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6每小题2分,7-14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气球充入过量空气爆炸 B.用粮食酿酒 C.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D.干冰升华,形成白雾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气球充入过量空气爆炸属于气球的涨破,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用粮食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只是将水中的杂质去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干冰升华只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2分)懂得一些燃烧与爆炸的基本常识可以避免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19\n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鸣喇叭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2分)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净水器能降低水的硬度B.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的化合物 C.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发生了化学变化D.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净化效果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净水的知识进行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解答:解:A、使用该净水设备,不能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数量,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错误;B、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不是碳的化合物,故B错误;C、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净化效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2分)(2022•肇庆)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B.检查气密性 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D.滴加少量液体19\n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倾倒液体时,①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在一起,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判断;C、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标签应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图中操作错误;B、检查气密性时,手要紧握试管外壁,导管伸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图中操作正确;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要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图中操作正确;D、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图中操作错误.故选AD.点评:准确读取图中的信息,联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基础. 5.(2分)(2022•北京)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2分)下列物质所选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聚乙烯塑料袋B.不锈钢刀C.陶瓷D.铝合金门窗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类,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聚乙烯塑料属于塑料的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依据材料的分类可知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C、依据材料的分类可知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19\nD、依据材料的分类可知铝合金门窗的材料铝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选A.点评:本题是对有机合成材料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7.(3分)(2022•平谷区一模)“问题胶囊”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胶囊中铬含量超标对人体有害.请计算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  ) A.+3B.+6C.+7D.+1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重铬酸钾(K2Cr2O7)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1)×2+2x+(﹣2)×7=0,则x=+6.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8.(3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液态水难被压缩,说明液态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C.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A、水在受热的情况下水分子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导致水的体积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小是不变的,故叙述错误;B、液态水中的水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液态水难被压缩,其实任何物质的分子间都有间隔,只不过物质三态中分子的间隔不同,故叙述错误;C、降温时,水分子失去能量,水分子运动变慢,由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只要分子不变,其化学性质就不变,故叙述错误;D、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氧原子,然后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明了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故叙述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难度不大. 9.(3分)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19\n A.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 B.除去CO2中少量的CO: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 C.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将稀硫酸滴在金属表面 D.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烧杯罩住一支燃着的蜡烛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依据铁丝的燃烧相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B、根据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分析判断;C、根据金属的性质分析解答;D、依据用烧杯罩住一支燃着的蜡烛能证明的问题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A错误;B、因为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而一氧化碳不能,所以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除掉的是二氧化碳不是一氧化碳,故B错误;C、金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后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锌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将稀硫酸滴在金属表面,能产生气泡的是假黄金,没有现象的是真黄金,故C正确;D、用烧杯罩住一支燃着的蜡烛后烧杯内壁会有水雾出现,迅速倒转烧杯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能变浑浊,这些现象能证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以及组成,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0.(3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数目改变 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利用反应物的情况分析该过程的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9\n解:依据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可得: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M),故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A、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依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1×4):(4×16)=1:4;C、由分析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D、置换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而该反应的产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选C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1.(3分)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安全用铁锅烹调食物﹣﹣防止贫血人体缺氟﹣﹣会引起龋齿进入溶洞探险﹣﹣做灯火试验浓硫酸腐蚀皮肤﹣﹣水冲洗后涂4%NaHCO3溶液C.化学与生产D.化学与环保硫酸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反应生成氨气C、CO用于冶炼金属﹣﹣C、CO具有可燃性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SO2、CO2的排放随意丢弃废电池﹣﹣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A.AB.BC.CD.D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碳的化学性质;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以及浓硫酸的腐蚀性分析;C、根据铵盐的性质,C、CO的还原性分析;D、根据化石燃料的燃烧对大气的污染、电池的污染分析.