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2022版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基础知识体系构建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6

2/36

剩余3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板块 心理健康(一)认识自我1.悦纳生理变化①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尊重自己和同伴的生理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③悦纳身体变化,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追求内外兼修的青春之美。2.青春期矛盾心理影响:①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②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应对: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④自我调节。3.青春期思维变化独立思维表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不人云亦云认识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能够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思维的批判性表现①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②敢于表达不同观点。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④敢于向权威挑战作用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做法①要有质疑的勇气。②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③要考虑他人的感受。④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⑤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建设性创造潜力方法①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4.正确认识自己意义: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途径: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②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③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5.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36\n6.悦纳自我接纳自己(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①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②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③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欣赏自己①欣赏自己,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肯定和珍惜自我独特的价值。②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和为他人的奉献。③欣赏自己,也要学会欣赏他人做更好的自己①要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②要扬长避短。③要主动改正缺点。④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⑤能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二)享受学习1.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还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学习生活处处是学习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习伴随着我们成长,学习没有终点,需要终身学习。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珍惜学习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2.学习的苦与乐①学习中有快乐。②学习中也有辛苦。③苦乐相伴,体验美好,享受过程。3.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①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②学习压力、考试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③掌握缓解考试压力的方法:转移注意力;保持身体放松;自我暗示,提醒自己能做好;保持适度紧张。4.学会学习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方法:主动学习;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坚持不懈;培养敏感性。5.在实践中学习意义:①在实践中能够认识世界,提升自己。②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服务社会。36\n做法:①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②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三)调控情绪 战胜挫折1.情绪特点: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情绪具有相通性或相互感染性。作用:①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②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③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④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⑤情绪的表达影响人际交往。2.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反应强烈;波动与固执;细腻性;闭锁性;表现性。应对:①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②学会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增加成长历练。3.合理调节情绪原因:①保持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②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③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④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方法: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等。4.情感的作用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②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和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③情感与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④情感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5.获得美好的情感①情由心生,可以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美好的情感。②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③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6.传递情感正能量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②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正能量。③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7.挫折的影响(1)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2)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感受,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8.正确认识挫折36\n①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②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消除负面情绪,正确对待挫折。③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9.增强生命韧性①需要发现、发掘生命蕴含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③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学习他人的经验。(四)自信自强 青春有格1.自信的作用①自信带给我们激情、信心和希望。②自信让我们在行动中有勇气、敢尝试、能坚持。③自信能够激发潜能与活力,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造可能。2.自强重要内容: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作用: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实现途径: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3.行己有耻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要求: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做法: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判断是非善恶。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4.止于至善含义:“止于至善”,就是善的极点,把自己人性中善的一面发挥到极点。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对“至善”的追求。做法: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36\n第二板块 道德教育(一)我与生命1.珍爱生命①生命来之不易。②生命是独特的。③生命是不可逆的,也是短暂的。④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让我们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2.生命有接续①个体生命的接续实现了人类生命的延续(物质生命)。②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积累和丰富(精神生命)。3.敬畏生命原因: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②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③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做法:①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②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③内心自愿选择对生命的敬畏,能够与周围生命休戚与共。4.守护生命(1)爱护身体。①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不做过激的行为,伤害自己的身体。③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2)养护精神。①守住自己的心灵,不过度地追求物质和攀比。②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守护精神家园。5.有意义的生命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②付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自己的责任。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6.让生命充实而丰盈①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②生命贫乏的人,生活枯燥、乏味。③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敞开自己,让生命充满色彩和活力。7.关切生命生命拒绝冷漠,生命需要关切。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②既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还要关切他人的生命。③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温暖、照亮自己、他人与世界。④用真诚、热情、给予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36\n8.生命的平凡与伟大①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③平凡的生命也有自己的价值。④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9.实现生命的价值①活出生命的精彩,敞开自己的胸怀,在学习、实践、探索中,不断滋养生命,让生命充实而丰盈。(贫乏与充盈)②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在人与人的彼此关切中传递温暖。(冷漠与关切)③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书写不平凡的生命价值。(平凡与伟大)(二)我与他人1.孝亲敬长原因: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道德义务,也是我们的法律义务。做法: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③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④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2.亲子冲突产生原因:①我们的独立与依赖并存。我们既希望父母尊重我们,不干涉我们;又依赖父母,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②父母的教育方式没有随着我们的成长而发生变化。③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在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危害:亲子冲突处理不好,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化解方法:①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②用沟通呵护爱。③接纳和理解父母。3.构建和谐家庭①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中发生的变化。4.新时代对老师的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5.教学相长表现:①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②老师引领和指导我们的学习。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做法:(1)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促进师生共同进步。36\n(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③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6.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亦师亦友。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做法:(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①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发现不同老师的优点。②尊重老师不仅体现在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③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交往中发生的矛盾。(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7.朋友的作用①朋友影响着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8.友谊的特点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9.正确认识友谊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10.建立友谊①需要开放自己。②需要持续的行动。③需要讲究方法。11.呵护友谊①用心去关怀对方。②学会尊重对方。③学会正确处理冲突:保持冷静;坦诚交流;及时处理;勇担责任;换位思考。④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12.性别差异正确对待:①生理方面: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平静而欣然地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②心理和社会行为方面:正确对待性别角色,不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优势互补:①相互取长补短,促进自身成长。②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③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13.异性交往①与异性交往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②要遵循自然适度的原则。14.异性情感①心中萌发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②对异性的欣赏、向往不是真正的爱情。③慎重对待,理智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愫。15.网上交友利弊:①利——网上交往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能够结交新的伙伴,拓展朋友圈。②弊——有时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36\n慎交网友:①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④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与同伴交往。(三)个人与集体1.集体的力量(1)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2)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2.集体对个人发展的作用(1)个人在集体中可以涵养品格。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2)个人在集体中可以发展个性。①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有助于我们发展个性,完善自我。②集体中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③努力实现集体共同目标,把握机遇、自主发展,有利于我们个性的不断丰富和发展。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4.让集体更和谐①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②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因素,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③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④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5.角色冲突产生原因: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就可能产生角色之间的冲突,给我们带来烦恼。排解方法: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节奏存在差异时,我们要调整自己的节奏。②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考虑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考虑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③遇到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6.美好集体①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愿景,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②美好集体拥有良好的氛围,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是善于合作的,是充满活力的。7.在集体中勇于担责36\n①在集体建设中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参与集体共同愿景和目标的确立,并乐于认同。②参与集体规则与制度内容的商定。③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④尽己所能,发挥所长,分担集体事务。⑤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四)个人与社会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2.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3.社会秩序的作用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有序参与、承担责任)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环境、激发热情)4.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5.遵守规则①需要他律和自律,既需要外在约束,又需要自我约束。②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把规则作为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6.角色与责任的关系①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7.承担责任意义①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②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代价与回报①代价:可能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②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事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做负责任的人36\n①合理选择责任,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②对自己负责,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③对他人负责。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④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⑤努力提升自己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8.