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文化常识 复习资料汇编(全面,必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文化常识复习资料汇编一、解读高考1.考查内容。从考试角度看,常包括断句、文化常识、文言词句,以及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等。从选材角度看,以传记文(包括人物传记和史传文)为主,除此之外,还会涉及游记散文,而议论性文章涉及较少。从命题角度看,断句、古代文化常识、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等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多以翻译的形式出现。2.趋势分析(1)文言翻译永远都是重头戏。实词题一般会考查单音节词,偶尔也会掺杂一两个双音节词。文言翻译题常因实词(特别是活用)、句式等落实不到位,而成为整个文言文阅读中最易失分的题。(2)预计以传记文为首选体裁,但是对于游记散文、议论性文章,在复习中也要多留心。另外,古代文化常识题和或文言断句题,几是必考题。二、考点探究 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广,诸如天文、历法、地理、职官、科举、名号、礼仪和宗法等等,【小试牛刀】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独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节选自《新唐书》)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孤”在古代有“母死曰孤”的说法,死了母亲的人就成了孤儿。B.“诗”是指《诗经》,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逆旅”是我国古代对旅馆的别称。逆在古语中为“迎接”,旅为“旅人、行者”之意。D.“陪葬”是封建帝王给予皇室成员和文武大臣的殊荣,也是笼络人心,巩固政权的手段。答案 A解析 本题为最新考试大纲的新增题型,为文学和文化常识题。对于此类题目,我们需从平时关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和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的积累。A项中应是“父死曰孤”。参考译文:马周字宾王,是博州茌平人。幼年丧父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他十分喜爱学习,精通《诗经》《春秋》,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都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武德年间,他被补任做了州里的助教官,人事关系处理得不好,刺史达奚恕常常责怪他。马周于是离去,客居到密州。赵仁本认为他才气高,拿很多行装给他,让他进关。马周途中客住汴州时,被浚仪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又向西走,住在新丰,旅店的主人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众人对此都感到奇怪。他又到了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百官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列举了二十多件事,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家中的门客马周教我这样说的。这个门客,是个忠厚孝义之人。”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段时间还没到,太宗接连派使者去催促了四次。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职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唐太宗因为常何而得到马周这个人才,就赐给常何三百匹丝帛。马周善于陈述奏章,机敏、辩证、清晰、深入,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太宗常说:“我一时不见马周就想他。”岑文本对他亲近的人说:“马周论事,文采洋溢,切合情理,没有一字可以增删,听起来洋洋洒洒,能使人忘却疲倦。苏秦、张仪、终军、贾谊正是这样啊。然而他两肩上耸,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活得长久。”没过多久,马周升任治书侍御史,兼谏议大夫职务,代理晋王府长史。贞观十八年,他又升官做了中书令。当时设置太子司议郎,唐太宗抬高了此官的官阶。马周感叹道:“只遗憾我资质、品格不够,不能当上这个官职。”唐太宗远征辽东,留马周在定州辅佐太子。等到太宗回来,马周又担任吏部尚书,晋升银青光禄大夫。唐太宗曾经用飞白书赐给马周,上面写着:“鸾凤直冲霄汉,一定要凭借羽翼;辅佐所要寄托依靠的,关键在于尽忠尽力。”马周患消渴病多年,太宗亲自到翠微宫去,寻找好地方为他建造宅地,经常让御厨为他备饭,派御医前去看护,唐太宗又亲自为他调药,太子也前去探视。病更重时,马周就把原来上的奏章全部烧掉,并说:“管仲、晏子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的名声,我不这样做。”贞观二十二年,马周去世,年仅48岁。唐太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陪葬在昭陵。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师逵,字九达,东阿人。少孤,事母至孝。年十三,母疾,思藤花菜。逵出城南二十余里求得之。及归,夜二鼓,遇虎。逵惊呼天,虎舍之去。母疾寻愈。洪武中,以国子生从御史出按事,为御史所劾,逮至。帝伟其貌,释之,谪御史台书案牍。久之,擢御史,迁陕西按察使。狱囚淹系千人,浃旬尽决遣,悉当其罪。母忧去官,庐墓侧,不饮酒食肉者三年。成祖即位,召为兵部侍郎,改吏部。永乐四年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出采木。逵往湖、湘,以十万众入山辟道路,召商贾,军役得贸易,事以办。然颇严刻,民不堪,多从李法良为乱。左中允周干劾之。时仁宗监国,以帝所特遣,置不问。八年,帝北征,命总督馈饷,逵请量程置顿堡,更递转输。从之。逵佐蹇义在吏部二十年,人不敢干以私。仁宗嗣位,与赵羾、古朴皆改官南京,而逵进户部尚书,兼掌吏部。宣德二年正月卒官,年六十二。逵廉,不殖生产,禄赐皆分宗党。有子八人,至无以自赡。成祖在北京尝语左右曰:“六部扈从臣,不贪者惟逵而已。”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鼓”就是二更天,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二鼓便是二更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晚上9点至11点。B.“国子生”是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但一般为官员子弟。C.“尚书”为各部的部长,副手为侍郎,吏部尚书就相当于人事部部长。D.“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也就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答案D解析古代五更计时制及地支计时法:戌时 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点亥时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点子时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点丑时 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 1~3点寅时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点子时——夜半三更又称午夜,过了午夜,则进入下半夜。所以,A项没有错误。反观D项,考查的是年号与庙号的区别。“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叫庙号,和年号不同。参考译文:师逵,字九达,东阿人。少年失怙,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他十三岁时,母亲得病,想吃藤花菜。师逵到城南二十余里的地方找到了它,回来时已是夜二鼓时分了。途中遇到老虎,师逵惊呼喊天,老虎舍他而去。母亲的病不久好了。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洪武年间,师逵以国子监生的身份随御史出京按察事情,被御史弹劾,逮到皇上跟前。皇上见他相貌奇伟,释放了他,贬到御史台去书写案宗。过了很久,他被升为御史,又升为陕西按察使。当时陕西监狱关有上千人,师逵仅用十天就全部处理完毕,判罪都非常正确。母亲去世时他挂官而去,在墓侧结庐居住,三年不饮酒不吃肉。成祖即位后,把他召为兵部侍郎。后改到吏部任职。永乐四年(1406),修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出去采办木材。师逵前往湖、湘,他以十万之众入山开辟道路,召来商贾,军役得以贸易,使事情办成了。但他过于严酷,百姓无法忍受,多追随李法良作乱,左中允周干弹劾他。当时仁宗监国,因师逵是皇上特遣的人,便置之不问。八年,皇上北征,命师逵总督粮饷供给,师逵请求计算路程设置顿堡,步步转输。皇上同意了。师逵在吏部辅佐蹇义二十年,人们都不敢谋私。仁宗继位后,他与赵羾、古朴都改到南京任职,而师逵升为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务。宣德二年(1427)正月他在任上去世,终年六十二岁。师逵为官清廉,不经营产业,所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都分给亲族乡党。他有八个儿子,到了无法养活自己的地步。成祖在北京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六部扈从大臣,不贪婪的只有师逵一个人。”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宋史·黄庭坚传》)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B.“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C.“河北”在古代是指“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答案 B解析 “‘左迁’必是升职”错,从平时的课文中不难推出“左迁”是降职的意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参考译文: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年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看中了他的文才,留他再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已好久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征收分摊盐筴,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母亲的面容,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任鄂州知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录》多诬陷不实之辞,让前任修史官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给他们看,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以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宜州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一岁。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灊皖的山谷寺、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因而自号为山谷道人。【技巧点拨】1.关注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以便触类旁通。重点关注:人的称谓、官吏任免、科举制度、古代地理知识。如:对人的称谓就有以“书斋”“籍贯”“郡望”“官名”“官地”“兼称”等多种方式。2.概括总结同义别称的词汇。如:擢、拔都是“提升官职”的意思。拜、除、授等同为“授予官职”的意思。3.结合实例快速识记。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如:道,在唐代为行政区划,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中“道”指道的长官。4.除了课堂时间学习之外,还要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每天掌握一点,日积月累,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巩固训练】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齐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豪民秦琥武断乡里,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注]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注] 丞相,指秦桧。