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六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6

2/96

3/96

4/96

剩余9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十六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n考向1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方向分析考向2区域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考点1能源资源的开发考向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考点2流域的综合开发\n知识体系构建\n考点1能源资源的开发5年2考,常在非选择题中考查\n1.能源资源的分类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划分依据类型举例来源来自的能量太阳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核能、地热能来自月球、太阳的引力开发利用状况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属性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潮汐能等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太阳辐射潮汐能可再生能源\n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优势条件内容开采优势中厚煤层,埋藏,适合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资源优势大、分布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市场优势我国能源消费量大,且消费量不断增加;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交通优势位置适中,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储量浅\n(2)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性条件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a.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地。b.受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山西省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②水资源a.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b.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发展,消耗量日益增大。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地形短缺水资源\n3.能源的综合利用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能源综合利用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n4.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与治理(1)环境问题①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n②综合利用过程中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环境污染\n(2)保护与治理①改进煤的利用技术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n②调整产业结构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n③“三废”的治理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废水\n5.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新教材内容](1)资源型城市衰落的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较高,传统产业衰落。(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②发展第三产业。③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④治理环境污染,绿化美化环境。⑤发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n情境探究情境1新能源开发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发展。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利用,积极引导新能源开发,对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1)分析影响我国太阳能和风能开发的自然因素。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参考答案影响太阳能开发的主要有海拔、纬度和天气状况等;影响风能开发的主要有距风源地远近、地形、天气等。\n(2)说明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情境2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原油进口急剧增加,1993年我国由原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原油净进口国。2017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接近70%。2004年,我国正式规划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到2008年底,在舟山、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参考答案提供新的能源,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状况,保护生态环境等。\n宁波、青岛、大连分别建设了以地面大型储油罐设施为主的四大储油基地。2016年,天津、兰州、独山子、舟山(二期)、黄岛(二期)等地二期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包括了西部地区和地下储备库,储备布局更加完善,储备方式趋于合理。(1)指出一期石油储备基地分布特征及其社会经济区位优势。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参考答案主要沿海分布。便利的海运和管道运输条件;炼油企业众多,市场广阔。\n(2)说明我国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意义。情境3非法采煤由于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存在长期的非法开采,黄河上游源头、青海湖和祁连山水源涵养地局部生态面临着巨大的威胁。2020年8月,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经着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参考答案满足国内石油需求,保障经济发展需要;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n手实施。下图为大型机械在木里矿区的一处矿坑内进行整治作业的景观图。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n(1)简述木里矿区非法开采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2)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治理,提出有效措施。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参考答案地表形态改变,原生植被遭到破坏;裸地面积增加,土地荒漠化加剧;矿石、矿渣堆积,占用大量土地;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发生频次增加。