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鸭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训练3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论语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综合训练3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论语》(用时:40分钟)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说这样柔缓婉转的声调,自南朝以来大都如此,自然和北方的遒劲(jìn)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xián)更张,但无论北曲或南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B.枸杞是我们家乡最为疯狂的植物种类,有风有雨就有红有绿,每年盛夏河岸沟谷都要结(jiē)满籽粒,红得炯炯有神,大片大片的血红倒印在河水的底部,对着蓝天白云虎视眈(dān)眈。C.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chà),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xiè)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D.一种委曲的情绪使他忍不住泪水盈眶(kuàng),他停在路边的一棵白杨树下,把烫热的脸颊(jiā)贴在冰凉的树干上,两只粗糙的手抚摸着光滑的杨树皮,透过泪眼惆怅地望着黑乎乎的远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没有人愿意为天下自苦如墨子,也没有人敢于为个人自私如杨朱,更没有人敢在专制的社会里学孟夫子,学庄子的遁世无闻也极难。正因为这样,才显得凤毛麟角,才显出大勇气大人格大精神。这里不谈别人,只谈庄周。【甲】当庄子唱着“一而不党”的调子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时,我们不能不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他是在瓦解一块铁板——举手投足都强求一律的政治。并且我们在人群之中感到多少孔子所津津乐道的“恕”了呢?【乙】孔孟都讲德、行,但这种建立在人群中的德行,不是往往“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吗,不是有很多人为他的高尚的道德而付出代价,更有一些人又大获其卑鄙的好处吗?我倒并不是反对人群,但人群中如不给个人以选择自己行为与思想的自由,【丙】这人群就不值得留恋,还不如“一而不党”,没麻烦。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毛麟角      B.并且C.津津乐道D.一而不党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方周末》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以“平等、宽容、人道”为理念,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邃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读者奉上一席精神的盛宴。B.孩童的世界自然是单纯的。在他们的眼中,和蔼可亲的,便是好人。遗憾的是,成年人的世界,一点都不单纯。狼外婆的故事,每时每刻不都在演绎着现实版。必须绷紧儿童保护那根弦。C.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同仁堂药业,在一些地方基药招标中难以中标,正是因为价格低不过差的国产药的原因,效果又没有进口药那么好。D.无论户籍改革、随迁子女就地入学,和将留守儿童的定义由父母一方外出缩窄为父母双方外出、十八岁以下缩窄为十六岁以下,目前公布于众的,都还只是一份结果。5.正值三月“雷锋月”,某班级打算开展一次湘湖捡垃圾公益活动。活动于本周六下午1点在城山广场集中后开始。志愿者报到后领取马甲及劳动用品,自带饮用水。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海报宣传语。要求:80字以内,表达鲜明、有文采。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4\n(1)       ,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3)地崩山摧壮士死,              。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4)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杜牧《阿房宫赋》)(5)          ,到黄昏、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材料二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①;可与适道,未可与立②;可与立,未可与权③。”(《论语》)材料三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注①未可与适道:即未可与之适道。适道,志于道,追求道。适,往。②立:坚持道而不变。③权: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1)材料一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体现了怎样的仁爱观?(2)材料三中,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也”,请结合材料一、二进行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读渊明传[明]袁宗道口于味,四肢于安逸,性也。然山泽静者,不厌脱粟;而啖肥甘者,必冒寒出入,冲暑拜起之劳人也。何口体二性相妨如此乎?人固好逸,亦复恶饥,未有厚于四肢而薄于口者。渊明夷犹柳下,高卧窗前,身则逸矣;瓶无储粟,三旬九食,其如口何哉?今考其终始,一为州祭酒,再参建威军,三令彭泽,与世人奔走禄仕,以餍馋吻者等耳。观其自荐之辞曰:“聊欲弦歌①,为三径②资。”及得公田,亟命种秫,以求一醉。由此观之,渊明岂以藜藿为清,恶肉食而逃之哉?疏粗之骨,不堪拜起;慵惰之性,不惯簿书。虽欲不归而贫,贫而饿,不可得也。子瞻檃括③《归去来辞》为《哨遍》,首句云:“为口折腰,因酒弃官,口体交相累。”