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试题2含解析2023031122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第十单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广东清远摸底检测]中世纪末期的欧洲,广大直接生产者的技术日益提高,社会上的劳动分工更加细致了。在1437年德国法兰克福城中仅有手工业专业行92种,到1443年增至107种,到15世纪末增至190种,后来,巴黎甚至有350种之多了。这一现象( )A.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C.推动欧洲商业革命的发生D.引起了早期商业殖民战争2.[2021河南名校第一次联考]16世纪初,从中国运往葡属印度市场分销的中药材土茯苓价格奇高,几乎只有权贵才能消费;到16世纪末,销往该地的土茯苓价格下降,普通民众皆可消费。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东西方贸易渠道的拓展B.中医药在欧洲得到普及C.社会等级观念逐渐淡化D.“价格革命”改变消费结构3.[2021山东菏泽期中检测](新角度:殖民扩张对制图学的影响)16世纪末,荷兰制图学在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制图基础上快速发展,1600年,莱顿大学设立地图制作学,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后,要求商人在航海中绘制日志,1634年布勒家族出版了收录160幅世界地图的地图集,后又使用多种欧洲语言进行出版。据此可知( )A.地圆学说被欧洲广泛认可B.殖民扩张需要推动制图学进步C.地图学推动新航路的扩张D.荷兰政府支持地图产业的发展4.[2021河北张家口阶段检测]下表为西方黑奴贸易废除情况表。由表可推知,黑奴贸易终结根源于( )1807年后英美先后宣布禁止黑奴贸易,但黑奴贸易禁而不止。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使大西洋黑奴贸易的根基发生了彻底的动摇。1890年布鲁塞尔国际会议通过了反对奴隶贸易的决议,黑奴贸易最终画上了句号。A.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nB.黑奴贸易很难再获得高额利润C.黑人奴隶的反抗斗争D.西方各国废奴运动的蓬勃兴起5.[2021广东广州阶段训练]16、17世纪,英国的封建领主不再愿意将土地出租给农民,而更愿意将其出租给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以获得更高利润。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因素有( )A.农村劳动力的增加B.农村土地价格的下降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6.[2021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生活情境:19世纪初英国乡村的生活状况)19世纪初,英国乡村中的裁缝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里的成衣商店;鞋匠不再做鞋,人们购买从城镇市场运输而来的各种鞋子;面包师的生意也被城里的面包房挤垮了。这说明( )A.交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B.生产领域出现重大变化C.传统手工业已不复存在D.工业革命加速全球化进程7.[2021湘豫名校联考]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超大企业在设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信息网络的同时,还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由此可以说明垄断组织( )A.解决了供求矛盾B.减少了生产的无序性C.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D.适应了“新经济”8.[2021安徽蚌埠质检]19世纪80年代,有学者呼吁英国集中精力提高生产力,并将生产转移到那些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中,但英国却选择了最简单的措施——贸易。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政策 B.专注于传统工业的升级C.非常依赖海外市场 D.缺乏工业生产社会条件9.[2021河南洛阳一模](呼应热点:教育改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系统化改革,如普及初等教育,扩大中等教育规模,改革高等教育,大量开展职业教育等,把文化知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这一改革( )A.适应了德国工业化发展需要B.是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决定因素C.源于德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D.表明德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n10.[2020重庆南开中学月考]17世纪上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安东尼奥·范迪门说:“每日的经验使我们懂得,公司在亚洲的贸易若无土地征服即无法存在下去。”由此可见,当时( )A.荷兰“海上马车夫”地位岌岌可危B.英国已经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C.殖民征服是商业利益的重要保障D.印度是荷兰殖民利益的重要屏障11.[2020安徽示范高中名校联考]有学者提出,英国自16世纪后,封建贵族阶级发生了严重分化,大贵族日趋没落,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在18世纪,英国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失了。上述现象( )A.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促使英国开始进行殖民扩张C.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D.体现出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12.[2020东北三校联考]英国人最早开始研发蒸汽机车,但还没试制成功,美国就于1807年成功试航了蒸汽轮船。欧洲人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美国的爱迪生和贝尔等人对之理解更透彻。这种现象( )A.表明美国抓住了崛起的机遇B.使美国成为19世纪的世界霸主C.推动美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D.表明科学加快转化为技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13.[2020湖北部分中学起点考试,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的特许状,开始以合资方式开启了它的首航,之后又出现了几家贸易公司并存竞争的局面。到1708年,统一的“英国商人对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简称“联合东印度公司”\n)在国王的出面斡旋下终于成立了,它从成立初期起就开始限制大股东的支配权,确立了每位股东,无论性别、信仰、种族如何,只要购买了公司股份,都拥有投票权和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同时,还设立了明确的法规,强化了股东大会的重要性,并规定总裁和副总裁不参加股东大会,而由董事长来主持股东大会。