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十三) 新人教版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十三)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7
2
/7
剩余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单元评估检测(十三)第十三单元(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2.(2022·湖州模拟)长期在上海生活的郑观应,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一口气列举了西国输入的食物、用物、玩好等57种,指出这些洋货“皆畅行各口,销入内地,人置家备,弃旧翻新”。这突出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是()A.奢侈享乐已日渐成风B.传统伦理道德已荡然无存C.洋货流行已日渐成风D.传统生活方式已荡然无存3.(2022·北京模拟)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经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了。”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4.“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礼”()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D.采用了简单化的形式5.(2022·安徽示范高中模拟)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时的“蓄发令”,再到辛亥之后的“剪辫易服”,对头发苛求的背后是复杂而隐晦的历史在流动。影响近代国人头发命运的因素有()-7-\n①政治统治②反清斗争③西学东渐④民族政策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组号流行服饰流行语阅读A列宁装最可爱的人苏联小说B唐装时间就是金钱古典文学C军装破四旧毛选D中山装上网时装杂志7.(2022·黄冈模拟)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B.清朝统治被推翻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D.电报的广泛使用8.(2022·苏锡常镇二模)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①商品运输成本提高②市场上洋货流行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7-\n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靠的是无线电的便利B.中国的传递方式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C.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D.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10.(2022·南昌模拟)1920年,章太炎在《顺天时报》登启事觅偶:“女方是鄂籍(湖北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平等,互相尊重;夫死可嫁,亦可离婚。”但直到1933年,经友人介绍,章太炎才结识了符合条件的汤国梨女士,结为伉俪。这反映了当时()A.民主平等观念逐步深入了人心B.男女平等仍是一种前卫思想C.近代媒体转向关注社会民生D.新的社会风俗不合国情11.下列近代报刊,可以归为同一类性质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12.电视剧《霍元甲》展现了祖籍天津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1910)在上海租界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当时,霍元甲可能见到的社会现象是()A.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B.《申报》登载着武昌起义的要闻C.轮船招商局在接运国民革命军D.人们到电影院看《歌女红牡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在汉语中,有些外来事物名称前面常常加有“夷”“胡”“番”“西”“洋”等字,如“夷情”“胡琴”“番薯”“西学”“洋房”等,其中“夷”“胡”“番”多见于古代词语,“西”“洋”的出现比较晚一些,而“洋”字又要比“西”字晚。虽然“洋”字是以上诸字中最晚出现的一个,但在历史上,由它所构成的词语却是最多的,如“洋布”“洋钉”“洋行”“洋历”“洋龙”“洋楼”“洋炉”“洋奴”“洋人”-7-\n等,我们称这类词语为“洋”族词。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洋”族词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可是到了后来,“洋”族词的数量急剧下降,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版)中可以查到的“洋”族词只有33个了。(1)外来事物的名称在古代常常加有“夷”“胡”“番”,到近代加“西”“洋”。这一变化反映了什么?(6分)(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洋”族词的鼎盛时期,请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10分)(3)你是如何看待“洋”族词的兴衰与近现代中国的变迁的?(要求:史论结合)(6分)14.(2022·皖南八校模拟)在20世纪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东西方文明激烈的交融与碰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两辆从德国来的汽车时,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清朝保守大臣)“完了!这东西要多起来,我就没生意罗,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可就没有着落了!”(黄包车夫)“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啊!要是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开明人士)材料二“认清了我们的祖宗和我们自己的罪孽深重,然后肯用全力去消灾灭罪;认清了自己百事不如人,然后肯死心塌地地去学人家的长处……八股、小脚……‘有文化’的崩溃,全不是程颢、顾亭林、戴东原……圣贤的功绩,乃是与欧美文化接触之后,那科学工业造成的新文化叫我们相形之下太难堪了,这些东方文明的罪孽方才逐渐崩溃的……应该虚心接受这个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让那个世界文化充分和我们的老文化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气。”——胡适《再论信心与反省》(1)据材料一分析,汽车的传入对当时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制约近代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0分)(2)据材料二概括胡适先生的主要观点,并作出简要评价。(8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近代服饰变迁。题干中“1912年”表明所描述现象与辛亥革命有关,五花八门的服饰背后浓缩的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从时间“1912年9月8日”看辛亥革命已经完成,成立了中华民国,必然对人们的服装有影响。“西装东装,汉装满装”-7-\n表面讲的是东西服装、汉满服装,实际上讲的是当时东西思想、新旧思想的并存,而这些又对服装产生了深刻影响,因而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冲击是十分明显的,也就带来了穿着打扮的纷繁复杂。所以选C。【变式备选】才女张爱玲曾发出如此感叹:“我们不大能够想像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大清朝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清朝的服装体现出专制统治的特征B.清朝女人的服饰极具民族传统特色C.“迂缓”的根本原因在于外国侵略D.清朝仍存在着严格的男尊女卑观念【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强调的是清朝三百年统治下妇女的着装没有特色,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专制统治的社会特征影响了人们的着装。B和题干没关系,排除。C表述错误。D叙述不科学,男尊女卑观念并不是主要原因。2.【解析】选C。材料中提到的洋货“皆畅行各口,销入内地,人置家备,弃旧翻新”等信息,揭示了近代西风东渐,洋货流行已日渐成风。A、B、D都与材料信息或史实不符。3.【解析】选B。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也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深刻影响,戊戌变法时通过思想宣传,要求废除旧的封建落后的习俗。材料中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思想的影响。4.【解析】选B。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根据题干信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属于中国传统婚姻特征,“取得男女之同意”说明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愿,是新式婚姻的体现,因此应选B。