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中考政治第13单元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试题研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第一单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招考点回放考点解读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1.从众心理的含义及影响(l)含义: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心理的表现。(2)影响: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没有主见,墨守成规。积极的一面是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智慧,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2.好奇心的含义及作用(1)含义: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青少年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探索其奥秘。(2)作用: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原因,同时也是培养兴趣的先导。青少年要明辨好奇的对象,培养和保持正确的好奇心,这对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3.如何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2022.5涉及)(1)对于好奇的事物要明辨是非,择其善者而从之。(2)把合理的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3)培养兴趣,不盲目从众。(4)要积极提高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1)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起因往往与最初的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有关。因此,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嗜好。(2)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要求学会独立、全面、严谨地思考问题,努力正确明辨是非;要求及时发现与调整自己的错误或不恰当之处,同时要有鉴别他人思想和行为的正确与错误、有用与无用的意识和能力,不盲目从众。(3)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根据长远目标或社会要求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够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或诱惑,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一个人有无自我控制能力的关键在于有无良好的意志品质。(4)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选择和实施道德行为,抵制不道德行为。(5)青少年要学会理性地看待各种新闻与事件,不被各种炒作、虚假信息与不负责的“哥们义气”所迷惑,增强明辨是非、自主选择、勇于负责的行为能力和自护能力。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1.正确认识学习压力(1)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关键在于如何辩证地对待压力。(2)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干劲,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的压力则会使焦虑增强,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身心健康。2.导致学习压力的原因(2022.10涉及)(1)①自身方面的因素:如得失心太重、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准备不充分等。②外在方面的因素:如课业负担过重、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考试竞争过于激烈等。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18\n(l)在学习压力面前,一味抱怨外在因素,往往于事无补,反而会加重压力感;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自己调节心态,变压力为动力。(2)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4.克服考试焦虑(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2)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值。(3)考试前做好充分准备,增强自身实力。(4)掌握一些调节心理紧张的方法。①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充满自信地说:“显示我学习能力的机会到了”“我收获的时候到了”等。②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如听听轻松的音乐、深呼吸等。5.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2022.10涉及)(1)端正学习动机,知道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是将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需要。(2)培养学习的兴趣。(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6.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各种社会职业缺一不可。社会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是什么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就有价值;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成功;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肯钻研,都有成功的机会。7.选择职业时的准备和应注意的问题(1)准备:①要了解我国的就业形势。②要综合考虑自身素质、兴趣爱好、经济报酬、国家需要等因素。③要客观评价自己,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④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策略,就业后,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以便为今后选择更好的职业打下基础。(2)应注意的问题:克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鄙视第三产业(服务行业)、恐惧体力劳动、谋求“铁饭碗”等错误的就业观念。(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1.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逆境,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用辩证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客观现实、看待人生;认识到战胜困难和摆脱逆境能使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2.战胜困难、摆脱逆境需要具备的心理品质[2022.10(2)涉及](1)需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面对挫折冷静对待,无所畏惧,积极地接受困难和挑战,把克服困难当做磨砺自己意志的机会。积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寻找摆脱逆境的方法和途径,千方百计战胜困难,使自己获得成功。(2)需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往往能在困难和逆境面前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掘潜能,积极解决问题,最终取得成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个人与集体密不可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集体中的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支持,不仅能满足个人的归属需要,而且能满足个人的自尊需要,个人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2)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不能离开个人而存在,集体的发展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如果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同心同德,不仅会增强集体的合力,而且会增强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正揭示了这个道理。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18\n(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的利益。(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者牺牲一些个人利益。3.关爱集体的表现[2022.10(2)涉及](1)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关爱集体,要善于团结同学。团结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实现集体的目标奠定基础。(3)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们要融入班集体,做好班集体的主人。4.团结就是力量(2022.5涉及)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班级和学校集体中生活,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可以促进我们共同进步、成长和发展。5.