草场保护湿地治理鼠害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青藏高原上的聚落分布规律?河谷地带,呈明显的条带状。因为河谷相对于高原其他地方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且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③为什么说这里是科研、旅游的宝地?自然环境独特、洁净,优美、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自然人文地理有特色。【技巧点拔】从整体性把握青藏地区的特点。如图所示:\n  因高而生寒,冰川大河源。湖泊如棋布,草肥湖水咸。日照强、温差大,干且寒。农业在河谷,麦稞最盛产。牦牛“高原舟”,负重越高山。交通主公路,青藏已全线。太地水能丰,旅游加科研。五、精题砺剑Ⅰ、基础自测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3题。1.A地形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A.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B.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C.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D.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2.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A.水能、生物能B.太阳能、地热地C.石油、天然气D.核能、生物能3.A地形区比B、C两地形区人口密度小得多,最主要原因是()A.开发历史较晚B.自然条件恶劣C.经济落后D.交通落后4.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22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A.冰雪融水增加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D.湖面蒸发增加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几个省区略图,读图回答5-6题。5.关于图中几个省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n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④f省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桑蚕基地A.①② B.①②③C.②④ D.①③④6.关于a、b两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产量高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C.河流①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下游流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D.平均海拔高,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成为发展陆路交通的自然障碍读下图,判断7一8题。7.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8.图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B.海拔高,气温低C.人口密集,植被破坏严重D.山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n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10.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11.青藏高原东南暖湿,西北冷干的原因是()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②纬度位置的差异③经度位置的差异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2.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重要的矿产地是:煤、石油、铅锌钾盐。柴达木盆地著名的天然气输送工程为:。(2)青藏地区农业的特色是农业。柴达木盆地东部和南部的一些灌溉农业区著名的高产作是。就热量状况而言,柴达木盆地属于区。(3)柴达木盆地气候为什么十分干燥?(4)柴达木盆地气温低、干旱多风、气温日变化大,这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5)从气候条件分析,盆地湖盐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13.读青藏铁路及三江源图,完成下列问题\n①②③(1)读图回答,青藏铁路起点,终点,第二阶段建成的是到段。在进藏铁路中,有滇藏铁路和青藏铁路两个方案,试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图中的①、②、③,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生态系统是()A、高寒草甸及湿地B、温带针阔叶混交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草原及湖泊(3)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4)位于世界上最大峡谷处的是(填字母);其流出我过后被称作为河。请列出①河流域的主要自然资源。(5)”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Ⅱ、能力提升下图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nA、① B、②C、③ D、④2.乙图中代表重庆、拉萨日照年变化的曲线是A、Ⅱ、Ⅰ  B、Ⅱ、ⅢC、Ⅳ、Ⅰ  D、Ⅳ、Ⅲ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温度高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4.我图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22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积温”图,完成5-8小题:5.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A.东高西低B.西北高,东南低C.北高南低D.南北高,中间低6.该地区等积温线()A.都由南向北递减B.与纬度位置无关C.向河谷上游突出D.与西南季风无关\n7.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A.①B.②C.③D.④8.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A.550kmB.600kmC.470kmD.300km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所示的剖面,切过F、G、H三条大河的河源段。F、G、H河河源区径流(Ry)与该河全流域径流(Rq)的比值分别为0.1、0.25、0.49。据此回答9-11题9.F、G、H河流名称分别是:A.澜沧江、长江、黄河B.怒江、长江、雅砻江C.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长江D.澜沧江、怒江、黄河10.G年径流约占全国江河年径流总量的。A.1/2  B.1/3 C.1/4 D.1/51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3条河流河源地区的径流量之和约占全国的()。A.1/5B.1/10C.1/15D.1/2012.读下图“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的年降水量为__________________;乙地的年降水量为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2).乙地形区为___________;丙地形区为____________。说出判断理由(根据图回答)?(3).图中河流是_____________;图中河流在A河段水文特征是什么?(4).通过丙地的铁路是_____________,分析该铁路沿线工业地带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n(5)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13.阅读下图及其相关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拟建的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2022年才能开工,从中铁二院了解到,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左贡、波密、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公里。建成后从成都市区坐火车到蒲江只需半个小时,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材料二:川藏铁路示意图材料三:下图是西藏产业发展和结构变化图。 (1)铁路经过的地区水能极其丰富,但是开发程度却很低,试分析其原因。为了减少生态破坏,西藏地区可开发哪些新能源?(2)试分析川藏铁路修建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3)阅读材料三,说出图中⑴、⑵、⑶代表的产业分别是      ,     ,      。  (4)川藏铁路修建后,其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试分析川藏铁路建设的意义。\n (5)青藏高原上河谷农业是其特色农业之一,试分析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体验高考:1-5DCBCB自建基础:1.(1)地壳运动使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南部发生碰撞而形成(2)略2.向心状南北东西3.青海黄河、长江澜沧江高原内部和边缘有许多高大山脉,河流落差大;河流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4.高寒5.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之空气污染少、洁净,尘埃和水汽含量少,透明度好,太阳光在透过大气层时能量消耗和损失少,白天多晴天,加上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所以太阳能丰富。6.柴达木盆地7.热力冷高原四周季风8.西南9.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10(1)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中尼公路(2)兰青线高寒缺氧,生态脆弱,高原冻土,地形复杂,保护环境。基础自测:1-5BBBAD6-11CBBCAC12.(1)鱼卡冷湖锡铁山察尔汗盐湖涩宁兰工程(2)河谷农业青稞小麦;高原气候区;(3)深居内陆,地势高峻,夏季风难以进入,降水稀少;(4)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短,农业区多布局在河谷地带,而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速较小,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5)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较大,有利于原材料形成。13.(1)西宁 拉萨 格尔木 拉萨;滇藏铁路: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多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工程难度大。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地势平坦,工程难度较小,工期短,且已修建一期工程。(2)澜沧江 长江 黄河;A (3)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4)D布拉马普特拉风能资源、地热资源、冰川、水能资源和生物资源等。(5)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开发利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其水能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水能时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能力提升:1-5CCABB6-11CDCABB12.(1)大于400毫米小于25毫米甲地为山脉,多地形雨;乙地为内陆盆地,降水稀少(2).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地处400N以南,900E--1000E之间(或位于祁连山西侧)且该处降水量由四周向中部递减。甲是祁连山脉可通过经纬度(100~E、40~N以南)以及降水多于附近地区来判断,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脉北侧。3.黄河A河段处在黄河上游,水流湍急、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有凌汛现象.(4)兰新铁路资源丰富、城市众多、经济基础好、沿线各国的经济与国际贸易联系便利。(5)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在青藏高原边缘形成丰富的降水,在青藏高原西北部降水稀少13.(1)原因:工程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经济投入高    新能源:风、太阳能、地热能(2)①地形崎岖(起伏大);②地质条件差,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③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寒冷,缺氧;④跨越众多大江、大河,峡谷多;⑤冻土广布;⑥生态环境脆弱。  (3)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4)①改变川西藏东南的无铁路的状况,联系南亚地区的通道,完善路网。②有利于沿线资源的开发;③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④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⑤利于信息、人才、资金、技术交流,经济交往和合作(加强和南亚的经济联系);⑥促进市场发育,商业繁荣;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⑧有利于国防安全。(5)地势较低,热量充足,河谷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10:35 页数:13
价格:¥3 大小:5.64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