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备战202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N单元 选修部分.DOC
【备战202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N单元 选修部分.DOC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2
2
/32
剩余3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N选修N2选修二 海洋地理40.A.[选修2——海洋地理](1)N2 (2)N2[2015·福建卷]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图18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8(1)指出该海域波浪能密度大小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我国波浪能利用的前景。40.(1)差异:北部密度较小,南部密度较大。原因:北部海域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大,波浪能密度较小;南部海域水深,海底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2)我国海岸线长,波浪能资源较丰富;海岸线曲折,适宜波浪能发电的地点较多;波浪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波浪能密度小,开发利用难度大,发电成本高。[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波浪能密度差异及其原因分析。根据图中波浪能密度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该海域波浪能北部密度较小、南部密度较大。原因可以结合海域深浅(从等深线看出)、海底摩擦力大小进行分析。北部海域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大,波浪能密度较小;南部海域水深,海底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波浪能利用前景。可以从波浪能的性质以及我国波浪能的丰富程度、开发成本、开发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波浪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我国海岸线长,海岸线曲折,波浪能资源丰富,适宜波浪能发电的地点较多;波浪能密度小,开发利用难度大,发电成本高。A2、G2、L6、N2[2015·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n图3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7.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厚度的因素。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海域气温低于-4℃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海域。甲海域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且海水体积巨大,受大陆冬季风影响较小,因此不易结冰;乙海域位于大陆附近,故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且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因此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水结冰的因素。冰层厚度越大,区域海冰资源量越大。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低于-4℃持续时间最长,因此当地海冰厚度最大。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9.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利用。开采海冰资源比开采河冰资源成本更高,难度更大。30.A.[海洋地理](1)N2 (2)N2 (3)N2[2015·江苏卷]中国在夏威夷东南方海底区域(东北太平洋CC海区)拥有一块多金属锰结核资源采矿区。图19为夏威夷群岛部分岛屿岩石年龄及东北太平洋CC海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9(1)按照成因分类,夏威夷群岛是________岛。(2)夏威夷群岛位于________板块,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夏季,与夏威夷群岛所在海域相比,太平洋西岸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东北太平洋CC海区海底地形为________,该海底地形特点是________。对我国而言,该海域属于________(填写序号)。①领海 ②毗连区 ③经济专属区 ④公海30.(1)火山(2)太平洋 由东南向西北(自东向西) 岛屿岩石年龄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老\n(3)太平洋西岸正值雨季 河流淡水注入多 夏威夷群岛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任答两点)(4)洋盆 地形平坦 ④[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岛屿的形成原因。夏威夷群岛为火山岛。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板块的构造及运动。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上,根据岛屿岩石年龄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老,判断其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运动。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的盐度。根据该季节的气候特点,以及附近有无河流淡水的注入分析作答。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海底地形及海洋法。根据该海区所处的位置判断该海区海底地形为洋盆,因此地形平坦;对我国而言,该海域属于公海。[2015·苏州园区一中月考]图K101中粗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图。读图回答1~2题。图K1011.科考船途经的①②③④处中,均顺风顺水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关于①②③⑤处对应洋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处洋流向高纬地区流动B.②处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C.③处洋流受西风带影响而形成D.⑤处不可能形成渔场1.C 2.D [解析]第1题,南极科考船在经过①处时,逆日本暖流;经过②处时,逆东南信风,顺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③处时,顺盛行西风与西风漂流;经过④处时,顺极地东风和南极环流;经过⑤处时,逆盛行西风(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北风),顺西澳大利亚寒流。第2题,据图可知,①处为日本暖流,流向高纬地区;②处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③处地处中纬,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⑤处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受上升的冷海水影响,可能形成渔场。[2015·浙江建人中学月考]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区递减。受洋流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和等温线图(图K102),回答3~4题。图K102\n3.比较该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a、b、c的数值大小关系( )A.a>b>cB.c>b>aC.b>a>cD.a>c>b4.若该海区位于太平洋,则图中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B.东澳大利亚暖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D.日本暖流3.B 4.D [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图示海区中部的盐度比同纬度两侧的盐度偏高,说明此处为暖流流经,暖流流经会使海水温度偏高,从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以判断,等温线的数值c>b>a。第4题,据上题分析,该洋流为暖流,流向为由南向北。该海区位于太平洋,故该洋流为日本暖流。[2015·衡阳八中月考]图K103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5~6题。