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课时规范练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课时规范练5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2021·广西5月模拟)1840年2月20日,英国外交大臣曾指令赴华全权大臣:“你们应记住,女王陛下政府不想为英国臣民获得不同样给予其他每个国家臣民的任何专有贸易特权。”鸦片战争后,和这一认识直接有关的是( )A.美国攫取了在华领事裁判权B.英人享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C.清政府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D.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2.(2021·河南开封三模)1840年《悉尼商报》刊登文章称,鸦片交易“在过去和现在都在损害这个国家的合法商业,威胁到我们收入的最重要的一个分支”。1850年纽约《商人杂志》发表文章说,“中国不能同时接受商品和毒品,因此,就英国而言,哪个工业应该受到鼓励?”材料主要反映出( )A.鸦片贸易造成了英国对华贸易逆差B.鸦片贸易不利于英国工业革命C.部分商人理性认识鸦片贸易的影响D.英国政府应大力提倡鸦片贸易3.(2021·福建福州三模)1850年,福州士绅要求将租住神光寺的英国传教士强行驱逐至城外。福建巡抚徐继畬为免别生枝节,采用施压之法使英国传教士半年后自行搬迁;结果咸丰帝以未能及时整顿地方应办事件的理由将他解职。这表明( )A.民意主导涉外事务B.反帝斗争日趋激烈C.官员问责形成惯例D.夷夏之防根深蒂固4.(2021·1月湖南适应性考试)1875—1894年,清廷共计派出76位常设驻外使领。此前清廷只有前往藩属册封的“天使”,和偶尔派出的负有特殊使命或观光考察性质的临时性使节。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B.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C.中外关系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D.清朝对外交往发生制度性变化5.(2021·四川成都三联)下面是中国近代外交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1861年设置总理衙门,具有一定近代外交性质的机构1864年总理衙门资助刊印了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1874年中国和秘鲁两国在天津正式签署《中秘友好通商行船条约》,建立了外交关系,条约对领事保护作出规定1876年起先后在英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国设置使馆并派驻使臣\n1881年经艰难谈判,《中俄伊犁条约》签署。曾纪泽争回了伊犁西南境的大片国土A.传统朝贡体系解体B.外交制度全面转型C.外交环境有所改善D.近代外交意识渐显6.(2021·山东济宁5月模拟)1860年,曾国藩上奏清廷表示“吾方以全力与粤匪相持,不宜再树大敌”,主张“俟该夷(英法)就抚”。1870年,曾国藩奏曰:“道光庚子以后办理夷务,失在朝和夕战……遂至外患渐深……惟赖守定和议,绝无改更,用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据此可知曾国藩( )A.未能认清西方列强的侵略意图B.对外妥协的倾向有所转变C.企图借助列强的力量发展洋务D.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7.(2021·安徽“五校联盟”二联)1897年,清政府根据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A.进行轻重工业比例的调整B.转移产能降低生产成本C.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统筹军事加强国防安全8.(2021·青海西宁一模)孙中山认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让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的主要原因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B.代理人统治的实现C.义和团运动的影响D.清末“新政”的实施9.(2021·山东青岛三模)1900年7月,美国总统麦金莱在写给光绪帝的信中表示:“我们派部队到中国的目的,是从严重危险中营救美国公使馆。……同时,本政府在取得其他国家的同意后,将乐于以此目的为陛下进行友好的斡旋。”美国总统此举旨在( )A.保障美国公民在华利益B.维持与清廷的良好关系C.获取对华侵略优势地位D.美化其侵略扩张的行径10.(2021·北京海淀期末)下图为列强侵华时“京师形势”的示意图。下列各项与图中所示对应正确的是( )\nA.“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B.“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C.“庚子年发生义和团……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D.“国难日亟,东北四省沦亡之后,华北五省又在朝不保夕的危机之下了!”11.(2021·山东青岛二模)《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有一幅漫画,这反映了当时( )注意,伙计们,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A.帝国主义列强合谋门户开放B.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C.帝国主义列强合谋征服中国D.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代理人12.(2021·浙江台州评估)《辛丑条约》第二款(二)规定:“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这一规定反映了西方列强意图对中国进行( )A.武力震慑B.文化侵略C.奴化教育D.心理征服二、非选择题13.(2021·广东佛山模拟)甲午战争期间,《申报》作为当时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纸,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报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为朝鲜必当与日本力争,不可稍有退让。”“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摘编自李新军《甲午战争前夕的<申报>舆论》\n材料二 《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相关报告战役报道黄海战役当日击沉倭船四艘,受伤糜烂者三艘;倭船败北后,由我船带回旅顺口赶紧修理辽东战役《连胜倭奴电信》:“自本月十五至二十三日,九连城、摩天岭、大连湾、旅顺口诸处水陆各军日与倭奴交战,连获大胜,击毙倭奴无数。”材料三 《申报》关于甲午战争消息的来源构成消息来源分类自采事件当事人讲述、官府线人情报、朝廷谕旨、社会舆论公开征求来自国内与国外,其中国外最多的是日本转载(翻译)转载国内同行报纸和国外报纸,其中香港与日本报纸是转载消息两大重要来源——摘编自曾庆雪《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申报>的失实报道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前夕《申报》对战争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度的历史与现实原因。(2)根据材料二中《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报道,可以确定的史实有哪些?哪些属于失实报道?依据材料三分析失实报道出现的原因。(3)对《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态度与报道,应该如何评价?14.(2021·广东模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三国干涉还辽后,为报复俄国,日本处心积虑,开始备战。而俄国利用八国联军侵华之机,调动15万军队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在英日同盟的压力下,俄国与中国签约同意退兵,但此后俄国蓄意拖延。