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向高考】(2023春季出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2-2-2 城 市 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DOC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2-2城市化一、单项选择题(2011·浙江)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国家甲乙丙丁城市化水平(%)90836632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答案:1.C 2.D解析:第1题考查城市化水平。四个国家中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达到90%;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最低;沙特阿拉伯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从事石油产业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较高;日本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相对较高,城市化水平低于沙特阿拉伯。第2题考查人口分布。沙特阿拉伯地处西亚地区,以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水资源极其贫乏,人口主要集中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绿洲地区。下图为“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5题。9\n3.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图中四条曲线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4.下列因素中对该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影响最弱的是(  )A.交通运输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地形、气候D.城市规模5.该城市在图示阶段出现的现象是(  )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在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答案:3.D 4.C 5.D解析:第3题,根据城市市中心人口与郊区人口的变化特点(市中心人口由多变少,郊区人口不断增多)可知,图中四条曲线按城市发展过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第4题,交通运输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划是影响城市人口密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第5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郊区环境条件不断改善,市区内的工业迁移到郊区,郊区农业人口成为城市人口,导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012·山东实验中学)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6~7题。9\n6.图中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形成城市带答案:B解析: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该城市化的最直接显示的标志。7.从1990年到2010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答案:D解析:图中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往近郊区,并不是因为郊区劳动力素质高。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50米高度大气中NO2浓度等值线图”(单位:毫克/立方米),读图回答8~9题。9\n8.下列关于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及其发生的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A.水污染和工业污染——春季B.噪声污染和光化学污染——夏季C.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海洋污染——秋季D.化学农药污染和粉尘污染——冬季9.目前,该城市在城市化的同时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其根本原因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④城市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8.B 9.C解析:第8题,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多,可产生噪声污染;汽车尾气中NO2排放量随汽车数量的增多而增多,城市内的NO2和水汽等在夏季高温晴热条件下,容易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第9题,近年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沿海城市人口剧增,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工业无限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城市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致使我国许多沿海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读下图,回答10~11题。9\n10.在相同的降雨量条件下(  )A.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直线上升趋势B.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C.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大D.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多答案:B解析: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因此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小。根据图中信息可知,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少,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曲线上升趋势。1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夏季雨后出现内涝,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发展城市道路④完善排水系统 ⑤扩大城市绿地面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加降雨损失量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因此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综合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12~13题。9\n12.据图推测可知(  )A.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C.东部沿海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13.在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特大城市急剧增加 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③耕地资源日益减少 ④城市规模不断缩小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12.A 13.C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城市化地区多分布于交通线两侧。第13题,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会占用大量耕地,并产生大量废弃物,使环境问题加剧。二、综合题14.(2012·浙江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影响因子意义第一因子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9\n第二因子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反映城镇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镇化第三因子人均CDP、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情况材料二 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1)简述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特点。(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镇化第一因子的差异。(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答案:(1)城镇化水平较高;各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差异很大;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均衡。(2)辽宁省的重工业比重大,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发展慢,城乡居民收入较少,铁路交通网络密度大,而公路网密度较小,省外人口迁入少;广东省的轻工业比重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发展迅速,工业化发展速度快,城乡居民收入较多,公路网密度大,吸引大量外来人口。(3)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CDP的比重小,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值占GDP比重大。解析:第(1)题,直接获取图中各省市信息即可回答,主要运用比较法分析。第(2)题,结合两省工业结构特点,从表中第一因子表述的几个方面,即从工业结构或轻重工业比重差异、小城镇发育程度差异、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差异、居民收入差异、公路交通网密度差异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即可。第(3)题,依据表中第二因子分析即可。15.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1年8月3日9\n,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1年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该报告指出,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接近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镇时代,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未来城市的民生发展问题将越来越重要。材料二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图为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含预计)。(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扩大。(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以及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借鉴意义。(4)试说明198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问题。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 城市地域(2)表现:城市数目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 动力:工业化、经济的发展。(3)问题: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人口就业压力过大;犯罪率上升;疾病蔓延;资源短缺等。借鉴意义: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注重保护城市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迅速增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问题:绿地面积缩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耕地减少。9\n解析:第(1)题,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升高、城市地域(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是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其中,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是衡量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第(2)题,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群的出现等。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第(3)题,英国和美国都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公共设施不足、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增大、资源短缺等问题;值得我国借鉴的是在城市化发展中既要发展经济建设,又要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4)题,根据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回答我国城市化的特点,结合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增长等分析我国城市化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等。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02:04 页数:9
价格:¥3 大小:943.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