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8

2/28

剩余2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试卷一、我会选择(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1.(3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消化食物B.火柴折断C.水蒸发D.铁丝受热熔化2.(3分)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B.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D.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3.(3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NaOH固体B.蒸发C.倾倒液体D.量取液体4.(3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硫C.镁D.红磷5.(3分)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A.生活中用作调味品的食盐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C.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D.作为建筑材料的大理石6.(3分)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衡营养,少吃蔬菜多吃肉第28页(共28页),B.霉变的花生,油炸后可食用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健康D.预防缺铁性贫血,推荐食用加铁酱油7.(3分)振兴乡村,发展农业生产,化肥起着重要作用。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需施加的化肥是(  )A.KClB.CO(NH2)2C.KNO3D.NH4H2PO48.(3分)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可防止铁制品生锈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D.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9.(3分)建设美丽家园,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大量燃放烟花B.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排放C.垃圾分类处理D.生活中减少塑料袋的使用10.(3分)铜能与浓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2O4B.NO2C.NOD.N2O11.(3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B.当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t2℃时,向30g甲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75g12.(3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第28页(共28页),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C、CuO、Fe三种粉末分别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Na2CO3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C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D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水溶解,过滤A.AB.BC.CD.D13.(3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B.向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固体C.向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锌粉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滴入硝酸铜溶液D.向一定质量的CuSO4和H2SO4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第28页(共28页),14.(3分)现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是由Al、Mg、Zn、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H2,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样品的组成仅有两种可能B.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12g二、我会填空(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5.(4分)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氖气  ;(2)三个汞原子  ;(3)两个铁离子  ;(4)葡萄糖  。16.(6分)化学源于生活。请回答:(1)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下列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①静置②吸附③过滤④蒸馏(2)桂平市木乐镇是运动服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氨纶是制作运动服的一种材料,它属于  (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3)化石燃料包括  、石油和天然气。燃油汽车所用燃料是由石油分离出来的,其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CO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我市投入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的新能源公交车,该公交车在充电时是将  能转化为  能。17.(6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第28页(共28页),(1)核废水中含有大量具有放射性的氘,排放到海洋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氘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含有1个中子。如图1是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氘的质子数是  ,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2)如图2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①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三、我会回答(18题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19题每空2分,共12分)18.(6分)“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有效推进“碳中和”,发展“低碳经济”,其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高纯硅的简易生产流程。请回答:(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  。四氯化硅(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2)“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  不同,将物质分离出来。(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4)流程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6分)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是由NaOH、CaCO3、K2SO4、CuSO4、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请回答:(1)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  。第28页(共28页),(2)固体样品中一定没有  。(3)生成白色沉淀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我会实验[除20(1)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22分]20.(10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可选用A或C,装置C的优点是  ;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21.(12分)某校甲、乙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纯碱的性质”实验中,分别做了如图1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分别倒入洁净的A、B烧杯中。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固体不溶物,上层溶液呈红色。【提出问题】烧杯中的上层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猜想假设】一定含有NaCl,可能还含有NaOH、Na2CO3、Ba(OH)2、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明同学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Ba(OH)2、Na2SO4。小红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查阅资料】第28页(共28页),①HNO3与Na2CO3反应是分步进行的:Na2CO3+HNO3═NaNO3+NaHCO3(先),NaHCO3+HNO3═NaNO3+H2O+CO2↑(后)。②B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甲组同学:往A烧杯中逐滴滴入稀HNO3,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无色。烧杯中固体不溶物的质量,随滴入稀HNO3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写出固体不溶物质量增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此得出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  。乙组同学: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B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Na2CO3继续往上述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HNO3  【交流反思】乙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根据甲组同学所做实验的现象,无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存在NaOH,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五、我会计算[22(1)、(2)各1分,(3)2分,(4)4分,共8分]22.(8分)请根据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信息作答:第28页(共28页),(1)K2CO3中钾、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2)实验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为  。(3)实验所用K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0.1%)。(4)计算原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至0.1%)第28页(共28页),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选择(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1.(3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消化食物B.火柴折断C.水蒸发D.铁丝受热熔化【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消化食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火柴折断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水蒸发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丝受热熔化是铁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3分)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B.