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把亚洲各地的陶瓷、咖啡、香料、纺织物、茶叶等进口到欧洲,再把欧洲的毛织物、象牙、锡铁制品等出口到亚洲,公司的贸易据点遍及欧亚沿海地带。从17世纪到18世纪,公司都保持着惊人的年均利润率。——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 明朝的“海禁”政策迫使海上商业发展为走私贸易,17世纪郑成功……指挥大船,装备着佛郎机等火器,主导建立了整个东亚地区北自日本、西至大陆、南抵南洋群岛的海上贸易秩序,初来乍到的欧洲商人也要服从其管辖。他们以妈祖信仰作为精神纽带,以儒家宗族观念作为信用基础,构建起了东亚地区性的海洋商业秩序,但清政府在顺治十八年颁布“迁海令”,使郑氏家族实力大减,最终因无法与大陆帝国长期对抗而衰落。——摘编自施展《枢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的背景和特点。(12分)(2)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郑氏家族构建的海洋商业秩序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13分)14.[创新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5年以后英国逐步取消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英国自由贸易时代的开始。但欧洲大陆国家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采取更具防御性而非进攻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与19世纪初新兴的民族主义有关,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们意识到经济发展进程起因于工业革命和大不列颠工业的先进性。德国的李斯特等人的著作对幼稚产业保护进行了论述。——摘编自《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胜利使许多国家相信从自由贸易中也可以受益。热衷于仿效英国、尾随英国的大多数欧洲国家本着自由主义的精神改革了它们的税则。19世纪50年代前半期,俄国、瑞典、挪威、丹麦、荷兰、普鲁士等将英国输出的许多商品的关税降低;西班牙废除禁止税则改行保护税则;法国大大降低钢铁和五金器材的关税。——摘编自《世界历史百科全书》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n1.[2021四川宜宾一诊]传统观点认为,土耳其阻隔东西方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明:15世纪,威尼斯商人经土耳其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总量就在750—1000吨,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不满。由此可见( )A.新航路的开辟与土耳其无关B.历史认知随史料的补充而丰富完善C.新的史料总会颠覆传统观点D.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2.[2021吉林省吉林市一模](渗透新教材:新航路开辟对物种交流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动植物的全球交流,使亚欧大陆人口激增。由此推断人口的激增主要是因为( )A.全球交流促使饮食结构与营养改善B.新航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世界各地民族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D.全球贸易连接着欧亚市场和消费者3.[2021河南郑州、商丘名校联考]16世纪,英格兰人把每一个反对伊比利亚国家的举动,包括对外殖民探险、贸易、扩张在内,都视为捍卫民族国家利益,巩固主权国家的正义行动。这说明英国的早期殖民活动( )A.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B.助推了近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发展C.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扩张D.巩固了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4.[2021河南期末统考]英国的伯明翰之所以成为大的工业中心,就是由于它为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工业产品:为印度提供斧头;为北美的土著居民提供战斧;向古巴及巴西运送铁链、手铐及铁颈圈,以供奴隶佩戴。这反映了( )A.殖民扩张为英国提供了广阔市场B.殖民扩张推动了生产技术的进步C.殖民掠夺培养了唯利是图的精神D.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5.[2021鄂东南示范性高中期中联考]虽然英国有丰富的煤矿资源,但17世纪以前的英国社会仍以木材作为主要能源,随着木材资源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18世纪煤炭作为替代能源在英国总能源中的消耗比重急剧上升。这一变化( )\nA.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使人类摆脱自然环境的约束C.拉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D.有利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6.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学徒制,19世纪中期以后,学校模式成为其主要模式,西方主要国家建立了大量的职业学校,学习内容由以实践经验为主转为以科学理论为主。这些变化说明( )A.西方近代高等教育体系加快转型B.技术进步加剧了社会的劳动竞争C.工业革命推动学校职业模式产生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科学理论突破7.[2021吉林长春质监]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表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英国145171185195德国71112158187法国3647.95562.5俄国10.9304154A.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B.欧洲主要国家工业化发展不平衡C.英国成为工业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D.推动了世界交通及通信方式变化8.[2021重庆巴蜀中学阶段检测]下面为世界殖民体系的演进概况表,据此可以得出最合理的结论是( )时期主要殖民方式结果15—18世纪中期武力征服、不等价交换、贩卖奴隶世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商品输出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n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资本输出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A.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经济手段B.殖民活动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C.殖民政策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D.殖民满足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9.[2020河南洛阳第一次联考]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10.