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鲁科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考点规范练34大都市辐射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考点规范练34 大都市辐射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点一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21山东烟台二模)经济脆弱性是指区域发展过程中对意外冲击或干扰引起的损害的承受能力,是衡量区域发展是否健康和稳定的重要指标,主要受开放政策、产业合作、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下图为2006年、2010年和2015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脆弱性空间差异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脆弱性空间差异表现为(  )①核心城市比外围城市经济脆弱性要低 ②东部城市比西部城市经济脆弱性低 ③中山市经济脆弱性一直维持着较高等级 ④广州市经济脆弱性等级变化较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有利于降低图示区域经济脆弱性的措施有(  )①提高核心城市竞争力 ②增强区域一体化建设 ③加强区域间创新协同 ④扩大同类产业的规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D 2.B解析:第1题,中山市2006年处于中脆弱性,2010年处于低脆弱性,2015年处于低脆弱性,一直维持着较低等级,排除③。故选D。第2题,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和区域间创新协同可以提高区域发展过程中对意外冲击或干扰引起的损害的承受能力,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故选B。(2021山东德州二模)2021年4月9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杭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下图)。通过调整,进一步解决杭州市城区“大的过大、小的过小”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据此完成3~4题。\n原杭州行政区划图2021年最新杭州十区行政区划图3.调整后,上城区(  )A.服务等级提高B.重点发展工业C.服务范围扩大D.交通更加便捷4.杭州市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直接目的是(  )A.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B.扩大城市规模和影响C.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布局D.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答案:3.C 4.A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上城区和江干区部分区域合并形成新的上城区,行政区域扩大,服务范围扩大,服务等级没有发生改变,C正确,A错误;杭州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主导产业应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B错误;行政区域合并对交通影响不大,D错误。第4题,由材料可知,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了城市内部各行政区划“大的过大,小的过小”的问题,优化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正确;对城市的规模和影响作用不大,B错误;行政区划调整不会影响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C错误;也不是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D错误。(2020山东卷)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5~6题。\n5.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A.安庆—池州B.合肥—巢湖C.亳州—阜阳D.芜湖—铜陵6.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级行政中心答案:5.B 6.C解析:第5题,相邻且互为首位客运流向的城市关系紧密,适宜推进同城化。合肥与巢湖相邻且互为首位客运流向,且合肥为一级枢纽城市,其他城市组合绝大部分为单向首位客运流向,由此可判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城市组合是合肥—巢湖,B正确。第6题,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因此邻近的滁州发往南京的客流量大。滁州与合肥同属安徽省,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所以虽然合肥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C正确。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九市组成的城市群(如上图),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n的重要空间载体。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通车,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1)简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区位条件。(2)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该区域工业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3)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有利影响。答案:(1)气候温和湿润,河流众多,水源丰富;人口众多,工业企业众多,经济发达;濒临南海,铁路、公路密集,交通便利。(2)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企业技术、人才等交流合作,提升竞争力;有利于加强工业企业联系,促进分工与合作;有利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企业成长提供保障。(3)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间距离,提高城市间的交通通达度;加强广州、深圳、香港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内部联系、分工与协作,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解析:第(1)题,城市群的区位可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状况、交通等)两方面分析。第(2)题,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有利影响体现在加大区域投资、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工业企业而言,利于改造基础设施,加强区内企业联系,促进分工与协作。第(3)题,城市群形成的关键是有便捷的交通,使之形成一个具有协作关系的整体。有利影响可从缩短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加强城市联系等角度分析。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21四川绵阳二诊)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的美国制造业转移到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地。20世纪80年代初,这些企业又逐渐转移至中国大陆。近年来,美国调整政策,重启关税壁垒,迫使这些美国制造业回迁美国。据此完成1~3题。1.20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制造业先后转移到日本、韩国和中国,主要是为了(  )A.