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单元测试--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新题基础练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余光中先生曾说:“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都凝聚在汉字中,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汉字形体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美感。据此可感悟到()①汉字是维系中华儿女情感的重要纽带②汉字的发明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的标志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④汉字具有鲜明民族性,传承着中华文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②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经典表达表明()①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②不同时代爱国主义会有相同的特点③不同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相同④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n4.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这表明()①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共同认知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特征③两岸同胞应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中华文化在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中发挥重要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我们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②具有深远持久和兼收并蓄的特质⑧是中华民族永远不灭的精神火炬④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在2018年8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语言资源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方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A.区域性B.独特性C.民族性D.稳定性7.《丝路山水地图》是一幅明代绢本青绿山水地图手卷,绘制了从嘉峪关到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数千公里线路上的主要城池和山川地貌,负载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成为丝路重要考证依据,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该画作()①是一份承载了厚重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珍宝②是中华民族所秉持的开放精神的历史见证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重要代表作④是中华文化继承性的典型表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溯源中华民族的历史孕育中华文明的正是农耕社会,我们漫长的农耕文明中孕育了民族精神。下列反映农耕文化的古诗词与中华民族精神对应正确的是()①半夜呼儿趁晓耕,赢牛无力渐艰行——工匠精神②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奋斗精神\n③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团结精神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梦想精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自1984年以来,国家拨款新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和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藏文档案,目前馆藏档案达300多万卷(册、件)。持续支持重要藏文经典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组织对勘出版《中华大藏经》藏文版,抢救整理《格萨尔王传》,出版《先哲遗书》丛书、《中华大典·藏文卷》、“雪域文库”丛书等众多宝贵藏文典籍。保护藏文典籍()①是因为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②有利于展示藏文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③有利于展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藏文化④因为藏文化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和特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容国团夺得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开启中国乒乓球王者之路;“两弹一星”的功勋们打破帝国主义垄断,使我国屹立在世界大国之林;王应睐完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迈出可喜的一大步;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们为发展共和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材料可以说明()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②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③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④爱国主义表现为在不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021年3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成都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披露了三星维遗址考古工作中的重大新发现,三星堆遗址再次闪现迷人光环。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推动三星堆遗址的考点工作有利于()①展示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坚守中华文化基本立场②研究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③创新中华文化基本内涵,彰显中华文化时代特征\n④加强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2.“它包罗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也包罗了中西艺术接触后所发的光辉…成为人类思想领域中的一种最高表现。它总结了中国有史以来的艺术创造意识,也吸收了印度艺术的精金美玉,类化之,发挥之,成为中国伟大传统的最高标准,它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发扬。”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敦煌文化()①是不同文化汇聚交融的优秀成果②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质③是古代中西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④充分体现中华古代文化的综合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的建党精神()①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 ②赓续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血脉 ③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和思想基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虛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携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也推动紫砂壶畅销世界。由此可见()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文化产品因经济效益而获得生命③文化载体承载、表现文化内涵④越是传统文化越能得到大众青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更加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n抵心灵的动人力量。革命烈士的家书()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②承载着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载体④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因传播而有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6.电影《攀登者》以东方叙事的美学风格,讲述了共和国几代登山人的英雄故事。新时代,我们必须永远保持攀登精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启示我们()①始终发扬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定能实现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②始终发扬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定能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③始终发扬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定能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④始终发扬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成为莫言创作的宝库,广袤国土上的风土人情是莫言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正如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及相关评论所言:“莫言创作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说明莫言文学创作成功的原因。18.(12分)材料一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多年兴盛史、300多个声腔剧种和5万多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于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n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和先锋,党和人民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他们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他们的英勇表现和感人事迹可歌可泣、催人奋进,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材料二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略。