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梳理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高考化学--学考尖峰知识手册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8

2/28

3/28

4/28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浙江良品图书有限公司精彩三年学考尖峰化学专题梳理一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必修第一册第6—7页 指导意见第7—12页】1.物质组成的相关概念(1)元素与核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如H元素有1H、2H、3H3种原子,即3种核素。(2)单质与化合物(4)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5)同素异形体①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②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化学性质相似。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一般属于化学变化。2.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3.物质两大简单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如图为物质的分类)(1)化学物质有“名不符实”的现象:①冰水混合物实际上是纯净物;②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③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等。(2)只含一种元素或者组成元素质量比恒定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与O3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C2H4与C3H6组成的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恒定的。(3)酸(或碱)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或碱)性,但呈酸(或碱)性的溶液,溶质不一定是酸(或碱)。典例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其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O3是正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解析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所以它是盐而不是碱。Na2CO3中含有钠离子,所以是钠盐;Na2CO3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所以是碳酸盐,也是正盐。A典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Na2O分别属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CuSO4·5H2O是一种化合物解析A项中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中生石灰与水混合:CaO+H2O===Ca(OH)2,发生了化学反应;C项中O3属于单质;D项正确。D【必修第一册第9—11页 指导意见第7—12页】1.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质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不涉及物质化学组成改变的一类性质。(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也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内容化学性质主要包括:①氧化性、还原性;②酸性、碱性;③稳定性;④活泼性;⑤毒性等。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2)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①物理变化: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试验、电离等。②化学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干馏、裂化、裂解、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3.化学反应的分类4.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物质之间的转化及化学方程式或反应过程举例(1)金属+盐―→金属和盐Fe+CuSO4===Cu+FeSO4(2)金属+酸―→盐和氢气Zn+H2SO4===ZnSO4+H2↑(3)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Ca―→CaO―→Ca(OH)2―→CaCl2(4)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S―→SO2―→H2SO3―→Na2SO3(5)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Na2O+CO2===Na2CO3(6)碱+盐―→碱+盐2NaOH+CuSO4===Cu(OH)2↓+Na2SO4(7)酸+盐―→酸+盐HCl+NaClO===HClO+NaCl(8)盐+盐―→盐+盐BaCl2+Na2SO4===BaSO4↓+2NaCl常见物质间转化的5个误区(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2)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H2SiO3、Fe(OH)3。(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N2与O2反应不能直接生成NO2。(4)Fe与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5)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Fe3+。典例3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C典例4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解析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选项A正确;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纯净物和化合物是包含关系,选项B错误;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氧、硅、铝、铁、其他,选项C错误;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金属氧化物,不是盐,选项D错误。【必修第一册第8—9页 指导意见第7—12页】1.分散系(1)含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2)分类: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3)常见的胶体:烟、云、雾、AgI水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2.常见分散系的比较3.Fe(OH)3胶体的制备(1)反应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操作步骤向小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将其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4.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特别提醒】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鉴别溶液与胶体,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nm,而不是丁达尔效应。典例5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5.5~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B.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C.该分散系不能透过滤纸D.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OH)3B解析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的分散系是胶体,则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也能透过滤纸;由该分散系的颜色可知分散质不是Fe(OH)3。典例6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氢氧化铁胶体B.CuSO4溶液C.酒精D.KCl溶液解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一个特征性质,故应选择氢氧化铁胶体。A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5-27 16:00:19 页数:28
价格:¥10 大小:740.63 KB
文章作者:134****361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