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统考版高考生物一轮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必修3稳态与环境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7

2/97

3/97

4/97

剩余9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n课前自主预习案高效课堂课堂总结历届真题\n课前自主预习案\n素能目标★考向导航\n基础梳理——系统化知识点一 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区域各种群落演替物种数目目测估计法\n2.群落的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概念实例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________狼与兔、鹰与鼠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和空间等牛与羊、水稻与稗草寄生一种生物________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________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食物资源寄居有利\n3.群落的空间结构分层光照强度食物环境资源镶嵌湿度和盐碱度自身生长特点\n知识点二 群落的演替代替速度和方向植被彻底消灭土壤条件种子地衣草本植物森林多年生草本植物乔木火山岩过量砍伐弃耕\n基能过关——问题化一、判一判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P72—正文)()2.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称为捕食,捕食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P73—图4-10)()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P74—正文)()4.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P74—正文)()5.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P75—探究)()√√√√×\n6.诱虫器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P76—探究)()7.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P78—正文)()8.在沙丘、火山岩、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P80—正文)()9.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P81—正文)()√√×√\n二、连一连1.主要种间关系的特点及实例(连线)\n2.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其特点、实例(连线)\n三、议一议【教材易漏拾遗】1.[必修3P72“资料分析”](1)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混合培养时,后者由于_____________而在竞争中获胜。(2)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混合培养时,二者之间的竞争强度变化是___________。(3)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和某种杆菌比较,后者在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殖能力较强弱→强→弱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n2.[必修3P77基础题T2改编]在一个水族箱中生活着两种原生动物,且A捕食B,二者间用一屏障隔开,经一段时间养殖后,使二者均达到最大值,倘若在此时撤掉屏障,请推测两种群的变化趋势。提示:屏障撤掉后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由于种群A捕食种群B,种群B的数量减少,而种群A的数量增加。但随着种群B数量的减少,种群A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出现数量减少,种群B的数量又会出现一定的增加。假设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种群A和种群B将出现此消彼长的相对稳定情况。\n3.[必修3P78“思考与讨论”改编](1)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何苔藓能取代地衣?(2)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取而代之,还是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提示:地衣通过分泌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逐渐取代了地衣。提示: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可存在。\n高效课堂\n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及物种组成(国考5年1考)(全国卷:2019全国卷Ⅰ)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几种种间关系的比较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____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豆与根瘤菌互利共生\n____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____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____;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____。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寄生竞争ab\n____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狼与兔,青蛙与昆虫捕食\n1.正确辨析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1)种内关系包括种内斗争(种内竞争)和种内互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2)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①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②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种内竞争)。(3)寄生和共生都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主要区别是看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寄生),还是对双方都有利(互利共生)。\n2.巧辨几种种间关系曲线(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生共死)。(2)捕食曲线——不同步性变化的此消彼长(但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其一,依两条曲线的关系,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可捕食A;其二,依最多个体数,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故由图中A的最大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推出B捕食A。(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n任务2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现象。(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______分布。分层镶嵌\n(3)观察下列图示,完成与群落空间结构相关的问题①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图:________;B图:________。②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图:①植物分层:______;②动物分层:___________________。B图:地形变化、土壤______、______的差异、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光照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湿度盐碱度\n对群落结构认识的四个易误点(1)“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呈现“分层”现象,竹林中的竹子是种群,不具有群落的空间结构。(2)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3)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取决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4)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物种在垂直空间方向上的分布,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合理利用资源或空间的空间配置格局,它存在于所有群落(包括草坪群落)中。\n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群落相关基础知识考查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江苏卷,T24]()(2)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海南卷,T22BC]()(3)池塘中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海南卷,T19C]()(4)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江苏卷,T5D]()(5)一块农田中的田鼠和杂草属于竞争关系。[全国卷,T3A]()√×√√×\n(6)群落中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全国卷,T4B]()(7)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全国卷,T4D]()(8)农田中豌豆和杂草、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关系依次为竞争、互利共生、寄生。[全国卷,T3改编]()(9)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广东卷,T4A]()(10)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海南卷,T17B]()(11)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全国卷Ⅰ,T4D]()√×√×××\n高考VS教材高考溯源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3P71~75,考查角度侧重群落的结构,准确界定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及群落水平结构与成因是解题关键。