习近平提出人命运共同体理念,并用中国的“和”文化来构建和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反复向世界阐释中华“和”文化,郑重表达中国的“和平”“和谐”“合作”的外交准则。他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1)结合材料一,这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英雄和先锋们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和”文化的认识。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三千孤儿入内蒙”党史故事,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1959年到1961年,我国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全国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上海及周边的许多父母不得已将孩子遗弃在上海的一座孤儿院当中,希望他们能在那里生存下去。但是,孤儿院米粮也告急。危急关头,党和政府决定,把“三千孤儿”送到内蒙古草原,交由牧民抚养。孤儿们相继被11个盟市、37个旗县的千余个家庭领回家中,被称作“国家孩子”。从那时起,孤儿们有了家,有了新的母亲和蒙古族名字,草原上的额吉(蒙古语:母亲)们悉心地照料这些“国家孩子”。三千汉族孤儿与蒙古族母亲之间,演绎了一个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人间佳话。佳话\n的背后是不变的真理: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民族精神有关知识加以说明12345678BAACDAAB910111213141516ACBACACC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余光中先生曾说:“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都凝聚在汉字中,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汉字形体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美感。据此可感悟到()①汉字是维系中华儿女情感的重要纽带②汉字的发明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的标志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④汉字具有鲜明民族性,传承着中华文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休。这表明汉字是维系中华儿女情感的重要纽带,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①④符合题意。②:文字(不是汉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错误。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错误。故本题选B。2.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②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n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中国水墨画,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①②符合题意。③:墨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③说法错误。④: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不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经典表达表明()①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②不同时代爱国主义会有相同的特点③不同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相同④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虽然是在不同时代但是都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对国家的热爱及责任担当,即不同时代爱国主义会有相同的特点,充分证明了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不同时代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不同的具体内涵,故③说法错误。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这表明()\n①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共同认知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特征③两岸同胞应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中华文化在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中发挥重要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详解】①④: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这表明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共同认知,中华文化在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中发挥重要作用,故①④入选。②:材料并未涉及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特征,故②不选。③:材料并未涉及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故③不选。故本题选C。5.我们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②具有深远持久和兼收并蓄的特质⑧是中华民族永远不灭的精神火炬④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详解】①: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①错误。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②不符合题意。③④:中华民族精神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历久弥新、永不泯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不灭的精神火炬,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不断丰富与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在2018年8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n不少专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语言资源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方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A.区域性B.独特性C.民族性D.稳定性【答案】A【详解】A:方言又叫地方语言,是指一种语言在不同地方经过历史演变而形成的分支。通行于一定的地区内。因此,方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A正确。BC:方言强调地域文化的特色,反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不能体现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BC与题意不符。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而非稳定性),强调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不变,具体内涵因时而变,并且这与题干主旨不符。D排除。故本题选A。7.《丝路山水地图》是一幅明代绢本青绿山水地图手卷,绘制了从嘉峪关到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数千公里线路上的主要城池和山川地貌,负载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成为丝路重要考证依据,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该画作()①是一份承载了厚重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珍宝②是中华民族所秉持的开放精神的历史见证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重要代表作④是中华文化继承性的典型表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题干中,《丝路山水地图》是一幅绘制于明代中后期的皇家青绿山水地图手卷,负载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成为丝路重要考证依据,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这表明该画作是一份承载了厚重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珍宝,①正确。②:题干中,《丝路山水地图》绘制了从嘉峪关到天方数千公里线路上的主要城池和山川地貌,见证了丝绸之路联系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千年来所秉持的开放精神,②正确。③:《丝路山水地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华文化的特点,但未必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选项夸大了其作用,③排除。④:《丝路山水地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华文化的继承性,但并不是中华文化继\n承性的典型表现,④排除。故本题选A。8.溯源中华民族的历史孕育中华文明的正是农耕社会,我们漫长的农耕文明中孕育了民族精神。下列反映农耕文化的古诗词与中华民族精神对应正确的是()①半夜呼儿趁晓耕,赢牛无力渐艰行——工匠精神②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奋斗精神③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团结精神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梦想精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②③:“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意思是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指众人齐心协力就能做出大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②③对应正确。①:工匠精神不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①排除。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了作者闲适自得的情趣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梦想精神。