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山东省济宁市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济宁市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1-4小题,每小题1分,5-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吸附水中异味B.天然气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用于制造导线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活性炭吸附水中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铜用于制造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1分)(2022•泰安)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了解: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由墙内运动到墙外的人们的嗅细胞上;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水由液态开始转化为气态,分子间隔变大;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原子间隔变大.解答:解: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解释正确,故A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解释正确,故B正确;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解释错误,分子没变,只是间隔变大,故C错误;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解释正确,故D正确.故选C.点评:13\n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1.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1分)“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但被不法商人添加到食品中,造成了“塑化剂”风波.已知“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4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化剂”属于有机物 B.“塑化剂”属于氧化物 C.“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7:2 D.食品添加剂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使用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根据“塑化剂”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食品添加剂确实提高了现代食品的品质,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食品添加剂可以合理使用.解答:解:A、“塑化剂”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塑化剂”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1个“塑化剂”分子是由24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3:4=12:17:2,故选项说法正确.D、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依法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添加使用,不能过量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机物、氧化物的特征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1分)“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A.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B.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D.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所谓“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私家车用量增加了能量的消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解答:解:A、增加私家车用量,消耗了大量的燃料产生了大量的汽车尾气,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高,故错误;B、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能减少白色污染,减少化工生产产生温室气体.故正确;C、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从而减少煤的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D、使用节能灯泡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体现,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低碳生活理念的落实,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一些具体体现,为倡导积极环保的新生活提供了思路. 5.(2分)(2022•锦州)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3\n 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D.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压轴实验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分析:由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相等;温度大于t2℃时,由三种物质的位置关系可以比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可以确定结晶析出的方法;由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降温后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解答:解: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大于t2℃时,由三种物质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故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D、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丙变为不饱和溶液,但由于溶液的组成没有可能没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故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分)(2022•石家庄)金属钛(Ti)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金属TiMgCu金属表面现象放出气泡速度缓慢放出气泡速度快无变化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越剧烈;13\nB、根据Ti和Mg的活动性进行分析判断;C、从工业生产的成本进行分析;D、从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盐酸浓度的大小等因素分析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解答:解:A、由现象可以看出反应最快的是镁,其次是钛,无明显现象时铜;根据反应快慢、能否与酸反应与活动性之间的对应可以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镁、钛、铜,所以,A错误;B、Ti和Mg都与盐酸反应,在除去Mg的同时,Ti也除掉了,所以,B错误;C、钛(Ti)是一种昂贵的金属,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制取铜,成本太高,在工业上是不可取的,所以,C错误;D、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盐酸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2分)(2022•河北区二模)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分析:生锈铁片表面是氧化铁,氧化铁首先与盐酸反应,其后铁与盐酸再反应直至反应完全;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与氯化钠,而与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但氢氧化铁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不会存在;石灰石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是氧化钙,质量不可能为零,依据以上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盐酸首先是与铁锈氧化铁的反应,不会生成气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与氯化亚铁,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在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C、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由于在酸性环境下氢氧化铁不会存在(氢氧化铁会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因此需要等盐酸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沉淀,观察图象一开始就出现沉淀,不符合反应事实,故C错误;D、石灰石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主要是氧化钙质量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间的反应事实,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时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13\n8.