参考答案对非法开采的煤矿矿坑进行回填;采用工程措施加固矿坑边坡,增加裸地的地表植被覆盖;在矿区及周边区域划定生态恢复区,严格限制矿产开采活动;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鼓励民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n情境4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煤炭、硅石(主要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等矿产资源丰富,曾号称“塞上煤城”。近几年,该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缩影。推测石嘴山市从“塞上煤城”实现产业转型的具体措施。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返回目录考点2参考答案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煤炭产业比重;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考向1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方向分析1.典例[2020全国Ⅲ卷,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下图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1)估算该休闲城至吉隆坡市中心和国际机场的距离,说明其位置优势。(4分)(2)说明废置矿场和矿坑湖为建设该休闲城提供的有利条件。(6分)(3)该休闲城定位高档。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背景出发,分析该休闲城主要的客源市场。(8分)(4)该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简述这样的模式对吸引消费者的作用。(4分)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1.解析第(1)问,距离可根据图中比例尺和图形信息进行估算。位置优势从距离市中心较近和交通通达度高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废置矿场地价低廉,利用该区域建设休闲城投入少;矿坑湖水域面积大,有利于休闲城打造优美景观。第(3)问,休闲城定位为高档旅游中心,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背景看,高档客源市场应是经济发达地区,如首都和马来西亚其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其他发达地区来马来西亚旅游的人员较多。第(4)问,休闲城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方便游客进行消费,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答案(1)距吉隆坡市中心约20千米,距国际机场约40千米。(2分)离两地距离较近,临高速公路(交通方便、用时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国外)游客前往。(2分)(2)废置矿场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3分)矿坑湖水面较开阔,可作为休闲城环境景观营造的核心。(3分)(3)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4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4分)(4)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2分)服务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强。(2分)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情境转化从废置矿场到旅游胜地的发展模式,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的启示有哪些?2.变式[2021江苏南通期中,22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夕张市位于日本北海道中部地区,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开采优质煤矿,以“煤都”闻名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夕张市经济开始衰退,考点2参考答案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空气质量;进行生态修复,绿化美化环境;发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休闲观光旅游。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煤矿企业相继破产。为此,夕张市试图通过开发观光旅游、打造蜜瓜农产品品牌等措施进行产业转型,但一直没有收到明显成效。夕张市的人口数量已由鼎盛时期的116908人(1960年10月)锐减至8593人(2017年5月),而今该市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超过总人口的50%。材料二白银市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区,地貌以基岩山地和山间盆地为主,地表基岩裸露。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也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铜城”。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白银市已探明的铜矿资源濒临枯竭,伴生矿产资源也开始萎缩,支柱产业辉煌不再,2008年白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示意图。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1)据图说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并简述理由。(8分)(2)分析夕张市经济衰退、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6分)(3)鉴于夕张市转型失败的教训,阐述白银市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考虑的产业转型可能面临的困境。(8分)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2.解析(1)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应为繁荣时期即将进入衰退时期的阶段。在进入衰退时期之前产业应及时转型,城市才能继续发展。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2)夕张市经济衰退、人口减少与煤炭开采成本及能源地位、经济结构、产业转型等有关,分析如下。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3)产业转型可能面临的困境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条件、生态环境、地形限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答案(1)生命周期④—⑤。(2分)此时资源产业开始衰退,(2分)但是城市经济依然保持一定时期的繁荣,有能力承受传统产业衰退的冲击(2分),且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分)(2)煤炭开采成本上升,煤炭能源地位下降;(2分)城市经济结构过于单一;(2分)发展观光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转型不成功。(2分)(3)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基础薄弱;(2分)地处我国西部地区,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分)生态环境脆弱;(2分)山地多,平地少。