④排除。故本题选B。9.《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自1984年以来,国家拨款新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和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藏文档案,目前馆藏档案达300多万卷(册、件)。持续支持重要藏文经典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组织对勘出版《中华大藏经》藏文版,抢救整理《格萨尔王传》,出版《先哲遗书》丛书、《中华大典·藏文卷》、“雪域文库”丛书等众多宝贵藏文典籍。保护藏文典籍()①是因为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②有利于展示藏文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③有利于展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藏文化④因为藏文化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和特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n【详解】①: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①可选。②:材料反映的是保护藏文典籍,而不是保护藏文字,②不选。③:史书典籍是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保护藏文典籍,就是在保护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藏文化,③入选。④:各民族文化都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和特色,④表述不妥。故本题选A。10.容国团夺得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开启中国乒乓球王者之路;“两弹一星”的功勋们打破帝国主义垄断,使我国屹立在世界大国之林;王应睐完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迈出可喜的一大步;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们为发展共和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材料可以说明()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②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③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④爱国主义表现为在不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详解】②③: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是崇尚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且在不同时代、不同岗位,人们爱国的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②③符合题意。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①不选。④: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④说法不妥。故本题选C。11.2021年3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成都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披露了三星维遗址考古工作中的重大新发现,三星堆遗址再次闪现迷人光环。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推动三星堆遗址的考点工作有利于()①展示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坚守中华文化基本立场②研究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n③创新中华文化基本内涵,彰显中华文化时代特征④加强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详解】①:材料未涉及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坚守中华文化基本立场,①不符合题意。②④:“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推动三星堆遗址的考点工作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加强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未体现创新中华文化基本内涵,彰显中华文化时代特征,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2.“它包罗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也包罗了中西艺术接触后所发的光辉…成为人类思想领域中的一种最高表现。它总结了中国有史以来的艺术创造意识,也吸收了印度艺术的精金美玉,类化之,发挥之,成为中国伟大传统的最高标准,它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发扬。”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敦煌文化()①是不同文化汇聚交融的优秀成果②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质③是古代中西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④充分体现中华古代文化的综合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敦煌文化包罗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也包罗了中西艺术接触后所发的光辉…成为人类思想领域中的一种最高表现。它总结了中国有史以来的艺术创造意识,也吸收了印度艺术的精金美玉,类化之,发挥之,成为中国伟大传统的最高标准,它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发扬,这反映了敦煌文化是不同文化汇聚交融的优秀成果,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包容性的特质,①②符合题意。③:“古代中西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说法扩大了敦煌文化的地位,③不选。④:包容性不等于综合性,且综合性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④不选。\n故本题选A。13.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的建党精神()①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 ②赓续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血脉 ③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和思想基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详解】①:应该是伟大的建党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①错误。②④:材料表明伟大的建党精神赓续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血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和思想基点,②④正确。③: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错误。故本题选C。14.“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虛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携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也推动紫砂壶畅销世界。由此可见()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文化产品因经济效益而获得生命③文化载体承载、表现文化内涵④越是传统文化越能得到大众青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详解】①③:题干指出紫砂壶作为传统茶具的代表,它器型抱朴有虛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携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也推动紫砂壶畅销世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说明作为文化载体的紫砂壶承载和表现着文化的内涵,①③应选。②:说法错误,文化产品不仅仅有经济效益,更主要的是其社会效益,②不选。\n④:说法错误,人民大众新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是大众青睐的,④不选。故本题选A。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更加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革命烈士的家书()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②承载着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载体④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因传播而有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详解】②③: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它的片纸只字重千钧、意万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是因为它承载着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载体,②③应选。①:说法错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民族精神,①不选。④:革命烈士的家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之一,说它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言过其实了,④不选。故本题选C。16.电影《攀登者》以东方叙事的美学风格,讲述了共和国几代登山人的英雄故事。新时代,我们必须永远保持攀登精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启示我们()①始终发扬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定能实现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②始终发扬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定能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③始终发扬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定能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④始终发扬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n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详解】②:“往上攀、走下去”强调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伟大奋斗精神的体现,②符合题意。