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D.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分析】A、根据氧气的用途分析;B、根据氮气的用途分析;C、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分析;D、根据空气污染分析。【解答】解:A、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说法正确;第28页(共28页),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说法正确;C、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D、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3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NaOH固体B.蒸发C.倾倒液体D.量取液体【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对准手心,所示操作错误。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第28页(共28页),4.(3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硫C.镁D.红磷【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5.(3分)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A.生活中用作调味品的食盐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C.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D.作为建筑材料的大理石【分析】根据盐的组成进行分析,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金属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错误;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属于碱,不属于盐,故正确;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由金属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错误;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金属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错误。第28页(共28页),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种类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结合盐的概念进行。6.(3分)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衡营养,少吃蔬菜多吃肉B.霉变的花生,油炸后可食用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健康D.预防缺铁性贫血,推荐食用加铁酱油【分析】A、根据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蒸馏水中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解答】解:A、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要均衡营养,合理摄入蔬菜、肉类,故选项说法错误。B、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即使油炸后也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C、蒸馏水中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可推荐食用加铁酱油,故选项做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黄曲霉素等)、六大营养素的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3分)振兴乡村,发展农业生产,化肥起着重要作用。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需施加的化肥是(  )A.KClB.CO(NH2)2C.KNO3D.NH4H2PO4【分析】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说明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使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解答】第28页(共28页),解: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说明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使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D、NH4H2PO4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作用、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8.(3分)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可防止铁制品生锈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D.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分析】A、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B、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可防止铁制品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C、发现煤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立即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能与酸反应,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灭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3分)建设美丽家园,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第28页(共28页),A.大量燃放烟花B.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排放C.垃圾分类处理D.生活中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分析】A、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容易发生火灾,造成环境污染;B、污水处理后排放不会对河流造成水污染;C、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D、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解答】解:A、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容易发生火灾,还会产生产生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故A错误;B、污水处理后排放不会对河流造成水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B正确;C、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故C正确;D、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从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来倡导对环境的保护,贵在从自己做起。10.(3分)铜能与浓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2O4B.NO2C.NOD.N2O【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反应前后铜原子都是1个,氢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是NO2。故选:B。【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1.(3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28页(共28页),A.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B.当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t2℃时,向30g甲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75g【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A说法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B说法正确;C、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没说是否饱和,不能判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C说法错误;D、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50g水中最多溶解25g,所以t2℃时,向30g甲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75g,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3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C、CuO、Fe三种粉末分别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Na2CO3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C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第28页(共28页),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D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水溶解,过滤A.AB.BC.CD.D【分析】A、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D、根据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会观察到产生气泡;与碳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B、Na2CO3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C、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说明了金属活动性Fe>Cu;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能置换出银,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氯化钾,再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分离出二氧化锰,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3.(3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第28页(共28页),A.电解水B.向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固体C.向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锌粉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滴入硝酸铜溶液D.