(2分)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考向2区域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3.典例[2021山东地理卷,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4分)(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6分)(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4分)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3.解析第(1)问,太阳能发电站需建在太阳辐射丰富的地区,风能发电站需建立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读图可知,氢能的原料是水、煤、化工尾气等,可用于燃料、供热等。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是生产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第(2)问,由材料可知,大同市通过改变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大同市研发能力的提高,带动产业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同市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提高,促进产业向好发展。第(3)问,注意审题,一是注意“新能源产业之都”,回答新能源的特点;二是“生态意义”,从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方面分析。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新能源产业可以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有利于其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其生态安全提供保障。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答案(1)氢能的生产受时空限制小;(2分)利用方式灵活多样。(2分)(2)改变以煤炭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2分)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分)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2分)(3)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2分)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环境质量,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2分)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方法技巧新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传统能源类似,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2)与市场(发达地区)的距离。(3)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有广阔的土地;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4)科学技术水平。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2.新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4.变式[2021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启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下图)。该项目通过海上风力发电机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底座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虽然该项目施工难度较大,但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1)分析在山东北部莱州湾海域建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4分)(2)推测该项目施工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6分)(3)简述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3分)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4.解析第(1)问,山东北部莱州湾海域面积广阔,风能资源丰富。主要从海域面积、生物种类、市场需求和政策等方面分析莱州湾海域建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例如,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第(2)问,海洋资源开发难度大主要与海洋环境条件恶劣和开发技术要求高有关。海洋恶劣的环境条件主要从海水性质、海水运动、海底地质和海洋灾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答题思路参照下图: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3)由材料可知,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提高了海洋空间的利用效率;海上发电机的建设会破坏海洋生态,但是发电机桩基还可起到类似人工鱼礁聚集鱼类的作用,对海洋生态起到修复作用,同时可提高渔业产量。考点2返回目录\n能源资源的开发考点1答案(1)海域面积广阔,风力资源丰富;(1分)海洋生物繁多;(1分)经济发达,对渔业产品和清洁能源的需求量大;(1分)政策支持。(1分)(2)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高;(2分)受风暴潮等恶劣天气影响,且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2分)新模式的探索,技术攻关成本高。(2分)(3)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减少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的影响;(1分)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1分)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的利用效率。(1分)考点2返回目录\n考点2流域的综合开发5年1考,常在非选择题中考查\n流域开发自然背景的分析可从地形、气候、水系、矿产等方面进行,并结合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确定开发的方向和措施。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具体分析如下。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条件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环境要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对流域开发的影响地形、地势多山,地势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水能开发,建水电站。陆路交通不便,发展。修建船闸和水库。水能航运\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环境要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对流域开发的影响气候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流域内水量较为丰富。较早成为发达的农业区。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很。给航运带来不便,需将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作物的生长需求产生矛盾。