在未与中方商议的情况下,俄国与日本决定在中国领土上用战争解决分歧。战争爆发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宣布严守“局外中立”,任凭两个帝国主义国家肆意蹂躏中国人民的生命与财产。战事刚起时,有人担心“若俄胜日败,则我国国人之意,必以为白兴黄蹶,天之定理……而敬畏白人之意,将更甚于今日”。同时,日俄战争也是“专制国与自由国优劣之试验场”。日胜俄败“吾国之立宪论,乃亦勃发于此时”。最终日本战胜,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东北沦为日俄战争战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答案:一、选择题1.B 解析英国外交大臣的意思是,不给中国最惠国待遇,但是享受在华的最惠国待遇,这种不\n平等的关系即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B项。2.C 解析据材料“在过去和现在都在损害这个国家的合法商业,威胁到我们收入的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可知部分商人意识到鸦片交易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故选C项;鸦片贸易扭转了英国对华贸易逆差,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鸦片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据材料“《悉尼商报》刊登”“纽约《商人杂志》”可知体现的是民间的看法,而非政府态度,排除D项。3.D 解析福建巡抚徐继畬让士绅要求强行驱逐的英国传教士半年后自行搬离神光寺,但却因为拖延了时间而被咸丰帝解职,这说明咸丰帝和福州士绅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不能容忍英国传教士租住中国的寺院,故选D项。4.D 解析根据“清廷共计派出76位常设驻外使领”可以看出清政府已经走向了近代外交,较之前“清廷只有前往藩属册封的‘天使’”的传统外交来看,已经发生了制度性的变化,故D项正确。5.D 解析从表中“总理衙门,具有一定近代外交性质的机构”“《万国公法》”“中国和秘鲁两国在天津正式签署《中秘友好通商行船条约》”这些内容可知,中国近代外交逐渐向国际接轨,近代外交意识逐渐增强,故选D项;“总理衙门,具有一定近代外交性质的机构”等这些内容指与世界国家打交道,无法判断朝贡体系的情况,排除A项;通过表格内容可以看出,近代中国从外交机构到外交方法都尝试与世界接轨,向真正的近代外交转变,但通过这几件事件无法说明外交制度已经全面转型,排除B项;近代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交环境不可能有所改善,排除C项。6.A 解析据材料“俟该夷(英法)就抚”“惟赖守定和议,绝无改更,用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可知,曾国藩始终认为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主张安抚列强,说明曾国藩没有认清列强侵华的本质,故选A项;据材料“惟赖守定和议,绝无改更”可知,曾国藩始终没有改变妥协的立场,排除B项;据材料“用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可知曾国藩妥协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统治秩序,排除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曾国藩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排除D项。7.D 解析据材料“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工厂”,结合“1897年”可知,甲午战前的军事工业设厂偏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一决定是出于保障军事工业和国防安全的需要,故选D项。8.C 解析据材料“庚子、辛丑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到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使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力量,故选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不是导致列强变更统治手段的原因,排除A项;代理人统治的实现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不是导致列强变更统治手段的原因,排除B项;清末“新政”的实施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9.C 解析据材料“190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试图通过插手中国事务,攫取利益,故选C项;保障美国公民在华利益不需要“为陛下进行友好的斡旋”,可见这只是美国插手中国事务的托词,排除A项;“为陛下进行友好的斡旋”并不代表美国总统是为了与清朝维持良好关系,美国总统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取得其他国家的同意后,将乐于以此目的为陛下进行友好的斡旋”是为获取对华侵略优势地位,而非美化其侵略扩张的行径,排除D项。10.C 解析据图“西什库教堂”“东交民巷”“圆明园”可知,其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n与庚子年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相对应,故选C项;“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指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军,排除A项;“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指甲午中日战争,排除B项;东北沦亡、华北危急是1935年日本加紧侵华制造华北事变的表现,与图中列强侵华形势不符,排除D项。11.B 解析根据漫画中“注意,伙计们,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可知其反映了各国决定武力征服清政府,但又各怀鬼胎,各谋私利,故选B项;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并非“列强合谋”,排除A项;材料除了反映列强合谋征服中国,还体现出列强之间各怀异心,C项不能准确体现材料的意思,排除;根据漫画“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可知列强合谋征服清政府,并非“扶植清政府”,排除D项。12.D 解析1901年西方列强在《辛丑条约》中,明确要求清政府给予参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城镇以停止科举考试五年的惩罚,反映了其意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斗志,是对中国人民进行的心理征服,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3.参考答案(1)态度:主张对日采取强硬态度,甚至战争。历史原因:传统“天朝上国”观念,轻视日本。现实原因: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国力有所增强;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认识不足。(2)确定的史实:中日在黄海、辽东确实发生了战争。失实报道:在黄海战役和辽东战役中,中国获胜。原因:战争消息来源众多,真假难辨;清政府封锁消息,报道较少;报纸编辑的政治立场或主观意图;消息来自外界或社会舆论,权威性不高。(3)评价:反映了国人希望国家走向强盛的爱国热情;但是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民众;给后世的历史研究带来一定的干扰。14.参考答案(1)中国东北是日俄争夺的焦点;中国贫弱。(2)日本加深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激化了清政府与人民的矛盾;破除了国人对白人种族优势的迷信;助推中国的政治变革。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