提高产品研发力B.靠近原料产地C.获取廉价劳动力D.避开贸易壁垒2.美国调整政策迫使本国制造业企业回迁,主要目的是(  )A.保护知识产权B.形成完整工业体系C.增大国内销量D.缓解国内就业压力3.回到美国的制造业企业,初期将主要直接面临(  )A.熟练技术工人短缺B.原材料、燃料短缺C.生产与研发和销售脱节D.信息服务严重滞后答案:1.C 2.D 3.A解析:第1题,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其转移不能提高产品研发力,A错误。原材料对制造业影响较小,日本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B错误。获取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追求更高利润,是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最主要原因,C正确。美国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产品销售市场并不\n是针对日本、韩国和中国,而是面向国际市场,避开贸易壁垒不是其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第2题,不论企业在哪个国家,知识产权都会受到保护,美国本国制造业回迁与保护知识产权无关,A错误。美国的工业体系很完整,本国制造业回迁不是为了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B错误。现代交通已经十分发达,产品在国外生产、制造,也可以销售到本国,本国制造业回迁与增大国内销量关系不大,C错误。材料中提到美国调整政策迫使本国制造业回迁,可推知美国制造业回迁主要是美国政府为了缓解国内就业压力采取的措施,D正确。故选D。第3题,制造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而美国前期制造业外迁,导致当前美国并没有大量熟练的制造产业的工人,A正确。美国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原材料、燃料并不短缺,B错误。美国回迁的制造业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生产与研发的部门主要在美国,高端制造业的消费市场主要是美国,所以企业回迁不会造成生产与研发和销售脱节,C错误。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发达,信息服务不可能严重滞后,D错误。(2020天津卷)20世纪80年代,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级行政中心W市进行生产经营。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下图所示。读图文材料,完成4~5题。4.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5.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技术和环保B.交通和劳动力C.市场和政策D.动力和原材料答案:4.B 5.C解析: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W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吸引企业、劳动力迁入,因此劳动力属于被动回流,A错误。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B正确。M镇第二波回流有政策吸引,第一波回流没有政策吸引,C错误。第一波回流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生产条件,更多劳动力主动回流,D错误。第5题,服装企业一般属于劳动力指向型企业,但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看重的是W市的市场条件,期间伴随劳动力进入W市;随着经济发展,W市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W市产业转移、M镇的政策吸引,导致服装企业迁回M镇,因此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市场和政策。C正确。\n(2021福建泉州检测)制鞋业是一种漂流型产业。从一个世纪前世界制鞋业开始高度集聚发展以来,鞋业制造和出口中心已经进行了多次变换。目前,全球鞋业市场和制鞋产量平稳增长,制鞋业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制鞋产业进入新一轮的调整。下图为世界制鞋产业中心分布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世界制鞋产业中心不断变化主要是为了(  )A.开辟新市场B.降低生产成本C.加强国际合作D.利用优惠政策7.欧洲制鞋出口比重上升是因为(  )A.欧洲经济出现衰退B.欧洲制鞋区内需减少C.制鞋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D.鞋业市场消费升级答案:6.B 7.D解析:第6题,世界制鞋产业中心整体是由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主要是向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可以借此降低生产成本,B对。第7题,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鞋的质量、款式等要求更高,鞋业市场消费升级,欧洲制鞋业的工艺水平高,主要生产中高端鞋类,因此其出口比重上升,D对。8.(2021东北三省四市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我国T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自1997年创立以来,一直从事外贸服装产业。2008年该公司率先在越南投资建立纺纱和成衣制作工厂,所需原料大部分需要从国内进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纺织企业扎堆越南。2020年年底,T公司又将工厂从越南迁到四川省某县,该县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开展“工厂下乡、车间到村、岗位到人”的扶贫项目。下图为T公司工厂分布位置变化示意图。\n(1)分析越南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前沿阵地的原因。(2)简述2008—2019年T公司在越南发展期间可能遇到的挑战。(3)列举影响T公司两次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4)简述2020年T公司迁到四川省后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答案:(1)越南毗邻中国,具有地缘优势;临海国家,交通便利;劳动力、水电、土地等成本低;关税较低。(2)企业扎堆越南导致竞争增强;原料来自中国,受外部限制较大;交通运输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等基础设施不便),企业发展受到制约;国内员工在越南生活不适应;越南营商环境不稳定。(3)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交通、内部交易成本。(4)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利于贫困地区脱贫,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解析:第(1)题,考查的是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结合材料信息,从越南毗邻中国的位置优势,海运的交通优势,劳动力、土地、关税等成本优势等角度考虑。第(2)题,考查的是产业转移的不利条件。结合材料信息,企业扎堆严重导致竞争压力大;企业需要从我国运输原料,受外部影响大,且增加了运输成本;越南经济落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国内员工不适应;中国和越南关系的不稳定导致营商环境不稳定。第(3)题,考查的是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的变化。在T公司两次转移过程中,劳动力、地价、交通、政策等是主要因素。第(4)题,考查的是产业转移的影响。可以从社会、经济等方面考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20 17:33:03 页数:7
价格:¥3 大小:1.5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