图K10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洋流是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形成的B.②洋流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C.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D.此时北半球为冬季6.有关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D.K海域的渔场是由上升流形成的5.C 6.C [解析]\n第5题,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图示为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①洋流是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吹拂形成的;②洋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是顺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季风洋流;③洋流位于印度洋北部,此时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北半球为夏季。第6题,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Q地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西岸,故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P地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岸,故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M海域有寒流经过,所以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K海域的渔场是由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形成的。[2015·河北质量监测]图K104示意某季节某大洋局部洋流。读图完成7~8题。图K1047.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 地转偏向力C.海陆分布 大气环流D.地形 地转偏向力8.图中阴影所示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B.刚果河带来较多的营养物质C.离岸风和上升流影响显著D.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宜7.C 8.C [解析]第7题,M、N两处洋流折向明显,主要是受西南季风和陆地轮廓的影响。第8题,索马里沿岸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每年夏季沿岸地区盛行离岸风(西南风),导致上升流明显,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众多,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nN3选修三 旅游地理6.N3 7.N3 8.B2、B3[2015·北京卷]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6~8题。6.该优惠政策有助于( )A.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B.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C.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的比值D.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6.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景区的景点和交通以及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旅游点的确定及旅游路线的合理选择等。APEC北京会议期间,河南省的优惠政策无法改变当地旅游资源的价值,也无法通过政策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更无法通过票价调整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比值,但是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河南游玩,以河南为旅游目的地,故A项正确。7.下述景区组合中,旅游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是( )A.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园、禹王台、铁塔公园B.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殷墟、马氏庄园C.老君山、鸡冠洞、龙峪湾、抱犊寨D.八里沟、万仙山、秋沟、齐王寨7.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多样性、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等。A项多为人文旅游资源,C、D两项多为自然旅游资源,而B项中的太行大峡谷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其他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而且包括了现代建筑、古代建筑等不同的建筑形式,故其旅游资源多样性最丰富。8.放假期间,(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C.黄山6时前日出东北方向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放假期间为11月7日至1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故B项错误;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故北半球的黄山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于6时,且应为日出东南方向,故C项错误;此时南极大陆的极昼范围扩大,故D项错误。我国立冬节气为11月7日前后,小雪节气为11月23日前后,故A项正确。42.N3、N5[2015·全国卷Ⅰ]旅游地理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图9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n图9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42.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解析]本题考查旅游的安全性。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有迷路、高原反应、山洪、滑坡和泥石流、雪崩、落石和地震等。山洪发生的原因可从气候等方面回答,滑坡和泥石流、地震发生的原因可从地质条件方面回答。42.N3[2015·全国卷Ⅱ]旅游地理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图6),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分别为88千米和43千米,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近年来九黄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维持在170万人次,远超设计能力。图6分析我国东部地区赴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42.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偏远,陆路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东部地区(主要客源地)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东部地区与九寨沟、黄龙相距较远,乘飞机可节省路途时间,增加有效的旅游时间。[解析]本题以四川西部的九寨沟、黄龙景区为背景,考查游客选择飞机出行的原因。首先,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九寨沟、黄龙所在区域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公路、铁路建设困难、投资成本大;其次,根据航空运输特点分析,该景区路途远,游客路上耗时长,若乘坐飞机则速度快,能节省时间,增加有效旅游时间;最后,根据旅游的经济距离分析,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能负担高价的机票。44.N3[地理—旅游地理][2015·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图13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n图13(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44.