5.【解析】选D。近代国人发型变化的因素需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①②属政治因素,③属思想文化因素;清初的“剃发令”体现了清朝的民族政策。故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变式备选】1914年的一份中国报纸在一则告示中说道:“更有一般孤僻的人,自己觉着不肯趋时,他哪里晓得孔子是时中的圣人。他若生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剪了辫子,同大家一样。”这则告示的直接目的是()A.劝导大家剪掉辫子B.倡导移风易俗C.批判儒家传统道德D.鼓吹反满革命【解析】选A。材料显然是打着孔子的招牌,宣扬剪辫易俗的思想。A和B相比,A更符合“直接目的”的要求。6.【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习俗变化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A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场景;C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征;B和D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生活场景。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7.【解析】选D。19世纪70年代,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架设电报线,从此清政府也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电讯网络建立并发展起来,最终导致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7-\n8.【解析】选D。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由材料中“输运不便”“多改为洋布”可知,商品运输成本下降,①错误;②③④均能从材料中得出。故选D。【变式备选】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A错在“根本”,B与材料本意相反,D不符合史实,由“喜色”“喝彩”可知,C正确。9.【解析】选D。本题考查近代通讯的变化。根据材料可知,A、B、C说法都是正确的;虽然中西方在通讯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并不能说明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10.【解析】选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故A有误。C不符合题意,D本身有误,排除。1920年章太炎提出男女平等的择偶标准,13年后才找到适合的对象,说明男女平等仍是一种前卫思想。11.【解题指南】报刊的划分主要根据其办报内容和主要宗旨来划分,尤其注意政治性、娱乐性或经济性的区别。【解析】选D。①《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由上海《申报》附送,画报主要反映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和中国人民抵抗外侮的英勇斗争等有关信息。②《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刊物。③《时务报》影响深远,它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④《生活》创刊于1925年,第二年邹韬奋先生接手后对该报不断改进和发展,使之成为以讨论社会政治时事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刊物。根据上述信息,②③两份刊物属于同一类性质。【变式备选】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A.报道国内外大事B.娱乐大众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因为“上海地方五方杂处”造成信息传递不畅,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见其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12.【解析】-7-\n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B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故排除;C国民革命军是在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故排除;D《歌女红牡丹》上演时间是在1931年,也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择A。13.【解析】历史文化语义学是当前历史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义变迁的背后折射出社会心理的变化,通过语义变迁可以考查学生对历史变迁的认知。本题将“洋”族词的兴衰作为考查点,内容关联中外,涉及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分析时易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以增强考查的有效性。答案:(1)反映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变化,由天朝上国的心态变为正视西方的先进文明,以西方为师;也反映了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压迫之下,中国被迫改变对西方的称呼。(6分)(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事物逐步进入国人视野;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革新运动都是以学习西方为目标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演变,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化、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的变迁等。(10分)(3)“洋”族词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的入侵密切相关,也与中国的近代化相始终;其衰落一方面由于政治原因,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国日益走向现代化。(6分)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分析汽车这种新生事物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思想及对交通和就业的冲击等。阻碍因素可以考虑传统观念、汽车专业方面的技术、国家的政治状况等。第(2)题作者观点是全盘西化,对这种观点要批评地看待,不能全盘否定。答案:(1)影响:冲击了封建思想,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冲击传统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有利于改变中国交通落后面貌,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5分)因素:守旧、传统思想观念的阻碍;缺乏技术和资金;国家没有独立,受到西方列强压制;长期社会动乱的影响等。(5分)(2)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罪孽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走向崩溃;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4分)评价:胡适强调思想解放是改造社会的先决条件,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与否定充满激情,但对于民族文化的否定缺乏冷静的理性思考,具有独断的文化偏见。(4分)-7-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六) 新人教版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八) 新人教版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五) 新人教版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二十三) 新人教版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二十) 新人教版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二) 新人教版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九) 新人教版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三) 新人教版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七) 新人教版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一) 新人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8-24 18:10:05
页数:7
价格:¥3
大小:41.5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