向一定质量的CuSO4和H2SO4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分析】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C、硝酸铜和镁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和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部分固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液溶解度增大,部分氢氧化钙溶于水,溶液质量增大,最终小于原溶液质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第28页(共28页),C、硝酸铜和镁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和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3分)现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是由Al、Mg、Zn、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H2,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样品的组成仅有两种可能B.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12g【分析】铝、镁、锌、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0.2gH2和无色溶液,无固体剩余,说明样品中不含铁和银,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取该样品2.4g,向其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H2,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说明了样品中不含铁和银;由反应的质量比可知,2.4g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2.4g铝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0.2g,2.4g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小于0.2g。A、若只有镁,2.4g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符合题意;若是铝与锌的混合物,2.4g的混合金属与酸反应,生成了0.2g的氢气,符合题意;若是镁、铝、锌三种金属的化合物,2.4g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0.2g的氢气,该样品的组成有三种可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反应生成0.2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是9.8g,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样品中不一定含有M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第28页(共28页),D、反应生成0.2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根质量是9.6g,则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9.6g+2.4g=12g,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我会填空(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5.(4分)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氖气 Ne ;(2)三个汞原子 3Hg ;(3)两个铁离子 2Fe3+ ;(4)葡萄糖 C6H12O6 。【分析】(1)根据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分析;(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解答】解:(1)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氖气由氖原子构成,表示为:Ne;(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三个汞原子表示为:3Hg;(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4)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故答案为:(1)Ne;(2)3Hg;(3)2Fe3+;(4)C6H12O6.第28页(共28页),【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6.(6分)化学源于生活。请回答:(1)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可以通过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下列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④ (填序号)。①静置②吸附③过滤④蒸馏(2)桂平市木乐镇是运动服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氨纶是制作运动服的一种材料,它属于 合成纤维 (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3)化石燃料包括 煤 、石油和天然气。燃油汽车所用燃料是由石油分离出来的,其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CO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我市投入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的新能源公交车,该公交车在充电时是将 电 能转化为 化学 能。【分析】(1)根据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以及水的净化方法进行解答;(2)根据氨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进行解答;(3)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能量转化进行解答。【解答】解:(1)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静置沉淀可以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吸附沉淀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悬浮杂质;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得到蒸馏水,因此,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水的方法。故填:煮沸;④;(2)氨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属于合成纤维;故填:合成纤维;(3)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的新能源公交车,该公交车在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填:煤;电;化学。【点评】本题充分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联系实际,情景新颖,但考查知识不难,了解相关知识细心解答即可。17.(6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第28页(共28页),(1)核废水中含有大量具有放射性的氘,排放到海洋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氘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含有1个中子。如图1是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氘的质子数是 1 ,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一 周期。(2)如图2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①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C、O (填微粒符号)。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2CO2 ,属于 化合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分析】(1)根据元素的种类、原子核外的电子层等于其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来分析;(2)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化学反应的原理与特点来分析。【解答】解:(1)氘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质子数与氢原子的质子数相等,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则氘的质子数也是1;由氢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氢原子的核外有一个电子层,所以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周期;故填:1;一;(2)①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故填:C、O;②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填:2CO+O22CO2;化合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有关问题,化学反应的类型、物质的构成等方面均是由微观图示反映的信息得出的,解题的关键是知识与图示的结合。三、我会回答(18题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19题每空2分,共12分)18.(6分)“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有效推进“碳中和”,发展“低碳经济”,其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高纯硅的简易生产流程。第28页(共28页),请回答:(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 SiO2 。四氯化硅(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 。(2)“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 沸点 不同,将物质分离出来。(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HCl 。(4)流程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HCl3+H2Si+3HCl 。【分析】(1)依据石英砂的成分分析;依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2)依据蒸馏原理分析;(3)依据流程图信息分析;(4)依据流程图信息分析。【解答】解:(1)石英砂的成分为SiO2;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四氯化硅(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填:SiO2;+4;(2)蒸馏原理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出来,故填:沸点;(3)分析流程图信息可知,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Cl;故填:HCl;(4)分析流程图信息可知,流程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Si+3HCl,故填:SiHCl3+H2Si+3HCl。【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流程图的分析能力,主要是利用流程图及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19.(6分)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是由NaOH、CaCO3、K2SO4、CuSO4、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请回答:第28页(共28页),(1)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 碳酸钙、氢氧化镁 。(2)固体样品中一定没有 CuSO4 。(3)生成白色沉淀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4+BaCl2=BaSO4↓+2NaCl 。