(1)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2)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坏景区环境。[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游客旅游的季节差异性。该景区7、8月份游客数量多于其他月份的原因可从天气、旅游景观以及旅游时间等方面回答。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活动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游客数量季节差异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可从旅游淡季旅游收入降低以及旅游旺季对景区环境的破坏方面回答。12.(1)J1 (2)J3、L2 (3)N3[2015·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1)据图7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请答出两条。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2)结合图8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近十年来,京、冀等地来津的游客众多,仅周邓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3)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周邓纪念馆人数众多的原因。请答出三条。12.(1)位于山脉东麓(位于山前冲积扇) 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 坡度和缓(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土层深厚)。(答出任意两条即可)(\n2)能优化钢铁工业布局(能促进钢铁产业升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利于集中防治污染(减少了污染源)。(3)特色突出(知名度高,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教育功能强),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的组合、结构好(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距离近)。[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以及这种区位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由图可知,古都主要分布在山脉的东麓或山前冲积扇、河流的中上游地区。山前冲积扇坡度和缓,有利于排水,河流中上游地区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农业生产。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钢铁工业发展需要煤和铁,早期钢铁工业主要布局在煤炭或铁矿产地;钢铁企业向沿海港口转移,能够通过港口优势进口铁矿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了钢铁工业布局。同时钢铁工业会污染空气,将钢铁工业合并、转移,能够集中防治污染,减轻钢铁工业对城区的污染。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周邓纪念馆属于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高,教育功能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周邓纪念馆与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距离近,地域组合好,从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30.C.[旅游地理](1)N3 (2)N3 (3)N3[2015·江苏卷]图21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1(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____________,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____________。(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游客为获得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1)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价值(2)知名度高 旅游资源质量好 旅游接待能力强(3)最佳观赏位置 最佳观赏时机(时间、天气状况等)\n(4)破坏旅游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任答三点)[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遗产分类的掌握。根据图示位置知其为孔子故里,所以是世界文化遗产,其核心旅游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的掌握。根据该资源描述其特点即可。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的欣赏方法与技巧的掌握。观日出需要把握时机和欣赏的位置。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超过资源承载力的旅游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24.N3[2015·海南卷]旅游地理吴哥窟是世界著名的人文建筑旅游景点(位置见图9)。吴哥窟曾被遗弃长达400多年,20世纪初,人们开始对吴哥窟进行修复。吴哥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图9分析吴哥窟古建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胁。24.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高温多雨,风化、侵蚀作用强;植物繁茂,植物根系对建筑物破坏作用强;蚁虫繁殖快,蛀蚀作用强;地势低平,易遭洪涝。[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保护。联系外力作用,该古建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胁主要从风化、侵蚀(流水、生物)等角度分析。结合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其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故风化、侵蚀作用强烈;从等高线可以判断该地区地势低平,易遭受洪水危害;联系植被和动物对建筑景观的破坏进行分析。[2015·渭南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读非洲主要滑雪场地理分布示意图(图K321),完成1~2题。图K3211.滑雪场①所在国家拟建目前非洲最大的滑雪胜地,这主要得益于( )A.该国交通条件改善B.该国自然条件优越\nC.该国经济迅速发展D.国际市场需求2.非洲三个滑雪场所在地区( )A.环境承载力较高B.荒漠化较严重C.经济发展较快D.城市化水平较高1.D 2.D [解析]第1题,旅游业的发展受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的影响。国际市场对滑雪的需求驱动是该国拟建目前非洲最大的滑雪胜地的主要原因。第2题,非洲因干旱区面积较大,荒漠面积大,特别是北非荒漠化较严重,而地处中部和南部的滑雪场荒漠化不严重,故B项错误;非洲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环境承载能力较低,故A、C项错误;非洲人口主要集中在水资源充足的地方,这些地方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较高,滑雪场也宜建在这些地区,故D项正确。\nN4选修四 城乡规划30.B.[城乡规划](1)N4 (2)N4 (3)N4 (4)N4 (5)N4[2015·江苏卷]图20为某城市现状图。在河流水文站50年的观测记录中,两次大洪水水位分别达到96米、93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0(1)该城市若规划合理,则盛行风向最可能是________。(2)M地作为商业中心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甲、乙、丙、丁4地中,应优先选择________进行房地产开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在B处修建一座大桥,其对城市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在S处建一大型仓储物流中心,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30.