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专版2022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十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备用题库模拟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9

2/29

剩余2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主题十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题组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12,1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的是(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答案 A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选A。2.(2022山东泰安,26,1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  )A.以阶级斗争为纲B.资产阶级自由化C.“两个凡是”的方针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答案 C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联系课本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界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首先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故选C。29\n3.(2022陕西,16,2分)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答案 D “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是指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该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A项是在1961年,改革开放前。B项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项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确立的。故选D项。4.(2022山东莱芜,12,2分)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答案 D 依据材料“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亡党亡国”分析,可知邓小平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故选D。5.(2022福建龙岩,11,2分)下图所示是《人民日报》刊发的某会议公报。该会议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阶级斗争领域B.经济建设领域C.组织路线领域D.法制建设领域29\n答案 B 解题时抓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判断出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所学可知,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符合题意。6.(2022福建,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于动摇了“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路线,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循着这条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摘编自孙海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列宁《论粮食税》: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邓小平在改革五年后总结:“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摘编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材料三 表2时间历史事件1980年建立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广州、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等经济开放区——摘编自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  材料四 我国内地将初级产品拿到特区,根据外销需要“梳妆打扮”,增值出口。在特区进行市场经济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地,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政治意义非常重大。——摘编自刘利亚《论经济特区与中国对外开放》(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2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我国改革在农业方面的相同之处。(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福建省区域对外开放的特点。(4分)29\n(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4分)答案 (1)思想路线:实事求是。(2分)(2)相同之处:对农业政策的调整;重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关注农民、农业问题。(4分)(3)特点:逐步推进;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4分)(4)作用: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特区和内地走向国际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为港、澳顺利回归和祖国统一发挥了促进作用。(4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进行回答;第(2)问可从政府对政策的调整、政策调整的作用等方面回答;第(3)问考查的是地方史内容,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成果并结合材料三中福建本地的发展情况作答;第(4)问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的相关内容回答。7.(2022江西,17,6分)(6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一船红天下 万众跟党走  材料二 毛主席发言的主要内容是说,当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和在各方面的表现……他又用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做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摘编自伍修权《我的历程》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图片中的船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如何理解“一船红天下”?(1分)29\n(2)材料二反映了这次会议的哪些内容?(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党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答案 (1)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2)解决军事路线的错误问题(或批判了“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概括总结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第(1)问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第一小问根据图片下的文字“一船红天下 万众跟党走”可判断出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共“一大”的召开,第二小问联系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遵义会议的内容。根据材料二中“解决军事路线问题”等分析作答。第(3)问考查改革开放。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可知该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内实行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8.(2022山东聊城,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简表年份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197856.242.90.9199741.933.924.2202231.08.061.0——改编自郭德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材料二 根据国际权威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到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摘自曹文柱杨宁一主编《历史》29\n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4分)(2)上述变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 (1)材料一中的变化: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或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2分)材料二中的变化: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或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2分)(2)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2分)(仅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得1分)解析 第(1)问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在答“变化”题型时,应遵循从“什么”变到“什么”。通过分析材料一,可以看出,公有制经济占的比重有减小的趋势,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有增大的趋势。分析材料二,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第(2)问考查变化的原因,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应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影响方面进行概括、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题组二 改革开放1.(2022广东,17,3分)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A.土地所有权变化B.经济体制的变革C.乡镇企业的出现D.农民积极性提高答案 B 本题关键信息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题干中中国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即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迁,这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故选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没有变化,排除A项;C项是在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后出现的;D项是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直接影响。2.(2022新疆乌鲁木齐,9,2分)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29\n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A.实行了土地改革B.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识读表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安徽凤阳县”和表中的时间信息,联系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开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获得了连年大丰收,故C项正确。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实行的;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是针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实施的战略,故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3.