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2汉代儒学含解析人民版202303181165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课时规范练32 汉代儒学一、选择题1.(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汉初,黄老学派认为:君、臣、民都是集体构造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只有“主执度,臣循理”,君臣互不相扰,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富强安定。这反映出黄老思想( )A.蕴含着纲常伦理主张B.继承了贵贱有序思想C.致力于平衡阶层利益D.适应了汉初集权需要2.(2020河南许昌二模)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B.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了新的发展与创新C.董仲舒的学说有利于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D.董仲舒宣扬伦理纲常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3.(2020湖北宜昌二模)董仲舒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民叛,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这说明董仲舒( )A.杂糅儒家和道家相关思想B.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C.呼唤周代礼乐制度的回归D.倡导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4.(2020广西南宁一模)汉武帝时,因连续有两座皇家祖庙发生意外火灾,儒生董仲舒上书朝廷,要求在宗室贵族和皇帝近臣中找出几个为非作歹的杀头示众,以安天下民心。这一材料说明董仲舒( )A.继承了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B.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C.主张极力维护皇权D.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5.(2020内蒙古包头一模)汉代确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只是确立儒学在官学中的独尊地位。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思想在汉代以后( )A.常被儒家借鉴融合于新儒学B.因丧失官学地位而逐渐消亡C.逐步演化为道教与佛教思想D.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n6.自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学不仅“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而且社会上更是把攻读儒学作为谋取官职的一种“终南捷径”。这主要是由于( )A.其他学术流派逐渐消失B.国家教育体系日益完善C.文化多元化局面的终结D.儒学主流思想地位确立二、非选择题7.(2020山西运城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当战国时代,百家并起,而秦是用商鞅而强国,用李斯而得天下的。秦始皇又力主任法为治,这时候,法家之学,自然盛行。……在汉初,最急切的要求,便是休养生息,黄老清净无为之学,当然要见重于时。所以虽有一个叔孙通,制朝仪,定法律,然而只是个庙堂上的事,至于政治主义,则自萧何、曹参,以至于文帝、景帝,都是一贯的。……武帝是个好大喜功之主,什么兴辟雍、行巡守、封禅等,在他都是不惮劳费的。于是儒家之学,就于此时兴起了。……武帝既听董仲舒的话,表彰六艺,罢黜百家。又听公孙弘的话专为通五经的博士置弟子。于是在教育、选举两途,儒家都占了优胜的位置。……于是“一经说至百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儒家之学遂臻于极盛了。——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一角度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与解析课时规范练32 汉代儒学1.C 据材料可知,黄老之学主张君、臣、民各阶层各司其职,反映出其强调集体、注意平衡各阶层之间的利益,故选C项;纲常伦理体现君臣之间的等级差别,而材料中说的是“君臣互不相扰”,排除A项;贵贱有序强调君主的至高无上,而材料强调君臣之间的共同体关系,排除B项;汉初采取黄老思想治国,不是为了集权,而是为了恢复经济,排除D项。2.C 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即位初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而董仲舒的学说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想基础,说明董仲舒的学说有利于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故C项正确。3.B 据材料“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可知,“木胜土”即为民胜官,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这是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故选B项;“本”“土”等“五行”属于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并非道家,排除A项;周代礼乐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而董仲舒\n“木胜土”的论述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二者并不相同,排除C项;材料中的论述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与建立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排除D项。4.D 根据材料可知这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相符,天人感应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教育思想,排除A项;材料强调民心的重要性,这继承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排除B项;根据材料“要求在宗室贵族和皇帝近臣中找出几个为非作歹的杀头示众”可知主张限制君权,而非“极力维护皇权”,排除C项。5.A 据材料,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思想常被儒家借鉴融合于新儒学,故选A项;诸子百家思想并没有消亡,排除B项;诸子百家思想在汉代后各有发展,不局限于道教与佛教,排除C项;汉武帝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排除D项。6.D 材料不仅说明儒学传播兴盛,而且反映了儒学走向政治化,这是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使得儒学成为主流思想的结果,故选D项;汉代统治者在尊儒的同时,并没有禁止其他学术流派的传播,排除A项;材料现象主要是儒学成为国家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无法推断国家教育体系日益完善,排除B项;儒学独尊结束的是思想多元化,并非文化多元化,排除C项。7.参考答案示例观点:战国到秦汉的变迁推动了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结论:战国时期,诸侯并立,战乱频繁。法家强调集权专制,主张奖励耕战,适应了各国富国强兵的现实需要。商鞅、李斯等法家人物在秦国受到重视,推动了秦国的强大。秦朝建立后,法家思想成为巩固集权统一的主要思想武器。西汉初年,社会凋敝,急需恢复国力。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奉行黄老无为思想,执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武帝时期,国力日益强盛,但也伴随着王国和匈奴威胁的加剧,专制集权统治面临挑战。董仲舒适应时代需要,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新儒学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教育、选官的思想基础,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综上可知,学者对战国到秦汉时期社会主流思想演变影响因素的认识,体现了唯物史观,具有合理性。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设问要求首先从一个角度或整体评析材料中的观点,据材料“战国时代,百家并起”“秦始皇又力主任法为治,这时候,法家之学,自然盛行”“在汉初,最急切的要求,便是休养生息,黄老清净无为之学”“武帝既听董仲舒的话,表彰六艺,罢黜百家”,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主流思想是不一样的,可以从整体上提取观点“战国到秦汉的变迁推动了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然后分别对不同时期主流思想兴起的背景、影响等展开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呼应主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