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1)①我们应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②发挥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2)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更多地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日常交往和活动中,如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相互理解、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公平竞争、分工合作、利益分享等,都能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增强集体的凝聚力。(3)团结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团结为实现集体的目标奠定基础。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原因(1)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如安慰、同情与关心行为,助人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等。(2)原因: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对他人的依赖是不言而喻的,当我们明白自己生活的一切条件不是凭空产生、自己每时每刻都在享受他人提供的各种服务时,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应当是我们的选择。2.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2022.10(2)涉及;2022.12(3)涉及;2022.15(2)涉及](1)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关注身边小事。(2)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爱护公共设施。(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小事做起;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参与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3.养成亲社会行为[2022.13(2)涉及]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关注社会的今天和未来,把青春的热情和力量奉献给社会,这不仅是我们未来的任务,也是我们现在就应该开始的行动。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个人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1)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们世世代代的家园。我们的生活,以中国的地域为生存条件,以中华民族的发展为历史渊源,以中华文明的积累为现实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人文特征。我们个人的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命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民族文化对人的情感产生重大影响。当代人的许多情感特征都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找到历史渊源,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已经在我们的情感活动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民族文化对个人情感产生的影响)(3)国家的命运更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状态。近代以来,祖国遭受内忧外患而积贫积弱,中华儿女在屈辱中奋起,为祖国的新生而战斗;新中国成立了,祖国抖去身上的历史尘埃,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儿女从此可以挺起脊梁,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改革开放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祖国迈进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国际影响空前提高,巨龙腾飞,举世瞩目,中华儿女成为自豪的中国人。18\n(4)作为中华儿女,祖国的命运是我们情之所系,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血脉精神。让祖国繁荣昌盛,使中华文化绵延常青,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情感和志向。(提高文化认同感)辨析明理甲:言谈举止随大流,穿衣打扮赶潮流。乙:行为习惯有主见,文明礼仪真追求。(l)从众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文明不能盲目从众,否则会带来不利影响。(2)青少年的言谈举止和穿衣打扮等行为习惯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所以青少年要有主见,要符合文明礼仪的要求,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随大流。(3)文明礼仪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我们要掌握必要的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中学生要明辨是非善恶,严格要求自己,多一些独立思考,少一些盲目从众。甲:学习压力激潜能,没有压力真不行。乙:学习压力不能有,有了压力真可怕。(1)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感受到压力是很正常的。(2)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学习的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3)在学习压力面前,我们积极的态度是:调节自身状态,正视面临的负担和压力,将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备考试题精编随堂演练▲单项选择1.(2022湘潭)漫画《中国式过马路》讽刺了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违规现象。面对漫画反映的现象,网友“帮帮”说:“一撮人都过去了,你要是不过的话,就感觉自己是另类!”“帮帮”要改变这种想法,正确的办法是()A.发展独立思考能力,避免盲目从众B.积极张扬个性,拒绝任何约束C.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服从团队利益D.学会与人正确交往,提高沟通能力2.(2022山西)到了初三,考试焦虑现象更加明显。某课题小组通过对100位同学的调查,发现考试成绩与本人考试焦虑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并得出右面曲线图。该图说明()A.考试焦虑越强,考试成绩越理想,二者成正比关系B.考试焦虑越弱,考试成绩越理想,二者成反比关系C.考试焦虑适中时,最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D.要克服考试焦虑,就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3.(2022聊城)河南范县农家子弟郭可江,高考状元——工作三年——辞职回家种菜一年多成千万富翁。大学毕业,郭可江进入北京兴亚银行做了一名理财规划师。工作二年后,郭可江突然做出了令人吃惊的选择——回老家种地。同学、同事、乡亲大都不赞成。他的母亲也认为:“我这一辈子就是盼望他能跳出农村,到城市生活……”。此材料说明()A.初次就业没有远大前途B.社会分工不同,城市农村有高低贵贱之分C.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D.当前人们的职业观念是多样化的4.(2022烟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18\n意思是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这句诗强调的是()A.个人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C.符合国家利益的一定符合个人利益D.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5.(2022梅州)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广西壮族12岁小学生何玥,在得知自己患恶性肿瘤后,做出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2022年12月17日,何玥的双肾和肝脏成功植入三名患者体内。她的行为说明()A.关爱他人只有付出,没有回报B.在灾难面前,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C.亲近社会、服务社会,要乐于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爱心D.承担社会责任就要放弃个人的一切利益6.(2022南通)《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22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共同的民族情怀。这表明()A.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D.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多项选择7.(2022青岛改编)今年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总数达到699万人,被称为“最难就业年”。面对这种形势,毕业生()A.选择自主创业是唯一途经B.选择职业要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专长C.要坚持多元化的就业选择D.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巩固提升▲单项选择1.2022年6月18日,浙江一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旗下的“万家购物”网站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在金华市婺城区法院开庭审理,应建成等15名涉案公司高管集体受审,涉案人员近两百万人,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00多个县(市),是目前已知全国最大的网络传销案件。这启示我们()A.要明辨是非,不要盲目从众B.社会是复杂的,不要相信他人C.违法行为必然受到刑事制裁D.