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专版)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2·广东六校联考)以下是出自民国《嘉定县续志风土志》的几个材料,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最不相符的是(  )A.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输入品B.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C.洗面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之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用皂荚者日少D.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2.(2022·广东模拟)晚清时,大同还保留着一种叫“亮脚会”的习俗,妇女坐在自家的门口,伸出双脚让过路人观赏品评。民国初年,女子的脚再次被展示在稽查员和大众面前,不过这次,不再具有文化上的荣光,而是作为铭刻于女性身体上的耻辱。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思想的崩溃   B.革命运动的开展C.进步人士的推动D.资本主义的发展3.(2022·佛山质检)以下是20世纪初,北京普通市民的两段对话(  )背景对话1912年,清帝退位文三:“大清朝灭了,现在是民国,你还敢留辫子,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赵四:“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1917年,清帝复辟赵四:“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文三:“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当时某报刊对上述行为进行评论,下列标题比较贴切的应是(  )A.民风日新B.民权兴衰C.民智未开D.民族觉醒4.(2022·广东六校模拟)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却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B.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C.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D.腐朽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变7\n5.(2022·汕头质检)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C.“文革”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D.80年代符号:自行车、QQ、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6.(2022·广州一中调研)“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不能反映(  )时期所送嫁妆20世纪80年代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20世纪90年代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影碟机、彩电、冰箱、摩托车A.这一民俗保留了传统特色B.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C.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D.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7.下文是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一文的内容:“……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这段文字反映的社会变化最早应该发生在(  )A.辛亥革命以后B.新文化运动以后C.五四运动以后D.国民大革命以后8.(2022·宁波模拟)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  )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9.(2022·汕头模拟)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7\n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10.(2022·执信中学期中)位于无锡市中心的锡金公园建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具有现代意义和特征的公园。如果你在锡金公园建成时游园,你不可能看到(  )A.一对年轻人拿着面包吃得津津有味B.看国人所造汽车,长中国人志气C.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声D.有人西装革履,有人长袍马褂11.★“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材料是要说明(  )A.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B.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C.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D.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12.(2022·广东百校联考)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8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A.信息速递功能B.娱乐教化价值C.政府喉舌功能D.商业广告价值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22·湛江测试)在中外几千年历史中,头发就如一根细细的、极其敏感的晴雨表,纵穿于其中,折射着历史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即如果没有管仲,我们中国人都要变成披发与左扣衣襟的夷狄了。)——《孝经·开宗明义章》和《论语·宪问》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逐渐兴起剪辫风潮,至五四前夜,男子剪掉辫子已成为个人生活的常态,但女子剪短发仍被视为有伤风俗。——谢天开《短发与新女性的诞生》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发型从“郭富城头”到“周杰伦头”、从“纯子头”(来源于日本电视连续剧)到“梁咏琪头”,颜色从纯黑色到五颜六色,人们的发式逐渐个性化、时尚化。——太平洋女性网《发型演变三十年》材料四 1871年8月,日本明治政府颁布《断发脱刀令》,宣布日本人要剪掉长发、解除佩刀,改为西式发型。——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7\n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头发有何象征意义。(2分)(2)分析材料二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3)分析新时期中国人发式日益个性化、时尚化的原因。(8分)(4)简述明治政府施行断发令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5)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社会习俗近代化的认识。(2分)14.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动,启动了社会观念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申报》材料二 在上海商业化、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条件下,购用洋货标志身份和财力的附加社会值更高,人们这种观念更为膨胀,因而争相购用,相习成风。而一些既物美且价廉的日用洋货如洋布、火柴、洋油、洋钉等广受人们欢迎。——李长莉《以上海为例看晚清时期社会生活方式及观念的变迁》7\n材料三 (时论一)“洋货之价较土货倍之,且数倍之。外观虽五色迷离,用之实易于窳败……谓我堂堂中国,自有朴而耐久之物,足供人之取求,何必忘其本原,转以银钱易此瑰奇之货。”(时论二)“以其所有易我中国之所无,中国之人喜新厌故,无不趋之如鹜,是不啻以中国之利源,悉听西人之取携,而我亦莫之抗也。”(时论三)“欲禁民人不用洋货,势所不能,则莫如中国自行筹赀,逐一仿造,庶几将中国之货易中国之钱,富者可便于购求,贫者更开无数谋生之路。按之和约亦所准行。而来华之洋货日稀,即银钱流出日少矣。”——《申报》(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三则时论对于洋货所持的态度并概括其各自的出发点。(6分)(3)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材料一现象对近代中国社会观念所产生的影响。(6分)答案课时跟踪检测(十八)1.选B 使用毛巾擦身“下至农家亦皆用之”的说法。与近代史实不符。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差别极大,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农村影响极小,所以不可能在农村普及毛巾,故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最不相符的是B项。7\n2.选B 女子缠足是封建压迫的产物,民国初年缠足受到批判,说明封建专制受到沉重打击,这是中国近代革命运动推动的结果。3.选C 随着政治运动的变化,民众的政治性随之摇摆,没有独立的政治意识,C项最符合题意。4.选C 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奢侈与该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有直接关系。5.选B 用排除法,中山装是民国符号,故A不对;买办是清末符号故C项不对;QQ是90年代符号,故D项不对。只有B项正确。6.选B “送嫁妆”是中国的传统,与西式婚礼无关,故选B项。7.选A 从“辫子灭”“阳历兴”“拜跪礼灭”等可以判断是辛亥革命引起的变化。8.选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近代化的认识。根据题干材料提供的新情景,有轨电车属于新式交通工具,它的推广得益于广告的促进,因此准确反映材料的应该是C项。9.选C 考查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从材料信息“素未经见”“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可推断A、B、D三项错误,从“喜色”“喝彩”可推断出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10.选B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交通通讯的变化,近代中国汽车几乎全依赖进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才由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出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11.选C 材料中反映出来的是中国的报刊业得到了发展,表现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而原因应是政治的变革运动,如戊戌变法等。12.选D 由材料可知西方商家通过狃卖招贴,销售其货,说明报纸具有商业广告的价值,故选D。13.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习俗的变化。第(1)问从儒家孝的角度进行概括。第(2)问结合中国近代20世纪初期的时代背景分析归纳。第(3)问结合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对外交流方面的史实进行回答即可。第(4)问结合日本文明西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第(5)问须以文明史观与唯物史观为指导组织答案。答案:(1)孝道的表现,区分文明与野蛮的标志。(2)辛亥革命的影响(南京临时政府的有关措施),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近代工业的发展,西方思想观念的进一步传播,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3)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4)文明开化,有利于日本的近代化。(5)对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加以改造或剔除。7\n14.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据“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日用洋货……广受人们欢迎”等概括即可;从外国的入侵、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角度分析其原因。第(2)问,据材料三分别提取关键信息即可。第(3)问,要特别注意材料一中崇尚洋货的理念,据此归纳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答案:(1)社会现象:洋货流行日渐成风。原因:通商口岸的开放,洋货大量输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人们生活市场化;购用洋货是个人身份和财力的象征;洋货物美价廉。(2)态度:时论一、二反对,时论三不反对。出发点:时论一从货物自身的品质出发(或国货优于洋货等),时论二从国家经济利益出发,时论三从历史发展潮流出发。(3)冲击了节俭、实用的生活观和以中国为中心等传统观念,推动了喜新好异、追求享乐、喜欢价廉物美的观念的形成;推动了中国重视工商业(与洋人争利)等近代社会新观念的形成。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4 17:26:04 页数:7
价格:¥3 大小:33.5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