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祝兹侯(zī)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ē)B.公孙衍(yǎn)拂士(bì)彀(gòu)曾益(zēng)C.弓弩(nǔ)拂乱(fú)孙叔敖(ào)妾妇(qiè)D.按辔(pèi)畔之(pàn)域民(yū)筋骨(jīn)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销毁蔓延序幕因地治宜B.轩榭藤萝推崇春寒料俏C.车辙芭蕉峻峭巧妙绝伦D.映称挖掘鉴赏慷慨激昂3.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1)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渴望为国杀敌,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4)《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兵役制度极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觐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简·爱》选段,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4分)第11页共1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红房子是间空余的卧房,难得有人在里面过夜。其实也许可以说,从来没有。房子里难得生火,所以很冷;因为远离保育室和厨房,所以很静;又因为谁都知道很少有人进去,所以显得庄严肃穆。选段中的“红房子”是_________去世的地方,他的遗体曾经在这里让人瞻仰,他的棺材由殡葬工人从这里抬走。从此以后,这里便始终弥漫着一种阴森森的祭奠氛围。简·爱被关在红房子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的数量最多,影响最广。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能被完整记住广为流传的名篇名句并不多。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________。唐诗中多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格律诗。诗歌的格律化,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诵。因此,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1)材料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分)6.综合·探究。(共7分)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29日在京举行。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南仁东、董建华、于漪、王蒙、王有德等28人获授国家荣誉称号。此前广电总局规定,要求男艺人上节目不能戴耳钉!包括网络综艺节目!由此,我们必须正视:国家精神是什么?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惟有“国魂”立中间!“国魂”是什么?国魂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也绝不可撼动的“中国精神”!而千千万万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千千万万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造就者!材料二:在盛大阅兵式中,那一位位头发花白的老兵,他们身体上的每个弹孔都是一枚勋章,他们扛起一把大刀就跟日军拼个你死我活!还有太多的人用鲜血、生命,和那一次次为中华民族奋不顾身的冲锋,化作这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材料三:林俊德,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他是参加过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的将军科学家!被查出癌症后,死神只留给了他27天时间,在生命最后的冲锋里,他不肯手术,更不肯休息,因为在他的电脑里,藏着几万个关系国家利益的保密文件,直到生命最后的几个小时,他还在坚持!材料四:1962年,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来到了塞罕坝这片陌生的荒漠。三代塞罕坝人,用55年创造世界奇迹!半个多世纪呀,多少艰难、多少泪与汗,他们硬是把只有荒漠的沙地,变成112万亩林田。第11页共1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材料一跟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有什么联系?材料中的“中国精神”体现在哪里?(4分)(2)“中国精神”还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人身上有很多体现,请举出一个例子并作简要分析。(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共15分)姥姥的守望   ①记忆中的姥姥总是踮着小脚,一步一颤地在院子里、厨房里忙碌着。抑或坐在屋后河边的柳树下乘凉,洁白的带襟褂子上搭着一条白色的毛巾,几根散落下来的银发随风飘动,安详地眺望着河那边那片绿油油的麦田。   ②姥姥一生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母亲和大姨。据说姥姥和姥爷很能吃苦,她们拼命地干活,置地买房,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然而不幸的是姥爷早早地过世,剩下姥姥带着母亲艰难度日。再后来,姥姥就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③小时候,我在农村上小学。每天傍晚放学后还没进院就开始大喊:“姥姥!姥姥!”姥姥便从院子里或者屋里“哦”一声,我心便安静了下来。这时没等我把书包卸下,姥姥就变戏法似的从枕头下、口袋里变出了一个放的已经发软的糖果递过来。我扔掉书包,含着带有姥姥体温的糖果出去找伙伴们玩,感觉世界都是美好的!   ④父母很忙,无暇照顾我们姊妹六个日常生活。于是,姥姥不仅挑起所有的家务活儿,还承担起照料我们姊妹六人的责任。   ⑤每个冬天的夜晚,外面,呼呼刮着冷风;屋里,一盏微弱的油灯下,姥姥坐在铺垫上纺织棉线。这成了一道温暖的回忆:姥姥陶醉似的微闭着双眼,用右手缓缓地摇动着纺线机轮子,左手攥着一团棉花,胳膊缓缓扬起,一条雪白的银丝便越拉越长,当长到姥姥胳膊不能再扬的时候,身体往前一倾,右手一转轮子,左手一低,“吱”的一下,这一条银丝便服服帖帖,均匀地缠在轴上。如此轮回,一圈又一圈,眨眼功夫线轴上就有了鼓鼓的,像银梭子一样的白色线团。姥姥有节奏地摇动轮子发出的温暖的声音,成了我儿时的催眠曲。   ⑥纺好线便进入织布的环节。织完了布,我们就知道又会有新棉衣了。姥姥亲手缝的棉衣,好看、温暖、贴身、舒服。老大不能穿了,经过姥姥的改造,穿在老二、老三的身上,依然那么合身、温暖。姥姥经常把废弃不用的布头、布条收起来,洗干净,然后用剪刀剪成大小均衡的三角形、棱形、正方形,用缝纫机连起来,缝成一个个床单、被面。这样的被子外观好看,盖在身上像软软的云,舒服得叫人不愿早早地醒来。   第11页共1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⑦姥姥年轻时家境优越。母亲常说,家里面经常挤满了邻居家的小孩,家里凡是做好吃的,邻居家就不要做自己孩子的饭了,姥姥管够孩子吃的。姥姥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什么大都值钱,就是人“大”不值钱。