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决胜专题训练之二十七 运动和力 浙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决胜中考专题训练之二十七:运动和力一、选择题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2.自行车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既有利于环保,也有利于全民健身。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情况采看,能起到增大摩擦的是()A.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B.转动部分加润滑油C.车轮做成圆形D.刹车时用力捏闸3.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C.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4.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推力为22N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A、f1=0Nf2=22NB、f1=0Nf2=50NC、f1=50Nf2=22ND、f1=10Nf2=22N5.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如图)时,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和理想实验法D.通过(a)(b)(c)三次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6.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8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8.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讲台桌不受摩擦力B.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D.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9.假若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则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发生()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B.微风能吹动铁轨上的火车C.无法手握钢笔写字D.人轻轻一跳可以离开地球10.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11.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D.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12.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13.如图所示,小车上的木块突然向左倾倒,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小车突然向左运动B.小车突然向右运动C.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14.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①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②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④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5.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在下面列举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球所受的重力和球所受的摩擦力B.球所受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8C.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D.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16.如图所示是小明玩手指顶杆游戏时的情景,杆没有倾倒是由于()A.手指对杆没有做功B.杆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指尖受杆挤压发生形变D.杆与手指间力的的作用是相互的17.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甲的速度是3m/s,乙的速度是5m/s,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A.3:5B.2:5C.5:3D.1:118.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A.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B.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C.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19.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B.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20.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被压缩的弹簧旁边,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B.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C.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二、简答题21.探究“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写出三个必需的实验器材:、、,这个实验用到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是.22.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_______,自行车最后还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的缘故.若路面光滑,自行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曾对此做过研究,并总结出_________定律.23.惯性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请分别列举一个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实例。利用惯性:              ;防止惯性:              。824.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迭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25.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用钩码(重1牛)、测力计、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进行实验。实验中,先将钩码挂在已调好的测力计下,且处于静止状态,如图7(a)所示。接着,在钩码的下端固定纸带,并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分别三次拉动钩码竖直向上运动,每次拉动过程中,观察到一段内测力计示数是不变的,纸带上的点记录了这段时间内钩码的运动情况,三次实验如图7(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测力计示数和对应的纸带,归纳得出初步结论。①由图7(a)与(b)与(c)可得:(21)。②由图7(a)与(d)或(b)与(d)或(c)与(d)可得:(22)。26.针对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及探究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问题:为什么要使小车从同一高度自由滑下?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问题: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怎样的运动?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从机械能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27.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28.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  D.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8(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收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29.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3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⑴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⑶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3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1)他们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着木块沿长木板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力。8(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实验中应用了的研究方法。(3)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____;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11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8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DADD   DDDDB   DDBAB   BDDAA二、简答题21.小车、木板斜面、毛巾、粗布(每空1分,任选三个均得分),实验推理法或逐渐逼近法或控制变量法22.惯性阻力(摩擦力)牛顿第一23.跳远前要助跑;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24.减速惯性25.物体受力平衡时,无论物体运动快慢,其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6.(1)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始速度相同(2)匀速直线运动(3)问题:小车向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如何变化回答:减小三、实验探究题27.(1)D(2)远;非平衡力;弹簧测力计28.(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D(3)永远匀速运动下去29.(1)相反  钩 的数量  (2)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红片一剪两半  (4)A30.⑴不考虑⑵旋转⑶测力计未校零;或两个滑轮的摩擦不同;读数误差(答出一条即可)31.平衡;木块对木板的压力;控制变量法;木块运动应保持匀速,实际很难控制,且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读数难;木板滑动时可以是变速的,实验操作容易,由于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容易读准示数)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11:25 页数:8
价格:¥3 大小:148.0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