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鸭2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6哲学的源起与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训练16 哲学的源起与探索世界的本质1.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总和。(  )答案F解析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答案F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展开的。3.规律与规则是一回事。(  )答案F解析规律和规则不同,规则是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主观的。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答案F解析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来说,都是客观的。5.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答案F解析这些都是规律的表现形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6.我国的民间故事中充满着哲学的智慧。相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两小儿问孔子,孔子不能决也。故事中两小儿的观点属于(  )A.一种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在世界观引领下的方法论C.关于世界某一领域的思考D.基于具体科学基础上的哲学观点答案C6\n解析故事中两小儿的观点只是对某种自然现象的思考,并不属于世界观,A项不选;故事中两小儿的观点并不属于方法论的范畴,B项不选;故事中两小儿的观点是关于世界某一领域的思考,C项正确;故事中两小儿的观点并不属于哲学观点,D项不选。7.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这表明(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答案D解析“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①正确;哲学并不为具体科学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只提供一般方法,②错误;“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表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正确;哲学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并不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不选。8.让一个吸烟成瘾的人成功戒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嗑瓜子、嚼口香糖,科学家还找到了新的戒烟方法。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新西兰科学家发现,使用手机短信戒烟方法可以使吸烟的年轻人戒烟率翻倍。这说明(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最基本的哲学派别D.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答案B解析新西兰科学家发现,使用手机短信戒烟方法可以使吸烟的年轻人戒烟率翻倍,这表明人可以正确认识世界,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本身正确,但均与题意不符。9.2022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他在世时回答公众提出的“您觉得我们死后,意识上哪里去了?”问题时说:“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从意识的角度看,霍金的回答反映了(  )①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人的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④意识的存在需要依赖于物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以意识的本质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注意题干指向“意识的角度”。霍金的回答旨在说明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说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内容,故舍去①②。③④符合霍金的回答。10.“没有景物,何来情感”与“没有情感,何来景物”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是(  )A.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C.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D.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答案B6\n解析“没有景物,何来感情”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没有感情,何来景物”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故两者的根本分歧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B项观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11.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下列选项与诗中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题目中,“万化根源总在心”将“心”作为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②④体现的哲学寓意与题意相符。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12.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下列观点与“得钟者”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①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中掩耳盗铃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①②是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③④是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上述材料说明(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客观与主观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①③符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错误;应是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说法错误。14.网络技术一出现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朝着网络与电磁融合的方向迈进,创造出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网络电磁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物理空间。对此,从唯物论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网络电磁空间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物质 ②网络电磁空间真正统一于它的物质性 ③网络电磁空间的产生说明了人的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网络电磁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人不能创造、消灭、改造物质;网络电磁空间的存在,表明世界真正统一于它的物质性,故②6\n正确;创造出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网络电磁空间,表明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意识的反作用,而意识的反作用是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故③正确;④属于认识论,与题目要求不符。15.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提取了一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的部分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若干个“摘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克隆出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成功突破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的世界难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克隆猴的成功源自科研人员对基因遗传规律认识的深化 ②猕猴的体细胞和卵细胞是科研人员克隆成功的物质基础 ③克隆猴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一种物质形态 ④猕猴胎儿的基因和克隆猴都是人类意识能动活动的产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猕猴的体细胞和卵细胞是科研人员克隆成功的物质基础,克隆灵长类的世界难题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一种物质形态,②③符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克隆猴的成功源自科研人员的社会实践,而不是对基因遗传规律认识的深化,①说法错误;猕猴胎儿的基因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类意识能动活动的产物,④说法错误。16.“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度有序利用资源,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深入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这是基于(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③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效利用自然界的可靠保证 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会随人的意识而改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所以我们在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度有序利用资源,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①②正确;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有效利用自然界的可靠保证,③错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会随人的意识而改变”观点错误,④不选。17.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表明(  )①人类改造自然必然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②人类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应该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④认识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对自然的征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①说法太绝对,人类改造自然时尊重自然规律就不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避免人类与自然受到伤害,就需要人类在改造自然时,认识和利用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故②③6\n符合题意;④错误,人类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规律,是为了更好地尊重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实现对自然的征服。18.海啸与平常可见到的海浪大小不一样,海啸时掀起的海浪,高度可达十多米,形成“水墙”。海啸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如果“水墙”冲上陆地,会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说明(  )A.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B.反映客观实在的意识是客观的C.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D.物质是各种具体物的总和答案A解析题意表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A项正确;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B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界的物质性问题,C项与材料不符合;物质是除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的唯一共性,而非万事万物的总和,D项说法错误。19.从炎帝故里到三峡人家,从古隆中到屈原祠,从花木兰到龙船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美好记忆,是我们的根与魂。之所以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物质的东西需通过意识的东西来呈现 ②意识的东西需要以物质的东西为载体 ③物质的东西与意识的东西有密切的联系④意识的东西正确反映物质的本质联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美好记忆,是我们的根与魂,表明意识的东西需要以物质的东西为载体,物质的东西与意识的东西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故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物质可以离开意识单独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④错误,意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的本质联系。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机构设置应该适应这一新变化。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既有与历次改革相同的方面,也凸显了值得关注的不同之处;这次机构改革与以往7次机构的起点不同,不局限在国务院或者行政层面的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而是涉及党、政府、人大、政协等全方位的机构重构重组改革。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关系”简述深化国家机构改革中的变与不变。答案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家机构改革也要适应这一变化。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国务院机构虽然进行了机构改革,但改革的目的依然没变,依然保留了十六个部委。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变与不变体现了这种有机统一。216\n.60年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两代塞罕坝人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艰苦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为绿洲的绿色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塞罕坝的历史变迁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答案①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人们任性采伐和破坏,使曾经美丽的塞罕坝变成了沙地荒漠,这启示我们要按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办事。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恶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经过艰苦奋斗,最终成功营造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海。这启示我们认识和把握规律,根据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07:15 页数:6
价格:¥3 大小:26.1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