(1)西风(西南风)(2)通达度高 位于商业活动集聚区(任答一点)(3)甲 地势较高 可用地面积广 远离工业区(任答两点)(4)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缓解市区交通运输压力,促进桥北发展(任答两点)(5)铁路运输便利,距离商业区近(任答一点) 地势较低,受洪水威胁 与工业区联系不便[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因为该城市规划是合理的,所以根据工业区的位置判断盛行风最可能为西南风。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商业中心的区位条件。商业中心通达度高,流动人口多,商业活动频繁。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住宅区的区位条件。住宅区要求远离工业区,位于地势较高处,等等。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所带来的影响。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以缓解市区交通运输压力,促进桥北发展,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仓储物流中心建设的区位条件。该地的有利条件是对外铁路运输便利,距离商业区近;不利条件是地势较低,容易受洪水威胁,并且与工业区联系不便。\n[2015·北京海淀区期末]图K183为某城市功能区用地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K1831.若从环境因素考虑,城市各功能区用地规划合理。该地区最可能( )A.属热带雨林气候B.地势起伏小C.河流自南向北流D.盛行东北风2.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行政因素B.乙——历史因素C.丙——社会因素D.丁——经济因素1.B 2.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城市各功能区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仓储区和工业区,呈“摊大饼”式向外扩展。城市交通线呈环形—放射状分布,说明该地区地势平坦开阔,起伏小。第2题,该城市功能区甲是商业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市场;乙是住宅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河流;丙是工业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水源;丁是仓储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价低、交通便利,属于经济因素。\nN5选修五 自然灾害40.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N5 (2)N5[2015·福建卷]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图19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9(1)指出该省级行政区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该省级行政区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0.(1)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原因:该省级行政区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夏秋季节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风暴潮发生的季节及其原因。根据柱状图可知,风暴潮主要集中在7—10月份,即夏秋季节。原因主要是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再加上此时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如遇天文大潮,可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措施。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措施主要有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42.N3、N5[2015·全国卷Ⅰ]旅游地理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图9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图9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42.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解析]本题考查旅游的安全性。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有迷路、高原反应、山洪、滑坡和泥石流、雪崩、落石和地震等。山洪发生的原因可从气候等方面回答,滑坡和泥石流、地震发生的原因可从地质条件方面回答。\n43.N5'[2015·全国卷Ⅰ]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10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ab图10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43.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回答。43.N5[2015·全国卷Ⅱ]自然灾害与防治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n图7读图7,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43.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解析]本题考查沿海城市内涝问题。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该城市所处地区的地形、河流状况;二是该地区的气候状况,包括降水量、降水季节变化、灾害性天气突发形成暴雨的频率;三是城市本身的排水设施是否完善(人为原因)。从题目要求看,要分析自然原因。根据图中信息分析,M市为浙江的余姚市,该市地处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的地带,雨季时多山洪,河水易暴涨;该地区位于沿海,夏季多台风暴雨;受地形影响,排水速度缓慢。13.(1)J3 (2)L6 (3)N5[2015·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图4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图4(1)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2)湖、池、溪、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图4所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筑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n13.(1)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文化繁荣,市场需求大;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能工巧匠多。(2)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能满足营造园林水景的水量需求;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利于园林水景水源的汇集;③河网稠密(水系发育),水体类型多样,为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水景提供资源条件;④沉积物松散,地下水丰富且埋藏浅,有利于减少水景营造的工程量和成本。(3)防火、防潮、防蚁虫、防雷击等。[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的分析。工业区位主要从市场、交通、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题目要求只对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不利的条件及与其相关的自然条件均不用做任何分析。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资源的开发。结合图中信息不难进行区域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结合其气候、地势、河网密集程度及其地下水的丰富程度与园林建设的关系,容易得出答案。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根据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有必要在防火、防蚁虫等方面采取措施。再根据图示区域气候特征,也应在防潮和防雷击方面采取措施。45.N5[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2015·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于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45.