迷恋金钱必然诱发违法犯罪2.2022年6月25日中国经济网报道,现在很多孩子上提高班、补差班,晚上作业做到很晚;很多学校早早结束课程,留出充足的时间考试;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给他人,给孩子报了很多课外辅导班。这样做()A.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B.能让孩子快速地成才;C.会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D.可以磨砺孩子的意志3.有些人有健康的身体,却有着残缺的思想。有些人虽是残缺的身体,却总是让人感动。坐在轮椅上的张海迪和老师程玉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身残志不残。他们接受已残疾的现实,他们一样热爱生活。他们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可他们一样笑着生活。这告诉我们()A.要勇敢地面对挫折,笑看人生B.要学会自立与自强,拒绝帮助C.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会成功D.生命是残酷无情的,只能接受4.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比2022年增加19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与此同时,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存在较为明显的“理想主义”心态,追求的“好工作”标准统一,求职者片面集中,形成“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这启示我们()A.择业时既要正确认识自我,又要考虑适应社会实际需求18\nB.就业就是为了挣钱,只要挣钱,什么职业都可以考虑C.有文凭,不怕找不到工作,绝不轻易就业D.读书无用,读大学浪费时间,不如早点就业▲多项选择5.历时一年的全国青春励志故事大赛于2022年4月25日在上海市安亭镇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征文和优秀作品展演两部分组成。将从来自全国的6万多件应征作品中最终选出80篇优秀作品结集汇编成《我的中国梦80则励志故事》读本,向全国发行。大赛的举办()A.将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发挥引领作用B.有助于培养未成年人自强不息的精神C.可以让每位青少年都勇敢地面对挫折D.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6.北京时间2022年7月29日凌晨,2022年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游泳比赛首日比赛,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名将孙杨夺得本次世锦赛的首金。在他训练和比赛的背后,有一个由教练、医生和科研专家组成的队伍,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确定比赛策略和战术。这一事例说明()A.个体与集体相互依存B.个体与集体互不相干C.集体是个体生存的依靠D.团结的集体能增强个体的力量7.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地出台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青海省今年开始启动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专项就业培训工程,将用3年时间,组织全省2.4万名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能力素质专项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6000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这样做()A.可以帮助毕业生实现个人理想B.有助于毕业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C.会让毕业生产生严重的依赖思想D.不利于激发毕业生的艰苦创业精神8.2022年4月25日上午,由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和西部计划北京项目办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梦·西部情”西部计划十周年巡回报告团北京报告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首都80多所高校学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举行此次报告会()A.可以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B.对于学生做出正确职业选择有积极作用C.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西部工作困难重重D.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9.2022年六一节期间,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自动控制系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分别在该校新老校区、新乡市大学城、胖东来、新玛特等地段进行“小包裹大爱心”公益宣传和募捐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大学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举办此公益活动()A.能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的队伍B.有助于大学生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C.可以培养大学生亲社会情感,为公益奉献力量D.可以给人们送去温暖与欢乐,传递爱心和责任第二单元承担社会责任中招考点回放考点解读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1.公平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或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2.社会公平的表现(l)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18\n(2)-个人取得多于应得的利益或承担少于承担的责任,都是不公平的3.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公平的重要性)(l)维护社会公平,能促进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延续。(2)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3)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4.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1)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2)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3)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这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5.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1)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2)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它不但可以使每个合作者都能够从中获得应得的利益,而且可以扩展每个人的力量,每个人在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的同时,也能从他人的职业活动中获得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没有这种合作,不仅个人的发展得不到保障,而且不利于社会稳定。6.如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1)积极承担责任,不取不应得的利益。(2)合作双方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3)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努力实现“双赢”,共享合作成果。(4)青少年要树立自己的公平意识:比如:在家庭中,关心体贴父母,做一些家务事,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庭责任;在学校,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等.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l.正义、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1)正义:正义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标准,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2)正义行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3)非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2.公平与正义的关系公平与正义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密不可分。(1)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2)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正义可以避免社会的不公平。(3)正义维护着公平,公平体现着正义,正义与公平维护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3.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需要正义?(正义的重要性)(1)正义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2)正义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18\n(3)正义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4)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4.制度的正义性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而制定的,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5.