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对”在文中是指大臣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这是皇帝考查官员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提拔官员的主要凭借。B.“满秩”,也称“秩满”,官吏任期结束的意思。C.“衣冠之士”在文中借指读书人。D.“慎独”是一种情操,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答案 A解析 A项中“是提拔官员的主要凭借”表述不当,只是主要凭借之一。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译文: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幼年失去父亲,致力学习,用法度来约束自己。绍兴二年,在朝廷上接受皇帝询问,知无不言,没有什么顾忌回避的,主管部门厌恶他的正直,就授予他富川主簿一职,接着又命他兼任贺州学事。州学过去有田舍,州里出台法令将其撤掉,交由买马司经管,高登请求恢复过去的办法。太守说:“买马、养士哪一个更急迫?”高登说:“买马固然紧急,然而学校是礼义诞生的地方,一旦废弃,读书人与堂下卒有什么区别?”太守说:“你这是违抗长官!”高登说:“治理天下所依仗的标准,只有礼义与法度罢了,既然两者都可以抛弃,还说什么!”太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最终听从了他。任期结束,士民乞求他留任没有如愿,就相约馈赠钱币五十万,不留姓名,告诉太守说:“高君贫困没有什么来养家,希望太守劝他全部接受。”高登推辞,不被允许,又无处归还,就请求放在州学中,买书来答谢士民。被授予静江府古县县令,经过湖州,湖州太守汪藻安置他在宾馆里。汪藻想留他一起修订《徽宗实录》,他坚决推辞,有人说:“这可以作为升官的阶梯。”高登说:“只是我意下不想这样。”就出发了。广西驻军首领沈晦问高登如何治理县事,高登条列十余事告诉他。沈晦说:“这是古人的做法,今人奸诈,恐怕不可行。”回答说:“忠信可在蛮貊之地推行,说不能推行,是诚心不到罢了。”豪民秦琥欺霸乡里,挟持官吏把柄,号称“秦大虫”,邑大夫以下都被他胁迫。高登到达,他颇有改变,高登也喜其变好,增补他担任学职。一日,秦琥有私人请求,高登拒绝了他,秦琥心生怨愤,企图通过诬陷来中伤高登。恰逢有人控告秦琥侵占州学钱财,高登把秦琥叫来,当面责备他,声色严厉,喝令他下去,告诉郡中及主管部门按法律处置他,秦琥气忿而死,全郡的人们都为此感到快意。驻军首领胡舜陟对高登说:“古县,是秦太师父亲过去治理过的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登曰:“秦桧做宰相不像样,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抓住秦琥一事,调荔浦丞康宁来代替高登,高登因母病离去。舜陟遂建起秦桧的祠堂并亲自写了记,并且用专权杀人之罪来诬陷高登。朝廷下诏押送高登到静江府监狱。舜陟派遣健卒逮捕高登,恰逢高登母亲死在舟中,高登把她草草葬在水边,航海回朝廷上书,请求纳官赎罪。故交中有担任右司一职的人,对他说:“丞相说曾经在太学认识你,如果你能见一见他,终身的大事将不必忧虑,上书是徒劳的。”高登说:“我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不久中书衙门上奏说按照惯例没有纳官赎罪的,仍旧押送高登回静江府监狱。高登归葬其母,事情结束后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教授学生来维持生计,对家事全不介意,只是听说朝廷所做的事有小过失,就皱眉不乐,有大过失就随之恸哭,临死,所说的话都是天下大计。其治学把慎独作为根本,有《东溪集》刊行于世。【积累】古代文化常识一、人物称谓和作品命名(一)人称姓名1.直称姓名(或名)(1)用于自称。例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2)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3)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例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尊者对卑者称名。例如:求,尔何如?(《论语》)(5)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例如:夫子何哂由也?(《论语》)2.称字、号、斋名、谥号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1)称字。例如: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2)称号。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3)称谥号。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4)称斋名。例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3.称官名、爵名(1)称官名。例如: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与妻书》)(2)称爵名。例如: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4.称籍贯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5.称郡望例如:唐代诗人韩愈系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6.几项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7.唐代还有种特殊称呼,即以曾祖兄弟的长幼排行来称呼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例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张籍为水部员外郎,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8.特殊称谓(1)职业+人名。例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2)姓+之+人名。例如: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3)封地+人名。例如: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二)谦称、敬称、贱称1.谦称(1)王侯自称【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后为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例如:朕为始皇帝。(《史记》)【寡人】古代诸侯王的谦称,后用作皇帝的谦称,译为“我”。例如:寡人闻赵王好音。(《廉颇蔺相如列传》)【孤】古代王侯的自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例如: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赤壁之战》)【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例如: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不榖(ɡǔ)、不善】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译为“我”。例如: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2)臣子自称【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男性谦称,可译为“我”。例如: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老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例如:老臣贱息舒祺,最少。(《战国策·赵策》)(3)一般人自称【仆】谦称,译为“我”。例如: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愚】愚蠢的人,谦称,译为“我”。例如: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某】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小人】谦称,译为“我”。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不才】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例如: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报刘一丈书》)【不肖】即“不才”、“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不敏】不聪明,常用来表示自谦。【不佞(nìnɡ)】同“不才”。例如:不佞寝疾,不能趋走。(《战国策·赵策》)【贱子】谦称自己。例如: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无家别》)(4)女子自称【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例如: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贱妾】女子自称。例如:贱妾留空房。[《孔雀东南飞(并序)》]【婢子】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例如: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夕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5)自称家人【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舍弟】对人称自己的弟弟,谦辞。(对人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字)【拙荆】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的穿着,故以此代称。又作“山荆”、“荆室”。【贱息】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例如:老臣贱息舒祺,最少。(《触龙说赵太后》)【犬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例如:同犬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鹧鸪天·为老母寿》)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例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三国演义》)【弱息】称自己的子女,犹言“小儿”、“小女”。也可专指女儿。【息女】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女儿。例如: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汉书·高帝纪》)【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女儿。例如:贫贱有小女。(《宋史》)2.敬称(1)称君王【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例如: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例如: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史通称谓》)【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太子、侯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唐以后只称皇太子、皇太后、皇后为殿下,侯王不称。(2)称臣子【麾下】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例如: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三国志·吴志》)【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辞,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执事】管事的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阁下】尊称,译为“您”。例如: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与于襄阳书》)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左右】身边侍候的人,近臣。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也用作称呼对方的客气语。例如: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报任安书》)【君】尊称,译为“您”。例如: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冯谖客孟尝君》)(3)称师、长【夫子】尊称,译为“老师”或“您”。例如: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②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事》)【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译为“您”。