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归纳概括题型分类梳理(人物形象 事件发展 心理变化)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归纳概括题型分类梳理(人物形象 事件发展 心理变化)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
2
/5
剩余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归纳概括题型分类梳理(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心理变化)壹知识梳理一、人物形象概括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人物形象概括解题方法1、 抓住细节,展示人物风采。主要抓住人物描写的方法。2、抓住细节,丰满人物形象。理清情节,演绎人物性格发展史。找准冲突,展现人物思想境界。3、纵横对比,挖掘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有时候不能孤立地来看,还要通过纵横对比来挖掘人物的性格。4、用文中直接出现的词语。要特别注意人物描写的语句。常考题型1、以分析归纳为方式的解说题。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环境、情节、关键语句和具体的写人方法,说明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特征,并据此能概括出作品的主题。2、以赏析评价为方式的论说题。要求学生在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观点和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对人物形象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价。3、以感悟、联想为方式的延伸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获得启示。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有:A是要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入手去剖析,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语句去体会;B是要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理性的思考来品味人物的特征;C是要善于联想和想象。出题形式填空题 简答分析题 选择题易错点1.词语概括不准确,词语积累不够。对策:平时多积累人物形象的词语。如亲情类的文章中,多出现母亲和父亲的人物形象的概括。母亲:吃苦耐劳,关爱子女。父亲:教子有方,机智聪明。老师:关爱学生,教法独特,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爱岗敬业等等。把握不好文章中关于人物描写的分析。对策:根据文章中心,抓住文章的主要事件,概括出人物的主要形象。抓住人物描写。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经历。品味语言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情感、性格。留意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灵轨迹。紧扣动作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揣摩心理活动描写,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2.对比的手法没有落到实处。对策:纵比:即将同一人物个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相比较。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在出场时说自己是“罪囚”,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甚至打算在破庙里暂且安身。当他明白高太尉派人定要他性命时,才杀死陆虞侯等人,“便出庙门投东去。”可见,他的个性特征由“逆来顺受”走上了“反抗”之路,主要原因是一个“逼”字,从他身上看到了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必然性。横比:即将不同人物的异同相对比。如《骆驼寻宝记》一文中,将骆驼与其它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骆驼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为大家谋福利的高尚境界。二、事件概括和故事情节概括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所谓事件,即文章的情节,是指文章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文章中矛盾冲突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最能凸显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又往往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节,能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依据。 知识点1: 故事情节概括解题方法1、根据已知答案确定答题范围。2、根据已知答案进行仿写。3、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如果已知答案是文中的原词,那么我们也要去文章中抓住关键词语来进行概括。常考题型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出题形式 填空题 表格题易错点1、 概括不准确,不全面。会漏掉六要素中的某一点。对策:首先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2、 没有抓住关键词语,比如表示线索的词语对策:有些题目含有隐性的条件。比如 “文章以‘两角钱’为线索,请你梳理故事情节”,回答这种题目的时候要注意每一个故事情节中都要出现“两角钱”。3、 没有根据已知答案进行仿写。对策:例如:一共三点,有一点题目中已有,只要考生答两点,考生可以揣摩、仿照题目中的一点的答法,去完成试题。4、 没有抓住答题区间。对策:比如题目中出现了“蘑菇没采到,采到了山果”,那么首先确定它是在文中的那些段落出现的,从而确认前一事件和后一事件的答题区间。知识点2: 事件概括解题方法概括题考查的,是看考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所以“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提取法。即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将其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这种方法既适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2.组合法。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这种方法适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之上、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3.自写法。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风格、概括作者观点、给文章加上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答题时应进行要点综合式的概括,进行分步分层的概括,进行突出重点、突出主体的概括。 以上是答题的基本方法,还有一种特别的方法是提炼法,提炼法主要用于发现规律,或是构段的规律,或是写句的规律等等,其思维方式是求其共同点,答题时要运用自写法。常考题型1、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详细方法见解题方法)2、 请概括某某在文中做的事情(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概括)3、 哪些事件能体现出人物的某某的性格(重点是关注性格,从文中找表现这一性格的事件)出题形式 填空题 简答题 选择题易错点1、 阅读习惯上的问题。有的考生阅读时一目十行,只看个大意;有的考生只看文章的局部,只能断章取义;有的考生还没有读懂,就急于回答问题。因此不完整或回答错误。对策:仔细分析标题,采取圈画法,把重点的句子划出来,比如: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 不会整体理解、体验文章的内容。有些试题看上去好像就文章的局部提出问题,其实。很多题目是要求考生从文本的整体内容来考虑的。有的考生不注意整体把握,答题难免偏颇。对策:把握文章内容,首先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全文,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句和段落的内涵,从而明确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点、怎么样做了什么事。读时必须注意感知的完整性,即必须把局部放在整体的背景下加以考察,来归纳内容。3、审题不清楚,没有真正的去理会出题者的意图,找不准答题区间。 对策:在中考中,命题者为了给考生提供帮助,在题目中会给考生暗示阅读范围,一般有文本局部整体和文本全部整体的区别:如果是“阅读……,完成”或者是“联系上下文……”一类明确阅读范围的试题,属于局部阅读的整体感知;如果是“联系全文”、“从文中看……”等等,这就是文本全部内容的整体感知。因此考生特别注意题目的提示,更好的阅读,更好地归纳内容答题。三、心理情感变化概括 心理情感变化概括解题方法1、根据已知答案确定答题范围。 2、根据已知答案进行仿写。3、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如果已知答案是文中的原词,那么我们也要去文章中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常考题型请概括文中某某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出题形式 填空题易错点1、 词语概括不准确,不全面 对策:通过事件去分析心理,专注于文本中人物描写的句子,特别要抓住人物心理描写的句子。