所谓“人大”,就是为人高傲,孤芳自赏。所以,我们姊妹六人从小就为人谦逊,自信而不自傲,是左邻右舍中公认的懂事娃。   ⑧八十六岁那年,姥姥安详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把她安葬在她时常眺望的那片绿油油的麦田地里。   ⑨时光流转,日月轮回。如今,姥姥已经在那里静静地躺了好多年。而我们姊妹几个,也都长大成人,早已经离开了那个曾经充满温暖、到处都有姥姥身影的孤独的老房子,投身于钢筋混凝土铸成的高楼大厦里为生活打拼去了。   ⑩我想:她老人家定会常常隔河眺望那久久没有住人的家,为我们守护那片永远属于我们心灵归宿的家园!7.本文围绕姥姥写了五件事。请根据原文,在表中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①姥姥②姥姥纺线,织布,做棉衣③姥姥用碎布缝被单④姥姥⑤姥姥8.文章第②段运用了补叙,请结合全文谈谈其作用。(2分)9.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句。(2分)10.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姥姥的形象特点。(4分)11.本文题目《姥姥的守望》含义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共9分)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陈常青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禾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②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可谓“成不喜于色”。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③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④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第11页共1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⑤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林语堂先生说的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⑥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⑦草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选文有改动)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3.第④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14.请阐述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15-18题。(共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②其上③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①雪宫:齐宣王出巡时休息的行官,相当于现在的别墅。②非:动词认为……非,即非难,埋怨。③上:国君。1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5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________________(2)或异二者之为为________________第11页共1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微斯人微________________(4)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而________________(5)然而不王者王________________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17.【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境界;【乙】文运用了记叙和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的中心论点。(4分)18.联系两段文字,说说“古仁人”与“贤者”有什么共同点。(2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共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9.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的景物有________,渲染了_____的气氛。(2分)20.请从修辞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四、作文。(50分)2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50分)(1)请以“开在心中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及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材料一:习,本义是鸟反复练习飞翔。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不限文体;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11页共1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鬲”应读“ɡé”;C.“敖”应读“áo”;D.“域”应读“yù”。2.答案:C解析:A.因地制宜;B春寒料峭;D映衬3.答案:(1)了却君王天下事(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3)会挽雕弓如满月(4)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解析:本题考查背诵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基础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句子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衡、挽、鄙”等字容易写错。4.答案:里德舅舅(或者里德先生);简•爱的表哥约翰•里德无缘无故地打骂简•爱,简·爱终于不再忍受,竭力反抗,与约翰•里德厮打在一起,并大骂约翰·里德。解析:根据对名著的阅读简洁作答即可。要将情节交代清楚,不要出现错别字。5.答案:(1)将“改善”改为“提高”。(2)就是诗歌的格律化解析:(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该题属于词语搭配不当,“改善”应改为“提高”。(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注意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要贴切,语意要连贯,逻辑要严密,语句要通顺。文段前半部分指出唐诗的一个特点是口语化、平民化,并且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住;后半部分提出唐诗中多格律诗,诗歌的格律化使诗歌便于记诵,故空白处可以填写“就是诗歌的格律化”。6.答案:(1)材料一中的“中国精神”分别体现在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材料中的“中国精神”体现在英雄的鲜血和生命里;在大国脊梁隐姓埋名的奉献里;在几代中国人的拼搏和坚守里。