关爱他人原因: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做法:①要心怀友善,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②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③讲究策略。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自尊心;要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9.服务社会原因: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②社会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给了条件,个人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服务他人,奉献社会。③奉献社会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自身价值。④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做法: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②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发扬工匠精神。10.亲社会行为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原因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意义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法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11.网络是把双刃剑利:(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弊: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36\n12.合理利用网络①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⑥积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五)个人与国家1.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②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③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2.维护国家利益原因: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维护和实现好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和实现。②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做法:①着眼长远,顾全大局,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③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④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⑤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3.国家安全的重要性①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③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4.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5.维护国家安全①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③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④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6.建设美好祖国36\n充满信心: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担负重任:①发扬实干精神,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②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担负起历史重任。(六)交往品德、社会公德1.文明有礼重要性: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角度)。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角度)。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角度)。做法: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创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2.尊重他人重要性: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自己)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他人)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做法: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3.平等待人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不轻视、歧视他人。4.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包容他人,尊重他人。5.诚信的重要性(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3)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良好形象、信誉以及持久效益的保证。(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诚信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6.做一个诚信的人(1)树立诚信意识。①要真诚待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要信守承诺,不轻易许诺。③要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36\n(2)运用诚信智慧,正确处理诚实和保护他人隐私的关系。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共同构建良好的信用体系。第三板块 法治教育(一)心中有法1.生活与法律①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②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2.法律的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的作用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③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4.违法行为类别含义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制裁方式有排除障碍、停止侵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5.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区别社会危害程度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36\n触犯的法律民事法律规范或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法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制裁刑罚处罚认定机关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相同点①都是违法行为,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②本质都一样,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联系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而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6.遵章守法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7.犯罪的基本特征①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8.特殊保护原因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四道防线家庭保护未成年人受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抚养、监护、教育,特点是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关学校保护实施保护的主体是有关的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及其教职员工,保护的对象是未成年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社会保护社会保护的责任主体是全方位的,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团体乃至每一个公民,都承担着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司法保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9.预防违法犯罪36\n原因: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不能认为我们年龄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就不要紧。②犯罪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从违法行为到犯罪的轨迹。做法:加强自我防范。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10.应对违法犯罪原因: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做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11.依法维权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②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③我们也可以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可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12.依法办事①树立法律意识。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13.树立法律信仰原因: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做法:①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②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③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14.做守法公民①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②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二)权利与义务1.公民的基本权利36\n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人身自由。③社会经济权利。④文化教育权利。⑤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3.监督权正确行使: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人身自由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5.社会经济权利内容意义财产权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人们通过劳动,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物质帮助权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保障人权6.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7.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8.公民的基本义务36\n①遵守宪法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④依法纳税。⑤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9.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10.正确行使权利①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③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11.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12.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含义: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三)全面依法治国1.法治重要性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法治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⑤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②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全面依法治国36\n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具体内容:3.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法律基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最高准则——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核心内容——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决定了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运行机制。依法治国的过程,首先是落实宪法所确立的制度和原则的问题。核心价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价值。4.宪法原则和核心价值追求36\n宪法原则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⑥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并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守法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组织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方式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③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运行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价值追求规范权力运行原因①权力需要制约。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做法36\n①法无授权不可为,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法定职责必须为,国家机关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5.维护宪法权威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方式和规范国家机构职权的行使。③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的权利。6.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②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会因违宪而无效。(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8.保障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原因①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②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③宪法监督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宪法实施的具体形式。④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增强宪法意识重要性(1)对国家公职人员: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着不同的国家权力。因此,任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增强宪法意识,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2)对普通公民: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做法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③践行宪法9.法治政府内涵: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10.依法行政36\n原因①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②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③政府能否自觉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④政府只有依法行政,才能成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做法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②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11.厉行法治必要性:①厉行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②是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需要。做法: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公民要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④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12.建设法治中国(1)①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②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③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建设法治中国,要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四)法治精神1.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与法治的关系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②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③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2.自由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重要性36\n①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动和自由地施展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②自由能够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潜能,让一切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与法治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珍视自由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②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3.平等的重要性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5.践行平等①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④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中,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6.公平内涵及具体要求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重要性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①公平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②公平能让人感受到尊严,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①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②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36\n坚守公平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③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7.正义重要性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具体要求①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②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③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守护正义个人守护正义。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要敢于斗争。②要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制度保障正义。①制定正义的制度,使社会弱势群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②出台体现正义原则的法律法规,为维护正义提供的有力保障司法维护正义。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国家积极推进司法改革,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维护司法公正第四板块 国情教育(一)改革创新 富强中国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6\n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4.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③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决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5.