(2022贵州贵阳,19,2分)导致表格中的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8—2022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年份1978年1992年2022年2022年国内生产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A.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B.实行改革开放C.依靠苏联援助发展经济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答案 B 表格数据反映出国内生产值持续上升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持续增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正确答案选择B。29\n4.(2022江苏南京,11,1分)“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经济特区的建立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答案 C 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建立经济特区,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故选C。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实行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起全面展开,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5.(2022江苏苏州,12,1分)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侧柱状图,推动江苏省GDP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通和连云港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B.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C.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读图能力。通过柱状图我们可以看出,1992年以来,江苏省GDP持续快速增长,联系课本知识可以得出结论,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答案为D项。A项中开放沿海城市是1984年作出的决定,B项中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1990年中央政府的决定,C项中国加入WTO是在2022年,均与柱状图中的时间不符。6.(2022湖南衡阳,3,2分)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29\n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答案 D 解答本题注意“改革开放之后”,即要反映1978年之后的社会生活情况。分析选项可知A是对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完成的写照;B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上山下乡”有关;C同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这些均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开始走向富裕和幸福的生活。7.(2022江苏南京,10,1分)下图所示现象,主要反映了(  )A.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B.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D.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答案 A 据示意图可知1980—1994年深圳国民生产总值大幅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之后深圳经济不断发展,故正确答案选择A。8.(2022广东,16,3分)读下表:《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1971—1991年)》。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1年(比率)1981年(比率)1991年(比率)日本(18.9%)中国内地(19.3%)中国内地(28.7%)新加坡(11.6%)美国(11.5%)美国(20.9%)印尼(9.1%)印尼(10.2%)德国(6%)               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B.改革开放的实施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D.中国重返联合国29\n答案 B 根据比率表中提供的数值可以看出,中国内地在香港的贸易中所占比率逐渐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故选B。9.(2022江西南昌,8,1分)从1978年到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9.7893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第二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倍以上,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479万人。这些巨大成就取得的原因是(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一国两制”D.改革开放答案 D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一五”计划于1953年开始施行;三大改造于1956年底完成;“一国两制”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且其是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提出的,A、B、C均排除。故选D。10.(2022湖南长沙,18,3分)下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中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土地改革的完成B.土地私有制的实行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答案 D 表中的数据说明了当时农村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增长率均高于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在中央的指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到全国农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获得了大丰收,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D正确。11.(2022山东临沂,15,2分)关于下图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9\nA.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B.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C.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D.逐步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答案 A 依据图文可知漫画表现的是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因此A项表述正确。B项错在“缩小”,C项错在“单一”,D项说法明显错误。12.(2022江苏南京,12,1分)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C.给农民生产自主权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答案 C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从而在根本上打破了原来农业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弊端,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选C。13.(2022河南,9,1分)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A.按劳分配B.股份制改革C.政企分开D.多种所有制并存29\n答案 C 根据“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等信息可知,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企分开”,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本题选C项。14.(2022安徽,7,2分)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要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右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A.重庆B.南京C.深圳D.杭州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其中,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故选C项。15.(2022福建龙岩,14,2分)2022年4月,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成立。这体现了我国(  )A.稳步推进改革开放B.开始设立经济特区C.继续贯彻“一国两制”方针D.逐步增加沿海开放城市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我国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的措施。1980年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澳门、香港问题的;逐步增加沿海开放城市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B、C、D三项与题干无关,只有A项符合题意。16.(2022山东泰安,25,1分)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民主与法制建设D.国有企业改革答案 D 从1985年起,我国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均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故选D。29\n17.(2022湖北荆门,11,2分)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实施863计划答案 B 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18.(2022山东泰安,23,1分)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解题时首先根据题干判断出此题是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经济特区的创办。19.(2022广东,26,13分)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题26图题26图29\n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īnqīn,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船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数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洵于时事大局有禆。”——朱荫贵《朱荫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四 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招商局再次勇立潮头,独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神与风貌,因而“极具标本价值”。——李建红《书写中国自己的企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招商局”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3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4分)(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招商局跨越了哪几个历史阶段?并谈谈你对招商局“极具标本价值”这一结论的理解。(4分)答案 (1)事件:洋务运动。(1分)地位: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化的开端。(1分)(2)依据:开辟远洋航线,开拓海外市场;运粮赈灾,扶危济困;运送兵勇,抵御外侮。(每点1分,3分)(3)表现:沉船塞港;抢运人员物资;开展敌后运输。(每点1分,3分)作用: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1分)(4)阶段:晚清、民国、新中国。