(2分)(2022•泰安)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而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分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而含氧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则:①为单质,②为化合物,③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故可知哪个选项正确.解答:解: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①为单质,②为化合物,③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故选A.点评:掌握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分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明确分类是一种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要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 9.(2分)(2022•衡阳)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杂方法ACuOCu滴加足量盐酸,然后过滤BCO2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HCl水蒸气将气体通过生石灰DNaCl溶液Na2CO3加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氧化铜与盐酸反应,杂质铜与盐酸不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杂质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石灰既能吸收HCl气体,又能吸收水蒸气;Na2CO3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新的杂质.解答:解:A、氧化铜与盐酸反应,杂质铜与盐酸不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选项错误;B、杂质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C、生石灰既能吸收HCl气体,又能吸收水蒸气,故选项错误;D、Na2CO3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新的杂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13\n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从而突破难点,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0.(2分)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NO3、CuSO4、FeCl3、Na2CO3、Na2SO4、NaCl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了证明其组成,作如下实验:(1)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滤液B;(2)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3)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BaCl2、FeCl3、Na2CO3、Na2SO4,可能含有NaCl B.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BaCl2、Na2CO3、Na2SO4,可能含有NaClKNO3 C.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BaCl2、CuSO4、NaCl,一定不含有FeCl3、Na2CO3、KNO3 D.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BaCl2、Na2SO4、NaCl,一定不含有FeCl3、CuSO4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分析:(1)由题意知“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又因为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所以一定没有硫酸铜和氯化铁;(2)“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有碳酸根、硫酸根、钡离子;(3)“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滤液B中含有氯离子.(4)KNO3、NaCl不能确定是否含有.解答:解:由步骤一:得到无色溶液,排除CuSO4和FeCl3存在;得到白色沉淀A,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也可能是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也可能二者都有,可以肯定氯化钡一定存在;步骤二: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BaCO3+2HCl=BaCl2+H2O+CO2↑说明碳酸钡和硫酸钡二者都存在,即原溶液中碳酸钠和硫酸钠一定存在;步骤三: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存在氯离子,但不能肯定是原溶液的氯化钠,因为氯化钡中也含有氯离子;硝酸钾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影响,因此不能确定;因此一定含BaCl2、Na2CO3、Na2SO4;可能含KNO3、NaCl;一定没CuSO4、FeCl3;故答案为;B.点评: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或思路是:首先,分析好题意,既关注明显信息,又要挖掘出有用的隐含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的掌握的基础知识,抓住关键信息,寻找突破口(即物质的特性或反应时的特殊现象等),细心地全面地思考、推断即可.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17分)11.(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1)两个磷原子: 2P ;(2)3个硫酸根离子: 3SO42﹣ ;(3)硝酸铵: NH4NO3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 Al2O3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13\n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铝,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磷原子表示为:2P.(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SO42﹣.(3)硝酸铵中铵根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H4NO3.(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故答案为:(1)2P;(2)3SO42﹣;(3)NH4NO3;(4)Al2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2.(3分)小明家是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他学习了化学后告诉父母,使用适量的化肥可以提高产量.因此:(1)他建议父母去买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CD (选填字母).A、尿素[CO(NH2)2];B、硫酸钾(K2SO4);C、硝酸钾(KNO3);D、磷酸二氢铵(NH4H2PO4).(2)他还告诉父母,在施用铵态氮肥氯化铵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同时施用草木灰等碱性物质,写出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铵态氮肥的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2)铵态氮肥不能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解答:解:(1)A、尿素[CO(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硫酸钾(K2SO4)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硝酸钾(KNO3)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D、磷酸二氢铵(NH4H2PO4)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CD;(2)铵态氮肥不能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类的分类知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即可顺利解答. 