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1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强化练1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考点强化练11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2022·浙江嘉兴期中)读下列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对于甲气候类型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3—5月光照强烈 ②6—9月云量多 ③10—12月湿度大 ④1—2月西南季风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22·浙江余姚期中)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第3~4题。3.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4.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状况D.人类活动6\n(2022·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第5~6题。5.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6.该季节(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毫米)资料。据表完成第7~8题。城市位置海拔(m)月份1月4月7月10月12月年平均A城37°47'N16气温10.413.214.916.311.413.8122°25'W降水116114023108529B城33°39'N308气温7.116.12617.16.716.484°25'W降水1131141206211111977.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C.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8.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B.大气环流C.洋流D.纬度位置(2022·浙江四地联考)2022年6月中旬以来,乙地区连续多日阴雨天气,甲地区发生多次严重森林大火,并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据此完成第9~10题。9.关于两地区此季节气候特点与成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伏旱,受夏季风影响B.乙地区梅雨,受湿润西风影响C.甲地区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乙地区伏旱,受热带气旋影响10.下列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高温、雨季均不同期B.甲、乙两地高温、雨季均同期C.甲、乙两地高温同期、雨季不同期D.甲、乙两地高温不同期、雨季同期6\n一般来说,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据此完成第11~12题。冬季海洋西岸东岸海洋(n+10)°n° 夏季海洋西岸东岸海洋①②(n+10)°n°③④⑤⑥图111.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②④⑤⑥D.①②④⑤12.图2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图1中的( )图2A.③地B.④地C.⑤地D.⑥地二、非选择题13.(2022·山东济宁调研)(加试题)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n(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B.④—乙C.⑦—丙D.⑥—丁(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 (3)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 (4)气候类型④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 。 (5)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导学号29824092〛14.(加试题)读澳大利亚大陆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并简述甲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原因。(2)比较A、B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B气候成因的是 。 (4)C处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我国典型,试从其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考点强化练11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6\n1~2.1.A 2.A 第1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别。根据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甲地全年高温,位于热带,夏季降雨集中,为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水热不同季,为地中海气候;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丁地1月气温低于0℃,7月降水大于100毫米,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A项。第2题,根据题意知甲为热带季风气候。结合图形信息知,3—5月降水少,因此光照强烈,6—9月降水多,云量多。故选A项。3~4.3.C 4.B 第3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根据图形信息知,甲地7月份高温,冬季气温低于0℃,全年降水较少,可判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可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C项。第4题,根据图形信息知两者的纬度相当,但降水不同,主要是因为乙地受夏季风的影响,而甲地不受夏季风的影响,因此影响因素为大气环流。故选B项。5~6.5.C 6.D 第5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移动。1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的盛行风如图所示。此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赤道以北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第6题,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1月份是其雨季,气候炎热多雨,A项错误;乙地盛行东南信风,炎热干燥,B项错误;丙地为地中海气候,1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C项错误;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从海洋上吹来的偏东风,温暖湿润,D项正确。7~8.7.A 8.B 第7题,表中A城降水数据显示冬季多雨、夏季干燥;而气温呈现出冬不冷、夏不热的特点。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影响。第8题,表中数据显示B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即受季风影响所致;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不同。9~10.9.C 10.C 第9题,6月中旬,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出现旱灾;乙地受准静止锋影响,多暴雨洪涝。第10题,甲、乙均是夏季为高温期,甲地冬季是雨季,乙地夏季是雨季。11~12.11.B 12.C 第11题,由图可知,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四地均受来自海洋的气流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③地为地中海气候,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旱,具有大陆性特点。第12题,由图可知,该地各月平均气温都在15℃以上,属于热带;从降水量来看,全年降水量很小,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图1中的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13.答案(1)D(2)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3)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没有。该气候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其他大洲同纬度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解析第(1)题,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甲是热带草原气候,分布纬度约10°~20°,与②对应,①是热带雨林气候,A项错。同理分析④是地中海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项错。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丙是地中海气候,C项错。⑥是温带季风气候,丁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D项对。第(2)题,读图,A气压带位于30°附近,所以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所以北半球是夏季。第(3)题,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③是热带沙漠气候,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第(4)题,气候类型④是地中海气候,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5)题,气候类型⑥是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其他大洲没有分布。因为该气候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其他大洲同纬度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14.答案(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甲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2)相同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不同点:A地夏半年多雨,B地冬半年多雨。原因:A地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半年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B地夏半年受强盛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燥少雨,冬半年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3)④(4)表现:C处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对较小。6\n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东部、南部日照时数较短,中部、西部较长。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第(2)题,A地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冬半年受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第(3)题,B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②地、④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④地7月份受西风带控制,说明该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②地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③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①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第(4)题,C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其差异的原因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小的角度分析。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