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震烈度大的原因。此次地震人员伤亡重大的原因可从震级、地震发生时间、人口密度、建筑物抗震系数以及次生灾害方面回答。13.(1)K1 (2)M2 (3)N5 (4)J3[2015·四川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材料二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6),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7)。图6 图7(1)川企产品利用“蓉欧快铁”出口,请分别指出其相对航空运输、海洋运输的突出优点。(2)据图7,描述图6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3)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4)一列载有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的“蓉欧快铁”奔驰在途中,判断列车的运行方向,并结合汽车生产条件,分析该列车终到站所在地区汽车生产的区位优势。\n13.(1)比航空运输运费低,运量大;比海洋运输时间短。(2)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3)较高纬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季风气候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4)方向:自东向西。优势:欧洲中部地区有传统工业区,原材料丰富,协作条件好;汽车制造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资金雄厚。[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主要从运输量、速度、运价等方面进行。注意本题只从铁路运输的优势方面进行比较,不能说出其劣势。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对地形特征的描述能力。对地形特征的描述一定要说出区域内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特征(主要包括地势的倾斜方向、地势的起伏大小)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各类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成因。结合图中“蓉欧快铁”所经过区域的特征不难得出其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灾害应该有暴风雪、风沙、暴雨、滑坡和泥石流等,但需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分析”,一定要说明其每一种自然灾害的成因。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条件。从题目中列车所载的工业品来看,这些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由此可以推断这列列车应该是向西行的。图中“蓉欧快铁”西端的终点在欧洲中部,属于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区域。这里发展汽车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资金、技术、工业发展历史和原材料等方面。13.(1)G1 (2)K1 (3)N5[2015·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9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通道。(1)说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因。请各答一条。目前我国正在沿此路建设高标准公路、铁路,与缅甸境内的公路、铁路相接,以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2)高标准公路、铁路的建成,将给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联系带来哪些好处?请列举两条。图9所示甲、乙两地2014年先后发生了地震,相关情况见下表。地点地震时间震级震源深度地形状况植被状况人员财产损失甲8月6日16:306.5级12km高山峡谷稀疏大乙10月17日21:496.6级5km丘陵为主茂密小\n(3)甲地损失比乙地大,主要是由于甲地的地震引发了________灾害,此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请利用表中两条信息加以说明。13.(1)自然: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自然屏障较少,水源充足)。人文:聚落较多(人口较多,利于商贸和补给)。(2)增加了一条通向印度洋的便捷通道(使对外联系更加快捷),有利于加强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文化往来(有利于扩大对外联系的区域)。(3)滑坡(崩塌、泥石流)A信息:高山峡谷地区。说明:山体坡度大,岩体不稳定。B信息:植被稀疏。说明:地表松散物质裸露,容易滑落。C信息:地震发生时间为8月。说明:正值雨季,降水多。(若答滑坡,则A、B、C任答两条;若答崩塌,则A、B必答;若答泥石流,则C必答,A、B任答一条)[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南方丝绸之路沿山间谷地分布的原因。山间谷地地形起伏相对较小,水源充足,并且聚落较多,人口较多,有利于商贸和补给。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公路、铁路建设对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影响。高标准公路、铁路的建成,增加通往印度洋的便捷通道,有利于加强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文化往来。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地震使得岩体松动,容易引发滑坡、崩塌,如遇降水可能引发泥石流灾害。由表可知,甲地地处高山峡谷地区,山体坡度大,岩体不稳定,并且甲地植被稀疏,地表松散物质裸露,容易滑落,再加上地震发生在8月份,正值雨季,降水较多,容易引发泥石流灾害。“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N5[2015·浙江卷]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图13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图14为图13中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问题。 图13 图14(1)下列四地中农作物生长最缺水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与图中东部地区农田水分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最接近的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B.400毫米年降水量线C.水稻种植最北界线D.1月0℃等温线(3)分析甲城市所在区域出现农田水分亏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1.(1)A (2)D\n(3)原因:降水集中在夏季;岩溶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水田农业为主,需水量大。办法:加强水利建设;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涵养水源;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解析]第(1)题,结合农田水分盈亏量的概念可以判断,水分盈亏量越小,农作物生长越缺水。图中四地的水分盈亏量,①地为-1000~-500毫米,②地为0~500毫米,③地为1000~1500毫米,④地为500~1000毫米,故水分盈亏量最小的是①地,其农作物生长最缺水。第(2)题,图中东部地区农田水分由盈转亏的分界线即图中数值为0的曲线,该曲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近,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第(3)题,甲城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城市所在区域出现农田水分亏损的原因主要从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及农业需水量大等方面分析。解决办法主要从蓄水、节水两个角度分析。25.N5[2015·海南卷]自然灾害与防治阿卜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部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1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此次灾害共造成2700多人死亡。图10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图10分析阿卜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25.