例如:至江上,欲涉,遇一丈人。(《吕氏春秋》)【老】对老年人的尊称。如张老、谢老等。【父(fǔ)】周代贵族取字时,在字前加伯仲叔季以示排行,而在字后加“父”或“甫”以示性别,后多用“父”或“甫”作为男子的美称。另用“父”作为对老年男子之尊称或称呼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如渔父、田父等。另读fù,父亲或男性长辈的统称。如祖父、伯父、舅父等。【亚父】亚,仅次一等的。古代侯王往往称自己尊敬的贤臣为“亚父”。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例如: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女性长辈。周代贵族女子取字时,字前要加姓,姓前加孟(伯)仲叔季排行,字后加“母”或“女”以示性别,如姬原母、孟姜女等。另泛指女性长辈,如祖母、伯母、姑母、舅母等。【膝下】古代儿女对父母的敬称。往往用于书面语。例如: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孝经·治经》)【爷】旧称父亲或尊贵者。例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高堂】古称父母为高堂。【泰山】旧时呼妻父为泰山。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先考】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先妣(bǐ)】对已故母亲的敬称。(4)称朋友、同辈的人【先生】尊称,译为“您”或不译。例如: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史记·平原君列传》)【卿】尊称,译为“您”。例如: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世说新语·德行》)【子】尊称,译为“您”。例如:子路曰:“愿闻子之志。”(《论语·公冶长》)【公】尊称,译为“您”。例如: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吾子】尊称,比称“子”更亲热,译为“您”。例如: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5)称对方亲眷【令堂】对对方母亲的敬称。【令尊】对对方父亲的敬称。【令兄】对对方哥哥的敬称。【令弟】对对方弟弟的敬称。【令妹】对对方妹妹的敬称。【令坦】对对方女婿的敬称。【令郎】对对方儿子的敬称。【令爱】对对方女儿的敬称。【千金】旧时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3.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的称呼这种称呼,无尊卑之说,一般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例如:①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②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并序)》]4.贱称【小子】贱称,含有轻蔑的意味。例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并序)》]【竖子】贱称,如同“小子”。例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5.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1)加“从”表示叔伯关系。例如: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谢安传》)(2)加“太”表示长一辈。例如: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3)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例如: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三)名、字、别号1.名、字古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jī,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存在一定的关系,有三种情况:①意义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又如:诸葛亮,字孔明;辛弃疾,字幼安。②意义相反。例如: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朱熹(熹,光亮、光明的意思),字符晦,一字仲晦;曾点(点,小黑也,引申为污),字皙(皙,人色白也)。③意义相关。例如:苏轼,字子瞻。“登轼而望(与“瞻”同义)之。”(语出《左传·曹刿论战》)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别号除了名和字以外,古人还有别号(又称别字)。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名和号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四)谥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1)表扬性的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智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2)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近内远礼曰炀(3)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mǐn)2.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3.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11次年号,唐高宗用过14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4.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五)年龄称谓【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例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龀、龆龀(tiáochèn)】指儿童换牙时,七八岁。例如: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例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笄(jī)年】指女子15岁。例如:复有双幼妹,笄年来结缡。(《对酒示行简》)【束发、成童】指男子15岁。例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冠、加冠、弱冠】指男子20岁。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50岁。【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60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60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又《论语》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耆(qí)艾】古称60岁为耆,50岁为艾。例如: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致士》)【古稀】70岁。例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耄耋(màodié)】指高寿,老年。“耄”指八九十岁,“耋”指七八十岁。例如: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对酒歌》)【期(qī)颐】100岁。例如: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次韵子由》)(六)作品命名1.以“地名”命名《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昌黎,称韩昌黎。《孟襄阳集》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以“书室名”命名《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名。《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饮冰室”是其书室名。《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惜抱轩”是其书室名。《七录斋集》作者张溥,“七录斋”是其书室名。3.以“谥号”命名《王文公文集》作者王安石,谥文。《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文忠。《诚意伯刘文成公集》作者刘基,封诚意伯,谥文成。《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文正。4.以“名号”命名《随园诗话》作者袁枚,号随园主人。《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号文山。《震川文集》作者归有光,号震川。《洪北江全集》作者洪亮吉,号北江。5.以“字”命名《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李笠翁一家言》作者李渔,字笠翁。6.以“官职”命名《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至尚书右丞。《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7.以“年号”命名《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嘉祐集·权书》作者苏洵,此集为宋仁宗嘉祐年间编辑。二、古代官职和科举(一)古代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中央官职】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1.中国古代官职名称【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5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为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刘基为诚意伯,王阳明为新建伯;清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为一等肃毅伯。【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例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②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8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太傅】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例如: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大将军】先秦、西汉时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例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唐代始设,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例如: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谭嗣同传》)【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例如: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谭嗣同传》)【军机章京】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例如: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谭嗣同传》)【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御史前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如《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例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闾大夫欤?”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此句中的“大夫”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例如:①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如《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如《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如《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传》:“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如《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尹】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例如: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如《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例如: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红楼梦》)【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如范晔曾任宣城太守。