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专题过关检测(一)力与物体平衡
专题过关检测(一)力与物体平衡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6
2
/6
剩余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过关检测(一)力与物体平衡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课本的重力解析:选A 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正确,C项错误;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B错误;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课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对桌面向下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课本,方向垂直于桌面,大小等于课本的重力,但不是重力,选项D错误。2.(2019·苏锡常镇调研)小明将一辆后轮驱动的电动小汽车,按图示方法置于两个平板小车上,三者置于水平实验桌上。当小明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向前运动后,他看到两个平板小车也开始运动,下列标出平板小车的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解析:选C 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向前运动,后轮是主动轮顺时针转动,所以左侧平板小车对后轮的摩擦力向右,后轮对左侧平板小车的摩擦力向左;前轮是从动轮,所以右侧平板小车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左,前轮对右侧平板小车的摩擦力向右。因此左侧小车向左运动,右侧小车向右运动。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3.(2019·南京、盐城一模)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均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大小为F1和F2,方向如图所示,产生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甲、a乙、a丙、a丁,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a甲>a丙>a乙>a丁 B.a丁>a丙>a乙>a甲C.a乙>a丙>a丁>a甲D.a丙>a乙>a丁>a甲解析:选C 两个分力一定,合力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减小,故合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丁>F甲,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故加速度a乙>a丙>a丁>a甲,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4.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图甲是一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图乙是手机静止吸附在该手机支架上的侧视图,若手机的重力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GcosθB.手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GsinθC.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D.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为Gsinθ解析:选C 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在垂直支架方向有:FN=Gcosθ+F吸,大于Gcosθ,故A错误;在平行斜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有:f=Gsinθ,故B错误;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受到重力和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故C正确,D错误。5.如图甲所示为某公司研制的“双动力智能型救援机器人”(又被网友称为“麻辣小龙虾”),其长长的手臂前端有两个对称安装的“铁夹”。在某次救援活动中,“麻辣小龙虾”用铁夹恰好竖直抓取到重量为G的长方形水泥制品,水泥制品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则( )A.水泥制品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GB.水泥制品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可能竖直向下C.若“铁夹”的位置稍向上移,水泥制品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若增大“铁夹”对水泥制品的挤压,水泥制品受到的摩擦力变大解析:选A 以水泥制品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水泥制品受到重力的作用,若要静止,由平衡条件得静摩擦力的方向必定向上,静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B错误;若“铁夹”抓住水泥制品的位置稍向上移,水泥制品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静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与“铁夹”对水泥制品的压力无关,故D错误。,6.(2019·江苏七市调研)沪通长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如图所示,设桥体中三块相同的钢箱梁1、2、3受到钢索拉力的方向相同,相邻钢箱梁间的作用力均沿水平方向。则( )A.钢箱梁1对2的作用力大于钢箱梁2对1的作用力B.钢箱梁1、2间作用力大于钢箱梁2、3间作用力C.钢箱梁3所受合力最大D.三块钢箱梁受到钢索的拉力大小相等解析:选D 钢箱梁1对2的作用力和钢箱梁2对1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一定等大反向,A项错误;设钢索和水平方向夹角为θ,相邻钢箱梁间作用力为F,钢索的拉力为T,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每个钢箱梁的合力都为零,且F=,T=,因为钢索拉力的方向相同,钢箱梁的质量都相同,所以钢索拉力大小相等,钢箱梁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B、C项错误,D项正确。7.(2019·南通期末)如图,A、B、C、D是四个完全相同的球,重力皆为G,A、B、C放置在水平面上用细线扎紧,D球叠放在A、B、C三球上面,则球A对地面的压力为( )GB.GGD.G解析:选A 由对称性知,地面对每个球的支持力相等;设地面对每个球的支持力为FN,对整体受力分析,据平衡条件可得:3FN=4G,解得:地面对每个球的支持力FN=G。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球A对地面的压力F压=FN=G。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二、多项选择题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小球A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B,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d。