[2020湖南邵阳阶段性诊断]下表是1500—1800年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变化情况(单位:艘)。这一变化反映出( )1500—1599年1600—1700年1701—1800年葡萄牙705371196荷兰6517702950英格兰—8111865欧洲合计77031616661A.亚洲成为欧洲争夺的重心B.工业革命满足了市场的需求C.海上殖民霸权转移的趋势D.欧洲在亚洲赚取大量金银11.(学术情境:对独立后的美洲社会制度的研究)有学者认为,独立后的美洲不仅国家间的社会制度各不相同,而且各种社会制度在一国内部也同时存在,把某些不可能用现成标签归类的成分混在一起,就像是上百块不同颜色的瓷砖拼成的镶嵌画(现代形态、古代形态、原始形态以及各种形态的大杂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nA.美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B.世界各地之间的人口流动频繁C.早期殖民影响深植于美洲D.殖民者曾在美洲推行分化政策12.[2020湖北黄冈质检]法国19世纪中叶成立的几家大银行,主要从事利息优厚的国债和证券交易等活动,很少直接投资于工业企业。1869年,巴黎的交易所拥有307种有价证券,总数达330亿法郎。这一现象( )A.表明法国经济结构率先走向转型B.实现了法国社会资本的有效利用C.阻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D.表明工业革命推动法国经济发展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5分)13.[2020四川成都外国语中学检测,25分](呼应热点:城市化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城市化运动主要出现在工业革命发祥地和工业化地区,工业革命发祥地多是近代早期的乡村工业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机器工厂的出现,原有的乡村工业城镇成长为城市,对资源和人口的吸附力大为增强;原有的乡村工业村庄演变为工业城镇,原有的农民要么就地转变为城镇居民,要么移居本区域新兴的工商业大城市。这些地区后来一直是英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区域。1851年,经过大约一个世纪的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人口已超过50%,基本完成城市化。城市化高潮的早期基本上是农村城镇化的高潮,因为城市人口增长主要依靠农民迁入,其次才是城市居民的自然繁衍。——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与经验》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发展最耀眼,也是城市化特征最明显的城市是那些对外开放通商口岸。到1895年底,中国总共对外开放26个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分布的区域,形成了一个以开放口岸城市为中转枢纽,各方面力量参与其间的广泛的贸易网络。几乎在西方国家将商业势力拓展到通商口岸的同时,中国内陆地区各种资源(人口、商业等)也开始向通商口岸集中。中国对外开埠通商后,口岸城市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们逐渐盖过了一些传统内陆城市的光芒。开埠通商既是对中国传统市场圈的改组,也是对国内资源的一次整合,更是对中国近代城市分布格局的调整。由此开始,口岸城市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某种均势。——摘编自徐峰《商业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n启动(1840—1895)》(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与清末城市化进程的异同。(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城市化的意义。(12分)14.[2020山东高考,15分]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40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7分,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2)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8分)答案\n1.A 中世纪末期欧洲劳动分工的加强,意味着生产力水平提高,手工业生产范围进一步扩大,推动了西欧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为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奠定了经济基础,故选A项;B、C、D三项阐述的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排除。2.A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材料可知,土茯苓的价格变化体现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当供大于求时,物价下降,购买者增多,出现供大于求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东西方贸易渠道得到拓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土茯苓在印度的销售情况,而不是在欧洲的销售情况,B项错误,排除;“价格革命”指的是因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引起欧洲市场上的物价飞涨,这不是引起材料中变化的主要因素,D项错误,排除。3.B 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末到17世纪欧洲地图学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值西方国家,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进行殖民扩张的时期,而殖民扩张的需要推动了制图学的进步,B项正确;A项错在“广泛认可”,排除;新航路开辟推动制图学得到发展,C项说法错误;题干提到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而非荷兰政府,排除D项。4.A 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禁止黑奴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值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列强需要把非洲变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而黑奴贸易与此矛盾,故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黑奴贸易最终被取消了,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D 结合题中时空信息“16、17世纪”“英国”和题中关键语句“封建领主……更愿意将其出租给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以获得更高利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传统工业如制呢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的需求量骤增,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封建领主为获得更高的地租转而将土地租给资本家,D项正确。