【分析】根据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12g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4.9g的白色固体和无色溶液,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白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0.88g的气体,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4.9g2.156g假设4.9的沉淀全部是碳酸钙,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是2.156g,但是现在只生成了0.88g,所以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沉淀,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会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钾,所以(1)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2)固体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3)生成白色沉淀b的反应是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故答案为:(1)碳酸钙、氢氧化镁;(2)CuSO4;(3)Na2SO4+BaCl2=BaSO4↓+2NaCl。【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四、我会实验[除20(1)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22分]20.(10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第28页(共28页),(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分液漏斗 ;② 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BF (填字母)。(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CaCO3=CaCl2+H2O+CO2↑ ,发生装置可选用A或C,装置C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a (填“a”或“b”)端通入。【分析】(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2)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以及题目要求选择收集装置;(3)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装置特点总结装置优点;根据气体密度选择进气口。【解答】解:(1)①为加入液体的分液漏斗,②为收集液体的水槽;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水槽。(2)高锰酸钾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故选B为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空气不易混入,故选排水法收集气体,因此选择F为收集装置;故答案为:BF。(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C装置带有活塞开关和多孔隔板,关闭活塞开关,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开关,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先在底部聚集,所以从短口a进气;故答案为:2HCl+CaCO3=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21.(12分)某校甲、乙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纯碱的性质”第28页(共28页),实验中,分别做了如图1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分别倒入洁净的A、B烧杯中。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固体不溶物,上层溶液呈红色。【提出问题】烧杯中的上层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猜想假设】一定含有NaCl,可能还含有NaOH、Na2CO3、Ba(OH)2、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明同学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Ba(OH)2、Na2SO4。小红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硫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 。【查阅资料】①HNO3与Na2CO3反应是分步进行的:Na2CO3+HNO3═NaNO3+NaHCO3(先),NaHCO3+HNO3═NaNO3+H2O+CO2↑(后)。②B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甲组同学:往A烧杯中逐滴滴入稀HNO3,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无色。烧杯中固体不溶物的质量,随滴入稀HNO3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写出固体不溶物质量增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NO3═NaNO3+NaHCO3 。由此得出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 Na2CO3 。乙组同学:第28页(共28页),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B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仍为红色 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Na2CO3继续往上述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HNO3 产生气泡 【交流反思】乙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根据甲组同学所做实验的现象,无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存在NaOH,理由是 若无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硝酸反应后碱性消失,溶液也会变为无色,且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 (用文字叙述)。【分析】【猜想假设】根据硫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解答;【实验探究】甲组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分析;乙组根据实验的结论和实验操作分析;【交流反思】根据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反应无明显现象分析。【解答】解:【猜想假设】小明同学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Ba(OH)2、Na2SO4,硫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因此猜想错误;故填:硫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实验探究】甲组根据HNO3与Na2CO3反应是分步进行的:Na2CO3+HNO3═NaNO3+NaHCO3(先),NaHCO3+HNO3═NaNO3+H2O+CO2↑(后),开始先生成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很小,因此固体的质量增加;往A烧杯中逐滴滴入稀HNO3,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无色,因此可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故填:Na2CO3+HNO3═NaNO3+NaHCO3;Na2CO3;乙组根据实验的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Na2CO3,因此取B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BaCl2溶液,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含有氢氧化钠,溶液仍呈碱性,因此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继续往上述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HNO3,硝酸与碳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气泡;故填:溶液仍为红色;产生气泡;第28页(共28页),【交流反思】若无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硝酸反应后碱性消失,溶液也会变为无色,且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无法确定氢氧化钠的有无;故填:若无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硝酸反应后碱性消失,溶液也会变为无色,且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点评】本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验题,难度较大。试题涉及到了试验设计、常见离子组的鉴别。学生对方程式的书写应熟练掌握。五、我会计算[22(1)、(2)各1分,(3)2分,(4)4分,共8分]22.(8分)请根据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信息作答:(1)K2CO3中钾、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3:2:8 (写最简比)。(2)实验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为 氯化钾、碳酸钾 。(3)实验所用K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3.8% (精确至0.1%)。(4)计算原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至0.1%)【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计算出K2CO3中钾、碳、氧元素的质量比;(2)根据溶液的成分和数据分析,加入的碳酸钾先与稀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每50g的碳酸钾完全反应生成了5g的沉淀,则30g的碳酸钾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3g,总沉淀是7.5g+3g=10.5g>10g,说明了碳酸钾由剩余,据此分析实验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3)根据50g的碳酸钾完全反应生成了5g的沉淀可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再计算出所用K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根据生成了的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可计算出氯化钙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K2CO3中钾、碳、氧元素的质量比(39×2):12:(16×3)=13:2:8;(2)由溶液的成分和数据可知,加入的碳酸钾先与稀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每50g的碳酸钾完全反应生成了5g的沉淀,则30g的碳酸钾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3g,总沉淀应是7.5g+3g=10.5g>10g,说明了碳酸钾有剩余,所以实验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钾、碳酸钾;(3)设50g的碳酸钾溶液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K2CO3+CaCl2=CaCO3↓+2KCl第28页(共28页),138100x5g解得:x=6.9g实验所用K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8%(4)设原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为yK2CO3+CaCl2=CaCO3↓+2KCl111100y10g解得:y=11.1g原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11.1%。答:原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11.1%。故答案为:(1)13:2:8;(2)氯化钾、碳酸钾;(3)13.8%;(4)1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式、方程式的计算,在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注意优先反应原理、完全反应的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28页(共28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5-16 11:05:42 页数:28
价格:¥5 大小:349.00 KB
文章作者:yuanfe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