\n[即时对练](人教必修3P72资料分析改编)生态学家高斯为研究三种草履虫的种间关系完成了如下实验,其中尾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大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a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呈现捕食关系B.图a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利C.图b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在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草履虫分别是尾草履虫、大草履虫D.图b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C\n解析:图a显示两种草履虫间呈现竞争关系,混合培养时对尾草履虫不利;图b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体现了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即垂直结构。\n考向二种间关系考查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答案:C\n解析:从曲线上可以看出,甲、乙应该为捕食关系,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的食物链应该是藻类→浮游动物→鱼。投放某种鱼的初期,乙和丙因争夺生存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由于鱼是大量的,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会急剧减少,而由于食物缺乏等导致生存斗争加剧,鱼类随之也会大量减少。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最终仅剩甲种群。\n3.[四川卷]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案:A\n解析:随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的生物量变小,植物间的竞争将减小;蜥蜴活动地点距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蜥蜴个体数越少;蝗虫种群密度、植物生物量、蜥蜴个体平均数均随距石头远近变化而变化,故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n4.[2022·景德镇一中高三月考]某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4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生产者B.表中5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了一个群落C.河虾与水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只有鱼甲和鱼乙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虾水蚤、小球藻水蚤、河虾小球藻答案:C\n解析:水蚤是浮游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消费者,A错误;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表中5种生物全部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群落,B错误;据食物链可知,河虾捕食水蚤,同时河虾和水蚤都以小球藻为食物,故河虾与水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C正确;根据食物链可知,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鱼甲、鱼乙、河虾,D错误。\n考向三群落的空间结构5.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弃耕农田演替到树林阶段后,其群落结构不再发生变化B.湖泊沿岸、近岸区和湖心分布不同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群落结构的存在利于减少生物间生存斗争,优化利用环境资源D.森林中生物群落有垂直结构,而玉米田生物群落无垂直结构答案:C\n解析:弃耕农田演替到树林阶段后,其群落结构也会受环境因素等影响发生变化,A错误;湖泊沿岸、近岸区和湖心分布不同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群落结构的存在利于减少生物间生存斗争,优化利用环境资源,C正确;森林中生物群落有垂直结构,玉米田中生物群落也有垂直结构,D错误。\n6.[2022·南京市高三模拟]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不同的作物品种答案:C\n解析:植物群落出现分层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光照(森林)和温度(高山)有关,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群落从而出现分层现象;充分利用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可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譬如玉米和大豆间种,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一块田地中的玉米是一个种群,不存在群落特征;合理密植是为了削弱种内斗争充分利用资源以增加产量。\n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国考5年1考)(全国卷:2020全国卷Ⅱ)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比较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________________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________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___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环境条件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时间经历的时间____经历的时间____速度________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彻底消灭土壤条件长短缓慢较快\n影响因素____因素________较为关键实例裸岩、____和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________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共同点能量:总生产量____,群落有机物总量____;结构:营养结构____,物种多样性____,稳定性____自然人类活动沙丘弃耕农田增加增加复杂增加增强\n群落演替类型的判断方法(1)从起点上判断:①起点为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是初生演替。②起点为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环境是次生演替。(2)从时间速度上判断:①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②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n任务2群落演替的特征(1)方向:____________。(2)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________。(3)结构:营养结构变得________,物种多样性________。一定的方向性增加复杂增加\n任务3群落演替的原因(1)________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2)________不断进行繁殖、迁徙。(3)群落内部由于________造成内部环境改变。(4)__________关系不断发生变化。(5)人类活动的________。环境生物本身生命活动种内和种间干扰\n与群落演替有关的三个误区(1)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最终都要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2)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3)演替并不都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n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群落演替的基础知识考查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江苏卷,T5C]()(2)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福建卷,T3D]()(3)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海南卷,T17D]()(4)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海南卷,T24D]()(5)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安徽卷,T6C]()××√×√\n高考VS教材高考溯源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3P78~81,考查角度侧重群落演替的类型确认,两类群落演替的过程、特点等。\n[即时对练](人教必修3P82基础题T4改编)一个湖泊生物群落经一系列演替后,可以变成森林生物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先有哪个阶段()A.沼泽B.湿地C.草原D.森林答案:A解析:湖泊生物群落演替的次序包括:沼泽→湿地→草原→森林,故应选A。\n考向二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分析2.[2022·陕西咸阳高三检测]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水平结构只与地形变化有关B.群落演替都能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C.群落演替是由群落外部环境条件决定的D.植物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光照直接相关答案:D\n解析: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诸多因素有关,自然群落演替使群落结构变得复杂,而人类因素使群落可能变得简单,如围湖造田等群落演替是由群落内部变化决定的,A、B、C错误;植物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乔木适宜强光照,灌木、草本需要光照依次减弱,分层现象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D正确。\n3.[经典模拟]某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而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1所示。