我国取得的成就及原因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原因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原因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④贯彻实施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⑤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等6.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然不高。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③环境问题、资源形势严峻,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④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8.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①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应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④应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的需要。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9.改革和创新的关系①改革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②改革将创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③创新提升改革品质。④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10.创新的重要性36\n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11.创新驱动①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③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④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12.科技发展现状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挑战: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13.教育的重要性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才的培养。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4.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②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完善创新制度保障,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⑤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5.万众创新①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②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③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16.发展成果共享原因: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人民福祉。36\n措施:①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二)制度保障 民主中国1.社会主义民主特点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意义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如何实现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制度保障: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③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实现形式①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②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2.参与民主生活原因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要求公民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形式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增强民主意识①自觉增强宪法意识,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3.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组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36\n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策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①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②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坚持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7.人大代表的职权与义务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义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②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意义:①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6\n原因: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②少数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③实行这一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意义: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④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1.国家机构国家机关性质产生方式职权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行政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国家的审判机关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人民检察院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三)守望精神 文明中国1.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6\n价值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②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③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3.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筑就中华文化新辉煌。4.中华传统美德内涵: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④诚实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重要性: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②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③中华传统美德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④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⑤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5.民族精神内涵:爱国主义(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特点:与时俱进。重要性: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②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6.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做法: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②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④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⑤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表现: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见义勇为、扶贫济困、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①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②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6\n重要性: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8.正确对待不同文化(人类文明成果)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原因: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②学习和借鉴不同文明,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③学习和借鉴不同文明,有利于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做法:①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②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③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④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9.文化自信来源: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②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③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④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重要性: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做法:①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跨越时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四)绿色发展 美丽中国1.我国三大国情及对策人口资源环境国情36\n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②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基本特点)。③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新特点)。①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放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政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二孩”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质发展问题应对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走绿色发展道路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④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⑤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③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⑤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4.建设生态文明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民族团结 和谐中国1.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处理民族问题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民族团结36\n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5.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因: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做法: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②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6.反对分裂原因: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②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通的愿望。③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做法:①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③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7.“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现实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原因: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②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做法:①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②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③精神纽带:推进两岸文化交流。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④交流沟通: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6\n(六)努力奋斗 圆梦中国1.少年有梦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②少年的梦想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可以激励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2.实现梦想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①努力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②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要讲究方法。3.奋斗成就美好人生①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十三亿多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②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4.中国梦含义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阶段目标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第一个阶段:从2022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因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现实基础36\n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③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途径(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5.新发展理念重要性对应的国策或战略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绿色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开放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共享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基本原则6.做自信的中国人自信来源: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特点: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对文化有底气。③对发展有信心。做法:①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②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养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③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④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1.开放互动的世界特点:①开放的世界。②发展的世界。③紧密联系的世界。具体表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36\n应对:①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③正确对待不同文明,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④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而不懈努力。2.当今世界的国家关系①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只有合作互惠,才能共同发展;国家之间又相互竞争,每个国家都希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中获得发展机遇,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②国家关系复杂多样。3.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4.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5.当今世界和平态势①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②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其中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6.当今世界发展问题①世界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②战争的频发、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贫穷。③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7.中国担当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的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意义①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②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③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④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和谐繁荣发展。⑤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做法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9.中国影响文化方面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36\n经济方面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世界格局①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②中国秉承“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③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和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10.中国的地位和作用①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②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国际社会所认可,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11.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机遇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③许多国家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为我国提供更大发展空间。④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挑战①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②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③“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④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等应对①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使发展再上新台阶。②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③树立忧患意识,增强信心,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谋求发展①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②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③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3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9:23:27 页数:36
价格:¥3 大小:176.5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