(2)举例:3岁男孩从6楼坠下楼下一群快递小哥赶忙撑起床单接住了孩子。“中国精神”体现在平民英雄的英勇无畏里,最危急出现时,他们化身英雄挺身而出,这就是中国精神。解析:(1)本第11页共1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题考查材料理解。材料一总论“中国精神”由千千万万为国家做出贡献和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的人铸就。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列举头发花白的老兵、林俊德、三代塞罕坝人这些具有“国家精神”的典型人物,佐证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一中国精神体现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千千万万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的人”。材料二中的“中国精神”体现在为中华民族奋不顾身的冲锋,抗击外敌守卫国土。材料三体现在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材料四体现在三代塞罕坝人吃尽苦头也要把荒漠变成林地。(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国精神”集中体现在在为国家做贡献、奉献真善美的人群,注意从身边的平凡人身选择一个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例如,本次抗击疫情中的白衣天使,这些人堪称“中国精神”的代表。7.答案:姥姥给“我”糖果;姥姥分给邻居小孩好吃的;姥姥教育我们兄妹如何做人;8.答案:补充叙述了姥姥坎坷、辛劳的一生,交代了姥姥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原因,引出下文对姥姥在“我”家辛苦操劳的几个片段的叙述。9.答案: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姥姥纺线时陶醉的神情和娴熟的动作,表达了对姥姥的赞美和思念之情。10.答案:(1)疼爱子孙。从总是藏着好吃的东西不舍得吃,留给孙子们可以看出。(2)勤劳能干、心灵手巧。从冬夜纺线织布,给孩子们做棉衣可以看出。(3)富有爱心。从姥姥分给邻居小孩子好吃的可以看出。(4)教育子孙有方。从姥姥教育我们为人要谦逊,自信而不自傲可以看出。11.答案:(1)表层含义:姥姥用大半生的时间守护着这个家,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守望着我们健康成长,教育我们如何做人,让子孙们的童年感受到家的温暖。(2)深层含义:姥姥为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子孙们守望着心灵的归宿,有她的坟墓在,有亲人在,家就永远在。从而呼吁漂泊在外的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12.答案:成大事者必有静气。(或: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解析: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论点即作者对某一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观点、看法、意见等。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作答即可。本文标题“成大事者必有静气”就是论点。标题是读者接触议论文的第一信息,对读者是否注意、选择该议论文来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标题就是论点好处就是直截了当,开宗明义。13.答案:举例论证,举了杨利伟戴着手套持操作棒按键盘,能做到200多次无一失误的例子,证明了“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类型的辨识及其作用的表达能力。解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论证方法自身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去思考。文中举了杨利伟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有力地证明了此语段的首句,及“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的观点。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14.答案:首先,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成大事者必有静气”。接着,第②段例举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的例子,诠释了静气的内涵。然后,第③-⑥段,从“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养静气需要多读书”“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三个方面,论证一个人应该怎样养静气。最后,第⑦段再次强调“静气”第11页共1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人的重要性。解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如文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成大事者必有静气”,接着例举淝水之战等事例诠释了静气的内涵,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证一个人应该怎样养静气,最后再次强调“静气”对于人的重要性。这样使整个论证过程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5.答案:(1)探求;(2)思想感情;(3)如果没有;(4)却;(5)称王;16.答案: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②以民众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君主),民众也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17.答案:议论;忧国忧民;描写;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解析:细读两文可知,甲文主要是针对上文提到的以物以己或悲或喜的两种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是议论的表达方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表现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乙文则以齐宣王和孟子的对话描写为主,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表明了作者观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18.答案:以天下为已解析:根据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古仁人以天下为己任,忘怀了自己的得失。根据乙文中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表现了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特点。