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覆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如图2所示。\n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近水缓冲区群落能代表核心区群落形成的早期状况C.芦苇只分布在核心区,说明该湿地群落存在垂直结构上的差异D.人类的干预活动能加速该湿地群落向陆地群落演替的进程答案:B解析: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近水缓冲区在光滩区和湿地核心区之间,可以代表核心区群落形成的早期状况;芦苇只分布在核心区,说明该湿地群落存在水平结构上的差异;从本题信息及题图无法得出“人类的干预活动能加速该湿地群落向陆地群落演替的进程”的结论。\n4.[经典高考]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1)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答案:B\n解析:种植植物与不干预相比,生物数量及种类都明显提高,因此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A错误;根据表中可知,种植植物后小型土壤动物明显增多,B正确;边坡甲实验时没有移栽乔木,但也有可能发生群落的演替而自然长出乔木,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D错误。\n考向三群落演替的综合考查5.[2022·唐山市高三考试]上个世纪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使104万公顷的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经过30多年的恢复和保护,火烧迹地上重新长起了大片树林。森林覆盖率由火灾后的61.5%提高到87%以上,动植物种群基本得到了恢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火灾发生后,该群落演替的类型是初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该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现群落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它们呈镶嵌分布D.森林的恢复过程中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共同进化答案:A\n解析:火灾发生后,森林的土壤条件还存在,所以该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A错误;演替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群落中的优势物种不断改变,所以该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B正确;现群落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群落在水平结构上常常呈镶嵌分布,C正确;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共同进化,森林的恢复过程中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共同进化,D正确。\n6.[2022·山西省大同一中质检]如图是某地沙丘中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沙丘上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B.引起上述群落演替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该地区雨水增多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中所有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D.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不同与植物对光、肥、水等的生长需求不同有关答案:C\n解析:在沙丘、裸岩等上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生物的种类从无到有,A正确;植物类群的增加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如土壤含水量、温度、光照、矿质元素等,不同地区、不同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影响生长的因素不同,干旱地区植被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B、D正确;演替中优势种的数量会增加,而劣势种数量一般会减少甚至消失,C错误。\n7.[2021·辽宁沈阳市高三三模]大兴安岭冬季严寒而漫长,温暖季短,有大面积落叶针叶林,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某林区发生火灾后,植被演替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灾后的林地上发生的是初生演替B.与针阔混交林相比,针叶林土壤有机物含量较多C.与阔叶林阶段相比,草本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更加复杂D.火烧后,草本、灌木和乔木的丰富度均逐渐下降后保持稳定答案:B\n解析:火烧迹地发生的演替是从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与针阔混交林相比,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所以土壤有机物含量更多,B正确;与阔叶林阶段相比,草本灌木阶段垂直结构更为简单,阔叶林阶段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所以阔叶林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更加复杂,C错误;据图分析,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乔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先增加接着减少,后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n8.[全国卷Ⅰ]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保留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而初生演替过程中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演替速度较慢。\n(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变快未发生改变解析: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而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因而在自然条件下,也会向荒漠化方向演替,所以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n高考必考教材实验(1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完善实验原理(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______场所。(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__________和目测估计法。栖息取样器记名计算法\n任务2实验流程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地形和环境情况取样地点地点、时间土壤样本分类并做好记录统计表\n↓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________,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________。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演替的时间越长,物种________,群落结构________不同的不同的越多也越复杂\n做好该实验的几个注意事项(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尽可能多的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应根据土壤中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和趋湿性来收集。(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可均分为若干组,供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对于不认识的动物也应作好记录,并记为“待鉴定××”,并记下其特征。(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n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分析处理1.[2022·河北唐山模拟]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答案:C\n解析: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切记不可忽略,需要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错误;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B错误;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而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有较强活动能力,宜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D错误。\n2.[2022·黑龙江省鸡西一中调研]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他两个草原B.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表中数据C.表中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数/平方米)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答案:C\n解析:表格中数据不能说明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他两个草原;对于植物种类、产量等不能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表格不能说明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但是能看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n考向二实验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3.[经典高考]下列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答案:C解析:土壤中的动物因食物来源和栖息条件不同,在土壤中也存在分层现象;土壤动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是竞争、捕食、共生等;土壤盐碱度不同,导致植物在水平分布上有差异,土壤中的动物群落结构也会因此存在差异;表层土中含有的动物种类较少,不能准确反映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n4.