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鸭1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强化练6内力作用与地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考点强化练6 内力作用与地貌一、选择题1.(2022·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列构造地貌的形成中外力作用占主导的是(  )A.向斜山B.断块山C.背斜山D.褶皱山(2022·浙江宁波期中)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读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完成第2~3题。2.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3.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B.东亚岛弧C.阿尔卑斯山脉D.安第斯山脉(2022·浙江宁波期中)2022年2月6日3时57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在台湾高雄市(22.94°N,120.54°E)发生里氏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据此完成第4~6题。4.据材料可知,这次地震震源最有可能位于(  )A.地壳B.地幔顶部C.地幔底部D.软流层5.关于此次地震成因的图示正确的是(  )6.对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南美洲的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有关 ②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有关 ③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④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下图示意大巴山区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第7~8题。7.a、b、c、d、e、f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a、d、fB.c、d、eC.b、dD.a、f4\n8.图示各岩层的形成,按由先到后的排列顺序是(  )A.Ⅱ、Ⅲ、Ⅳ、Ⅴ、Ⅰ、ⅥB.Ⅱ、Ⅲ、Ⅳ、Ⅵ、Ⅴ、ⅠC.Ⅳ、Ⅲ、Ⅱ、Ⅰ、Ⅵ、ⅤD.Ⅴ、Ⅰ、Ⅱ、Ⅲ、Ⅵ、Ⅳ(2022·浙江十校联盟适应性考试)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甲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成因是(  )A.背斜,顶部岩层下降,凹陷成谷地B.背斜,顶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C.向斜,槽部岩层下弯,凹陷成谷地D.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10.关于图示地质作用或地质构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地后期以外力作用为主B.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乙处是明显的地垒构造D.丙地最适合建造隧道(2022·浙江温州期末)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第11~12题。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老↓新C(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1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东西方向B.东北—西南方向C.南北方向D.西北—东南方向1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导学号29824087〛二、非选择题13.(加试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n(1)读甲图,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2)读乙图,判断喜马拉雅山脉a段所属的山地类型。(3)读丙图,指出造成此山峰独特形态的外力作用。14.(加试题)图1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图2是O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1)说出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简述N处地貌的形成过程。(3)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考点强化练6 内力作用与地貌4\n1.A 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背斜顶部受到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上升岩块形成山岭或高地,下降岩块形成谷地或低地。2~3.2.A 3.C 第2题,考查了板块与地貌。读图可知,该处为褶皱山脉,可推知其为两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处于消亡边界,故选A项。第3题,结合选项可知只有阿尔卑斯山脉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内部张裂形成,东亚岛弧、安第斯山脉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故选C项。4~6.4.A 5.D 6.D 第4题,地震震源深度为15千米,地壳陆地上平均厚度为33千米,因此震源最有可能在地壳,故选A项。第5题,台湾处在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故选D项。第6题,南美洲的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美洲板块与小板块交界处有关;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有关;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有关;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故选D项。7~8.7.C 8.A 第7题,根据岩层弯曲情况,岩层上拱的b、d处为背斜地质构造,岩层下凹的a、c、e处为向斜地质构造,岩层错动的f处为断层地质构造。故选C项。第8题,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因此岩层形成由先到后的排列顺序为Ⅱ、Ⅲ、Ⅳ、Ⅴ、Ⅰ;f处为断层构造,图示断层右侧断块相对下沉,Ⅵ岩层是Ⅴ、Ⅰ岩层下沉到此水平面时岩浆侵入活动形成,年代最晚。故选A项。9~10.9.B 10.A 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从地形来看,该处比周围其他地区低,为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第10题,从该地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来看,先是经过内力作用,岩层发生弯曲,后来随着挤压和拉伸的力超过岩层能够承受的力,发生断裂,形成断层构造,后来由于外力作用,背斜顶部受侵蚀,形成谷地,A项正确;甲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项错;乙处是相对下沉的岩块,为地堑,C项错;丙地为向斜构造,岩层稳定性差,不宜修建隧道,D项错。11~12.11.B 12.D 第11题,考查地理位置。根据表格中C、D、S三点的观测点坐标可判断考察路线的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结合“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可判断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第12题,考查地质结构。根据表格中C、D、S三点的观测点坐标可知,C分布在D、S两侧,两侧老中间新为向斜。由此可判断为D选项。13.答案(1)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或挤压),不断隆起抬升形成。(2)褶皱山。(3)冰川侵蚀。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喜马拉雅山是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成的。第(2)题,可根据岩层的形状判断山地的类型。第(3)题,该山海拔较高,山峰独特形态的形成主要是受冰川侵蚀的结果。14.答案(1)M处是背斜。地壳运动使M处岩层向上拱起。(2)(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岩层受力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3)地壳运动使岩石圈产生缝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覆盖花岗岩的其他岩石被外力侵蚀、搬运,花岗岩出露地表;岩块表层受风化、风蚀剥落,棱角逐渐消失。解析第(1)题,从岩层的弯曲程度来看,M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第(2)题,N处地貌为向斜山,其形成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过程。第(3)题,O地岩石为花岗岩,为侵入岩,而图中该岩石遭到风化,所以该岩石首先被抬升到地表,然后遭到外力风化。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09:48 页数:4
价格:¥3 大小:364.8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