地形坡度大,松散物质多,又遇强降水,导致滑坡强度(面积、体积)大;村庄人口多,位于不稳定山体下方,位置不当;土坯房屋不坚固、抗灾能力差,村民缺乏救灾常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缺乏,救援能力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的原因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灾害强度大,二是救灾防灾意识、能力差。注意提取信息,抓住“贫穷村落”“大多住在土坯房”等文字信息,以及坡度大小、村庄位置等图示信息。\nN6选修六 环境保护35.(1)A2 (2)F1 (3)N6[2015·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9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图9(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35.(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知识的掌握。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①地形地势,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②海陆状况,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外流河);③干支流夹角判断,一般而言,干支流之间的夹角<90°,为锐角;④河流宽度,河流上游河道窄,河流下游河道宽;⑤沉积颗粒物大小,河流上游沉积颗粒物较大,河流下游沉积颗粒物较小;⑥还可以从河流流量变化、横剖面、工业布局等方面判断。本题可以从干支流的夹角确定干流。第(2)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湿地形成条件的掌握。湿地形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而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地表水的状况。从地貌条件来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有多条径流汇集,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使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形成湿地;从气候条件来看,降水较为丰沛地区易形成湿地,但降水少、有大量冰雪融水、气温较低且蒸发微弱的地区,因原有水分便于保存,也易形成湿地。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措施的掌握。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应从法律、管理、宣传教育等角度分析。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地表植被,保护天鹅栖息地;等等。40.C.[选修6——环境保护](1)N6 (2)N6[2015·福建卷]图20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n图20(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0.(1)特点:湿地面积减小。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规模开发湿地。(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湿地面积变化特点及其原因。根据图示可知,湿地面积减小,耕地、人口增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伴随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规模开发湿地,因此造成湿地面积减小。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保护湿地的措施。保护湿地的措施主要是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41.M2 (1)A2、C4 (2)I2 (3)L1 (4)L3 (5)N6[2015·广东卷]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图9)。图9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10)。\n图10(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________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______。(3)分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41.(1)西北—东南(或东南—西北) 季节性降水量较少,沿岸用水量大(2)湖泊 台田鱼塘(3)人们利用沼泽,种植水稻,发展台田鱼塘,修建水库;建筑用地占用沼泽。(4)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增大;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5)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提高工业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及水资源循环使用水平;加强对沿岸工业发展的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解析]第(1)题,从图示湖盆的延伸方向直接判断。第(2)题,直接从材料二的统计图中读出结果。第(3)题,沼泽属湿地,其面积大幅减少,可以从材料二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中各景观类型面积的变化得出其主要的人为原因。第(4)题,南水北调通水对南四湖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水质改善,湿地作用增强;水量增加,通航能力提高,水产养殖及旅游业的发展条件改善;等等。第(5)题,主要从工业治污角度去思考,如制定污水排放标准、加强污水的循环利用等。44.N6[2015·全国卷Ⅰ]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44.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保护。注意从开挖石料前、堆放弃料后两方面回答。理由从降水、土壤等角度回答。44.N6[2015·全国卷Ⅱ]环境保护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44.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n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答出五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贵州某喀斯特山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贵州位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一有自然原因——石灰岩地区、多雨、土层薄,二有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快、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等。人多地少、家庭贫穷、教育落后等是导致当地水土流失的主因。因此,当地政府应从解决当地贫困入手,在宣传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经济手段等方面采取措施,同时采取直接措施保护、改善当地生态环境。10.C4 11.N6 12.B3[2015·重庆卷]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图3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图310.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3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A.台风雨B.地形雨C.对流雨D.锋面雨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特征与分布。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图示区域(马尔代夫)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11.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D [解析]\n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从图中可以看出马尔代夫的陆地以珊瑚礁、岛为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一些陆地会被淹没,珊瑚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会造成珊瑚的退化。12.