圈地运动时期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劳动力减少,A项错误,排除;农村土地价格的下降与封建领主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没有必然联系,B项无法解释材料中的现象,排除;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但这和封建领主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不存在必然联系,C项错误,排除。6.B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由“19世纪初”可知,此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由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初乡村传统行业逐渐消失,这些传统行业被城市中相应的行业取代,这说明工业革命对生产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故B项正确。城乡联系的加强得益于交通的发展,但19世纪初并未实现城乡一体,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一些传统手工业逐渐消失,但并不代表传统手工业已不复存在,C项错误。本题是对英国城乡经济转型情况的介绍,并没有涉及全球化进程,D项错误。\n7.B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加密切,有助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供求矛盾,有利于资本社会化,A、C两项说法绝对,排除。“新经济”当时并未出现,排除D项。8.C 材料时间为“19世纪8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当时的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具有市场、原料以及劳动力优势,凭借这些也可以继续获得丰厚利润,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更倾向于通过贸易获取利润,这反映出英国非常依赖海外市场,C项正确。材料只强调英国重视贸易,而未涉及具体的贸易政策,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当时英国不重视升级传统工业,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英国工业生产的社会条件如何,D项错误。9.A 20世纪初的德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力发展教育,能够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故选A项;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推动德国经济的崛起,但不能说是决定因素,排除B项;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德国科技的发展,C项因果颠倒,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10.C 材料“公司在亚洲的贸易若无土地征服即无法存在下去”表明殖民征服是商业利益的重要保障,故答案为C项;17世纪上半叶荷兰“海上马车夫”的地位仍十分稳固,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荷兰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印度在荷兰殖民利益中的地位,排除D项。11.C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根据“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自耕农消失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自耕农消失为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C项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640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A项错误;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英国进行殖民扩张没有必然联系,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没有体现民主政治的发展,D项错误。12.A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人最先开始研制使用蒸汽动力的交通工具,但美国人最先取得成功;欧洲人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美国人对其理解更透彻,这表明美国抓住了崛起的机遇,A项正确。19世纪美国并未成为世界霸主,B项错误。英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3.【解析】\n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东印度公司与17世纪郑氏家族构建海洋商业秩序的有关内容。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1600年英国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形势入手,多角度分析东印度公司建立的历史背景;第二小问需要立足于材料一的具体内容,逐一概括出其建立、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或其经营方式等方面体现出的特点。第(2)问,第一小问需要从中英两国不同的内外环境入手分析东印度公司和郑成功集团经营商业的不同状况,如考生可以从政府的态度、管理模式、活动区域以及二者的发展状况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需要结合设问从郑成功集团与英国东印度公司所面临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答案】 (1)背景: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英国与荷兰、法国的海上竞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6分)特点:在政府或国王的支持下建立;整合或垄断了英国一切东亚贸易;以从事商品收购和贩卖为主(或以商业资本为主);建立起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长期高利润率;贸易范围遍及欧亚沿海地区。(6分)(2)不同之处:受政府的压迫(或缺乏政府支持,或与政府对抗);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信用体系;仅限于东亚的地域性规模,过分依赖大陆市场;未能持续生存(或很快灭亡)。(9分)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以自然经济为主体;“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政府实行“海禁”政策。(4分)14.【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论题”既可以结合材料一提出“19世纪40年代,欧洲大陆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也可以结合材料二提出“19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国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论题”还可以整体把握材料一、二,提出“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由贸易保护主义转向自由贸易”。