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高考地理总复习 3-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巩固落实训练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3-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巩固落实训练新人教版一、选择题(2012年广东深圳)读2008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和人口数量坐标图,完成1~2题。1.按照分类,我国上海市属于(  )A.Ⅰ类省区B.Ⅱ类省区C.Ⅲ类省区D.Ⅳ类省区解析:据图例做出判断,人均产粮和人口数量坐标图得出上海属于Ⅳ类省区。答案: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最多B.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广东省人均产粮低的主要原因C.Ⅰ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好,人均产粮最高D.Ⅳ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差,人均产粮最低解析:黑龙江省人均粮食产量最多,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非农产业占用耕地,造成广东省人均产粮低;Ⅰ类省区人均产粮最高,主要是地广人稀;Ⅳ类省区人均产粮最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是耕地面积少。答案:B(2012年课标全国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3~5题。3.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B.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解析:由题干可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耕地减少,而粮食总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科技进步。科技投入使农业产量增加是现代粮食增产的主要手段。答案:A4.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成都平原B.江汉平原C.洞庭湖平原D.太湖平原-6-\n解析:四个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太湖平原由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城市化速度最快,耕地数量减少最快,农业主要发展外向型农业,因此商品粮生产的地位下降。答案:D5.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较少B.耕地面积广C.生产规模大D.机械化水平高解析:由于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也是粮食消费大省,因此粮食商品率低,而黑龙江省正好相反,粮食商品率高。答案:A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6~7题。6.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解析:东北玉米带纬度较高,热量不丰富。地广人稀不属自然条件。答案:D7.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解析:两地都属地广人稀地区,且纬度较高,冬季时间长,复种指数低。答案:C(2012年合肥模拟)读图,完成8~9题。8.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6-\nA.混交林B.针叶林C.水稻D.冬小麦9.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①河出现春汛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C.③地小麦黄熟D.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北区域地理特征,难度不大。图中显示的是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该地不能生长冬小麦。关键是看懂地球绕日运行图,此图注意地轴方向一直不变,同时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可据此移动图中地球位置,再依据太阳直射点变化判断季节。该图显示的是北半球的春季。答案:8.D 9.A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回答第10题。10.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粮食作物的质量与机械化程度关系不大。答案:C(2012年泰州调研)读下图,完成11~12题。1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解析:由图示可知甲、乙、丙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松嫩平原地区和大兴安岭北部,其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原、耕地和林地。答案:D12.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解析:东北地区因开发历史晚,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6-\n答案:D(2012年福建卷)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3~15题。13.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14.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15.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解析:图中甲处为东北平原,其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日照时数也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多与纬度相关,玉米的种植受积温的影响,故≥10℃积温的变化规律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相一致。对空间变化的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答案:13.C 14.A 15.B二、综合题16.(2012年南京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面是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6-\n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1)比较甲、乙两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地区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甲乙旱涝灾害频繁(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解析:第(1)题,甲为松嫩平原,优势是地广人稀,由于纬度高,故发展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乙为江淮地区,纬度较低,降水较多,光热、水源充足。第(2)题,南方部分地区商品粮地位下降,一是河网密布,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二是城市发展,占用大量耕地,且城市周边发展面向城市市场的花卉蔬菜等导致农业结构调整。第(3)题,中粮西运,一方面缓解西部地区粮食紧张的压力,利于西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另一方面也减轻了西部生态压力,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答案:(1)地区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甲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乙光热、水源充足(2)地块小、河网密布 人口稠密、城市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农业结构调整(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障,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西部地区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该区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地区优势。17.(2012年河北保定模拟)素有“中国粮仓”美誉的河南省做出决定,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河南建设成全国粮食核心区,力争到2020年实现粮食年产量在目前500亿千克的基础上再增加150亿千克,达到650亿千克。读河南省地图回答以下问题。-6-\n(1)判断河南省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2)下列属于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的是(多选)(  )A.地跨暖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优越B.地形相对平坦,耕地面积广阔C.劳动力资源丰富D.政府大力支持E.中低产田比重大(3)为实现上述目标,你认为河南应采取哪些措施?(4)让粮农丰收又增收,才是实现粮食可持续生产的保障,为此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本题以“中国粮仓”河南为背景,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第(1)题,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断出河南省的地势特点。笫(2)题,认真审题,E项为不利条件。第(3)题,要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首先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同时还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第(4)题,要增加粮农的收入,除了提高产量和加大补贴外,还要实现粮食的深加工。答案:(1)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2)ABCD(3)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发展循环农业,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以工促农发展格局等。(4)加大对粮农的补贴;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的产量与质量;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提高农民的收入。-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2:56 页数:6
价格:¥3 大小:792.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