中国一架满载饮用水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米,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1.43,tan65°≈2.14)( )A.0.6米B.1.2米C.1.8米D.2.4米12.B [解析]北京时间12:00时,马尔代夫的时间应该是9:00左右,4小时后飞机到达马累对应的当地时间应该是13:00左右。12月4日距12月22日还有18天,按太阳直射点每天移动15′计算,这时的太阳直射点应该是在南纬19°左右,由此可以估算出马累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5°左右,进而计算出机长的身高影长在当地13:00左右时应该是1.2米左右。5.L4、N6 6.L4、N6[2015·山东卷]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图2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对区域的影响。“生态裂谷”的出现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裂谷”的出现会引起当地自然植被恶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变为流动沙丘;由于沙漠地区工农业生产活动多集中在绿洲地区,且绿洲地区水资源短缺,因此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附近的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地下水流向绿洲地区,形成“生态裂谷”。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6.D [解析]\n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荒漠区水资源短缺,因此不适合植树造林;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因此不适合发展灌溉农业;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符合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促进绿洲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6.N6[地理—环境保护][2015·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图14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图14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46.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可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节省能源以及减轻空气污染、水污染方面回答。9.M1 10.N6[2015·四川卷]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NO和PO的浓度数据。读表回答9~10题。河流NO(μmol/dm3)PO(μmol/dm3)①32.90.6②78.51.6③17.50.2④121.00.49.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9.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世界主要河流的水文状况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在题目中给定的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与黄河四条河流中,亚马孙河的水量最大,其流域内工业和农业最不发达,农业化肥的使用量、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最少,故NO和PO的浓度最低。10.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和PO的浓度( )A.均显著增加B.均不会增加C.NO减少PO增加D.NO增加PO减少10.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污染的成因。黄河在其下游是一“地上河”,注意题干中的提示“只考虑河流补给”这一重要信息,“地上河”只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不会有太多的其他水源来补给河水,故其污染程度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环境保护”模块2.N6[2015·浙江卷]\n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图15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完成问题。图15(1)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 )①改变地貌类型 ②影响降水量 ③破坏自然植被④松动地表土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地形坡度大 ②植被稀疏 ③降水量大 ④全年风大 ⑤土质疏松 ⑥冻融作用强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④⑤(3)列举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2.(1)D (2)A(3)退耕还草(林),种草植树,修筑梯田。[解析]第(1)题,地貌类型主要由内外力作用形成,陡坡耕地主要可以降低地表的坡度,与地貌形成无关;降水量的大小与陡坡耕地无关;陡坡开垦耕地会破坏自然植被,使地表土体松动,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第(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与地形、植被、气候(降水集中)、土质有关,与风力大小、冻融作用无关。第(3)题,抓住题干信息,主要是治理陡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主要从生物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草还林)和工程措施(修筑梯田)等方面分析。30.D.[环境保护](1)N6 (2)N6 (3)N6 (4)N6[2015·江苏卷]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图22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2(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________。(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n(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________等措施。30.(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2)春季多大风 天气干燥 生态环境脆弱(任答两点)(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一点) 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任答两点)[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图曲线特征的判读。根据图示可直接得出答案。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沙尘暴产生的自然原因的掌握。沙尘暴产生的自然原因主要考虑动力因素、植被以及物质基础等方面。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防治荒漠化措施的理解。根据问题中“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是针对人为因素来治理的这一点作答。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对我国的启示结合材料即可推知。本题介绍的美国的做法主要是利用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所以从这几方面作答即可。26.N6[2015·海南卷]环境保护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图11示意某区植被分布,图12为灌丛沙堆景观。图11图12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26.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措施: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涵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绿洲等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保护。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主要结合材料,从早期的阻挡风沙,到后期的流动沙丘,分析对沙丘的保护和威胁。保护措施主要从固沙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两个角度分析。