“论述”注意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设定“论述”角度,注意逻辑清晰,表述合理。【答案】 示例一 论题:19世纪40年代,欧洲大陆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分) 论述:19世纪初欧洲民族主义兴起,激发了欧洲大陆国家经济的民族主义意识;英国工业革命率先完成,欧洲大陆国家急需抵御英国工业品冲击,保护本民族工业的发展;欧洲大陆国家工业革命尚未完成,经济学家宣扬幼稚产业保护论。(9分) 综上所述,由于欧洲大陆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滞后于英国等因素,欧洲大陆国家主张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分) 示例二 论题:19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国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2分) 论述: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胜利,激励欧洲大陆国家仿效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欧洲大陆国家先后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深受自由主义精神的影响,接受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欧洲大陆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化有了重大发展,有实力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9分) 综上所述,由于欧洲大陆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等因素,欧洲大陆国家主张推行自由贸易政策。(1分)\n1.B 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明:传统商路和巨额利润被威尼斯商人垄断,这使欧洲其他国家渴望开辟新航路,由此可见,随着新史料的补充,人们对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历史认知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故选B项;材料从另一个方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并非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与土耳其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观点是对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并没有颠覆传统观点,排除C项;D项表述绝对,错误。2.A 动植物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动植物的全球交换,人们的饮食结构与营养得到改善,人口在流动的同时也在激增,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正确,但都与人口激增没有必然联系,排除。3.B 16世纪英国人政治思想中已经产生了一种清晰的民族国家概念,近代早期英国人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表明他们对西班牙的政治垄断权和罗马教皇的世俗特权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表明他们争取民族国家发展机会的决心和尝试,故选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信息,故排除A项;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C项;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直到18世纪中叶才建立,故排除D项。4.A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背景。材料表明,英国海外殖民扩张为英国的工业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故A项正确。其他各项本身正确,但材料均不能体现。5.D 由材料可知,18世纪英国煤炭的使用量增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有利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D正确;A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排除;B说法错误,排除;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出现,C排除。6.B 本题从19世纪西方教育模式的变化切入,考查经济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由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后,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由学徒制转变为学校制,大量职业学校出现,学习内容由以实践经验为主转为以科学理论为主,这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对劳动者的素养要求提高,传统的学徒很难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同时也说明技术的进步加剧了劳动竞争,劳动者的竞争意识增强,劳动教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不属于近代高等教育体系,故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强调的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并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7.B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工业化的发展。能源消耗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指标能够折射出工业生产的运行状况。材料反映的是1890—1913年英、德、法、俄4个欧洲国家的能源消耗情况,1890年英国的能源消耗大于俄、法、德三国能源消耗的总和,反映出这一时期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1913年,德国的能源消耗与英国的能源消耗相差不大,法俄能源消耗与英德能源消耗差距很大,折射出这一时期欧洲工业发展不平衡,B项正确。A项中的“迅速提高”与法俄两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不符,排除;依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工业化发展最快的是德国,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能源消耗,D项叙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n8.C 通过观察世界殖民体系的演进概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等不同,欧美列强的主要殖民方式不同,说明殖民政策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C项正确;A项与表格中15—18世纪中期以武力征服等为主要殖民方式不符,排除;B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只符合15—18世纪中期的殖民活动,排除。