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历年真题
>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C.清澈的泉水D.铝合金2.(3分)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 )A.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B.一个原子的质量C.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3.(3分)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它的化学式为ZnGa2O4(或ZnO•Ga2O3)。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镓酸锌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C.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D.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4.(3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测定空气中O2体积大致所占比例用铁丝代替红磷做实验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将CO2通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D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第15页(共15页) A.AB.BC.CD.D5.(3分)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满分10分)6.(4分)普通火柴的火柴头中含有可燃物、摩擦剂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提供助燃剂),火柴头在火柴皮上摩擦产生的热使可燃物燃烧放热,让氯酸钾快速分解产生助燃剂,使火柴头猛烈燃烧,从而引燃火柴梗。(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各自的 。(2)写出快速产生助燃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6分)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6H12O6),属于有机物的是 (选填序号)。(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三、实验探究题(第8题6分,第9题7分,第10题6分,11题7分)8.(6分)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第15页(共15页)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洗。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 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9.(7分)小明把去除氧化膜的铝条用线栓好(线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上部,除了观察到事先预计到的现象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现象:反应一开始产生了较多气泡,试管壁发烫;反应较长时间后,铝条周边溶液接近无色透明,铝条以下溶液颜色几乎没变,上下溶液界面清晰,分层明显。(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 。(3)小明对气泡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可能是氢气;可能是二氧化硫;可能是氧气;可能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 的可能性。(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另取相同原料做了该实验,并用尖嘴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洗涤液中,洗涤液中出现大量气泡,点燃气泡时发出爆鸣声并看到火焰。老师告诉他铝片表面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老师为什么要求小明这么操作? 小明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氢气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铜溶液属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10.(6分)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a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c中含有三种元素,c和d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第15页(共15页) (1)c的化学式是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11.(7分)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钙粉末由于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为碳酸钙。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计算。(1)配制稀盐酸: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 克。(2)抽样测定:将瓶中粉末搅拌均匀后称取20克样品放入烧杯并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秒010203040总质量/克310.0309.6308.6307.8307.8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 克(3)计算出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4)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 (指出一点即可)第15页(共15页)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C.清澈的泉水D.铝合金【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清澈的泉水、铝合金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中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清澈的泉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铝合金,合金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3分)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 )A.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B.一个原子的质量C.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该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不能判断一个原子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第15页(共15页) C、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该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3.(3分)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它的化学式为ZnGa2O4(或ZnO•Ga2O3)。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镓酸锌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C.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D.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A、由化合价原则可知,镓酸锌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正确;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正确;C、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故错误;D、由题意可知,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第15页(共15页) 4.(3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测定空气中O2体积大致所占比例用铁丝代替红磷做实验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将CO2通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D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A.AB.BC.CD.D【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C、根据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B、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O2体积分数,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不能证明CO2能与水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5.(3分)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第15页(共15页) 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的质量相等,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则稀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所得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则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反应的实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满分10分)6.(4分)普通火柴的火柴头中含有可燃物、摩擦剂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提供助燃剂),火柴头在火柴皮上摩擦产生的热使可燃物燃烧放热,让氯酸钾快速分解产生助燃剂,使火柴头猛烈燃烧,从而引燃火柴梗。(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各自的 着火点 。(2)写出快速产生助燃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2KCl+3O2↑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可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③第15页(共15页) 温度达到着火点。根据本题所给信息分析可知,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各自的着火点;(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答案为:(1)着火点;(2)2KClO32KCl+3O2↑。【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熟练掌握相应的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6分)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6H12O6),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③④ (选填序号)。(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1:2:1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分析】(1)根据有机物的特征进行分析;(2)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解答】解:(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类似,归为无机化合物进行研究;属于有机物的是:①③④;(2)在乙酸(CH3CO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3)8.8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8.8g×=2.4g;8.8g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g﹣2.4g=6.4g;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8g×=0.2g;1.8g水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8g﹣0.2g=1.6g;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为8g,正好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该有机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第15页(共15页) 有机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2.4g:0.2g=12:1。故答案为:(1)①③④;(2)1:2:1;(3)C:H=12:1。【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相应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实验探究题(第8题6分,第9题7分,第10题6分,11题7分)8.(6分)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洗。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 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第15页(共15页) 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3)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答】解:(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故答案为: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故答案为: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3)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故答案为: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点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9.(7分)小明把去除氧化膜的铝条用线栓好(线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上部,除了观察到事先预计到的现象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现象:反应一开始产生了较多气泡,试管壁发烫;反应较长时间后,铝条周边溶液接近无色透明,铝条以下溶液颜色几乎没变,上下溶液界面清晰,分层明显。(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铝条外面有红色物质或溶液颜色变浅 。(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 硫酸铝溶液的密度比硫酸铜溶液小 。(3)小明对气泡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可能是氢气;可能是二氧化硫;可能是氧气;可能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 二氧化硫 的可能性。第15页(共15页) (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另取相同原料做了该实验,并用尖嘴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洗涤液中,洗涤液中出现大量气泡,点燃气泡时发出爆鸣声并看到火焰。老师告诉他铝片表面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老师为什么要求小明这么操作? 防止爆炸 小明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氢气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铜溶液属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铝条外面有红色物质或溶液颜色变浅;(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硫酸铝溶液的密度比硫酸铜溶液小;(3)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二氧化硫的可能性;(4)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这样可以防止爆炸。【解答】解:(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铝条外面有红色物质或溶液颜色变浅;故答案为:铝条外面有红色物质或溶液颜色变浅;(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硫酸铝溶液的密度比硫酸铜溶液小;故答案为:硫酸铝溶液的密度比硫酸铜溶液小;(3)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二氧化硫的可能性,因为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答案为:二氧化硫;(4)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这样可以防止爆炸;故答案为:防止爆炸;(合理即可)【点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第15页(共15页) 10.(6分)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a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c中含有三种元素,c和d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1)c的化学式是 NaOH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复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甲是氢气,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所以乙是氯化钠,a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所以a是铁,c中含有三种元素,c和d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所以丙是氢氧化铜沉淀,b和c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铁反应生成氢气,所以b是盐酸,c是氢氧化钠,所以d是硫酸铜和氯化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甲是氢气,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所以乙是氯化钠,a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所以a是铁,c中含有三种元素,c和d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所以丙是氢氧化铜沉淀,b和c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铁反应生成氢气,所以b是盐酸,c是氢氧化钠,所以d是硫酸铜和氯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是NaOH;(2)a与b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第15页(共15页) (3)c与d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NaOH;(2)Fe+2HCl=FeCl2+H2↑;(3)复分解反应。【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1.(7分)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钙粉末由于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为碳酸钙。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计算。(1)配制稀盐酸: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 100 克。(2)抽样测定:将瓶中粉末搅拌均匀后称取20克样品放入烧杯并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秒010203040总质量/克310.0309.6308.6307.8307.8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 2.2 克(3)计算出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4)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 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或者盐酸具有挥发性 (指出一点即可)【分析】根据溶液稀释过程溶质的质量不变求算需要的浓盐酸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根据溶液稀释过程溶质的质量不变,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100g。(2)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310.0g﹣307.8g=2.2g(3)设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20gx2.2g第15页(共15页) =x=25%(4)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或者盐酸具有挥发性。故答案为:(1)100。(2)2.2。(3)25%。(4)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或者盐酸具有挥发性。【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第15页(共15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4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5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原卷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历年真题
发布时间:2022-05-13 14:05:03
页数:15
价格:¥5
大小:140.50 KB
文章作者:yuanfe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