解答:解:A、用铁锅烹调食物,能向人体中补充铁元素,防止防止贫血;人体缺氟,会引起龋齿,故A正确;B、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溶洞探险,可以做灯火试验;由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一旦沾有浓硫酸,先用抹布擦拭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4%NaHCO3溶液,故B正确;C、由于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所以,硫酸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由于C、CO具有可燃性,可用以冶炼金属.故C错误;D、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SO2、CO2气体.所以,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电池有污染性,所以,随意丢弃废电池,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D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9\n12.(3分)(2022•广州)AgN0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0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S02B.N02C.NH3D.N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初步的判断生成物是什么.然后根据题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排除氮气;根据反应前AgN03中存在银、氮、氧三种元素,故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SO2和NH3.解答:解:A、AgN03中不含有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S02,故A错误;B、AgN03中存在银、氮、氧三种元素,N02又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有可能,故B正确;C、AgN03中不含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NH3,故C错误;D、N2无刺激性气味,不可能含有,故D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该题还要求学生要善于从题中挖掘出有用的解题信息(例如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以及要求学生要学会用排除法做选择题. 13.(3分)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CaCl2、Na2CO3、KNO3B.NaNO3、FeCl3、HCl C.NaCl、Ba(NO3)2、NaOHD.CuSO4、KCl、HCl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A、CaCl2、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FeCl3溶于水呈棕黄色,故选项错误.C、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故选项正确.D、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4.(3分)(2022•广东)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A.19\n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 C.分别向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Mg D.在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分析:A、PH=9,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碱性减弱.B、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稀盐酸先与碱再与碳酸钠反应;C、等质量的镁铁与足量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D、在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不再溶解.解答:解:A、PH=9,属碱性溶液,加水稀释碱性减弱,对于碱性溶液来说,碱碱性越弱PH越小,但不管怎样稀释PH不可能小于7,故此图象错误.B、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在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加入盐酸,就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酸碱反应后在与碳酸钠反应,故图象正确;C、等质量的镁铁与足量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从图象体现应该是水平线镁的比铁的高,图象不符合反应实际,故此图象错误;D、在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不再溶解,故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图象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借助图象对一些物质间的反应进行了探讨,解题的关键是要对每一个选项的变化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它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识图判断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帮助.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共22分)19\n15.(4分)从H、C、O、S四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1)最常用的溶剂: H2O ;(2)国酒茅台中含有的溶质是 C2H5OH ;(3)最清洁的燃料: H2 ;(4)煤燃烧时排放的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SO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其化学式为:H2O.(2)国酒茅台中含有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3)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其化学式为:H2.(4)煤燃烧时排放的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其化学式为:SO2.故答案为:(1)H2O;(2)C2H5OH;(3)H2;(4)S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解题时应注意只能从给出的元素中选择来组成物质. 16.(5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最简单方法是做 燃烧 实验.(2)现有①葡萄干②苹果③米饭④牛奶,富含蛋白质的是 ④ (填序号).(3)若装白磷的储罐起火,可以用水灭火,也可以用沙土填埋灭火.其中用沙土填埋灭火的原理是 隔绝氧气 .(4)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很好,原理是 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金属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2)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3)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4)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后有特殊气味,棉纤维燃烧后无明显气味,可用燃烧法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2)①葡萄干、②苹果中富含维生素;③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④牛奶中富含蛋白质.(3)用沙土填埋灭火,隔绝了空气,使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4)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其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答案为:(1)燃烧;(2)④;(3)隔绝氧气;(4)4Al+3O2═2Al2O3.点评:19\n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鉴别方法、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灭火的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4分)(2022•东营)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甲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相等或甲=乙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N ;P点表示的含义是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解答;(2)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图2中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完成解答;(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结合图3可以完成解答,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可以据此判断P点的意义.解答:解:(1)从图1中可以知道甲没有完全溶解,则说明甲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2)图2中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所以它们形成溶液的质量也相等,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它们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3)根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图3中在20℃时,N曲线的溶解度大于M曲线的溶解度,故N表示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以知道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1)甲;(2)相等或甲=乙;(3)N;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8.(6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19\n(1)表中14号元素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碳 元素相似,即在常温下具有 稳定 性.(2)通过上表的分析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该元素原子核外的 电子层数 .