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课时训练12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时训练(十二)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2022·德州]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A.创办湖北织布局B.创办大生纱厂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办汉阳铁厂2.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  )A.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B.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C.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D.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3.[2022·重庆A卷]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称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表明当时(  )①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 ②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 ③一段时期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 ④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1913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这一规定(  )A.激励了张謇弃官回乡办企业B.表明北京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n5.[2022·南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属于经济方面变化的是(  )A.《海国图志》的编成B.商务印书馆的创办C.京师大学堂开办D.民族工业的发展6.[2022·云南]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短暂繁荣的局面,被称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下表中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年份191219131914191519171918厂家数6229411275164419732321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7.[2022·苏州]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  )A.产生B.初步发展C.黄金时代D.衰落8.[2022·百色]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厂家资本工人1913年689家33亿元27万多人1920年1795家50亿元55万多人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9.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n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2022·济宁]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剪辫令”的颁布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11.[2022·衢州]“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许称‘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同志’等”。这场“革命”(  )A.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12.[2022·南京]“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A.1898年B.1912年C.1919年D.1927年13.[2022·陕西]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14.[2022·潍坊]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nA.思想观念解放B.大众报业发展C.铁路交通发达D.轮船航运繁荣15.[2022·青岛]报刊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下列报刊出现最早的是(  )A.《新青年》B.《万国公报》C.《申报》D.《每周评论》16.[2022·荆州]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7.2022年2月11日,上海市举办了“起步—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以纪念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下列图片中,适合展示的是(  )A.土地改革房产证B.商务印书馆褒奖状C.小岗村“生死文书”\nD.中共七大代表证18.[2022·邵阳]2022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等。《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A.《英雄交响曲》B.《义勇军进行曲》C.《黄河大合唱》D.《游击队之歌》二、非选择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落后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拢。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舶来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更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资产阶级在社会政治变革的同时,也对陈旧陋习加以改造,这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发辫、易服饰等法令,推进社会风气的改良。这些新的变化有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前期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n参考答案1.B [解析]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本题选B项。2.D [解析]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状元实业家,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D项符合题干要求。A项描述了明朝郑和七下西洋;B项描述了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C项描述的是清朝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均排除。3.A [解析]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中国的面粉业迅速发展,说明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1915年开始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一战结束后,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说明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项。4.D5.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故B不属于经济方面;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故C不属于经济方面;魏源所编著的《海国图志》一书的中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不属于经济方面;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故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本题选D项。6.D 7.C 8.C9.D [解析]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②表述错误。①③④均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故本题选D项。10.D [解析]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剪辫令”的颁布是在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在对旧制度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冲击了与封建制度相伴随的一些陈规陋习,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法令。故本题选D项。11.D12.B [解析]依据题干的“剪辫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社会习俗逐渐得到了改变。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2年,故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1912年,B符合题意。1898年还未爆发辛亥革命,故A不符合题意;1919年、1927年均在辛亥革命之后,故C、D不符合题意。13.B14.B [解析]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故本题选B项。\n15.C16.B [解析]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898年”及所学知识,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故本题选B项。17.B [解析]根据题干“2022年”“纪念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等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B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时间不符,应排除。故本题选B项。18.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义勇军进行曲》。根据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雄交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A项不正确;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B项正确;《黄河大合唱》由冼星海在延安创作,C项不正确;《游击队之歌》创作于1937年,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D项不正确。故答案为B项。19.原因:鸦片战争打破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推动;南京临时政府法令对习俗的改造。积极影响:开启民智,促使人们观念更新;促进近代社会新陈代谢。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28:34 页数:7
价格:¥3 大小:313.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