水库蓄水,解决灌溉的问题。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航运条件。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航运不便。建水库,建船闸。水量不稳定。航运不便。促航运。不稳定好\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环境要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对流域开发的影响矿产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铜、磷、锌等。利于工业发展。有利于流域早期开发;造成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n1.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措施和效益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经济效益\n3.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与目的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治理措施目的建设。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防洪和发展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减轻及减小河流含沙量。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控制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水利工程水土流失\n4.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的借鉴田纳西河成功的治理与开发,对我国河流的综合开发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1)以河流为流域治理的核心。(2)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3)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4)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5)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程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6)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旅游业。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综合开发水电\n思维拓展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n情境探究情境1卡普斯浪河水电站建设卡普斯浪河(下图)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年径流量接近6亿立方米。温泉水库建于卡普斯浪河上,在出山口上游27千米处。温泉水库建成后,对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调蓄作用显著。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n若在卡普斯浪河上规划建设一水电站,请在图中用“”标注合适位置,并阐述你的理由。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参考答案画图如下:\n情境2拉萨河开发拉萨河总落差1620米,平均坡降2.9‰,上中下游的平均坡降分别为3.8‰、2.6‰、1.9‰。直孔水电站(图中水利工程)位于拉萨河中下游交界处,距拉萨市约96千米。西藏将在拉萨河城区段建设多座拦水坝,缓解拉萨河部分流域因变成沙滩而出现的沙漠化现象。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理由:上游汇水面积较大,此处河流年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较快;位于河流出山口位置,工程建设量小,库容量大。\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n(1)说出图中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2)分析直孔水电站没有建在上游地区的原因。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参考答案发电;提供水源(灌溉、工业与生活用水);削峰补枯,减轻旱涝灾害。参考答案上游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建设难度大;河流径流量较小;交通不便,不利于施工;人口稀少,离能源消费地距离远,输电成本高;生态环境更加脆弱。\n(3)推测拉萨河部分流域沙漠化严重的季节,并说明拦水坝能缓解拉萨河部分流域沙漠化的原因。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参考答案冬季。拦水坝建成后,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夏季削弱洪峰侵蚀力度,冬季防止河床裸露后遭风力侵蚀,减轻沙漠化。\n情境3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贾鲁河流经郑州市区的西部、北部,是郑州市最长的一条河流,被郑州市人民称为“金腰带”。近年来,随着工农业快速发展,贾鲁河水系生态恶化,出现有河皆干、有河皆污现象。2016年起实施的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坚持以生态为基础,构建从外到内“林堤滩水”连续的自然生态格局。工程新建桥梁12座、拦蓄水坝15座、排水涵闸16座、游路104千米、堤顶道路115千米,湖泊湿地新增4处,河道扩宽至90—350米,水面面积达11.5平方千米,绿化面积达20.95平方千米,已初步呈现水岸交融、绿色和谐的水生态景观(下图)。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n说明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对郑州市生态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返回目录考点1参考答案修建拦蓄水坝,增加枯水期水量,提高枯水期空气湿度;拓宽河道,修建排水涵闸,提高丰水期行洪能力;增加湖泊湿地,提高蓄洪能力,减轻城市内涝和洪灾风险;增加湿地和绿地面积,有利于调节气候、改善水质、增加水资源、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美化环境;增加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增加,空气质量得到提升。\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考向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1.典例[2021湖北地理卷,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芦林湖是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处著名景点和重要水源地,它是利用原有河谷地形筑坝形成的人工湖,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图1)。某研学小组实地调查发现,在该湖东北不远处的谷地里建有一座小型溢流坝,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图2示意芦林湖及周边地形。考点1返回目录\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考点1返回目录\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1)拦沙是该溢流坝的主要功能,请说明理由。(8分)(2)结合图2,分析建设该溢流坝的有利条件。(6分)(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保持芦林湖一湖清水永续利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考点1返回目录\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1.