可谓亲切矣。譬如好色之人,不幸禀受清羸,一纵辄死,欲无独眠,亦不可得。盖命之急于色也。渊明解印而归,尚可执杖耘丘,持钵乞食,不至有性命之忧。而长为县令,则韩退之所谓“抑而行之,必发狂疾”,未有不丧身失命者也。然则渊明者但可谓之审缓急,识重轻,见事透彻,去就瞥脱④者耳。若萧统、魏鹤山诸公所称,殊为过当。渊明达者亦不肯受此不近人情之誉也然而自古高士超人万倍正在见事透彻去就瞥脱何也?见事是识,去就瞥脱是才,其隐识隐才如此,其得时而驾,识与才可4\n推也。若如萧、魏诸公所云,不过恶嚣就静,厌华乐淡之士耳。世亦有禀性孤洁如此者,然非君子所重,何足以拟渊明哉!注①弦歌:指出任县令。②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③檃括:就原有的文章剪裁改写。④瞥脱:爽快。(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冲暑拜起之劳人也    冲:顶着。B.以餍馋吻者等耳等:等同。C.慵惰之性,不惯簿书簿书:簿册文书。D.识与才可推也推:称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山泽静者,不厌脱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B.高卧窗前,身则逸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殊为过当若属皆且为所虏D.亟命种秫,以求一醉宁许以负秦曲(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口腹享受、四体安逸是人之常情,作者认为这两者常常互相干扰妨碍,很难两全。B.陶渊明能写出“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正是因为他有作者所十分推崇的才识。C.在人们心目中陶渊明的形象历来是很飘逸的,作者觉得这是过誉,于是重加评说。D.该文是一篇否定历史定论、自出心裁的杂说类文章,多引古人论述佐证自己的观点。(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渊明达者亦不肯受此不近人情之誉也然而自古高士超人万倍正在见事透彻去就瞥脱何也(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人固好逸,亦复恶饥,未有厚于四肢而薄于口者。②世亦有禀性孤洁如此者,然非君子所重,何足以拟渊明哉!答案:1.C 解析A项,“劲”应读“jìng”。B项,“倒印”应为“倒映”。D项,“委曲”应为“委屈”,“颊”应读“jiá”。2.B 解析“并且”改为“况且”。3.B 解析B项,改为:不是往往“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吗?不是有很多人为他的高尚的道德而付出代价,更有一些人又大获其卑鄙的好处吗?4.A 解析B项,“每时每刻不”改为“无时无刻不”。C项,“因为”和“原因”杂糅。D项,“和”改为“还是”。5.“弯腰捡拾,清洁湘湖”,用双手清洁家园,用红马甲装点湖山,用活动点亮青春!快来加入我们吧!周六下午1点,城山广场不见不散!别忘了给自己带好水,报到后领取马甲及劳动用品。6.(1)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2)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4)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4\n(5)梧桐更兼细雨 点点滴滴7.(1)能从大的方面稳定国家,安定百姓,造富民众,而不是拘于为君主而死的小诚小信的仁爱观。(2)“圣之时者也”,孟子认为孔子能够顺应时势的发展,审时度势。材料一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遵循了舍小节取大义的原则,表现了孔子的知权达变。材料二中学、道、立、权四个境界中,以推行大道而能通权达为最高层次与境界。8.(1)C 解析簿书:名词用作动词,指处理文书档案一类事务。(2)D 解析D项,连词,表目的关系。A项,代词,……的人/代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B项,连词,表让步,算是/连词,表转折,却。C项,副词,帮助判断/介词,表被动。(3)B 解析B项,强加因果,且文中“识”指“见事”,“才”指“去就瞥脱”。(4)渊明达者/亦不肯受此不近人情之誉也/然而自古高士/超人万倍/正在见事透彻/去就瞥脱/何也(5)参考答案①人本来就喜欢安逸,也厌恶饥饿,没有(只)看重身体的安逸而轻视口腹之欲的。②世上也有像这样天赋禀性孤傲高洁的,然而并不是君子所推崇的,怎么能够用来比拟陶渊明呢?解析①赋分点:“固、厚、薄”。②赋分点:“重、何、拟”。参考译文口腹追求味道,四肢渴望安逸,是人的本性。然而山野水边的隐居者,不厌恶粗粮;而爱吃鲜美食品的人,一定是冒着严寒、顶着酷暑跪拜官场的劳苦之人。为什么嘴巴和身体两种天性(的追求)如此相互妨碍呢?人本来就喜欢安逸,也厌恶饥饿,没有(只)看重身体的安逸而轻视口腹之欲的。陶渊明从容自得地徜徉柳树之下,怡然地安卧窗前,身体算是安逸了;然而家无积粮,月吃九餐,又如何对待口腹呢?现在考察他的经历,先担任江州祭酒,接着做了建威参军,后又做了彭泽县令,与世人为当官求取俸禄奔走,来满足馋嘴等同罢了。看他自我推荐的话说:“暂且想要做官,作为隐居的资本。”等到得到公田,急忙要求种高粱,为了一醉。从这一点来看,陶渊明难道是把野菜作为清洁的食物,厌弃肉食而逃离吗?不健壮的体格,不能承受官场的迎奉;散漫懒惰的性格,难以胜任官场事务。即使不想归隐而贫穷,贫穷而挨饿,也做不到啊。苏轼把《归去来辞》改写为《哨遍》,首句说:“为了口腹而放弃尊严,因为喝酒而放弃做官,口腹身体相互拖累。”可以说亲切极了。就比如好色的人,不幸天生清瘦羸弱,一放纵就死,不想一人独眠(的想法),也不可能实现。因为生命比欲念更重要啊。陶渊明辞去官职归隐,还可以拄着拐杖到小丘除草,拿着钵盘讨饭,不至于有性命的忧虑。假如长久做县令,那么就像韩愈所说的“压抑自己做事,一定会生重病的”,没有不失去性命的。既然这样,那么陶渊明只可说是明白事情轻重缓急,认识事理透彻,选择放弃爽快的人罢了。像萧统、魏鹤山诸位所赞誉的,很是过分了。陶渊明通达的话,也不肯接受这样不近人情的赞誉。然而自古以来高洁之士,超过常人万倍的,正在于认识事理透彻,选择放弃爽快。为什么呢?认识事理透彻是“识”,选择放弃爽快是“才”,他隐藏自己的才识如此,抓住时机辞官引退,其才识值得尊崇。至于像萧、魏等人所说的,不过是厌恶喧嚣,选择安静处躲避,讨厌浮华,甘于淡泊的人罢了。世上也有像这样天赋禀性孤傲高洁的,然而并不是君子所推崇的,怎么能够用来比拟陶渊明呢!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08:28 页数:4
价格:¥3 大小:25.5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