例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抚军】参见“巡抚”条。如《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促织》:“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例如: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例如: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登泰山记》)【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例如: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孔雀东南飞(并序)》]【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例如:令以责之里正。(《促织》)【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例如: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三省六部】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2.古代官职的变动(1)表授予官职【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例如:察臣孝廉。(《陈情表》)【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例如:①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孟子·万章上》)②举孝廉不行。(《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例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拜】授予官职。例如:拜亮为丞相。(《三国志·诸葛亮传》)【除】任命,授予官职。例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授】授予官职。例如:贾雨村授了应天府。(《红楼梦》)【起】起用人任以官职。例如:废人而复起,殆。(《管子·法法》)【拔】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例如:桓公尊九九之人,拔宁戚于车下。(《论衡·书虚》)【赏】指皇帝赐给官衔或爵位。例如: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封】指帝王将爵位赐给臣子。例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2)表提升官职【迁】晋升官职。例如: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擢】提拔,选拔。例如: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传》)【升】升官。例如:旋升宁夏道。(《谭嗣同传》)【加】加封,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例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3)表降免官职【谪】因罪被贬官降职或流放。例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迁】贬谪,放逐。例如: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贾生列传》)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左迁、左除、左授、左转】降职、贬官。例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罢】解除,免去官职。例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后汉书·马成传》)【免】免职,罢免。例如:遂免丞相勃,遣就国。(《汉书·文帝纪》)【废】废黜,放逐。例如: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史记·吕太后本纪》)【黜】贬退。例如: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晋语一》)【贬】降职。例如: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放】驱逐,流放。例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4)表调动官职【转】转移,调动。例如:密有才能,常望内转。(《晋书·李密传》)【调】选调,调遣。例如:事文帝,十年不得调。(《汉书·张释之传》)【徙】调动。例如:武帝即位,徙为内史。(《史记·酷吏列传》)【补】补充缺职。例如: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宋均传》)【出】离开京城外调。例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改】改任官职。例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5)表兼职、代理官职【兼】同时掌管,兼任。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领】兼任,代理。例如:又领扬州刺史。(《晋书·谢安传》)【行】代理。例如:太祖行备武将军。(《三国志·武帝纪》)【署】代理,暂任。例如: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三国志·诸葛亮传》)【摄】代理。例如:不书即位,摄之。(《左传·隐公元年》)【权】暂代官职。例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推敲》)【判】高位兼低职。例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假】临时的,代理的。例如: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韩非子·难二》)(6)辞官【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例如: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告老、请老】官吏年老辞官。例如:晋韩献子告老。(《左传·襄公七年》)【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例如:时年八十,不任兵马,上疏乞身。(《东观汉记·张况传》)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例如:望之从少府出为左迁,恐有不合意,即移病。(《汉书·萧望之传》)【解官】辞去官职。例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例如: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尚书大传·略说》)(7)其他【视事】治事,任职。例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张衡传》)【下车】官吏初到任。例如: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做官。例如:将解褐,故咨之于涛。(《世说新语》)(二)科举1.概念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科举制始于隋,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2.古代学校【庠(xiánɡ)】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例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的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国子监(jiàn)】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又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3.与科举相关的内容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童生试】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未被录取者即使至白首,也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厅、州)试与院试三个阶段,每三年举行两次。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如《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连中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例如: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训俭示康》)【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诸生”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八股文】也称“时文”、“四书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明清科举简表三、地理常识和宗法礼俗(一)古代地理常识1.地区名【中国】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也指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例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中华】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今指中国。例如: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三国志》)【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例如: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例如: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赤壁之战》)【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例如: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群英会蒋干中计》)【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例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江南》)【山东】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一说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也指战国时除秦以外的六国。例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鸿门宴》)【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例如: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蒿里行》)【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例如: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西域】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例如: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雁荡山》)【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例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例如:南取百越之地。(《过秦论》)【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例如: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赤壁之战》)【四海】指天下、全国。例如: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例如: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出师表》)【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例如: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例如: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2.