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溢流坝靠近河流入湖的位置,由于河流上游流经山谷,有大量的泥沙,河流挟带泥沙入湖,溢流坝可以起到拦截泥沙的作用,以保证芦林湖清澈的水质;从材料中得知,芦林湖为人工湖,面积不大,拦截泥沙可以防止湖泊面积萎缩。(2)从图中可以看出溢流坝靠近湖泊,并且位于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泥沙淤积;河流出山口处沙、砾石等原料充足,便于就地取材;从图中可以看出溢流坝靠近公路,交通较为便利。(3)要实现芦林湖的永续利用可从实施工程措施和加强管理方面分析。考点1返回目录\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答案(1)该地降水丰富,上游河段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2分)修建溢流坝可以有效减缓流速,河流侵蚀和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2分)河水挟带的泥沙,大量在坝内淤积,入湖泥沙减少;(2分)清澈的河水可从溢流坝上方流至芦林湖,保证芦林湖具有良好水质和较大蓄水量(库容)。(2分)(2)该处地形平缓开阔,流速较缓,储存空间大,利于泥沙淤积;(2分)离湖较近,能有效减少泥沙入湖,河道附近多沙,砾石,建坝原材料丰富;(2分)距公路较近,交通便利,便于及时清淤。(2分)考点1返回目录\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3)在入湖河道内修建溢流坝等拦沙工程(减少泥沙直接入库,保证湖泊蓄水库容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封山育林,加强水源地的植被保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强水源持续供给能力);加强大坝变形监测和大坝防渗处理(减少湖水渗漏);节约集约用水;禁止(限制)湖区周边建设活动,建立完备的污水处理系统(防止水源污染,保证饮用水的水质优良);加强管理和宣传,实施湖长负责制,设置水源地保护牌,不乱丢垃圾,倡导游客文明绿色旅游。(答出其中4点得8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考点1返回目录\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方法技巧考点1返回目录\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变式[2021浙江6月选考]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完成2—3题。考点1返回目录\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2.该类型小流域内()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3.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考点1CD返回目录\n流域的综合开发考点2解析2.由图可知,上游主要是山地,地势起伏大,以山地森林生态景观和梯田果林农业景观为主,人口和小城镇少,A错误;中游城镇可能有部分是河运集散地,但不会均为河运集散地,B错误;图示下游以平原湿地生态景观和水网良田农业景观为主,地势平坦,水运发达,经济较繁荣,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C正确;滨海以滩涂沙洲生态景观和围垦养殖农业景观为主,商业并不是滨海城镇的主要职能,D错误。3.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水易排泄,因而洪水威胁不严重,A错;中游地区地势起伏较上游小,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小,B错;河流下游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存在水体污染问题,但经过环境保护举措的实施与污染治理应有所缓解,C错;由图可知,滨海地区的农业景观主要是围垦养殖,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滩涂湿地被围垦,面积锐减,D对。考点1返回目录\n主题情境1旧貌新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主题情境2流域开发——水银行\n旧貌新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主题情境1返回目录情境引入太湖之滨的浙江省湖州市,近年来积极探索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有机融合,废弃矿山经治理后,在这一方土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湖州采矿历史悠久,石料品质好,采矿业一度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采矿业小、散、乱、低的开发方式以及过度开发,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21世纪初,湖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废弃矿山治理。昔日矿坑深邃、边坡陡峭、乱石成堆、满目荒芜的废弃矿山,经过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环境大为改观。湖州市在废弃矿山平整出来的土地上,建立了以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为主要方向的工业园区,用以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下图示意湖州地理位置。考点1考点2\n旧貌新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主题情境1返回目录探究设问(1)阐述湖州发展采矿业的优势条件。(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府开展废弃矿山整治的积极意义。(3)简述湖州市工业园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解题思路(1)从开发历史、产品质量、市场、交通等方面综合分析。(2)采矿业发展中问题的改善即其积极意义。(3)据图文材料从位置、交通、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叙述。考点1考点2\n旧貌新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主题情境1返回目录参考答案(1)采矿业历史悠久,矿石开采经验丰富;石料品质好,受到消费者青睐;邻近上海、苏南等消费市场,市场广阔;濒临太湖,水路运输成本较低。(2)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增加了土地资源,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治理了矿坑和边坡,减少了安全隐患。(3)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杭州、南京和上海等经济和科技发达城市较近,便于承接这些城市转出的高新技术产业;交通线路密集,交通便捷;整治后的工业园区环境优美;当地政府政策支持。考点1考点2\n旧貌新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主题情境1返回目录高考链接考点1考点2\n旧貌新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主题情境1返回目录变式训练1.[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江西省上饶市广丰盆地(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内黑滑石储量有10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被誉为“中国黑滑石之乡”。黑滑石矿区内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道路多为泥土路。近年来,为实现黑滑石矿业的转型升级,当地政府积极改造围绕“卖原料”形成的低端产业生态圈。与此同时大力进行公路扬尘治理、千亩废弃矿地(坑)整治,并积极发展马家柚(特色水果)产业和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考点1考点2\n旧貌新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主题情境1返回目录(1)分析当地矿区公路扬尘污染多发的运输因素。