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龙岩小池中学2022届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七上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练习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一、选择题1.《齐民要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象是()A.阶级斗争激烈B.民族矛盾尖锐C.民族融合加强D.对外交流频繁2.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农作物引进新品种并广泛种植B.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C.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3.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治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①科技文化进步②江南经济的发展③民族融合的作用④人民群众的向心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的作用是()A.加强了同日本的联系B.加强了台湾地区同内地的联系C.占领了夷州D.促进了夷州同内地的经济的发展5.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呈趋势B.“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嵩山之阻”的地理条件C.赤壁之战结局的影响D.曹操、刘备、孙权都善于用兵6.杜甫这样评价他的功绩“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他是()A.刘备B.诸葛亮C.周瑜D.曹操7.汉末三国时期的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三顾茅庐②.蜀汉建国③.赤壁之战④.东汉灭亡A.①③④②B.④①③②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8.从东汉末到东晋的三次著名战役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南方政权战胜了北方政权   B.战败一方的统治都迅速土崩瓦解C.都有保护南方相对安定局面的作用 D.都对当时统治格局变化有决定性的影响9.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  )A.以少战多           B.战术上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C.以众胜寡           D.战术上采用火攻的方式取得成功10.两晋时,形成全国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各民族的迁徙和交流      B.南方地区的初步发展C.北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D.豪强地主势力的衰落11.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统一黄河流域  B.为使统治长治久安B.受民族大融合趋势的推动     D.受汉族地主的影响12.(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不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了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③孝文帝名为南伐,实要迁都④南伐与迁都均有阻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13.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A.长平战役   B.官渡战役  C.赤壁之战  D.肥水之战4\n14.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江南开发 重要原因是①北方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人口南迁避乱③江南战争相对较少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5.下列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  )A.气候干燥,粮食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需要B.有利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C.原都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一其中原广大地区D.有利于其南征16.三国时期,造船业最发达的是()A.吴国B.蜀国C.魏国D.西晋17.造成东汉末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是由于①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②农民丧失土地而流亡③少数民族的内迁④东汉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18.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服装,吃异族食物()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19.东汉末年,中原某地瘟疫流行。当地人民采用的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可能是()A.服用“麻沸散”,提高对瘟疫的免疫力B.清晨练习“五禽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C.通读《伤寒杂病论》,掌握防治方法D.邀请孙思邈就地行医讲学,宣传防治措施20.下列各项内容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有关的是①创建一种新的书体“魏碑”②书法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等③他博采众长,世称“书圣”④其子王献之书法造诣极高,父子合称“二王”()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入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其蠹俗伤法,抑由于此。若无道行,四十已下,皆使还俗附农,罢白徒养女,听畜奴婢。婢唯著青布衣,僧尼皆令蔬食。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不然,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南史·郭祖深传》材料二:浮图(佛教)害政,桑门(僧人)俗,风惊雾起,弛荡不休,吾哀其弊,思拯其溺……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可尽也。下有余以奉上,上无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匡国,可以霸君,用此道也。——————《神灭论》回答: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⑵“天下户口,几亡其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封建国家的直接危害是什么?4\n⑶针对佛教的危害,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提出什么主张?其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何意义?22.阅读下列材料武侯祠坐落于成都,千余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它始建于西晋末年,现庙宇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武侯祠占地37000平方米,古柏苍翠红墙环绕。主体建筑坐北西南,摆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是刘备陵园及建筑。二门至刘备殿与东西廊,过厅至诸葛亮殿与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回答:⑴该祠堂是为纪念谁而建造的?⑵祠堂前的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反映了这样的史实?⑶你怎样评价“武候”其人?23.一位当代历史学家提出:“在民主融合的过程中,一般来说,统治汉族的少数民族融合速度较快,而被统治少数民主融合速度较慢,这是什么缘故呢?”结合史实分析是否存在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这一现象.如果你认为有这一现象,试分析形成这种观点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D4B5A6B7A8D9A10C11A12C13C14D15D16A17A18C19A20D二、非选择题21⑴佛教盛行.⑵僧、尼和白徒、养女“皆不贯入籍”.入头税的收入大减.⑶材料一主张僧尼“还俗附农”;材料二主张“耕而食”、“蚕而衣”.相同点:发展农业生产.意义: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根本.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安定.22⑴诸葛亮. ⑵反映了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结下深厚情谊的史实:刘备曾三次拜访诸葛亮于隆中,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大计.他们的这番晤对,纵论古今成败经验教训和当时天下大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古今传为美谈. ⑶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过人的政治才干:为刘备制定“联吴抗曹”4\n的战略使蜀汉得以立足,促使三国鼎立形成;注意改善同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重视生产,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23①存在这一现象.②缘故:a.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例。从东汉末到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受到汉族地主压迫。此时,它们都保持了本民族社会组织、语言和生活习惯,融合速度较慢。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统治广大汉族人民。北魏政权主动推行汉化政策,在社会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全面汉化,融合速度较快。c.因为被统治的少数民族要抵抗汉族地主的压迫,必须保持本民族的凝聚力,而保持原有文化制度。反过来,统治汉族的少数民族,只有自己的经济文化状态接近汉族地区的水平才能实行少数统治多数的有效统治。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02:05 页数:4
价格:¥3 大小:17.2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