正义和正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要求(l)正义要求我们每个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尤其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也要求每个人的权利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保障:(2)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6.正义感的表现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7.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①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秩序。②坚持正义的标准。③不伤害他人,不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④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机智、勇敢地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等。(2)作为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社会正义。总之,做有正义感的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8.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为什么必须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022.8涉及)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重点解析有正义感的人正确把握该考点,明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是前提。是否为正义行为,以是否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否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与他人正当权益为衡量尺度;其次是践行。复习时可结合具体的热点材料,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总结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特别注意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在见义勇为的同时,要见义巧为、见义智为。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1.责任的含义、产生、来源及重要性(l)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当做的某些事情。(2)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总来源)(3)来源:责任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4)重要性: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2.对负责任的理解责任是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在我们对别人负责的同时别人也在对我们负责,对社会负责和对自己负责是一致的。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3.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1)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而这种回报更重要的18\n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等。(2)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责任”也许不比“奉献”“牺牲”伟大,但它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做一个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人。4.不负责任的后果(1)从个人来说,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与后果,如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这样不利于我们个人发展和成就事业。(2)从整个社会来说,会导致效率低下,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会影响社会稳定、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影响社会的进步。5.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2022.2;2022.9涉及;2022.7涉及;2022.8涉及](1)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2)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3)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4)青少年应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6.如何做负责任的公民?[2022.9涉及;2022.11(1)涉及;2022.10(2)涉及;2022.10(2)涉及;2022.12(3)涉及](l)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这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2)勇担过错。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3)自觉承担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4)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在反思中,我们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7.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什么?拥有这种可贵品质的中原人物有哪些并简要介绍他(她)们的事迹(1)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奉献精神是那些富有责任感的人共有的品质)(2)张荣锁:致富不忘乡亲的好支书;高耀洁:年近八旬的“民间防艾第一人”;任长霞:一身正气打黑除恶的“女公安局长”;魏青刚:台风中搏击巨浪勇救人的农民工;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自强大学生;谢延信:大孝至爱,照顾前妻一家人三十多年的焦煤集团旷工;武文斌:累死在汶川救灾前线的钢铁战士;李灵:最美乡村女校长。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1.角色与责任的关系(l)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责任。(2)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3)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4)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例:①子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②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③朋友:忠诚、互助、互谅。④公民:遵纪守法,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⑤社会成员: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等。2.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及意义(1)表现:诚实守信、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知错能改等。18\n(2)意义:谁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3.产生责任冲突的原因及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1)产生责任冲突的原因:每个人兼有多重社会身份,每种身份都负有特定的责任,社会身份的多重性有时会引起责任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时间、精力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责任的实施也会发生冲突。(2)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①需要确定轻重缓急或寻求可选择途径,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困难。②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做一个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人。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参加义务劳动、为灾区募捐等。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1.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精神(1)公益活动:一般是一些为维护公共利益又不计报酬,没有经济目的或政治目的的活动,从事公益活动主要靠自愿。我国开展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就是大规模的公益活动。(2)志愿服务精神:奉献、支援、互助、进步。奉献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2.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为什么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2022.4;2022.13(2)涉及;2022.12(3)涉及](1)对个人: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2)对社会: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3.