2、 词语不是表现心理和情感变化的。对策:仔细审题,答案概括出来后,要认真检查所概括的词语是不是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3、 没有抓住答题区间。对策:比如题目中出现了“惭愧”,那么首先确定它是在文中的哪些段落出现的,根据题目中的空格,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概括出人物的心理变化。4、 没有进行仿写。对策:例如:一共三点,有一点题目中已有,只要考生答两点,考生可以揣摩、仿照题目中的一点的答法,去完成试题。贰例题汇总(2022浦东一模)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18分)黑夜的火车李朝德①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车窗外,落日失去了最后一抹余晖,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应该早黑透了吧,那么晚打电话告诉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列车在黑夜中呼啸着,望着车窗外的阑珊灯火,我一路忐忑。②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座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城际列车要穿过村里。我家离铁路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火车黑夜穿过家乡,最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将在窗外忽闪而过,那种兴奋与激动难于描述。③10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去宣威。母亲知道我要路过村里,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有些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我理解这时的沉默。车过村里,母子相距不过几百米,却不能相见。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村里时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向你摇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对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些意外和为难,黑夜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算怎么一回事?但母亲很高兴,一口答应了下来。④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由单线变成复线后,铁路沿线早在10多年前就全线封闭。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早被栅栏完全隔断,要过铁路只能翻越天桥,现在只剩下三四米宽的道口。我坐的这趟火车时速大概120公里。这样的速度通过那个道口要多长时间呢?可能半秒都不到吧!相互能看见?⑤窗外一片模糊,无边的黑暗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也看不见熟悉的风景。焦躁中,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流光溢彩。我正纳闷儿这是哪条路呢,着白色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几个字就出现了。我一阵悲凉,“施家屯”是隔壁村庄,火车应该在一分钟前就已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和站在路口的母亲。我颓然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没有看见你,火车已经到了施家屯。”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⑥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能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空欢喜一场。⑦松林村的一草一木,我再熟悉不过,怎么会看不出来呢?我不甘心地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小时就能到村里,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母亲连忙阻止,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这样做是她的错。我没有办法,自己赌气也是跟母亲赌气:“那就明晚还在这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招手,一定可以看见。”我又一次要求母亲去铁路口,固执得有些残忍。我坚定地认为,是我的疏忽,才会没看见站在车窗外的母亲,那么近的距离怎么能看不见?⑧那晚返程时,我早早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飘移,伏在玻璃上,我尽量睁大眼睛,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景物。我想起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的光明在哪里呢?⑨此时,我又看见了“施家屯收费站”,心头撞鹿。内外温差大,车窗内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 (A慌忙、B急忙)用手掌擦亮玻璃,双手 (A捂住、B罩住)眼眶遮挡车内的亮光,让自己也陷入与外面一样的黑夜,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索一景一物。我终于看见被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看见了村庄里萤火般的昏黄灯光。⑩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寻找并摇手呼喊,火车却过了!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啦!”母亲也说:“我也看见你了。”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⑪我在黑夜中的火车里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小米田的道口,不过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有删改)18.联系上下文,第⑨段号横线上应当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 。(填编号)(2分)19.理解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5分)情节母亲的表现“我”的内心情感提议见面②意外、为难等待见面④①安慰我悲凉、不甘、愧疚如愿见面③紧张、激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第⑦段中的两处“固执”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①段画线句是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B.第③段加点词“沉默”表明母亲的话是在安慰“我”,她其实渴望见到“我”。C.本文语言生动华丽,饱含母子间互相牵挂、关心体贴的深厚情感,极具表现力。D.本文的记叙顺序是倒叙,且以第一人称视角,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2.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分)参考答案:18.A、B(2分)19.①错过见面(1分) ②很高兴,一口答应(1分) ③用电筒光照火车(1分) ④激动、忐忑、后悔、疑感、焦躁(任选两点)(2分) 20.(4分,意对即可)示例一:不相同。母亲的“固执”是因为她坚决不同意“我”返程时费尽周折回家看望她(1分),固执中包含对孩子的理解、体贴(1分);我的“固执”是因为未能了却与母亲相见的心愿,又一次要求母亲到铁路口等候(1分),固执中包含赌气、任性(1分)。示例二:相同。两处“固执”都包含对对方的理解和体贴,母亲理解体贴孩子,不愿影响孩子的工作(2分),孩子理解体贴母亲,希望补救上次的“空欢喜”(2分)。(只答出:相同,两处“固执”都包含对对方的理解和体贴。给1分)21.C(3分)22.交代火车上的“我”小,道口窄,母亲的身高矮小,以此来突出母亲见到我的不易,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1分)而我却两次让母亲这么做,也表达了我对母亲两次深夜在路口等待的愧疚和对母亲深深的思念(1分),总结全文,升华了文章的主旨(1分)。以省略号结尾,意犹未尽,引人深思(1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标题含义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概括内容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标题作用
中考语文热点专题记叙文阅读之概括主要内容(知识点梳理 练习)
中考语文热点专题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梳理 练习)
2023年中考语文提升课堂:小说阅读之梳理情节,归纳概括要点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记叙文阅读知识 分析人物形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初中记叙文阅读知识 概括大意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赏析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5-30 10:18:55
页数:5
价格:¥3
大小:39.57 KB
文章作者:134****3617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