\n[2015·成都第七中学一诊]现代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几乎100%是回收废弃物资源进行利用。图K241为江苏扬州某产业园产业链基本构架。读图回答1~2题。图K2411.该产业园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 )A.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B.资源利用中的环境污染问题C.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D.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该园区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主要考虑的是(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C.环境效益D.国家间利益1.C 2.A [解析]第1题,该产业园区主要是对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再创造价值,故其主要是解决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第2题,该园区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经过现代拆解与再利用、再创造,获得经济效益,所以其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2015·山西忻州一中模拟]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图K242),完成3~4题。图K2423.该生态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效益最大化原则4.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n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⑤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⑥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⑥3.A 4.C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生态链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轻了资源压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4题,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效益,而本题考查的是生态效益。[2015·绥化三校期中联考]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图K243所示)。据此回答5~6题。图K2435.根据图中的关系判断,a、b、c分别代表( )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B.农业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C.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农业减产6.下列解决图示地区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B.积蓄肥料,发展沼气C.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5.D 6.C [解析]第5题,通过a可以获取“木材”,说明a表示“破坏森林”;b和“草皮”相关,应该是“牧业下降”;根据与c相关的“秸秆当燃料”“广种薄收”等可判断c为“农业减产”。第6题,图中显示该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破坏森林、草皮和不合理的耕种方式(广种薄收)导致的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因此解决办法有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或积蓄肥料、发展沼气,或开发新能源以解决燃料问题,从而减少植被破坏,进而起到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的作用。根据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和产生的问题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不适宜大力发展水稻种植。[2015·广东联考]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欢迎晚宴致辞中讲到:“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图K244为2014年4月16日北京PM2.5来源解析正式公布数据图。据此回答7~8题。\n图K2447.北京在APEC会议期间实现了“APEC蓝”,可能采取了下列哪些措施( )①北京全市所有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拆除等扬尘作业 ②全市机动车实行单双号行驶 ③全市污染物排放企业全部停产 ④机关和市属企事业单位停驶部分公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为实现“APEC蓝”,除了北京市采取措施,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最应该采取相应措施( )A.内蒙古B.河北C.河南D.山东7.C 8.B [解析]第7题,根据北京PM2.5来源图可知,北京全市所有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拆除等扬尘作业,全市机动车实行单双号行驶,减少公车使用,这些都有利于减少大气中的PM2.5,改善大气质量,使蓝天出现,但全市污染物排放企业全部停产不可取,只需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进行限制。第8题,根据北京PM2.5来源图可知,区域传输进京的PM2.5比例也很高,根据四个省级行政区和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可知,最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的是包围北京的河北省。[2015·郑州第四十七中学期中]图K265为内蒙古位置及生态区划分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图K2659.生态区从Ⅰ到Ⅲ( )A.植被依次为荒漠、草原、森林B.降水量逐渐增加C.气温逐渐升高D.温差逐渐增大10.为治理生态区Ⅱ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退耕还牧B.采伐结合\nC.大量种植大型乔木D.人工降雨11.生态区Ⅲ开发利用中不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土壤次生盐渍化C.草地退化D.水土流失9.D 10.A 11.D [解析]第9题,生态区从Ⅰ到Ⅲ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降水量逐渐减少,温差逐渐增大。第10题,生态区Ⅱ为草原区,应该退耕还牧。第11题,生态区Ⅲ为荒漠区,以荒漠景观为主,不易发生水土流失。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备战202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M单元 区域地理.DOC
【备战202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J单元 产业活动.DOC
【备战202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H单元 人口的变化.DOC
【备战202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E单元 地壳运动及变化.DOC
【备战202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D单元 地球上的水.DOC
【备战202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C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DOC
【备战202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B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
【备战202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A单元 地球和地图.DOC
【备战202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DOC
备战2022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N单元选修部分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2:05:37
页数:32
价格:¥3
大小:11.25 M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