政区名【九州、神州】传说中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例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例如: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卫。(《左忠毅公逸事》)【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例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郡】古代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例如: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例如: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海瑞传》)3.城市村镇名【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例如:①金陵降,君臣出走。(《阎典史传》)②江宁之龙蟠……皆产梅。(《病梅馆记》)【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例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福州】又称三山。例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后序》)【镇江】又称京口。例如: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指南录后序》)【开封】又称东京。例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苏州】又称姑苏、吴郡。例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武汉】又称夏口、江夏。例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例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传》)【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例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4.山川关隘名【江】指长江。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河】指黄河。例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殽】指殽山。例如:殽有二陵焉。(《殽之战》)【函】指函谷关。例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岱】指泰山。例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例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大泽】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例如:北饮大泽。(《夸父逐日》)【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例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玉门关】又称玉门,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汉代置关,是古代出塞的必经之路。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因在玉门关的南边,故称阳关。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云梦泽】古代大湖名,在现在湖北、湖南两省的交界处。例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其他【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例如: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二)宗法礼俗1.宗法宗法,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血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宗子】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宗子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小妻)所生的庶子。【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前者如《柳子厚墓志铭》:“而梦得亲在堂。”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六亲】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姻亚(夫的家属);按《老子》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考妣】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例如: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礼记·曲礼下》)【昭穆】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sī)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指大功和小功,分别为九个月和五个月。例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例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太庙】天子的祖庙。例如: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三纲】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五常】①即“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五伦中君臣关系居于首位,故又叫“大伦”。例如: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②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③指仁、义、礼、智、信。【五教】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七出】又叫“七去”、“七弃”,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泆、不事舅姑(即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妇女有其中之一就可以被丈夫遗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三从四德】“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如《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次序依伯、仲、叔、季并循环使用。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礼俗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礼俗,即礼仪习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的礼节与习俗。【五礼】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六礼】有两种解释:①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②指婚姻成立的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的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举行加冠礼的年龄,有20岁和19岁两种说法。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未冠”等说法。例如: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②予弱冠粤行。(《祭妹文》)【笄(jī)礼】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即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孩子到了成年又称“及笄”、“笄年”。【合卺(jǐn)】婚礼仪式之一。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执一瓢而醑(xǔ)(用酒漱口),就叫“合卺”。后世遂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妻】男子的配偶。在宗法时代指正式的配偶、嫡妻。从等级上看,“妻”当是指诸侯以下男子的正式配偶,因为诸侯的正式配偶称“夫人”,帝王的正式配偶称“后”。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妾】最初指家庭的女奴,后指贵族娶的“小妻”,实际上“小妻”是女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结果,但地位仍极其低贱。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旧时正式婚配的妻子、夫人有时自己也称“妾”、“贱妾”,这是自谦的说法。例如:①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孔雀东南飞(并序)》]②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姬】原是古代的显姓,如周王族姓姬。后来成为贵族妇女的代称,再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妇女的美称,进而成为美女的通称。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后来又成为富贵人家婢妾的美称。【媵(yìnɡ)】指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它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一种形式。其方式是,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嫡夫人,女方以侄女、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也各以侄女、妹妹相从。这些随嫁、陪嫁的人统称为“媵”。但这些被称为“媵”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贵族妇女,其间虽有辈分、嫡庶之分,但都是主子,不是奴才,她们都是经过“聘”的,都有资格成为夫人。后来随着“媵女”制度的逐渐消亡,“媵”的地位逐渐降低,在只有妻妾之分的时代,就与“妾”成了同义词。例如: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古代北方民族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例如: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并序)》]【文定】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称订婚。【朝】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朝”。《礼记·王制》:“五年一朝天子。”另一种说法是《左传·昭公十三年》杜预注:“三年一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作“朝贡”。如《左传·隐公八年》:“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被认为是不尊敬天子,天子就要出兵讨伐。【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侯,下堂见诸侯则天子失礼。例如: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谭嗣同传》)【聘】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礼记·王制》疏云:“其天子亦有使大夫聘诸侯之礼。”诸侯德风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天子往往也派人去聘问。如《左传·隐公七年》:“冬,天王使凡伯来聘。”凡伯是天子的大夫,周王派他来见鲁隐公。诸侯国的国君即位,强大的诸侯国来贺见,也叫聘。如《左传·襄公元年》:“九月,邾(Zhū,即邹)子来朝,礼也。”“冬,卫子叔、晋知武子来聘,礼也。”邾是小国,所以叫朝;卫、晋是大国,就叫聘。诸侯派大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这是诸侯之间邦交的礼节。《礼记·王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左传·隐公七年》:“齐侯使其弟年来聘。”诸侯相聘,使者还带着玉帛,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所以《左传》注曰:“诸聘皆使卿执玉帛以相存问。”