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统考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1讲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3061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1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978年11月底,《人民日报》报道,广西允许农民养猪,“凡向国家交售头肥猪,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北京通县也出现了“把仔猪下放给社员寄养”的新现象。报道还说,那些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化大革命”毒流。这表明当时(  )A.群众自发的改革举措获政府支持B.改革开放政策成为普遍共识C.改革开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D.经济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解析:根据材料“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把仔猪下放给社员寄养”“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化大革命’毒流”可知,经济体制改革的战鼓已经敲响,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故选D项;材料主旨强调改革是趋势,未涉及改革的主体及开放,排除A、B、C项。答案:D2.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些措施(  )A.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B.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D.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解析:A项时间不符,故排除;根据材料“就地收购”,依旧体现的是公有性质,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信息不符,故排除;根据材料“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体现了成本、供求等市场因素,故D项正确。答案:D3.1979年,北京东风电视机厂以“散件加工”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经济效益,被国家广电总局认为是打乱了国家计划,挤压了民族工业。某领导则批示:“看来,这个厂要给洋人做加工厂。”这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B.引进国外技术造成竞争加剧C.对外开放政策尚未真正执行\nD.体制和观念的变革任重道远解析:材料中广电总局认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会打乱国家计划,说明此时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企业发展;某领导认为东风电视厂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后就是为洋人加工,说明当时人们对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发展国内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保守的思想阻碍企业发展,因而需加强体制和观念的变革,故D项正确。答案:D4.1982年,我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发展到41184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C.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析:1982年,我国农副产品产量显著增加是因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答案:C5.农业家庭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农村家庭年平均收入(单位:元)年份19781980198519902001总收入152216.2547.39902366纯收入133.6191.3397.6686.31856.7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C.基层民主不断加强扩大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解析:21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78年~2001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期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故B项正确;基层民主与收入增加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图表中前半段有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的影响,后期主要受农村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B6.老百姓口中的“倒爷”一词广泛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指一些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的人。“倒爷”的出现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nB.当时全国物资极度匮乏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D.人们普遍接受市场经济解析:“倒爷”利用计划内外商品的价格差别进行牟利,说明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反映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故选A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物资极度匮乏局面已经缓解,排除B项;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D项错在“普遍”二字,排除。答案:A7.1993年我国加大了价格改革力度,放开了大部分钢材及部分统配煤炭的出厂价格;放开了统配水泥的出厂价格;继续放开了粮食购销价格。这些价格调整措施(  )A.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B.促进了市场机制的形成发展C.推动了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建立D.实现了商品资源的市场配置解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中“1993年”不符,故A项错误;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材料中“放开了……价格”的改革就是由市场进行调节,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外向型经济,故C项错误;D项时间不符。答案:B8.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这说明(  )A.所有制结构发生改变B.市场经济体制已趋成熟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中国入世激发了企业潜力解析:题干提及1991年首钢收入、利税、利润都较之于1978年大幅增加,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故选C项;题干只提及了首钢的收入、利税、利润猛增,且首钢仍是国有企业,排除A项;1992年国家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B项;中国入世是在2001年,排除D项。答案:C9.201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的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这一举措有助于(  )A.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nB.提升国营企业的经济地位C.助推国企改善其经营管理D.扭转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解析:“推进企业的优胜劣汰”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故A项错误;“2015年”所涉及的企业不是国营经济,故B项错误;通过“推进企业的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可以使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故C项正确;这些改革均服务于中国改革的大方向,而不会背离这一方向,故D项错误。答案:C10.下列某城市人口变化示意材料紧扣研究性学习主题。据此推断,该研究主题应是(  )A.经济特区发展迅速B.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解析: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与材料中“某城市人口变化”相符,故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某城市人口变化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1996年”不符,故排除;到21世纪初,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与材料中“1996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11.1980年7月,习仲勋指出:“清远(广东)的经验之所以值得注意,就是他们那不是坐等上级给他一个现成的好办法,而是勇于实践,去试验、去闯,上面有些部门提出不同意见时,他们也冷静地分析,继续认真搞试点。”“清远经验”的特点是(  )A.发挥特区示范作用   B.发扬地方创新精神C.充分利用地理优势D.加快全面深化改革\n解析:根据材料“清远(广东)的经验之所以值得注意,就是他们那不是坐等上级给他一个现成的好办法,而是勇于实践,去试验、去闯,上面有些部门提出不同意见时,他们也冷静地分析,继续认真搞试点”可以得出“清远经验”的特点是发扬地方创新精神,故B项正确。答案:B12.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要加快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标志着(  )A.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出现B.90年代国家经济重大战略步骤出台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解析:“要加快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说明,1990年,中央作出重要决策,准备开发开放浦东地区,故选B项;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排除A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形成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排除D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78~1987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1978年1984年1987年农业粮食(百万吨)304.77407.31420.41棉花(百万吨)2.164.196.25油料作物(百万吨)5.2111.9115.25甘蔗(百万吨)21.1139.5146.85工业煤(亿吨)6.187.899.20原油(百万吨)104.05114.61134.00电力(十亿千瓦)256.60377.00496.00钢(百万吨)31.7843.4756.02——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表格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多种信息,提取至少两条信息并以史实说明。(要求:信息提取准确,运用史实恰当,史论结合)解析:材料中所展现的是,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关数据。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提取有关信息,首先,分析表格中农业部分,不难发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方面的各种农作物产量逐年攀升;其次,分析表格中工业部分,可以得出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工业方面的数据迅速上升;最后,也可以从整体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提取信息。答案:信息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粮棉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n说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信息二:1984年以后,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说明:农村改革成功推动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促进了工业发展。信息三:1978年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取得巨大成就。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历史性转折;党和国家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改革开放促进国力迅速提升。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中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材料二 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2012年中国两岸四地近300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和理想城市实现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价。蓝皮书显示,位列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有: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做出的科学结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农村推行的生产组织形式及错误之处。材料中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所述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表现。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进行归纳。第二小问影响,从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否定人民公社体制,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分析。(2)材料二中这些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素可以从历史的、现实的因素进行归纳。(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形式:人民公社体制。错误: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基本原理,扼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破除了人们对“包产到户”的错误认识,加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突破了人民公社旧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n2)因素: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多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便于利用外资、引进技术;部分城市在改革开放政策中受益较早(或政府的鼓励和引导,或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3)表现: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党中央提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7:54:46 页数:7
价格:¥3 大小:138.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