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线100天安徽专版2022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四社会保障关注民生聚焦中国的民生问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社会保障关注民生——聚焦中外民生问题热点一:2022年7月2日—3日,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审慎稳妥推进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培训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推进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坚持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方向,以夯实农村集体土地权能为基础,以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为关键,以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为目的,同时坚持循序渐进,注重改革协调。热点二:2022年7月17日至19日,袁隆平院士在广东梅州考察,并在“世界长寿乡”梅州蕉岭建立了“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超级杂交稻蕉岭示范基地”。考察期间专家们在梅州兴宁市对袁隆平团队主持的“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1500公斤)技术”的攻关项目进行验收。经现场测产,该项目早季稻平均亩产为703.9公斤,最高产量为738.5公斤。考点1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1.古代农业政策及其表现阶段重要人物措施影响战国秦国商鞅奖励耕织,生产布匹多的免徭役经济强大,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基础西汉汉高祖和文帝、景帝减轻徭役、赋税和兵役负担,“休养生息”,奖励农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三国三国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实行屯田(曹魏);养蚕织锦(蜀汉);开发江南,推广农耕技术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加快了西南和江南的开发唐朝唐太宗减轻农民赋税负担,重视生产出现“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治世局面;出现曲辕犁、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武则天以农为本,鼓励农桑,减轻赋税唐玄宗前期重视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北宋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开发江南农业进一步发展,元朝元世祖忽必烈重视农业发展,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种植棉花农业发展,经济繁荣,明清明朝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清初鼓励农桑,兴修水利,推广棉花等作物种植明清初期经济持续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融合的加强;对外交往的加强2.民主革命时期的农业政策阶段主要内容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颁布了“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5\n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除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但是“民生主义”并没有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并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土地改革时期南昌起义后,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各农村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通过在解放区土地改革,逐步消灭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考点2建国以来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变革时间背景措施影响土地改革1950年冬—1952年底由于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0年冬,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对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1956年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个体经济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国家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由于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的土地制度是以人民公社的形式存在的,严重伤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包产到户率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这一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认识(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是农业发展的关键。(2)封建土地制度是旧中国农业落后农民贫穷的根源。(3)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能采取适当的土地政策,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基础考点3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成就——科技、教育、文艺、社会保障、就业制度方面成就科技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代籼型杂交水稻;实施863计划;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两弹一星的研制。教育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目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文艺体育文革以后,出现一些反思“文革”的作品,大量的是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作品,还有一些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影视艺术、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等迅速发展。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社会保障5\n建立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建立。就业制度改革开放后,“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考点4世界近现代史上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这一举措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造成对农民的严重剥削。日本明治维新规定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苏(俄)联时期的农业措施1918——1920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实行余粮收集制,对捍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起了重大作用,但战后这种超阶级的“左”的政策造成了严重后果。1921年3月的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规定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支配剩余的农产品,包括到市场上进行交换和贸易,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整村、整乡、整区,甚至整个专区的农民集体加入集体农庄,并采取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把富农赶出村庄,迁往边远地区。超越客观条件许可,违背自愿原则,强迫农民接受集体化,并片面地追求“大而公”,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后果。本专题是中考的热点内容,具体表现在:(1)古代以来的农业政策。这一内容在中考主要会以选择题和组合列举等题型进行考查,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粮食作物品种、科技成就等。(2)建国以来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该热点主要涉及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主要以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形式考查变革的时间、影响、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以及认识。(3)改革以来的民生建设成就。命题者主要联系热点时政,以选择题、列举题等形式考查新中国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成就。(1)列表归纳法:通过列表,从时间、背景、举措以及影响等角度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理解新中国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出发点。(2)史论结合法。复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我们必须要善于总结归纳,从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形成结论,总结经验,只有这样,在考试中才会得心应手。例:结论一: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史实:“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一、单项选择题1.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  )A.兴修水利工程B.推行重农抑商C.承认土地私有D.推广牛耕生产2.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A.自强求富B.维新变法5\n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3.(2022·淮安)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9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上数据表明我国(  )A.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4.(2022·徐州)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废除科举制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粉碎“四人帮”6.(2022·资阳)托洛斯基(1842年—1889年)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  )A.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无偿得到一块份地C.参加十月革命D.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7.(2022·莱芜)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列宁进行的调整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B.实行新经济政策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D.实行农业集体化二、材料解析题8.阅读前面的【热点搜索】,回答问题。(1)20世纪70年代,为了实现热点一中的“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重要意义?(2)热点二中的“超级杂交稻”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你认为研制这一水稻品种有何意义?(3)据此归纳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9.历史发展过程中常有危机相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5\n(1)根据材料一分析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列宁政府实施的哪一政策?材料二: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的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面积和缩减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材料三:现珍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小岗村“包产到户”契约》,内容如下:时间:1978年11月   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3)小岗村村民为什么要签订这样一个契约?他们在签订这个契约时为什么会有担忧?(4)综合三国解决危机的经验,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热点专题(四) 社会保障 关注民生1.C 2.C 3.B 4.C 5.C 6.A 7.B 8.(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大发展。(2)第三次;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有利于解决国家粮食问题,维护社会安定。(3)一靠国家政策;二靠科技成就。 9.(1)粮食产量大幅度上涨;新经济政策。(2)颁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发放农业补贴。(3)改变生活的困境(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因为当时实行的是集体经济(人民公社或土地公有),不允许分田到户(联产承包)。(4)顺应历史潮流,大胆改革创新,化危机为机遇等。(言之有理即可)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05:38 页数:5
价格:¥3 大小:85.5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