【誓】用语言相互约束表示决不违背信约叫“誓”。《礼记·曲礼》:“约信曰誓。”诸侯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举行这种仪式,不用杀牲、歃(shà)血(以牲血涂抹口上)。【盟】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作“盟礼”。如《陈涉世家》:“为坛而盟。”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如《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歃血】指古人盟誓时双方主事人饮血或涂血在口旁以表示诚意的仪式。例如: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记》)【遇】诸侯之间不在规定的时间或地点忽然相见,就叫“遇”。如《左传》疏云:“遇者,草次之期,二国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也。”事先没有约定,偶尔相逢,犹如人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一样,在礼节上要比“朝”简单。诸侯途中相遇,以距各自的都城远近来划分主宾,地近的一方为主,地远的一方为宾,双方用主宾之礼接待。例如:春,宋公、卫侯遇于垂。(《左传·隐公八年》)【免胄】胄,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例如: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国语·周语》)【祖】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例如: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封禅】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按照《史记·封神书》张守义正义:“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白虎通》云:“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斋戒】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喝酒、不吃荤、不妄行动、不狂言嬉笑等),以表示虔诚。例如: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衅钟、衅鼓】用牲血涂器祭祀。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衅钟。这是一种礼制,凡重要器物(钟、鼓等)制成,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如《殽之战》:“不以累臣衅鼓。”“衅鼓”在这里是“处死”的意思。【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例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世家》)【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作“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者叫“牲”。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太牢】古代祭品,指牛、羊、猪各用一头。【少牢】古代祭品,指猪、羊各一头。例如: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例如: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薨(hōn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例如: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信陵君窃符救赵》)【棺椁(ɡuǒ)】“棺”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椁”是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殓】指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殡】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送灵柩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送殡”。【七七】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为祭祀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丧礼】古代“凶礼”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跪拜哭泣的礼节。【坟墓】埋葬死人的地方。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后世“坟”与“墓”并称,不再有所区别。旧时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合葬】指夫妇死后葬在一起。例如: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并序)》]【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例如:日将暮,取儿稿葬。(《促织》)【庐冢】也作“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例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坐席也有讲究,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把身体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的样子;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不因饮食而玷污坐席。【跪】与坐不同,往往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如《唐雎不辱使命》:“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跽(jì)】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如《鸿门宴》中写樊哙进帐,“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箕踞】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箕畚。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如《荆轲刺秦王》写荆轲刺秦王不中,身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拜】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如《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稽首。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上对下的答礼。【顿首】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即抬起,所以叫顿首。【空首】拜跪于地,先以两手拱至地,再以头至手,因其头不至地,所以叫空首。【稽首】两膝跪地,两手拱至地,垂头至手,多时方起,因为头叩地多时,有所稽留,所以叫稽首。【肃拜】拜礼中礼节最轻的。如《周礼·春官》注:“但俯下手,今时撎(yī)是也。”只是拱手行礼,就是现在的揖。军队中有这样的肃拜。妇人行礼,主要也是肃拜。【褒拜、吉拜、凶拜、振动】褒拜是手持符节行的礼;丧礼中先作顿首后作稽颡(sǎnɡ),叫吉拜;先稽颡后顿首,叫凶拜;振动,是战栗变动之拜。【揖】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如《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注》:“推手曰揖。”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周礼·秋官》:“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推手时稍微往下,叫土揖。对异姓,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则用时揖,平推手。对同姓,是同一个族的,就用天揖,推手时稍微举高。【执手】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最先见于《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例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寿】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例如: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鸿门宴》)【趋】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例如:入而徐趋。(《触龙说赵太后》)【郊迎】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例如: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施饮,郊迎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万福】旧时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后来用“万福”作为行礼的代称。例如: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九宾】也称“九仪”,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傧相(迎宾赞礼人员)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例如: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百姓】古代奴隶社会对贵族的总称。贵族有姓,平民无姓,这种状况在春秋战国时代仍然存在。到了汉代,自天子以至一般平民皆可以有姓。“百姓”随之指称一般平民了。【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例如: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臣】最初指男性奴仆,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对君主的自称。例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例如: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公输》)【黎民】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蒸黎”、“黎元”等。【士】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卿大夫下面是士,这种“士”通常担任卿大夫统治区域(即家)的家臣。春秋以后“士”又成了武士、文士的称谓,再以后便逐渐成了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了。例如: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信陵君窃符救赵》)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无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最初的“众”、“奚”、“仆”、“臣”、“妾”都是奴隶。【黔首】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因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例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庶人】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例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另外,“小人”又是旧时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自称的谦辞。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隐公元年》)3.尊卑【官位尊卑】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例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座次尊卑】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例如: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车座尊卑】古人乘车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表示恭敬。