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中考】2022届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第7篇 马说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7篇 马 说知识清单一、重点字词1.重点实词(1)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2)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或:有时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尚且等:等同,一样(4)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5)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道:正确的方法(6)执策而临之执:拿、握临:面对(7)故虽有名马故:所以虽:即使(8)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祇:只是(9)不以千里称也称:著称(10)才美不外见才美:指日行千里的卓越才能(1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通晓2.通假字(1)食马者食通饲,意思喂养(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意思显现、表现(3)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意思才能(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意思表示疑问,相当于“吗”3.古今异义(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词(2)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装,安定(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同样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4)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有的人今义:或者5\n(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6)食之不能尽其材古义:通“饲”,喂养今义:吃4.一词多义(1)之:①虽有千里之能 的②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不译③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本文中代指千里马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节助词,不译⑤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2)能:①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能力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3)策:①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②执策而临之 马鞭(4)而: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转折,但是②执策而临之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5)食: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动词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养,动词(6)虽:①故虽有名马 即使②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7)其: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它的②其真无马邪 难道(反问,加强语气)③其真不知马也 表推测,恐怕④策之不以其道 它(8)以:①不以千里称也 把、用②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5.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祇辱于奴隶人之手辱,在文中意思为受屈辱(2)名词作动词策之不以其道策,在文中意思为用鞭子打(3)数量词作动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在文中意思为日行千里(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在文中意思为使……尽,竭尽二、名句积累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5\n不以千里称也。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三、关键句子翻译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做普通马来喂养。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驱使它却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愿。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四、文意理解1.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社会上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但由于没有人发现、善待和重用,他们往往被埋没。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千里马的才能不被发现,才能无法发挥,得不到应有的待遇,遭遇种种屈辱。五、文章中心概括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名校模拟与名师预测一、(2022·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上①囹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释】①上:皇上,5\n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他的。⑤正:只。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②正患己不能知  患:担忧,担心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A.而伯乐不常有    野芳发而幽香B.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安可诬一世之人C.骈死于槽枥之间皆以美于徐公D.策之不以其道其喜洋洋者矣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行千里而去喂它。②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杰出的人才罢了。4.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5.【甲】【乙】两文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要善于识别人才,重视人才,爱护人才;能够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不要让有识之士、有才之人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二、(2022·河北名师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北史·孝行传·张元》)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C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点拨:C项均为转折词。A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B①代词,指马,②代词,指狗的生死。D①通假字,通“现”;②动词,看见。]5\n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C.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叔父被蛇咬了,扑在地上走不了。4.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关爱动物、善有善报的主旨。[点拨:平时要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掌握提炼文章主旨的技巧。]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07:08 页数:5
价格:¥3 大小:17.9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