9.D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题中关键信息“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A项错误,排除;垄断性贸易公司是为了适应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与材料中欧洲城市的发展无关,B项错误,排除。英国确立殖民霸权是在18世纪中期,排除C项。10.C 由表格信息可知,1500—1800年葡萄牙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不断减少,而荷兰、英格兰的船只数量迅速增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和葡萄牙、西班牙殖民霸权衰落,荷兰和英国殖民霸权兴起有关,即材料中的变化反映出海上殖民霸权转移的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数据不足以说明亚洲成为欧洲争夺的重心,故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1.C 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对独立后的美洲各国社会制度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国家在客观上会把自己的社会经济制度等移植到殖民地,当这些殖民地独立后,殖民者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可避免地被保留下来,并深刻影响殖民地国家的社会形态和发展方向,故C项正确。12.C 本题考查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法国的金融行业发达,大量资金聚集在金融行业,这不利于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对法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C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法国金融业发达,没有涉及法国的经济结构,A项不正确;法国金融业发达并不能说明其社会资本得到有效利用,B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大量资金聚集在金融行业,不利于法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而非工业革命推动法国经济发展,D项不正确。13.【解析】 第(1)问,“同”根据材料一“英国的城市化运动主要出现在工业革命发祥地和工业化地区,工业革命发祥地多是近代早期的乡村工业区”和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发展最耀眼,也是城市化特征最明显的城市是那些对外开放通商口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根据材料一“原有的乡村工业城镇成长为城市,对资源和人口的吸附力大为增强”和材料二“几乎在西方国家将商业势力拓展到通商口岸的同时,中国内陆地区各种资源(人口、商业等)也开始向通商口岸集中”可知,移民是城市化的重要参与者;据材料一“这些地区后来一直是英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区域”和材料二“口岸城市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某种均势”可知,城市化分布区域不均。“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化的背景、时间、水平等方面分析。第(2)问,可从工业化、经济结构、经济格局、近代化等角度回答。【答案】\n (1)同: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移民是城市化的重要参与者;城市化分布区域不均。(5分)异:英国的城市化是自发形成的;中国的城市化深受外来侵略的影响。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中国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率低。(8分)(2)意义: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促进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经济格局,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12分)14.【解析】 本题以英国咖啡馆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考查17世纪到18世纪英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与变化。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宏观的时代背景加以分析解读。第(1)问,要求编写人物对话场景,需注意题目要求,选取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设计对话,如可选取《航海条例》的颁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第(2)问,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可从咖啡馆的变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联系的角度或咖啡馆的变化与英国国内经济发展联系的角度进行解读说明。【答案】 示例:(1)主题:王权受到真正限制了。时间:1689年地点:伦敦某咖啡店约翰逊:喜大普奔!亨利:啥事这么高兴的?约翰逊:《权利法案》颁布啦!亨利:这有啥高兴的?不就是又颁布了一部法律吗?约翰逊:《权利法案》可不是普通的法律!王权受到真正限制啦!亨利:啊?赶紧说说,到底怎么受到真正限制啦?约翰逊: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征税必须要经过议会同意;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等等。亨利:看来王权真的受到限制了,那是不是就确立了议会主权?约翰逊:是的。从此以后,王在法下。亨利:我明白了,这部法律重新界定了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国王的议会,从此变成了议会的国王。约翰逊:说的是,这叫作君主立宪制,看来咱们英国必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可喜可贺!亨利:哈哈哈,丈人逃跑,女婿登基,保住了革命成果,又把王权给限制了,好啊!日子有奔头喽。(2)说明:①从咖啡馆变化看世界贸易发展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隔绝孤立的状态被打破,地区性贸易发展为世界性贸易,原产热带地区的咖啡被贩卖到英国,并随着贸易的扩大,咖啡馆逐渐普及。②从不同群体聚集在不同咖啡馆,看到了工业革命对社会影响。工业革命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英国社会阶层的分化,最终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③\n从茶叶的普及看到了世界市场发展历史。新航路开辟后,茶叶开始广泛进入英国咖啡馆。随着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茶叶贸易逐渐扩大,茶叶才“飞入寻常百姓家”。总之,咖啡馆的变化,折射出了时代、经济的发展变化,咖啡馆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史。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