(3)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失电子形成铝离子,写出铝离子符号 Al3+ .(4)钠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Na2O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结合元素的名称进行分析;(2)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分析;(3)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分析;(4)根据钠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钠结合化学式的书写分析.解答: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表中14号元素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和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的化学性质与碳元素相似,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2)通过上表的分析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和该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3)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符号为Al3+.(4)钠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2O.故答案为:(1)非金属;碳;稳定;(2)电子层数;(3)Al3+;(4)Na2O.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给信息解题的能力和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较小. 19.(3分)请完成下面填空:(1)硬水和软水可用 肥皂水 来区分.(填物质名称)(2)用氯化物 CuCl2 (填化学式)溶液可以一次性验证Ag、Cu、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除去盐酸中少量的稀硫酸,可用 BaCl2 (填试剂的化学式).考点:硬水与软水;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1)根据硬水和软水区分方法分析(2)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3)根据硫酸与盐酸化学性质的不同分析解答:解:(1)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因此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19\n(2)铝能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而银不能,因此可用氯化物CuCl2溶液可以一次性验证Ag、Cu、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硫酸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因此除去盐酸中少量的稀硫酸,可用BaCl2溶液.故答案为:(1)肥皂水(2)CuCl2(3)BaCl2点评:本题考查硬水和软水的区分、金属活动性的验证以及物质的除杂,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可选用中间金属两头盐,两头金属中间盐. 三、(本题有2小题,共18分)20.(8分)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和CaCO3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胃液中含有F.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转化.请回答:(1)胃液中含有F,则F溶液溶质的名称是 氯化氢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 CaCl2+2AgNO3═Ca(NO3)2+2AgCl↓ ;CaCO3→A CaCO3CaO+CO2↑ .(3)从微观角度考虑,B和F反应的实质是 H+ 和 OH﹣ 结合生成水;该类反应我们常常称为 中和 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B是氢氧化钙,胃液中含有F,则F是盐酸,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D是氯化钙,碳酸钙高温恩能够生成A,则A是氧化钙,氧化钙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则C是硝酸钙,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本题的解题突破口是B是氢氧化钙,胃液中含有F,则F是盐酸,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D是氯化钙,碳酸钙高温恩能够生成A,则A是氧化钙,氧化钙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则C是硝酸钙,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F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故填:氯化氢;(2)D是氯化钙,C是硝酸钙,氯化钙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氯化银沉淀,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填:CaCl2+2AgNO3═Ca(NO3)2+2AgCl↓;CaCO3CaO+CO2↑;(3)B是盐酸,F是氢氧化钙,此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故填:H+OH﹣,中和.点评:19\n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21.(10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1)写出纯碱的其中一种用途: 用于生产洗涤剂 .(2)写出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3Na2CO3+CO2↑+H2O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分解 反应.(3)上述工艺流程中 二氧化碳 可循环使用,其优点是减缓温室效应和 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4)操作I的名称是 过滤 ;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 引流 .(5)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制取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Cl2↑+H2↑ .考点:纯碱的制取.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纯碱的用途分析;(2)根据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3)根据工艺流程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4)根据过滤的原理以及玻璃棒的作用分析;(5)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解答:解:(1)纯碱可用于生产洗涤剂、制玻璃、造纸、去污粉、印染等;(2)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H2O,此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3)从上述工艺流程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其优点是减缓温室效应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4)操作I是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操作,其名称是过滤;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5)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故答案为:(1)用于生产洗涤剂;(2)2NaHCO3Na2CO3+CO2↑+H2O;分解;(3)二氧化碳;提高原料的利用率;(4)过滤;引流;19\n(5)2NaCl+2H2O2NaOH+Cl2↑+H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纯碱的制取的有关知识,包含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滤操作以及玻璃棒的作用等,难度不大. 四、(本题有2小题,共27分)22.(13分)实验室常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按要求回答:(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G 集气瓶 ,H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是 ABCEGJ (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要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装配气体发生装置时,应选择的仪器是 DG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CO2↑+H2O .小明同学想把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腐蚀铁质下水管道或污染水源等 (写一条).(4)如何检验已集满一瓶CO2气体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了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方程式;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的特点及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需要的仪器选择;(3)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发生装置,选择合适的仪器;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盐酸及产物分析危害;(4)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解答:解:(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G是集气瓶;H是长颈漏斗;(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的装置,需要的仪器有:A、B、E、J;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需要的仪器有:C、G;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19\n(3)实验室要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属于常见的固液反应的装置,需要的仪器有:DGH;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的废液可能含有剩余的稀盐酸和生成的氯化钙,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铁质下水管道或污染水源等;(4)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故答案为:(1)集气瓶;长颈漏斗;(2)ABCEGJ;2KMnO4K2MnO4+MnO2+O2↑;(3)DGH;CaCO3+2HCl=CaCl2+CO2↑+H2O;腐蚀铁质下水管道或污染水源等;(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了.