例如: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身份的尊卑】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例如:①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张衡传》)②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4.忌讳【古人讳言“钱”字】“古人以钱之名不雅驯,缙绅先生难道之,故易其名曰赋,曰禄,曰饷,天子千里外曰采。”常见的说法是“孔方兄”。再如,把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钱物称为“润笔”;两汉时,将钱买官谓之“铜臭”等。【古人讳言“大小便”】常见的说法有“更衣”、“出恭”、“解手”等。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古人讳言“死”】《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宗教教义中也讳言死,如西归、仙游、升天、坐化、圆寂、涅槃、就木、入土、谢世、作古等,现代汉语中如逝世、长眠、遇难、捐躯、殉国、夭折等。5.避讳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一是家讳。国讳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如《吕氏春秋》中称“楚”为“荆”,是因为“庄襄王名子楚,讳之故言荆也”。《治平篇》中“自此而元焉”,因避康熙玄烨讳,改“玄”为“元”。家讳或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如司马迁祖父名僖,所以《史记》中“僖”字皆作“釐”。《信陵君窃符救赵》:“昭王薨,安釐王即位。”避讳的方法:(1)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来代替。(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两笔。(4)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四、服饰和器物(一)服饰1.头衣古代的头衣又称元服。因为元本指头。头衣、元服,都是统称。细分起来,上古贵族男子的头衣有冠、冕、弁(biàn)。【冠】一般贵族所戴的普通帽子。男子长到20岁要行冠礼。如《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古人不戴冠的只有四种人:小孩、罪犯、异族人和平民。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冕】即古帽子,是大礼帽,天子、诸侯、卿大夫在祭祀时所戴。冕上有长方板叫延,前后有数串小圆玉叫旒(liú)。天子有十二旒。【弁】贵族戴的比较尊贵的头衣,有皮弁、爵弁之分。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由几块拼接而成,缝制的形式类似后代的瓜皮帽,皮块相连接处缀以许多五彩玉石,称为綦(qí)。平民百姓的头衣,上罩头巾,称为帻(zé)。2.体衣原始人本是蓬头跣(xiǎn)脚,不冠不履,以兽皮树叶为衣遮体,后来才分为上衣和下裳(chánɡ)。先秦时衣长而裳短,裳的上半截藏在衣内。后来变成衣短裳长,裳就加衣上。如《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陌上桑》中“紫绮为上襦(rú)”的“襦”是小衣,《羽林郎》中“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的“襦”则是短袄。袍,本是一种简单便服,如《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汉以后成了朝服,不分衣和裳。古代的裙与裳不同。《尔雅》说:“绕襟谓之裙。”意思是说裙子要从衣襟斜下通过右腋,往下绕至腰臀间,以至前膝。后代的裙与古代的裳则相近。如《林黛玉进贾府》:“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古代体衣,在质地、颜色上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批评“近岁风俗尤为侈靡”时说:“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这表明,走卒穿士服、农夫穿丝履不合常规。五冕、九衮之类衣服只有王公贵人才有资格享受。他们寒冷时,有毛皮大衣(裘);天热时,有高级丝织品。而那些寒士庶人则只能穿布衣(麻、葛所织)、褐(粗毛编织的灰色粗布)和缊(yùn)袍(旧絮或乱麻填的旧袍)之类,如《诗经·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颜色方面,隋唐及宋,紫、朱、绿、青四色,只有士人以上才能穿。而庶人在隋时穿白色,唐时穿黄、白两色,明朝则不许庶人穿黄色。3.胫衣、足衣及其他胫衣,即套裤。上古时有裳无裤,但有袴(裤)。袴后无裆,只有两个裤筒,类似后世的套裤。后来加上裆,称裈(kūn)。裤脚短的称犊鼻裈(因形状像犊鼻),即现在的短裤衩,一般为贫贱者所穿。足衣,就是鞋,上古称屦(jù),汉以后叫履。上古时,鞋分革、丝、麻、草四种,有钱人穿革履丝鞋,贫苦人穿草鞋或光脚。例如: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孔雀东南飞(并序)》]此外还有寝衣,包括深衣(亵衣)、衾枕、锦衾、布衾、罗帐等。例如: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冠服相关的还有衣带、香囊、玉佩、耳环等装饰品。4.官员的服饰我国封建时代,皇帝以下的文武百官共分九个等级,称为“九品”。他们的服饰,以清代为例,文官服饰:一品为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鹭鸶,七品为紫鸳鸯,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武官服饰: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狮子,三品为豹,四品为虎,五品为熊,六品为彪,七品、八品为犀牛,九品为海马。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5.佩饰【环】玉制的佩器,圆形,中空。古人重视佩玉,有“君子必佩玉”之说。例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咏怀古迹》)【玦】环的周边上留一缺口就是“玦”,玦与“决”同音,故常以玦寓指决断、诀别。例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容臭(xiù)】即香袋,后代称“香囊”,内装香料,随身佩带,香气绕身,故名容臭。臭,香气。例如:同舍生皆被绮绣……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二)器物1.食器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鼎】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从三代到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鼎有很小的,也有极大的。【簋(ɡuǐ)】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ǎn,古代的一种炊具)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ǔ)】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匕】长柄汤匙。【俎】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的食器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质料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酒器在中国古代有“无酒不成礼”之说,故酒是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宾会客等活动的必备之物,盛酒的青铜器具也就自然成为礼器了。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ɡū),用以斟饮。爵这种酒器的命名,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像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故而名之。爵、角、斝(jiǎ)均为饮器,但形制有区别。角无柱,尾和流均呈三角形的尖端。斝的容量一般较大,有两柱而没有流和尾。商末周初,出现觯(zhì),与爵组合在一起。觥也是一种饮器,其形制有盖、有流、有鋬(pàn),下有方座或四足。至于作为饮器的杯,出现在战国中期,至汉而盛行。储酒器主要有尊、卣(yǒu)、方彝、瓿(bù)、罍(léi)、壶等。尊、卣相配套使用。方彝出现稍晚,也与尊相配合使用。一组尊、卣或尊、方彝,在古代是尊贵的酒器,有人认为尊贵之“尊”就是因此而来的。战国以后,大腹的圆壶自名为钟,也是一种酒器。汉代,方壶自名钫,扁壶在战国自名钾。有些储酒器内附有挹酒用的勺,勺为长柄,前端作杯状。3.水器水器之中,最常见的是盘、匜(yí)。鉴也是重要的水器之一,或者无耳,或有两耳、四耳。它是一种大盆,通常有三种用处:其一,盛水用以洗浴;其二,贮水以照面;其三,用来装冰,即《周礼》所说的冰鉴。鉴这个字解作镜子、光照、审查,即源于此。4.兵器古代的青铜兵器和我们后来常见的十八般兵器有所不同,青铜兵器种类较多,如钺、刀、剑、戈、矛、铍、镞、殳、弩弓、甲胄等等,功能和形状也较为原始。最常见的青铜兵器是钺。它是用于斩杀的刑具,因而又演化成为权力的象征。5.乐器青铜制乐器的种类较多,最早的莫过于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铜铃。其他如铙、钟、镈(bó)、鼓、(chún),于商代后期才流行起来。铙,流行于商代晚期,它的口朝下,上面有长甬,甬端置立于木制的器座上,演奏时,用木槌敲击器口的中间部位。铙可分两种,一种是独立的,器形较大,有的重达150余千克;另一种由三五件大小不一、代表不同音阶的铙构成编铙。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铙被倒置过来,悬挂起来演奏,以得到更为清澈的音响,这就是钟。编钟的件数逐渐增多,能奏出复杂的乐曲。甬钟在悬挂起来时,是前后倾斜的。而镈是一种平口的钟形乐器,是用环形的钮悬挂的,挂起来时,位置垂直,和甬钟不同。铜鼓在中原一带罕见,西南地区的大量铜鼓,是秦汉以后的,但地域色彩极浓。6.衡器(量器)我们通常所说的量器包括度、量、衡三方面。用以度量长度的,主要是铜尺。测量容积用的量器,依其容积不同命名,有撮、勺、龠(yuè)、升、参(三分之一斗)、半(二分之一斗)、斗、斛等名称。称量重量的有衡,即天平。五、古代音乐和历法刑罚(一)古代音乐1.五音、六律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即如《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古书常把五音(或五声)和六律并举。律,本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后来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方面的专门名称。“六律”通常指黄钟、太簇、姑洗(xiǎn)、蕤(ruí)宾、夷则、无射(yì)六阳律和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六阴律,有时专指六阳律。如《察传》:“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孟子》:“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2.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3.宫调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4.八音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具体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5.雅乐“俗乐”的对称。指古代帝王郊祭、朝贺等大典上所用的音乐。6.俗乐“雅乐”的对称。泛指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宫廷中宴会也用俗乐,称为“燕乐”。历代俗乐都很流行。7.经首相传为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一说为黄帝所作。如《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8.六幺唐时有名的琵琶曲名。本名《录要》,后讹化为《绿腰》、《六幺》。如《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9.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全曲共十二遍,前六遍为散板,无拍,不舞;后六遍有拍,有舞。如杜牧的《过清华宫》:“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10.桑林传说中商汤时代的舞乐名。如《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11.无射本指古代十二律之一。又指周景王所铸的钟名。如《石钟山记》:“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12.阳春白雪《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是高级的音乐。所以后来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13.下里巴人《下里》《巴人》皆为古代楚国的歌曲名,且为通俗的歌曲。所以后来用“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14.乐师古代以演奏乐器为职业的人。