(3分)理解:是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中国民族企业责任担当的表率;是中华民族顺应时代大势的典范;等。(任答一点1分)29\n解析 第(1)问,抓住邮票中的时间信息“1872年”可判断出招商局的诞生与洋务运动有关,结合所学知识答出洋务运动的地位即可。第(2)问,阅读材料二,抓住材料中的“开始赴西洋之先路”“旱灾之时,该局船承运赈粮”“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等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第(3)问,阅读材料三,抓住“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等信息归纳主要表现。从而可以看出,招商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第(4)问,通过分析四则材料可以判断出,招商局跨越了晚清、民国、新中国这几个历史阶段。对结论的理解结合招商局的发展历程总结即可。20.(2022山西,16,10分)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地图中近现代的两次开放,分别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图129\n图2(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与“创建军队”和“转折会议”相对应历史事件的名称,并归纳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历程的共同特点。(3分)(3)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2分)(4)历史事件包含原因、现象、影响等诸多基本要素。阅读下表中的历史叙述,判断其分别属于哪种要素。(3分)历史事件历史叙述要素新经济政策美国人哈默在苏俄租办的文具店里,不光有上等的铅笔、钢笔、笔记本、图画纸和画图工具盒,还有花花绿绿的彩带,形状各异的橡29\n皮,甚至还有美国好莱坞的明星照片罗斯福新政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口激增。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改革开放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缩影。短短几年时间,就由边陲小镇变成了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答案 (1)图1: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图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随着经济特区的设立,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图1、图2分别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2)创建军队:南昌起义;或秋收起义。(1分)转折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共同特点:从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先进理论和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29\n(3)示例: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南昌起义(或秋收起义)效仿俄国十月革命进行中心城市武装暴动;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效仿苏联两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事件匹配得1分,表述正确得1分,共2分)(4)从上到下依次是现象、原因、影响。(各1分)解析 第(1)问,第一次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围绕鸦片战争对我国经济方面的影响回答即可;第二次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围绕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措施及成果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把年代尺上的时间和事件特点结合在一起,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可知二者都遵循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据此归纳特点。第(3)问给出的关键词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们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联系即可。第(4)问考查学生对历史叙述和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判断,仔细阅读“历史叙述”的内容进行判断即可。21.(2022吉林,16,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联)农业生产的情况     年份项目     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4.5544.24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1)材料一中苏俄(联)农业生产情况的变化得益于列宁实施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2分)(2)材料二中的经济状况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罗斯福为解决“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问题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2分)29\n(3)结合材料三,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为了“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什么决定?(2分)(4)结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1分)答案 (1)新经济政策。(1分)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大危机)(1分)《国家工业复兴法》。(1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要立足本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危机要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经验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杰出人物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等。(1分)(答出其中之一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解析 第(1)问,根据表格中的时间信息和对表格中粮食产量变化的分析,判断出得益于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然后联系所学回答其作用。第(2)问,根据“1933年罗斯福”判断出是罗斯福新政,联系所学回答其背景及为解决“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问题颁布的法律文献。第(3)问,根据“1978年邓小平”和“改革开放”判断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十四大”及所学可知“决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4)问属于开放型题目,从改革家的作用和改革的影响等角度回答即可。22.(2022福建福州,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29\n——摘自《复兴之路》(中)(1)据材料一,材料一中“改革”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2分)(2)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3分)(3)据材料三,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的原因。(4分)(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3分)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2)农业合作化运动。(3分)(3)有利于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每点2分,共4分)(4)农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要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等。(3分)解析 第(1)问,据图片文字说明“土地改革法总则”“一九五二年”,再联系所学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第(2)问,据材料关键信息“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再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要求“据材料三,概括”,答案就在材料中,一定要依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概括。第(4)问,注意限定条件“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要紧扣这个核心信息点思考作答。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说明农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要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23.(2022山东东营,28,12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下列“央网联动·寄语国庆”系列短评,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29\n(1)据材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崭新的姿态”的理解。(4分)(2)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2分)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伟大决策的历史作用。(2分)(3)据材料三,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答案 答案要点:(1)新中国的成立或建立;(2分)中国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4分)(2)改革开放;(2分)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2分)(3)全面深化改革。(2分)解析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所谓“崭新的姿态”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由此,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了。由材料二“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可知,改革开放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3)由材料三“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可知,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题组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022江西南昌,9,1分)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宏伟蓝图。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29\n答案 C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底,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答案为C。2.(2022江苏南京,13,1分)某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答案 D 1997年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故选D。3.(2022贵州遵义,21,2分)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答案 B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故选B。4.(2022新疆,14,11分)(11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八年级(2)班准备以“改革开放足迹”为主题举办知识竞赛,请你来回答。  