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A静止在斜面上,则( )A.小球A与B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kB.当=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C.当=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D.当=时,斜面对小球A的支持力为0解析:选AC 根据库仑定律,小球A与B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故A正确;若细线上的拉力为0,小球A受重力、支持力和库仑斥力而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重力的下滑分力与库仑力的上滑分力平衡,即:mgsinθ=Fcosθ,其中F=,联立解得:mgsinθ=cosθ,故=,知B错误、C正确;两小球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斜面对A的弹力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9.(2019·通州、海门、启东联考)如图所示,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竖直墙的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M点。O点正下方N处固定一铁钉(橡皮筋靠在铁钉左侧),ON间距等于橡皮筋原长。现对小球施加拉力F,使小球沿以MN为直径的圆弧缓慢向N运动,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一切摩擦,则小球从M移动到N的过程中( )A.橡皮筋的弹力一直在变小B.拉力F的方向始终跟橡皮筋垂直C.拉力F的方向始终跟圆弧垂直D.拉力F先变大后变小解析:选AB 小球从M移动到N的过程中,橡皮筋的长度越来越小,即形变量越来越小,所以橡皮筋的弹力一直在变小,故A项正确;对小球在圆弧上任意一点A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橡皮筋的弹力(方向沿AN)和拉力F,由三角形定则可知,拉力方向始终跟橡皮筋垂直,故B项正确,C项错误;小球在圆弧上由M向N运动,弹力越来越小,由三角形定则可知,拉力F越来越大,故D项错误。10.(2019·扬州中学开学考查)如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P系于竖直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P、Q均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铅笔紧贴墙壁从O点开始缓慢下移,则在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 )A.细绳的拉力逐渐变大B.Q将从墙壁和小球之间滑落C.Q受到墙壁的摩擦力逐渐变大D.Q受到墙壁的弹力逐渐变大,解析:选AD 对P受力分析,P受到重力、拉力和Q对P的弹力处于平衡,设拉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共点力平衡有:拉力F=,Q对P的支持力N=mgtanθ。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θ增大,则拉力F增大,Q对P的支持力增大;对Q分析知,在水平方向上P对Q的压力增大,则墙壁对Q的弹力增大,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摩擦力相等,所以Q受到的摩擦力不变,Q不会从墙壁和小球之间滑落,故A、D项正确。11.如图甲所示,物块A、B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受到大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作用。A、B间的摩擦力f1、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2随水平拉力F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A的质量m=3kg,取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两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当0<f<4n时,a、b保持静止c.当4n<f<12n时,a、b发生相对运动d.当f>12N时,A的加速度随F的增大而增大解析:选AB 根据图像可知,发生相对滑动时,A、B间滑动摩擦力是6N,所以动摩擦因数μ==,A项正确;当0<f<4n时,根据图像可知,还未达到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此时a、b保持静止,b项正确;当4n<f<12n时,根据图像可知,此时a、b间摩擦力还未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没有发生相对滑动,c项错误;当f>12N时,根据图像可知,此时发生相对滑动,对A物体:a==2m/s2,加速度不变,D项错误。三、计算题12.(2019·无锡期中)如图所示,所受重力G1=8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为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sin37°=,cos37°=试求:(1)PB绳中拉力大小;(2)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3)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解析:(1)对G1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可得FAcos37°=G1,FAsin37°=FB,得:FB=G1tan37°=8N×=6N。(2)G2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Ff=G2sin37°+FB′cos37°,又FB′=FB,得Ff=N,方向沿斜面向上。(3)FN+FB′sin37°=G2cos37°,解得FN=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答案:(1)6N (2)N 方向沿斜面向上(3)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f<4n时,根据图像可知,还未达到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此时a、b保持静止,b项正确;当4n<f<12n时,根据图像可知,此时a、b间摩擦力还未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没有发生相对滑动,c项错误;当f></f<4n时,a、b保持静止c.当4n<f<12n时,a、b发生相对运动d.当f>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高一级物理力与物体平衡2
高一级物理力与物体平衡1
高一物理力与物体的平衡测试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1力与物体的平衡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6力与物体的平衡
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1力与物体的平衡课件
专题过关检测(二)力与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第一专题力物体的平衡doc高中物理
2022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专题突破练1力与物体的平衡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4-23 17:12:23
页数:6
价格:¥5
大小:520.38 KB
文章作者:百科文库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