如《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15.古代名曲《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的载录为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他上泰山刻苦学琴,10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中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了不连累母亲,聂政毁容自尽。这一说法与《史记》记载的聂政故事有所不同。《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不详。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对于曲情的理解,有说描写秋天景物的,有说寓鸿鹄之志的,也有说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子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的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十面埋伏》'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明《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载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深为国内外听众所喜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地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渔樵问答》'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胡笳十八拍》'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为左贤王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汉宫秋月》'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一为二胡曲。《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凄的情绪,以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阳春白雪》'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二)历法、刑罚1.历法之纪年法(1)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干支纪年每六十年一个循环。例如: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②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2)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例如:①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②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3)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例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4)年号和干支兼用例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梅花岭记》)2.历法之纪月法(1)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的《草堂即事》:“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指农历十一月。庾信的《哀江南赋》:“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的《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历法之纪日法(1)干支纪日法例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2)序数纪日法例如:初八日,始开靖海门及大南大东二城门。(《三元里抗英》)(3)特定称谓纪日法【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例如: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阎典史传》)【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例如: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②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与妻书》)【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例如: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4)传统节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三元】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如朱淑贞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三元”。【社日】古人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公,祈求丰收。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例如: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花朝】农历二月十五,相传为百花的生日。如《琵琶行(并序)》:“春江花朝秋月夜。”【寒食】农历清明前二日(一说前一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如苏轼的《和子由寒食》:“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端五”。【伏日】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终伏(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总称“三伏”。【初七、下九】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汉时,初七、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例如: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例如: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②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冬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北半球的白昼一天天长起来,阳气慢慢回升,叫作“冬至一阳生”。夏至、冬至都称至日。例如:淳熙丙申至日(指冬至),予过维扬。(《扬州慢》)【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风俗。【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之意。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或“除日”,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4.历法之纪时法(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的,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代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的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下表。天色地支现代时间天色地支现代时间夜半子23:00~1:00日中午11:00~13:00鸡鸣丑1:00~3:00日昳未13:00~15:00平旦寅3:00~5:00晡时申15:00~17:00日出卯5:00~7:00日入酉17:00~19:00食时辰7:00~9:00黄昏戌19:00~21:00隅中巳9:00~11:00人定亥21:00~23:00【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5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例如: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并序)》]【鼓】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例如: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意洞手书。(《与妻书》)古代计时单位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00~21:00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00~23:00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00~1:00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00~3:00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00~5:00【漏】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时】时是时辰,介绍见“天色纪时法”。【点】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刻】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5.刑罚之髡、黥、劓、笞、杖、刖、膑、宫【髡(kūn)刑】又称髡首,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黥(qínɡ)刑】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古书记载“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指的就是墨刑,即黥刑。【劓(yì)刑】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这种刑罚大约起于商代。如《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笞刑】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杖刑】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刖(yuè)刑】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一句中记载的就是这种刑罚。【膑刑】古代的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司马迁传》中“孙子膑脚”即指膑刑。【宫刑】古代五刑之一,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髡、黥、劓、笞、杖、刖、膑、宫这几种刑罚比较起来,一个比一个残忍。髡刑最轻,宫刑最重。6.刑罚之大辟、炮烙、汤镬、车裂、凌迟、腰斩、弃市、枭首、菹醢、极刑【大辟(bì)】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商、周、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炮烙(páoluò)】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铜柱使之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汤镬(huò)】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的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五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秦惠王车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车裂之刑而死的。【凌迟】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立凌迟一条。宋代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俗称“剐刑”)正式列入刑法之内,明清两代沿用。【腰斩】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枭首】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处示众。【菹醢(zūhǎi)】一种酷刑,把犯人剁成肉泥。【极刑】分割肢体、零割全身的酷刑。有时也用极刑指最严酷的刑罚。第46页共4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