青少年养成责任意识、参加公益活动的方式(1)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主动承担其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2)有服务社会的意愿,要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我做起,以已所能及的方式服务于社会,如:照顾行为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参加义务劳动,为灾区的人们进行募捐,参加植树活动,节假日宣传法律和环保知识,给敬老院打扫卫生等。辨析明理甲:初三学习压力大,哪有功夫管其他。乙:关爱集体和社会,承担责任不言累。(1)作为中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压力。关键是要辩证地对待学习压力,努力调节自我,变压力为动力。(2)人的一生始终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种集体之中,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集体。个人如果游离于集体之外或被集体所排斥,势必会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也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3)我们在搞好学习的同时,也要关爱集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社会,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备考试题精编随堂演练1.(2022福州)2022年2月5日,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要继续深化改革,缩小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下列关键词中,与这则时事材料最匹配的是()A.公平正义B.战略机遇C.文化发展D.质量效益2.(2022湘潭)在新华网与半月谈杂志社联合开展的“中国进步我来点一十八大每日调查”活动中,18\n“腐败”、“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关乎社会公平的话题居于前列.人们对这些问题的高度关注直接表明()A.公正的制度是人们获得公平的保障B.个人和社会都渴望和需要公平C.公平有助于提高效率,维护秩序D.公平就是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3.(2022广东)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要求,要督促各地落实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多年来,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终于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工作议程中。教育部的上述要求()A.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特征B.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和谐稳定D.说明农民工的教育权受到充分尊重4.(2022扬州)2022年春晚有一句经典台词:“这事儿不赖我”。有一些人总抱怨父母没能耐、环境不友善、社会不完美,就是不赖自己。作为有志青年应做到()A.有肩就得挑担子B.有担就得大家挑C.不满就得撂挑子D.挑担就得有票子5.(2022咸宁)2022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震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巨大。全国人民主动伸出援手:救援、捐款、捐物;灾区居民也积极自救互助:免费为乡亲提供饮水食物、帮着护理伤员、义务运送救灾物质、自发维护交通秩序……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责任感来自()A.乡邻感情B.个人承诺C.奉献精神D.法律规定6.(2022江西)退休护士肖玉梅是南昌章金媛爱心奉献团的志愿者。她经常上门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有人说:“你放着挣钱的事不去干,去干不挣钱的事,太傻了。”但她笑着说:“能和志同道合的姐妹们一起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即使‘傻’也‘傻’得很快乐。”肖玉梅的话告诉我们()A.帮助他人能实现自我精神的满足B.帮助他人就能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C.不同的社会角色负有不同的责任D.不负责任会给他人、社会带来损害7.(2022泉州改编)2022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公正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要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这段话表明了()A.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需要遵循公平的原则B.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C.正义的制度规则是社会生活的绝对权威D.正义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8.(2022重庆A卷)“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这是组委会对202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歼-15现场总指挥罗阳的颁奖词。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A.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B.爱岗敬业,让自身价值在奉献中提升C.献身国防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荣誉D.服务社会,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巩固提升1.2022年6月2日新华网报道,时下,“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等调侃语在网上受到热捧。调侃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投射,其背后写满了辛酸与无奈:一些手持公权者变着法子将自己的亲属子女安排到公职岗位上。这些“好爸爸”的办法颇多:有萝卜招聘,有内部特招,有互相安插,有文凭掺水……“爹”成了就业的关键字,就业便成了“拼爹游戏”。“拼爹游戏”()A.违背了公平正义的要求B.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C.在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D.必将受到刑罚的处罚2.2022年6月20日,王某在三门峡市区某银行取了4万元现金,顺手装进一个纸手提袋后,挂在车把上,便骑着摩托车离去。当他行至湖滨区崖底乡家王庄村村口一加油站,准备加油时,身后却传来一声喊:“你的钱掉了!”紧接着,一18\n位好心市民将手里的一沓钱递给他。这时,王某才发现手提袋底部破个洞,里面的现金没了踪影。在民警和其他好心人的帮助下,钱很快被找了回来。这表明()A.金钱对人们没有任何诱惑力B.正义行为需要有正义制度做保证C.社会中只有真善美,没有假恶丑D.社会中的好心人有很强的正义感3.2022年6月13日上午,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他强调,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国家如此重视公平正义是因为()A.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B.维护公平正义能满足人们的各种期望C.维护公平正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D.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2022年6月20日上午11时许,宁波市宁海县一两岁半女童琪琪从5楼坠下。幸运的是,迅速从附近赶来的8名“快递哥”同时伸手去接,女孩被接住后安然无恙.3名快递员受伤。在快递员中就有来自咱河南小伙姚腾飞,救人的同时他也受了轻伤。下面是同学们为这则新闻想的标题,可取的是()A.救人是本能,人人都在做B.世间怪事多,那孩子命大C.人性光辉点,社会正能量D.生命要珍惜,千万别逞能5.2022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将正式实施。新法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这样规定()A.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B.表明公平需要制度的保障C.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D.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6.2022年6月29日,郑州正式成立法律援助基金会。基金会将为生活困难的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等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这样做()A.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B.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C.从根本上解决了有法不依的现象D.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7.2022年湖北省司法行政机关监狱人民警察招录工作首次实行公务员招录面试全媒体直播。考场里,考生面前坐着的是7位考官,考场外,却有着20万网友围观。该省推行的“阳光公考”引来了线上线下赞声一片的原因是()A.阳光公考有利于招录工作公平、公正、公开B.这样可以为每位考生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C.阳光公考让公平正义在严格的监督下实现D.这种做法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8.浙江宁波的一位司机开车时由于违规被交警罚了100块钱,但这位老兄,随后硬是追了警车一公里,用手机拍下了交警开车没系安全带的违规镜头,让这名交警也接受了违章处罚。这一案例告诉我们()A.公正就是绝对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B.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制度和规则C.每个人既是制度规则的受益者,也是制度规则的约束者,规则之下,人人平等D.我们要匡扶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9.河南平顶山的宋某在公路上恶意挑衅滋事,假冒交运集团公司工作人员拦路堵车,严重影响交运集团车辆正常运营。宋某的行为()A.扰乱了正常的秩序B.是不负责任的表现C.应受到刑罚的处罚D.