④:“登顶、到达”意味着理想目标的实现,是伟大梦想精神的体现,④符合题意。①③:引文没有体现创造与团结精神,①③排除。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成为莫言创作的宝库,广袤国土上的风土人情是莫言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正如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及相关评论所言:“莫言创作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说明莫言文学创作成功的原因。【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是莫言文学创作的宝库,莫言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国土广袤,一方水土,一方人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特色,为莫言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③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莫言的创作不仅借鉴了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作品,而且用自己的作品与他们共同充实、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详解】略18.(12分)材料一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多年兴盛史、300多个声腔剧种和5万多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于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材料二20\n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存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声腔剧种和5万多个剧目,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在西方戏剧进入中国后,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吸收其精华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分析】本题以中国戏曲的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考察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是体现类主观题。本题的知识点要求较为明确,即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考生要回忆教材知识,并结合材料作答即可。①材料中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存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材料中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声腔剧种和5万多个剧目,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吸收其精华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和先锋,党和人民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他们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他们的英勇表现和感人事迹可歌可泣、催人奋进,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材料二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略。习近平提出人命运共同体理念,并用中国的“和”文化来构建和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n习近平反复向世界阐释中华“和”文化,郑重表达中国的“和平”“和谐”“合作”的外交准则。他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1)结合材料一,这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英雄和先锋们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和”文化的认识。【答案】(1)“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2)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中国人坚守“和”文化是因为它所特有的包容性。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有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的“和”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借鉴。③中华文化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的“和”文化能促进各民族文化在和睦,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分析】背景素材:材料一以新冠疫情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为素材,材料二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和”文化为素材考点考查: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n本题需要调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的英雄和先锋们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并指出该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他们的英勇表现和感人事迹可歌可泣、催人奋进,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可联系中华民族精神。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得分点②:伟大抗疫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伟大抗疫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和”文化的认识。回答认识类主观题,一般解答过程中,需要分析原因或依据、措施或建议,或进行辨析或评析、理解或说明时,借鉴上述题型的基本思路组织答案要点。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可联系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有效信息②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联系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有异和兼收并蓄;有效信息③: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联系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坚守“和”文化的原因。得分点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有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坚守“和”文化对内的做法。得分点③:中华文化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坚守“和”文化对外的做法。\n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三千孤儿入内蒙”党史故事,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1959年到1961年,我国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全国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上海及周边的许多父母不得已将孩子遗弃在上海的一座孤儿院当中,希望他们能在那里生存下去。但是,孤儿院米粮也告急。危急关头,党和政府决定,把“三千孤儿”送到内蒙古草原,交由牧民抚养。孤儿们相继被11个盟市、37个旗县的千余个家庭领回家中,被称作“国家孩子”。从那时起,孤儿们有了家,有了新的母亲和蒙古族名字,草原上的额吉(蒙古语:母亲)们悉心地照料这些“国家孩子”。三千汉族孤儿与蒙古族母亲之间,演绎了一个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人间佳话。佳话的背后是不变的真理: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民族精神有关知识加以说明。【答案】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团结精神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前行的重要力量,“三千孤儿入内蒙”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写照。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铸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一精神的激励下,我们捍卫民族独立,推动民族发展,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壮丽诗篇。【分析】背景素材:“三千孤儿入内蒙”党史故事考点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民族团结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调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n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国家孩子”,等等→可联系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有效信息②: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等等→可联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有效信息③: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可联系团结精神的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得分点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团结精神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前行的重要力量+“三千孤儿入内蒙”。得分点③:团结精神的作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铸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一精神的激励下,我们捍卫民族独立,推动民族发展,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壮丽诗篇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28 18:10:05 页数:21
价格:¥3 大小:49.1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