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22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 第一单元 第2讲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时提升作业(二)(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2·扬州调研)图一和图二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2.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D.否定了汉朝的郡国并行制3.(2022·青岛模拟)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历史结论是()A.西汉地方上继承秦朝制度B.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D.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7-\n4.有历史学家说,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A.考试内容单调乏味B.考生知识局限C.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D.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5.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A.郡县制B.科举制C.察举制D.行省制6.(2022·北京模拟)有人认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7.(2022·河南三市模拟)《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以上材料说明()A.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愈演愈烈B.唐朝中央机构的职能分工日益完善C.唐朝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D.唐朝三省六部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8.(2022·南京模拟)《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材料可知,元行省()A.最初是中央派出机构B.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C.削弱了中央集权D.辖区广阔且权力较大9.(2022·南通模拟)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的局面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7-\n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10.文渊阁是阁臣入值办事之所,并随着明代政治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事实上的秘阁禁地。明成祖时,成为臣僚们进出最为频繁的地方,这表明()A.皇帝和大臣们的关系变得亲近B.国家权力进一步集中到君主手中C.中枢权力由武将转到文官手里D.太监掌握的权力超过朝臣的权力11.(2022·苏州模拟)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12.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22·徐州模拟)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三》材料二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7-\n材料三秦王嬴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嬴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请回答:(1)秦朝及汉初,“三公”具体指的是哪些职官?(3分)据材料一,指出魏晋以来“三公”地位的变化并说明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制度原因,概括宰相制度的演变特点。(9分)(2)指出材料二、三的观点并各举两例加以说明。(8分)14.(2022·无锡模拟)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权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四(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樊树志《国史概要》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9分)(2)结合材料二、三,谈谈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6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3分)(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2分)-7-\n答案解析1.【解析】选A。本题较容易判断,图一表明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图二行省制度是元代地方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选A。2.【解析】选C。按照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这样诸侯国势力(枝叶)越来越小,中央集权(本干)得到加强,司马迁认为这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表明肯定了推恩令的积极作用,答案为C。3.【解析】选D。由材料中“河间王刘辟疆”可判断B正确,由材料中“汝南郡项县”判断A正确,结合A、B的分析可判断C也正确。D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4.【解析】选D。本题考查古代科举制。该制度的实行主要目的是为统治的需要,选拔的人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所以没有出现科举制出身的人进行反抗斗争,反而是没有接受过科举制熏陶的人成为了反抗斗争的发起者。【变式备选】“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变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中的“条侯”—“中尉”—“丞相”的升迁顺序可知选官制度由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变。5.【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从材料中“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有足够的学养”等可知选B科举制。6.【解析】选A。处理矛盾比较科学的结果是“双赢”,即矛盾双方都能取得一定的好处。三省六部制不但分散相权加强了皇权,而且由于宰相众多也提高了宰相之间的竞争性。故选A。7.【解析】选B。材料内容反映出唐朝三省的职责分工以及三省之间的互补关系。A与此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题干表述的是三省之间的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不可选;题干没有提到关于六部的内容,因此D不可选。三省的职责分工明确、互补,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完善和发展,因此选B。8.【解析】选A。本题考查行省制度。从材料信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可知,最初,行省为中央派出“任军民之事”的机构,故选A。B、C与史实不符;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9.【解析】-7-\n选C。材料的意思是:从明朝开始就没有善治,也就是君主专制强化,是明太祖废丞相的缘故。所以反过来说明丞相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选C。10.【解析】选B。明成祖时,选用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六部官署逐渐冷清,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通过这些措施使国家权力进一步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变式备选】纵观明代历史,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现象。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A.“中朝”的决策B.内阁的作用C.六部掌握实权D.军机处的设置【解析】选B。题干材料显示“明代”,皇帝不上朝依靠一班大臣就能维持正常运转,这是明朝实行内阁制度带来的结果,故选B。中朝制度出现于汉代,排除A;六部制度出现于唐代,排除C;军机处出现于清朝,排除D。11.【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信息,嘉庆帝认为军机大臣权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并强调军机大臣只是奉旨行事,这实质反映了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可能会给皇权造成危害,故答案为D。1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对比、归纳、理解历史特征的能力。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强化。A、C、D结论与题意不符。13.【解析】第(1)题回忆秦朝及汉初中央政治制度的内容可知三公指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从材料一可知,魏晋以来“三公”已经逐渐失去了实际权力,其实权逐渐转移到皇帝“私人”——尚书、中书手中。这本质上反映了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第(2)题,从材料二可知,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并非“全由皇帝专制”。联系秦汉时期的朝议制度和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可以证明。从材料三可知,翦伯赞认为,古代中国建立了“绝对皇权”。联系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举措即可回答。答案:(1)宰相、御史大夫、太尉。(3分)“三公”的权力由实变虚。(2分)宰相权力不断转移到皇帝的近臣手中,宫内官发展为正式的朝官(皇帝起用中书、尚书等近臣担任宰相)。(4分)君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削弱。(3分)(2)材料二,中国古代政治不是君主绝对专制。秦朝实行廷议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的制约。(4分)材料三:中国古代政治是绝对君主专制。汉武帝设内朝取代外朝;明朝设内阁制度,加强皇权;清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4分)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脉络的理解。第(1)题据材料一战国时期世袭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背-7-\n景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思考。第(2)题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可以从目的、制度建设、举荐方式等方面加以分析。第(3)题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可以直接根据材料四提取,从考试方式、中央的地位、完善等方面加以概括。第(4)题可以从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角度思考。答案:(1)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3分)政治:地主阶级日益崛起(士阶层日益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3分)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3分)(2)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6分)(3)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3分)(4)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分)-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9:59 页数:7
价格:¥3 大小:38.2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