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7年吉林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17年吉林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电影《甲午风云》中再现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邓世昌D.杨靖宇2.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重庆谈判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4.与“县委书记”“治沙兰考”等信息相关的人物是()A.王进喜B.邓稼先C.袁隆平D.焦裕禄5.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是()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两会达成“九二共识”C.“汪辜会谈”D.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6.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成果是(        )A.楔形文字B.种姓制度C.基督教D.金字塔7.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明治维新8.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法国大革命B.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D.新中国成立9.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10.如图图示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A.国际化趋势B.区域化趋势C.一体化趋势D.多极化趋势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________(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________(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4)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________。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________(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________(3)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伟大构想--________(4)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________。试卷第5页,总6页 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1)创作《哈姆雷特》的英国文学巨匠--________(2)发现美洲的意大利航海家--________(3)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美国总统--________(4)创作《英雄交响曲》的德国作曲家--________。14.列举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颁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各一部。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15.对史料的分析和归纳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结合表格中的史料,回答问题。史实资料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⑤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⑥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与哪一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有关?(2)依据主题选择上述史料归类。主题一  经济成就:________、________主题二  外交成就:________、________(3)结合表格中的史料再补充一个主题。主题三________。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俄(联)农业生产的情况项目年份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4.5544.24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1)材料一中苏俄(联)农业生产情况的变化得益于列宁实施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的经济状况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罗斯福为解决“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问题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3)结合材料三,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为了“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什么决定?(4)结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力学的科学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的结果。但是,基础理论与生产技术的结合还不够紧密,蒸汽机的发明主要是工人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果。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爱迪生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技术研究所……在这里,知识同工业技术结合比以前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试卷第5页,总6页 材料三: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驶向太空,两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1)材料一中的“力学”理论是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写出一例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2)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爱迪生在电器领域有什么发明?写出一例。(3)材料三反映出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领域取得的成就?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4)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18.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西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中国步入近代(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变革经济工业化(2)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其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政治民主化(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的名称是什么?思想科学化(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社会生活的变化(5)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请举一例说明。学史感悟(6)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19.国际会议是各国为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召开的,既有大国间的博弈较量,又有各国的合作共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大国强权】(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处置战败国德国而召开的国际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请再写出一例二战前体现大国强权的国际会议的名称。【正义联盟】(2)二战期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写出一例“联盟”建立后进行的反法西斯军事行动。【合作共赢】试卷第5页,总6页 (3)当今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国际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关注现实】(4)你认为当今有哪些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需要在国际会议上解决?试卷第5页,总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7年吉林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2.A3.C4.D5.C6.D7.B8.B9.A10.D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南昌起义遵义会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挺进大别山)12.土地改革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一国两制”的构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3.莎士比亚哥伦布林肯贝多芬14.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一例即可)法国:《人权宣言》。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15.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①,④,②,⑥科技成就16.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国家工业复兴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推动社会进步;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等。17.牛顿.火车、轮船.(一例即可)知识同工业技术结合比以前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耐用的碳丝灯泡.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试卷第5页,总6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18.(1)鸦片战争;《辛丑条约》。(2)洋务运动;轮船招商局。(3)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还废除有损于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6)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三个层次,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救不了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具有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探索精神、爱国精神、牺牲精神;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努力学习,振兴中华。19.巴黎和会;慕尼黑会议。《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一例即可)经济全球化;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环境问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符合题意即可)试卷第5页,总6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3-29 21:23:10 页数:6
价格:¥6 大小:33.07 KB
文章作者: 真水无香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