违反道德但不违法10.2022年5月30日,第五届河南省“网络文化新生活”18\n大型公益活动,在郑州师范学院报告厅举办启动仪式。本次活动的第一特色是仍将继续实施爱心帮扶工程;爱心接力、公益助学工程;银发上网工程等三项工程。这样做可以()A.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B.为更多的人参与公益、热爱公益提供条件C.通过网络更广泛地来传递社会正能量D.可以让网络日益成为汇聚、释放爱心的平台第三单元法律与社会秩序中招考点回放考点解读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1.宪法的地位及作用(1)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2)作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3.为什么说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这种关系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4)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5)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4.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①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事。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做的事。③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在我国,有很多团体和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章程,而宪法是一个总章程,是我国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总章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在我国,任何人不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把遵守宪法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依照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绝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作为什么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6.为什么要维护宪法的权威与尊严?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7.如何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2022.1)18\n(1)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将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3)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1.依法治国的含义、核心、主体、依据及重要性(2022.10涉及)(l)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核心:依宪治国。(3)主体:人民。(4)依据:宪法和法律。(5)重要性: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②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2.树立法制观念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3.依法治国与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联系?依法治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沟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4.中学生应怎样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贡献?青少年应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2022.5涉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l)有法可依:是指立法,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2)有法必依:是指依法办事,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3)执法必严:是指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执法,一丝不苟地按照法律规定办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4)违法必究:是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只有做到违法必究,才能取信于民,从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2.依法治国四个基本要求之间的关系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其他方面;只有完全做到这四个方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3.如何实现依法治国?18\n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国家机关: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2)政府: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能否自觉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3)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国家利益。4.我们应该如何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1)思想上: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2)行动上: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和自身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号召他人一起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律己,依法维权;积极同一切破坏法治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与尊严。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1.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含义及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的内容(2022.10涉及)(l)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包括: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政治权利。③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监督权。(3)对于中学生来说,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主要是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2.监督与制约的必要性及种类(1)必要性:实行依法治国,保证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需要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2)种类:其中的监督是广泛的、多渠道的,包括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其中的制约,除监督的制约之外,还有制度的制约和程序的制约。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公正司法,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办事效率、决策水平;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维护法律尊严,弘扬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对于公民个人来说,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4.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表现(l)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改善环境、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2)对于身边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3)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5.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途径)(1)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2)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3)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6.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和原则(行使建议监督权时应注意的问题)(1)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2)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3)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式。7.我国积极开展听证会等征集民意说明了什么?(1)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8\n(2)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建议、监督权,有权参与政治生活。(3)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依法行政。