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木死亡形成的林冠层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生物群落中,林窗下与林下枯落物层及不同深度土壤中小动物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土壤动物种类数(种)\n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常用样方法B.光照仅影响森林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C.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小动物种类数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D.据图可知,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不同答案:C解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光照不仅影响森林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还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据图可知,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中小动物种类数不同,无法得知种群密度,D错误。\n5.[经典高考]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身体___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较强微小解析: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n(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B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的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竞争捕食\n解析:(2)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的环境,利于跳虫存活,若要采集甲螨作为标本时,不需要保持甲螨的活性而是要保持其形态不变,吸虫器D中的酒精可将其及时固定,防止腐烂。(3)跳虫与甲螨、线虫都以酵母菌为食,所以跳虫与甲螨属于竞争关系,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n[实验理论归纳]调查类实验的步骤及方法(1)调查类实验的一般操作步骤:选定调查课题→确定调查方法→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设计记录表→进行结果分析。(2)常用的调查方法:询问法、问卷调查法、取样调查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取样器取样法)、野外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法等。如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可用询问法或问卷调查法;调查土壤中螨虫的种群密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n课堂总结\n[网络建构提升]丰富度捕食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次生演替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n[长句应答必备]1.群落指的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该地区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2.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则与栖息条件和食物有关。3.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4.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n历届真题\n[翻阅教材品原味]1.[2021·全国甲卷]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答案:C\n解析:植物群落演替常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A正确;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弃耕农田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正确;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一般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弃耕农田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其上的演替不需要经历苔藓阶段,C错误;在演替过程中,通常群落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群落一般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D正确。\n(高考VS教材)选项教材原文教材页码A项[人教必修3]P81B项[人教必修3]P80\nC、D项比较教材图4-14和图4-15会发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不经历苔藓阶段,C错误。同时比较图4-14和图4-15对应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会发现,群落演替过程中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D正确。[人教必修3]P79P80\n2.[2021·全国乙卷]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________(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有限的大草履虫处于劣势甚至死亡,双小核草履虫占有优势\n解析:(1)据题干信息可知,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选择动物应遵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原则。竞争排斥发生在资源受限制的条件下,因此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竞争中,大草履虫处于劣势而被淘汰,双小核草履虫数量增加,故当实验出现大草履虫处于劣势甚至死亡,双小核草履虫占有优势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n(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位置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若进化出新的资源利用方式便可长期共存解析:(2)两种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的雀科鸟经进化后能达到长期共存,说明二者在取食的种子方面存在差异,如取食的种子的大小不同、种子的硬度不同、种子的位置不同,还可以是取食的时间不同等。(3)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竞争排斥会导致某一物种灭绝,而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物种在生存空间、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出现差异,从而能减弱种间竞争而达到共存。\n[人教必修3]P73(高考VS教材)\n[历届比对研考向]3.[2020·全国卷Ⅱ]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③①②答案:A解析:河水携带泥沙进入大海时,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的过程中,海水逐渐淡化,所以,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生长环境的变化为:生长在海水环境中→生长在淡水环境中→生长在陆地环境中,对应的植物群落演替顺序是②①③,A正确。\n4.[全国卷Ⅰ]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答案:D\n解析:灌木阶段中灌木的生长为各种生物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所以灌木阶段的物种丰富度要大于草本阶段的,A错误;由于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因此无论从垂直结构上,还是从水平结构上看,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灌木阶段的物种比草本阶段更加多样化,使得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群落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草本阶段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正确。\n[同类选做找共性]5.[2021·山东卷]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答案:A\n解析:放入螺后,L中的甲藻数量大幅度减少,并减小到较低水平,此时间段L中乙藻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丙藻数量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说明螺在甲藻减少的情况下主要捕食乙藻,即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A正确;据没有螺存在的M中三种藻类数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B错误;导致L中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捕食,C错误;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D错误。\n6.[2021·河北卷]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答案:B\n解析: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的若虫与成虫的比值由16.5∶26.7变为1.8∶1.7,年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并无变化,仍然是上部叶最多,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所以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改变,B错误;由单作转为邻作,增加了玫瑰,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D正确。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02 11:00:19 页数:97
价格:¥3 大小:9.7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