(6分)(2)从调整土地利用方式的角度指出该地千亩废弃矿地(坑)整治的方向。(6分)(3)从原料角度为当地改造低端产业生态圈提出合理的措施。(6分)考点1考点2\n旧貌新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主题情境1返回目录1.解析(1)由材料可知,矿区内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矿区道路多为泥土路,路面尘土较多;路面不平坦,车辆颠簸,矿石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散落现象;运输车辆从泥泞区域经过,车轮上会附着大量泥土,在之后的行驶过程中也会转变为扬尘。(2)对于千亩废弃矿地(坑)的整治,要因地制宜。地形平坦的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坡度较大的地方可以发展林果业;地理位置较好,且交通便利的废弃矿地(坑)平整后,建设民居,打造成新农村(居民点);利用矿坑形成的水域,改善水质和周边环境,发展旅游业或水产养殖业。(3)江西多丘陵地形,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在原料开采过程中要注重对水土的保持和植被的保护;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原料进行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通过科技创新,打造原料深加工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考点1考点2\n旧貌新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主题情境1返回目录答案(1)原料多采用公路运输;运输过程中存在原料(黑滑石)散落等问题;运输车辆车轮上附着的大量泥土在行驶过程中会转变为扬尘;矿区多泥土路,路面未经硬化,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易卷起路面尘土。(每点2分,3点即可)(2)将地形较平坦的废弃矿地(坑)复垦成耕地,发展种植业;将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矿地(坑)打造成马家柚产业(特色林果业)基地;将区位较好,交通便利的废弃矿地(坑)打造成新农村(居民点);利用矿坑形成的水域营造环境景观发展旅游业或发展水产养殖业。(每点2分,3点即可)(3)在原料开采过程中注重对水土的保持和植被的保护;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原料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延长原料加工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打造原料深加工品牌,提高市场认可度。(每点2分,3点即可)考点1考点2\n流域开发——水银行主题情境2返回目录情境引入科罗拉多河被称为美国西部生命线。1922年,为解决用水带来的区域争执,美国七个州签订了水权分配协议。同时,为调蓄时空分布不均的水资源,人们在河流上相继修建了多座大坝。随着人口增加,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部分地区设立了水银行,即允许农场主等水权拥有者将水权进行买卖。西部一些水价较高的城市则通过一定的措施帮助农场节水。该流域反复用于灌溉后下泄的河水给三角洲地区的土壤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图。考点1考点2\n流域开发——水银行主题情境2返回目录考点1考点2\n流域开发——水银行主题情境2返回目录探究设问(1)科罗拉多河上游地区为该河主要补给区,年温差较大。说出科罗拉多河开发前径流量的季节分配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析设立市场主导水权的水银行对该地区农业用水所产生的积极作用。(3)最近几十年,美国在科罗拉多河拆除多座大坝。分析该行动对下游水生生物环境所产生的有利影响。(4)探究河流下游的河水盐度严重超标对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考点1考点2\n流域开发——水银行主题情境2返回目录解题思路(1)据河流的补给分析。(2)结合材料从水资源的再分配和节水等方面分析。(3)从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变化和洄游等方面回答。(4)使用盐度超标河水灌溉→土壤盐度升高→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参考答案(1)特点:春、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成因:该地区冬季受西风控制,水汽遇山脉阻挡爬升,多降雪并积累,径流量小;春、夏季气温升高,积雪大量消融,河流流量增大。考点1考点2\n流域开发——水银行主题情境2返回目录(2)有利于当地农场发展节水技术,节约水资源;有利于调节农业生产和其他用水之间的矛盾;促进灌溉用水在区域间的重新分配。(3)下游水量增大,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河流输沙量增大,下游河道冲淤逐渐平衡,水生环境(水温、流速等)向原生态恢复;鱼类洄游不受阻碍,有利于鱼类的生存繁衍。(4)土壤盐度增加,盐碱化现象加剧;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考点1考点2\n流域开发——水银行主题情境2返回目录高考链接考点1考点2\n流域开发——水银行主题情境2返回目录变式训练2.[2021吉林长春5月质检,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北部,流域内沉积了较厚的冰碛物和河湖相沉积物,地表物质疏松。18—19世纪,流域内80%的土地被开垦,为发展种植业,人们在该河上修筑了众多规模较小、蓄水容量有限的磨坊坝,平均坝高不足6米。19世纪后期该流域内洪灾加剧,此后,该河上的众多磨坊坝逐渐被拆除,磨坊坝的拆除改变了该河的水动力条件与水沙运移规律。20世纪20年代起,流域内人口外迁,经济转型,大量耕地转化为森林,但该河流域的输沙总量仍然上升。此后流域内始终坚持植树造林,且环境政策渐趋严格。考点1考点2\n流域开发——水银行主题情境2返回目录(1)推测18—19世纪该河流域众多磨坊坝的用途。(6分)(2)简析19世纪后期流域内洪灾加剧的原因。(6分)(3)20世纪20年代初期,该河流域内退耕还林,但输沙总量仍然上升,试分析其原因。(8分)考点1考点2\n流域开发——水银行主题情境2返回目录2.解析(1)水坝的用途可结合材料,从水能利用、防洪、灌溉等方面分析。利用水坝落差产生较大水流,为磨坊提供水能;水坝上游蓄水可调节河流径流,减轻洪水威胁,旱季可提供灌溉水源。(2)流域内自然灾害加剧的原因,主要从自然特征和人类活动角度综合考虑,具体从植被破坏、磨坊坝库容减小、土质状况导致调蓄能力减弱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材料显示流域内疏松沉积物较多,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抬升,磨坊坝库容减小,一遇暴雨,水流快速汇集,排水不畅,洪水加剧。(3)结合材料,主要从磨坊坝拆除后水动力条件和水沙运移规律进行论述,还要结合区域的土壤、植被进行综合考虑。考点1考点2\n流域开发——水银行主题情境2返回目录答案(1)利用水力碾磨谷物;调节径流(雨季防洪,枯水季供水),保障耕作;减轻流水对河岸土壤的侵蚀,保护沿岸土地;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2)流域内大量开发,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径流变化大);地表土质疏松,水土流失加剧,磨坊坝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水位升高,库容减小,调蓄河流的能力减弱;流速慢,泄洪能力差。(每点2分)(3)磨坊坝逐渐废弃,洪峰峰值增大,侵蚀增强;(2分)磨坊坝废弃后,库区淤积的泥沙遭到冲刷,重新成为悬沙进入河道;(2分)流域内地表物质疏松,易被侵蚀;(2分)20世纪20年代初期,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水土流失仍较严重。(2分)考点1考点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07 00:01:31 页数:96
价格:¥3 大小:3.4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