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第14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考点规范练45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考点规范练45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2021湖南东安一中期末)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据此完成1~2题。地点ABCP10.080.140.07P20.040.110.05P30.060.140.07P40.060.110.051.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D.减轻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2.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A.P1B.P2C.P3D.P4答案:1.B 2.A解析:第1题,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它没有拓展海洋运输空间,不会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更不能减轻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它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正确。第2题,海洋牧场的选择需要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四个海域的各项指标看,社会经济条件最好的是P1,海洋物理环境最好的是P1和P3,海洋生物条件最好的是P1和P3,综合来看东海建设海洋牧场的最优海区是P1。A正确。3.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下图表示某沿海地区填海造陆前后的变化,有关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森林遭破坏,增加山区崩塌、滑坡等灾害发生的频率 ③海滩\n消失,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④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有利于防止台风影响陆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湿地消失,原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山地森林遭到破坏,增加山区崩塌、滑坡等灾害发生的概率;海滩消失,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①②③对。在沿海应大力发展红树林等沿海防护林建设,才有利于防止台风影响陆地,④错。故选A。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渗透压力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而获得的能源。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在发电厂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淡水供给。挪威能源集团研发出了获取这种绿色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的工作原理。读图,完成4~6题。4.我国依靠海洋渗透能发电最理想的盐湖是( )A.青海西部察尔汗盐湖B.山西南部运城盐湖C.江苏东部盐城的盐湖D.新疆东部巴里坤盐湖5.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A.受天气影响小B.受地域的影响小C.电站建造成本低D.技术简单便于操作6.我国利用海洋渗透能的天然优势是( )A.有雄厚的经济基础B.山地多,地势起伏大C.有众多的内陆湖D.有漫长的海岸线答案:4.C 5.A 6.D解析:第4题,察尔汗盐湖、运城盐湖、巴里坤盐湖位于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湖水盐分浓度大,但由于气候较干旱,其附近缺乏充足的淡水,A、B、D排除;江苏东部盐城的盐湖地处江苏东部,濒临海洋,且降水较多,有充足的淡水,C对。第5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需\n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受天气影响小,A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渗透能发电都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受地域的影响都很大,B错;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水体中进行,电站建造成本高,C错;由材料可知,海洋渗透能发电技术在我国还处于研发初期阶段,说明其技术难度较大,D错。第6题,我国海岸线漫长,发展海洋渗透能的自然条件优越,D对;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不属于天然优势,A错;海洋渗透能的开发与地形关系不大,B错;海洋渗透能的利用需有充足的淡水,我国内陆湖多为咸水湖,有众多的内陆湖不是优势,C错。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1955年,连岛海堤的建成让厦门岛成为半岛,铁路和国道得以连入厦门。21世纪以来,由于港口规模较小,温州开始推进连岛兴港、围涂造地的半岛工程。与此同时,厦门开始启动拆堤建桥工程。图1示意厦门岛位置,图2示意温州位置。据此完成7~9题。7.温州半岛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工业转型B.增加城市功能C.增加城市用地D.促进旅游业发展8.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甲海域( )A.滩涂淤积增强B.盐度明显下降C.深水泊位增加D.海水污染减轻9.厦门拆堤建桥是为了( )A.改善交通安全B.降低维护成本C.促进海洋运输D.修复海洋生态答案:7.C 8.A 9.D解析:第7题,温州半岛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增加港口的建设用地,扩大港口的规模,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C正确。第8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会减缓水流速度,使滩涂淤积增强,A正确。第9题,海堤建成后,水流不通,堤内淤泥越积越多,越垒越高,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厦门拆堤建桥是为了修复海洋生态,D正确。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据此完成10~11\n题。10.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A.旅游大客车B.公交大客车C.集装箱卡车D.水产冷藏车11.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形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海啸B.赤潮C.潮汐D.寒潮答案:10.C 11.C解析:第10题,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东海大桥由上海南汇通往洋山深水港,而洋山深水港主要进行集装箱运输,因此东海大桥主要通行集装箱卡车。第11题,钱塘江大潮潮水汹涌,杭州湾大桥采用“S”形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可以减小潮水对桥梁的作用,确保大桥的安全。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濑户内海濒临太平洋,其周围被本州、四国和九州三个岛屿环抱,拥有许多优良的港口,是日本最大的内海。其气候温暖少雨,多晴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沿岸各地大规模填海造陆。濑户内海沿岸优越的条件,使其成为临海布局的有利地区,钢铁、炼油、造船、石油化工等大型联合企业发达,有“产业运河”之称。新建、新兴的大量消耗原材料的资源型工业,几乎全部分布在填海新陆上,成为临海工业区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日本许多环保组织和渔业人士纷纷采取各种形式,反对填海造陆。(1)指出濑户内海沿岸大规模填海造陆的优势条件。(2)谈谈近年来环保组织和渔业人士反对填海造陆的原因。\n答案:(1)浅海大陆架,海水浅;内海环境,风浪小;人口多,经济发达,土地需求量大。(2)填海造陆会破坏和影响自然景观;破坏海洋生态,影响海洋生物生存;使海水自净能力减弱,加剧海洋污染;渔业发展空间减小;过度填海会使海港收窄,影响船只航行。解析:第(1)题,填海造陆主要是增加陆地面积,往往选择海水浅、风浪小、当地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大的区域,该题需要抓住濑户内海属于内海大陆架浅海环境的自然条件,结合日本平原狭小、土地需求量大的社会背景回答。第(2)题,工程建设往往会带来环境问题,填海这一特殊工程会影响和破坏自然景观,导致水域面积减小,渔业和航运发展受限,加剧生态破坏和海洋污染,该题需要重点从环保组织和渔业人士的角度回答。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黑角市是刚果共和国的经济中心、重要出海口,是该国唯一一条大洋铁路的终点。2016年2月20日,中国路桥集团与该国签署了建设黑角新港项目商务合同。黑角新港建成后,将促进该地工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下图中M处是黑角港所在位置。对黑角新港的选址形成两种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在原黑角老港口的基础上扩建。观点B:在原黑角老港口北部N处开辟建设(提示:在N处建港需填海造陆)。答案:支持A观点。论据:需新建的港区设施少,工期短,投资少;新选址需填海造陆,投资费用高;与N处相比,不需要大量填海造陆,对生态环境破坏小。〔或支持B观点。论据:在北部N处建设,空间大,可实现港口的大规模发展(或者促进黑角市工业区的形成);不受原有港口条件限制,可建设一个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港口;港口建设期间可保证原有港口的正常通航(或分散港区能够缓解老港区的运输压力)。〕解析:对于黑角新港口的选址,若支持A观点,则从投资、生态等方面分析。在原黑角老港口的基础上扩建需新建的港区设施少,工期短,投资少;新选址需填海造陆,投资费用高;相对于N处,不需要大量填海造陆,对生态环境破坏小。若支持B观点,则从新建港的优势分析。在北部N处建设,空间大,可实现港口的大规模发展(或者促进黑角市工业区的形成);不受原有港口条件限制,可建设一个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港口;港口建设期间可保证原有港口的正常通航(或分散港区能够缓解老港区的运输压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