(4)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重难点解析公民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要注意,公民享有权利并不等于可以为所欲为。行使权利要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法律,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联系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权利与义务单元所讲述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的注意事项。辨析明理甲:现行宪法作用大,依法治国全靠它。乙:制定宪法人大管,人大代表有特权。(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仅享有立法权,还享有监督权、任免权、监督宪法实施权、重大事务决定权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人大代表组成,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大代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内行使自己的权利。甲:法律体系要健全,依法治国可实现。乙:严格执法最重要,依法治国少不了。(1)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2)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可缺一。(4)此外,实现依法治国还要求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公民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甲:反腐倡廉惩贪官,依法行政最关键。乙:公民监督作用大,反腐倡廉靠大家。(1)反腐倡廉是国家依法治国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有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才能有效她预防腐败。(3)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及时惩治腐败,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4)反腐倡廉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既需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也需要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备考试题精编随堂演练▲单项选择1.(2022广东)2022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表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这说明()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B.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不能与其相违背D.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18\n2.(2022苏州)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普通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上述材料表明()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D.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2022青岛)2022年全市开展的“食安青岛”整治行动,共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5000余起,全市立案侦办涉及食品安全犯罪案件9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0余人。这说明()A.加大执法力度可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B.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C.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我们党积极做好食品安全的执法工作4.(2022福州)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部分民众借助全国人大代表在知名网站开通的“两会建议通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材料表明,公民()A.可以直接决定国家大事B.自觉履行法定的基本义务C.通过合法的方式行使监督权D.通过网络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多项选择5.(2022青岛改编)202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会,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会议突出强调了宪法的最高统帅地位,这是因为()A.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B.我国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C.我国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6.(2022江西)近年来,江西不断扩大开门立法。通过在江西人大新闻网设立“立法征求意见”平台,网上公布法规草案,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广泛征求公众和专家的意见,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这()A.表明我省已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B.有利于促进我省的民主政治建设C.表明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D.有利于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巩固提升▲单项选择1.2022年7月1日,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B.宪法与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母法”和“子法”的关系C.宪法是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具体化D.宪法只规定与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关的问题2.2022年6月24日至28日,以“完善举报制度加强举报人保护”为主题的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举报宣传周正式启动。开展举办宣传周活动()A.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的实现B.表明打击违法犯罪主要靠公民举报C.积极举报逐渐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形成D.是因为现阶段还无法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3.2022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公告指出,近三年来,每年通过新媒体曝光反腐舆情事件的数量已超过传统媒体。2022年11月至年底,至少有8名官员因网络举报或曝光涉贪被调查或处理。公民通过网络举报官员的行为,是在行使()A.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利B.监督权C.经济权利D.人身权利4.据统计,全国纪检监察机关2022年立案调查的腐败案件中,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的占到41.8%,这个比例在各种来源中最高。这告诉我们()A.群众举报是铲除腐败的最重要途径B.目前社会腐败问题比较突出C.依法治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和监督D.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很多18\n▲多项选择5.2022年6月21日,洛阳市召开全市“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中期督导检查工作动员会大会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要以宪法为核心,深入推进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一之所以要以宪法为核心,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与法律地位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D.宪法是“母法”,规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6.2022年8月22日至26日,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整个庭审过程公开、透明、依法,程序和实体都经得起事实、证据和法律的检验。这再次表明我们党和国家“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A.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B.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要求C.法律是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D.我们要自觉依法律己,坚决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7.从2022年7月1日起,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网上投诉全面放开受理内容。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指出,要充分认识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全面放开投诉受理内容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需。这样做()A.可以提升信访部门的公信力B.使信访工作接受群众监督C.势必扰乱正常的信访秩序D.可以提高解决群众问题的效率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14:01 页数:18
价格:¥3 大小:394.0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