13\n13.(4分)(2022•济宁)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因有咸味、外观酷似食盐而常被误食.亚硝酸盐能致癌,因有良好的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肉类食品添加剂,但用量严格限制.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于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320℃以上或遇强酸则分解出红棕色有毒有刺激性的二氧化氮气体.请根据信息回答:(1)亚硝酸钠的保存方式是 密封保存 ,原因是 因为亚硝酸钠暴露于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 ;(2)试设计出两种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简单方案(简单叙述即可):方案一: 将两者溶于水形成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亚硝酸钠的溶液,不变色的是氯化钠的溶液 ;方案二: 将两者取样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红棕色气体出现的是亚硝酸钠,无现象的是氯化钠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分析:(1)依据题干中关于亚硝酸钠性质的叙述对其进行保存进行分析;(2)从亚硝酸钠溶液的酸碱性,以及遇强酸会分解出二氧化氮气体对它和氯化钠进行区分并设计实验;解答:解:(1)由于亚硝酸钠暴露于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所以保存亚硝酸钠一定要密封保存以防变质;(2)方案一:由于亚硝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可借助酚酞试液(或pH试纸)进行鉴别,遇酚酞变红的是亚硝酸钠,不变色的是氯化钠的溶液;方案二:亚硝酸钠遇强酸会分解出二氧化氮气体而氯化钠不能,所以可利用稀盐酸等强酸进行鉴别;故答案为:(1)密封保存;因为亚硝酸钠暴露于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2)并溶于水形成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亚硝酸钠的溶液,不变色的是氯化钠的溶液;将两者取样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红棕色气体出现的是亚硝酸钠,无现象的是氯化钠;点评:物质的鉴别是初中化学的难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运用比较法发现和利用物质间的性质差别是解题的关键. 14.(4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的化学式为 Fe3O4 .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CO (填化学式).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冶炼金属(或做燃料或充填探空气球等) (2)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本题中的“题眼”即突破口为: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氢气,则气体B为氢气;红色固体单质C是铜;结合转化关系图由铁而转化成红色固体单质C为铜,得出结论即可.解答:解:从关系图上看,反应条件是“点燃”,铁在氧气中发生燃烧,生成黑色固体Fe3O4所以A是Fe3O4;Fe3O4可以通过CO等还原性物质得到铁;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气体B为氢气,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做燃料;另外氢气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于冶炼金属;由于密度最小,所以可充填探空气球等;13\n铜是红色固体单质,故C是铜,即反应③是由铁而转化为铜,可以把铁放入可溶性的铜盐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等)中就能置换出铜;因此:(1)A物质的化学式为:Fe3O4;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CO等;氢气的用途为:冶炼金属(或做燃料或充填探空气球等);故答案为:Fe3O4;CO等;冶炼金属(或做燃料或充填探空气球等);(2)反应③可以是铁和硫酸铜的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点评:此题是一道推断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关于氢气以及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属一道基础性推断题,解题时抓住密度最小判断是氢气,红色金属单质判断是铜等进行分析即可. 15.(2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试回答: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价;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Cl2+2NaClO2=2ClO2+2NaCl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1)利用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计算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2)根据反应微观图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模型图,判断分子的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化学式ClO2中,其中O为﹣2价,设Cl元素化合价为x,则x+(﹣2)×2=0,解得x=+4;(2)该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为:由每两个氯原子构成的一个氯气Cl2分子,由每一个钠原子、一个氯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NaClO2分子;生成物的分子为:由每一个氯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ClO2分子,钠原子和氯原子按照1:1构成的NaCl;观察示意图中各分子的个数比为:1;2:2:2,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写为Cl2+2NaClO2=2ClO2+2NaCl;故答案为:+4;Cl2+2NaClO2=2ClO2+2NaCl.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根据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微观模型图,可判断分子的构成,由分子的构成可确定物质的组成及物质的化学式并书写化学方程式是解题的关键. 二、实验与探究(共11分)16.(7分)(1)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课题组同学为验证水煤气的成分,做了以下准备:(一)资料收集:①H2+CuOCu+H2O②CO+CuOCu+CO2③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二)设计实验装置13\n请分析上面信息后回答:①你认为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 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或H2O、CO2、H2、CO) ;②装置C的目的是 除去水煤气中的二氧化碳 ,装置D的作用是 除去水蒸气 ;③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④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 第一次使用装置A目的是验证水煤气中水蒸气的存在 , 第二次使用装置A目的是检验水煤气中是否含有氢气 ;⑤请你设计一种尾气处理方案: 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①根据水能使白色硫酸铜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气还原氧化铜能生成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考虑本题;②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③根据氢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分析;④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是验证水煤气含有水蒸气,第二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是:通过验证生成物中有水来证明水煤气中含有氢气;⑤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尾气一般要收集或点燃.