19.答案:杨花、子规;悲凉、凄清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及诗句的赏析。首句描绘“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可从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来分析:表明的时间季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忧伤的心情。20.答案: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与关切。解析:第11页共1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拟人化,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同情和慰藉。21.答案:【例文一】开在心中的花朵春牵着风儿漫步走来,把五彩斑斓洒向人间。踏上春之旅程,也许你会怜爱樱花的纯真烂漫,轻嗅丁香的幽静恬淡,感叹玉兰的风姿绰约,赞美玫瑰的娇柔奢华。但纵使其千娇百媚,百花争妍,也只是昙花一现,剥那芳华罢了。而那最终隽永的,唯有真正的、不败的花朵——自信。自信是心中迸发的热烈与追求。李白在“安史之乱”时被流放,寂寞与痛苦交织,但他仍然创作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他是个卓越的诗人,却也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但他仍然乐观地面对生活,自信地写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自信与希望,他的诗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流芳万代。自信是面对困难挫折不屈服,面对崎岖坎坷不服输。贝多芬双耳失聪但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创作出了《第九交响乐》这振奋人心的乐曲;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但她举起了不屈服的盾牌,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不朽的篇章。自信是毛遂自荐时他那高昂的语调,自信是关羽单刀赴会时他那闪亮的利刃,自信是林肯经历失败后猛然站起的那一刹那!坐上时光的缆车,可见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没有不自信的。也正是因为自信的存在,再灰暗的天空也会出现曙光,再萎靡的心灵也会焕发光彩!自信是支持你前进的动力,是澎湃的决心。有一次,参加英语风采大赛,我十分紧张,连赛前开会也忐忑不安。当我们到达表演场地时,手中的演讲稿几乎被我揉成了一个皱巴巴的纸团,参赛证也被汗水浸湿了。“你已经准备好了,你最棒!”我鼓励自己。我轻松地走上演讲台,望着和蔼的评委老师,我变得自信起来。“Hello!Everyone!I’mverygladtostandheretogiveyouaspeech...”我的演讲声情并蔑,最后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当我接到90分的成绩单时,真的好开心!通过这一次的经历,我的心中已经开出了一朵自信之花!春,随着雨儿悄悄归去,你播下心中花朵的种子了吗?一次次困难的阻碍,一次次失败的考验,都会让朵朵自信的花儿绽放。当心中开满自信的花朵时,你难道还会让自卑的杂草丛生吗?【例文二】学而勤习,实现梦想学习,才能让我们拥有想要的;学习,才能让我们的羽翼足够丰满,在自己的一片天空中飞翔;学习,才能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逐梦想。一个“习”字映入眼帘,在脑海中久久闪烁光芒。掩卷沉思,我终于明白:学而勤习,拥有梦想。第11页共1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而勤习在于勤。勤奋是获取知识的源泉,一个懒散的人,一个不知进取的人,一个故步自封的人,必是失败者。反之,他便可能是一个成功者。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他从小就酷爱学习,一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如果从小不勤奋努力学习,也不可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巨人。只有勤奋学习,刻苦上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学而勤习在于习。新知学完,需勤加练习方能逐渐达到熟练程度,而在练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重复、枯燥的时刻。俄国画家列宾,为给普希金绘制画像,穷几十年之功反复练习,撕毁数百张草图,终凭一幅《涅瓦河边的普希金》跻身大师之列。学而勤习在于恒。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三分钟热度、心血来潮的人读书只会接触到皮毛,不会真正学到什么,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撷取胜利的果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马克思为著《资本论》花了40多年的时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0多年,而歌德写《浮士德》用了整整60年。但凡成功,都离不开恒心和坚持。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学习是个艰苦的、考验意志力的过程,只有越过重重障碍,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从此刻起,我们要努力读书,刻苦学习。解析:【名师点拨】(1)就题目看,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修饰的中心语是“花朵”,“花朵”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思想品格高尚的人,并且这件事或者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动着“我”、启发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心中泛起涟漪,感到美的存在。不管是记事还是写入,立足点应该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不只是让自己感动,同时也是能感动别人的,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根据以上的要求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如果是写人的,围绕这个人要选择两件到三件事来写,并且所选的几件事的着墨不能平均,要有详有略,这样才能通过几件事把人物形象表现得更丰满,性格更突出。(2)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要读懂材料,把握核心。材料一告诉我们“习”的含义。材料二告诉我们要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时常复习。我们既可以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对材料的理解,也可以把目光投向社会或者自然,关注世间百态,体验精神成长,传达独特感悟。第11页共1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3-17 23:15:04 页数:11
价格:¥5.55 大小:54.93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