【农村改革篇】  材料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如下图)29\n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经济特区篇】  材料二 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深圳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解放思想篇】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  【展望未来篇】  材料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共十九大报告(1)根据材料一回答,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3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是什么?举出一例与深圳同年建立的经济特区。(3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发表这段讲话有什么重要意义?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3分)(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分)答案 (1)粮食产量逐年上升(或者增长)的趋势。(1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2)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2分)珠海、汕头、厦门。(任意一个)(1分)(3)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中共十五大。(1分)29\n(4)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答出其中两点或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可知,1980年、1981年、1982年三年的粮食产量呈现出逐年上升(或者增长)的趋势。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大发展。(2)根据材料二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1980年,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一共有四个,除深圳外,还有珠海、汕头、厦门,任写一个即可。(3)根据“改革开放胆子要大……大胆地闯”可知,材料三与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讲话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即可。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五大上。(4)属于开放性设问,主要从政治、思想和经济方面入手分析。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济上: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2022云南,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康有为、孙中山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寻求振兴中华的民族复兴之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斗争。材料二 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齐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材料四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9\n(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康有为、孙中山探索民族复兴的实践活动各一例。(4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重大意义?(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请列举一项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的重大成就。(4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感悟。(2分)答案 (1)康有为:戊戌变法;(2分)孙中山:辛亥革命。(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给分)(2)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围绕题意,言之有理亦可给分。)(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围绕题意,言之有理亦可给分。)(4)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成就:写出围绕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取得的一项成就即可得2分;如:“神五”载人飞船等。(5)只有国家独立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正逐步走向复兴。(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围绕题意,言之有理亦可给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及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的能力。第(1)问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探索是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艰难探索,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第(2)问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根据题干要求“根据材料二”,直接从材料二中找到关键句进行整理即可。第(3)问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根据题干要求“根据材料三”,直接从材料三中找到关键句进行整理即可。第(4)问考查改革开放及改革开放后的成就。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重大成就”从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任举一例即可。第(5)问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依据四则材料的内容和前四问的答案进行概括,回答时注意多方面、多角度分析。6.(2022湖南长沙,43,14分)对包含所有制、经营管理方式及分配方式在内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29\n材料一 关于经济发展模式,英国、美国都有探索:“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材料三 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后,为拓展市场,英国发动了哪次侵华战争?(2分)“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具体指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是通过哪一次革命?(2分)“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最早于哪一时期基本实现?(2分)(3)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营管理和成果分配方式上是如何改革的?(4分)(4)材料二、三中马克思和邓小平都强调了哪一问题的重要性?(2分)答案 (1)鸦片战争;(2分)罗斯福新政。(2分)(2)俄国“十月革命”;(2分)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时期。(2分)(3)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包产(干)到户。(2分)成果分配方式的改革:实行责任制,自负盈亏。(2分)(4)发展生产力。(2分)解析 第(1)问相对简单,结合所学作答;第(2)问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和斯大林模式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实际考查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第(4)问需要从材料二、三中归纳马克思和邓小平论述的共同点。7.(2022新疆乌鲁木齐,17,9分)供给侧改革是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阅读下列有关“市场”话题的材料,回答问题。29\n  材料一 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北美人民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摘选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材料四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视察南方期间讲话(1)材料一中为了反抗英国把北美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北美人民采取了什么行动?英国为开辟中国市场发动的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材料二中“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最早在哪国形成?其弊端使该国最终出现什么结局?(2分)(3)美国政府面对材料三中的问题采取了强有力的对策,其中心措施是什么?反映了美国在其资本主义内部进行了怎样的调整?(2分)(4)材料四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怎样的体制?我国由此进入到什么阶段?(2分)(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应该如何管控市场。(1分)答案 (1)美国独立战争;(1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2)苏联;(1分)苏联解体。(1分)(3)对工业的调整;(1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分)(5)国家独立是管控市场的前提条件;国家应该加强对市场宏观调控能力,对市场的管控要适度,既不能管的过死过多,也不能放任自流。(言之有理,意思相近,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得1分)29\n解析 第(1)问,在阅读材料一的基础上,抓住“北美人民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并联系所学可知,北美人民采取的行动是发动独立战争;英国为开辟中国市场发动的是鸦片战争,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即可。第(2)问,在阅读材料二的基础上,联系所学可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最早在苏联形成,然后结合所学回答苏联的结局。第(3)问,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政府采取的对策是罗斯福新政,然后联系所学回答其中心措施和特点即可。第(4)问,抓住“中共十四大”,联系所学回答。第(5)问属于开放性题目,从国家的角度回答即可。8.(2022江苏苏州,31,6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2分)(2)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有关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与孙中山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2分)(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发展经济的思路。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位伟人共同的追求。(2分)答案 (1)观点: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2)主张: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无产阶级领导;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关系:继承和发展。(3)思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追求:改善民生;发展生产力;追求社会平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9\n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很容易作答。第(2)问注意根据材料概括。第一小问,据材料“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可将经济主张概括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政治主张据材料“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无产阶级领导”概括。第二小问关系为继承和发展。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很容易作答。第二小问切忌围绕一个方面大篇幅展开,要点简洁、思路开阔即可。2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19:20 页数:29
价格:¥3 大小:1.27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