解答:解:①水能使白色硫酸铜变蓝,先通过无水硫酸铜是检验是否含有水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再通过石灰水是检验是否含有二氧化碳的;再通过氢氧化钠是除去原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浓硫酸是除去原来的水蒸气,通过氧化铜是检验是否含有还原性气体,再通过无水硫酸铜,是看是否有水生成,因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所以是为了检验是否有氢气的;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是看有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由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是为了检验是否含有一氧化碳的;故分别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或H2O、CO2、H2、CO);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碳,排除对一氧化碳检验的干扰;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排除对氢气检验的干扰;故答案为:除去水煤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水蒸气;③氧化铜是黑色的铜是红色的,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所以,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④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验证水煤气含有水蒸气,通过验证生成物中有水蒸气来证明水煤气中含有氢气;故答案为:第一次使用装置A目的是验证水煤气中水蒸气的存在;第二次使用装置A目的是检验水煤气中是否含有氢气;13\n⑤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一般要收集或点燃,故尾气处理方案: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点评: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常见气体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性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检验水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氢气是通过氧化铜看有没有水生成,检验一氧化碳是通过氧化铜看有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17.(4分)某校初三年级在实验室做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实验后的废液倒在废液缸中.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对废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请你参与设计.①请你用合理的试剂检验废液是否呈酸性.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结论②据悉,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该校实验室的废液若呈酸性,把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些废夜 用熟石灰中和或石灰石处理等 .考点:酸、碱性废水的处理;溶液的酸碱性测定.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据题意可知要检验废液是否呈酸性,根据酸的性质设计实验:可选用紫色石蕊试液.实验中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废液显酸性,不变色,显中性,利用此进行检验与设计,根据酸的化学性质一般采用中和的方式进行酸液处理.解答:解:①紫色石蕊试液是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较方便的试剂,具体操作如下:取少量废液放入试管,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试液变红则废液显酸性;若试液不变色则废液显中性.故答案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的废液放入试管,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废液显酸性或废液显中性②废液呈酸性,废液中的盐酸与铁发生反应,那么铸铁管下水道会被腐蚀;剩余的酸性废液还会污染河流,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可知去除该酸可用廉价的石灰石或熟石灰等与酸反应.故答案为:用熟石灰中和或石灰石处理等.点评:本题以探究的形式考查溶液的酸碱性的检验,以及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不但使学生掌握了酸的化学性质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计算与应用(共6分)18.(2分)(2022•济宁)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①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 氢 原子的个数最多;②茶碱(C8H10N4O2•H2O)中 碳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3\n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①利用茶碱的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中有关分构成的知识解决原子个数问题.②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其原子量和在相对分子质量中所占的比例.解答:解:①由化学式可以看出一个茶碱的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且原子个数为其右下角角码数.故答案为:氢②茶碱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元素的原子量和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因此元素质量分数最大即原子量和是最大元素,由化学式可知碳元素原子量的和最大.故答案为:碳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式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对化学式意义及相关的计算有较明确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9.(4分)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样品10克,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两组实验数据.反应前氧化铁完全反应后方案一玻璃管和氧化铁样品的质量43.7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41.3g方案二烧杯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180g烧杯和烧杯中物质的质量186.2g(1)计算两种方案中测得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方案一中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80% 方案二中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75% (2)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进入石灰水中,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不足,不能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方案一:玻璃管中的固体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氧化铁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方案二:石灰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烧杯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氧化铁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解答:解:方案一中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3.7g﹣41.3g=2.4g,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0%,氧化铁的质量为:2.4g÷30%=8g,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80%;故填:80%.方案二中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13\n解: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6.2g﹣180g=6.2g,Fe2O3+3CO2Fe+3CO2,160132X6.2g=,X=7.5g,×100%=75%;故填:75%.(2)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有: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进入石灰水中,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不足,不能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故填: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进入石灰水中,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不足,不能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13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1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1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0:37:42
页数:13
价格:¥3
大小:195.9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