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仪器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然后选择需要的仪器. 23.(14分)南南同学看到“好想你”红枣袋中装有一袋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南南和北北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实验探究]南南同学的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稀盐酸 .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 Fe ,一定不含Fe2O3.北北同学认为南南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 ,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 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 .(2)步骤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 CaO .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3)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a(OH)2=CaCO3↓+2NaOH .北北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①固体减少,19\n 稀盐酸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 ②该溶液变浑浊.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和Fe2O3.[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该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Fe2O3、CaO、CaCO3.[实验拓展]为增强双吸剂的吸收效果,常在双吸剂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NaCl的作用可能是 加快双吸剂中铁粉吸收O2的速率(或加快铁锈蚀的速率)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分析:[实验探究]本题探究了防腐剂的成分,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铁,不一定不含Fe2O3理由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1)由乙同学的设计方案可知:磁铁吸引了铁粉,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因为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放出大量的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钙;滤液A中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①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固体减少,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和Fe2O3.[实验拓展]根据加快铁生锈的方法分析解答:解:南南同学的方案: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铁.北北同学不一定不含Fe2O3理由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研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2)由北北同学的设计方案可知:磁铁吸引了铁粉,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因为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放出大量的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3)滤液A中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对滤渣B的探究:①根据实验结论,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氧化铁,因此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看到固体减少,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拓展]铁在盐的环境中生锈速度加快,因此为增强双吸剂的吸收效果,常在双吸剂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NaCl的作用可能是加快双吸剂中铁粉吸收O2的速率(或加快铁锈蚀的速率)故答案为:南南同学的方案:稀盐酸Fe北北同学理由: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19\n(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2)CaOCaO+H2O=Ca(OH)2(3)Na2CO3+Ca(OH)2=CaCO3↓+2NaOH对滤渣B的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实验拓展】加快双吸剂中铁粉吸收O2的速率(或加快铁锈蚀的速率)点评: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关于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要在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二是设计的方法进行比较,那种方法更简便.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五、(本题有2小题,共17分)24.(6分)2022年11月,某酒被媒体曝出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食品塑化剂事件再次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常用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8O4,不可食用.若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1)从组成上可知塑化剂属于 有机化合物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2)塑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90 ;(3)塑化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16.4% ;(4)塑化剂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144:19:32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塑化剂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2)塑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4+1×38+16×4=390.(3)塑化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4%.(4)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38):(16×4)=144:19:32.故答案为:(1)有机化合物;(2)390;(3)16.4%;(4)144:19:3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11分)现有Fe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东东同学为了分析混合物中Fe和Fe2O3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9\n[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实验数据,第①组,气体完全吸收后,石灰水质量增加66g;第②组,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Wg.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1)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66 g.(2)混合物中Fe单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第②组数据W是 76 g(写出计算结果).(4)西西同学提出,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取代澄清石灰水来吸收第①组产生的气体效果更好,你觉得他这么说的理由是 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而且相同质量的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比石灰水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分析:(1)依据Fe、Fe2O3通入CO会发生Fe2O3+3CO2Fe+3CO2的反应,所以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石灰水的增重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2)依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方程式即可求出氧化铁的质量,进而可求出混合物中铁的质量;(3)依据该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和原有铁的质量解决即可;(4)根据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性分析解答:解:(1)依据Fe、Fe2O3通入CO会发生Fe2O3+3CO2Fe+3CO2的反应,所以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石灰水的增重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即为66g;(2)设固体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是yFe2O3+3CO2Fe+3CO21602×563×44xy66g解得x=80gy=56gFe单质的质量分数:×100%=20%(3)第②数据即是生成的铁和原有铁的质量之和,为56g+(100g﹣80g)=76g;(4)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而且相同质量的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比石灰水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因此将饱和石灰水改为饱和氢氧化钠效果要好.故答案为:(1)66(2)20%19\n(3)76(4)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而且相同质量的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比石灰水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解答即可.1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32:16 页数:19
价格:¥3 大小:264.5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