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汇编一、命题分析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个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②揣摩人物形象;③分析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说的标题。二、小说情节(一)概括情节概括情节的三种方法:(1)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结构。(2)寻找线索(明线与暗线),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人物的心理(或情感)等。(3)抓住场面,按人物活动的场面梳理情节。注: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括,做到前后贯通。(二)情节的作用①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考虑: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喜剧的故事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式结构严谨、完整。位于开头:(1)开门见山,点明题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特点;交代人物身份和关系等。(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往往起铺垫作用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3)倒叙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写景开头: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心境。位于中间:承上启下,照应前文,呼应标题,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位于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化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小说结尾特点及作用:(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结尾),如《项链》①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内容上看,能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如《红楼梦》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第21页共21页
③从表达效果看,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或强化故事的悲剧效果,深化作品的批判性。(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如《西游记》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灾难,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如《边城》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5)卒章显志式:往往有解释悬念、揭示主题的作用。②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表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使人物的命运(性格)发生转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真实、更典型;③与环境的关系考虑:突出或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或社会背景),使环境更具典型性。④与主题的关系考虑:暗示、揭示了……的主题,突出主题,深化主题,丰富主题等。⑤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考虑: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三)赏析情节的技巧1、情节叙述手法(1)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我”是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无法横向扩展故事情节,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人称:作用: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交流。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角度讲述故事,视角无限。作用: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和读者之间产生距离。(2)叙述方式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②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激发阅读兴趣,避免叙述单调。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为下文做铺垫,照应上下文,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衬托中心任务,深化文章主题。(去掉它,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交代前因后果,使内容更丰富。⑤平叙/分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拓充作品容量。第21页共21页
2、情节安排技巧①悬念: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作用: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②抑扬: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作用:出乎读者所料,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抑扬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③伏笔: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提示或暗示。照应: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作用:前后呼应,情节连贯合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④对比: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⑤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⑥铺垫:它是为了表现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垫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作用: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⑦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突转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作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⑧小说的线索:A、小说中常见的线索(寻找途径:抓小说标题、抓小说中的中心词。)(1)人物线索,如《祝福》就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的;(2)事物线索,如《项链》就是以“项链”为线素的;(3)事件线索,如《变色龙》就是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的;(4)以时间、空间或人物心理、情感为线索,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既有时间、空间的变化,也线索有林冲心理、情感的变化。B、线索的安排:(1)单线和双线,双线一般是以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事件)分别进行的;(2)明线和暗线:a、明线: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b、暗线: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3.线索的作用(1)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2)巧妙安排小说的结构,便于揭示主题。⑨对话式:《古渡头》、《六指猴》、《桥边的老人》;例: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古渡头》参考答案:a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b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c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d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⑩历史与现实交织:(打破时空的限定)《赵一曼女士》回忆与现实交织:《半张纸》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是靠激烈矛盾冲突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注意散文化小说、历史小说还有只是截取生活的横截面平淡叙事的小说,它们呈现的特殊叙事技巧。例: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赵一曼女士》第21页共21页
参考答案:①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四)答题模式三、小说人物形象(一)人物形象考查形式(二)人物形象手法第21页共21页
(三)人物形象的作用(四)形象术语归纳1. 性格类:善解人意、心细如发、体贴、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富有情趣、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2.拼搏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知难而进、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爱子情深、舐犊情深(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4.职责类:第21页共21页
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诲人不倦、以校为家、爱厂如家、关心下属、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技术精湛、才华横溢、博学善谈、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妙手回春、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明察秋毫、严以律己、临危不惧、(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墨守成规、贪生怕死)5.品质类: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孝顺、清正廉洁、知恩图报、宠辱不惊、有修养、礼贤下士、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德才兼备、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自知之明、知错就改、(反面: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6.大爱类:热爱集体、爱国、没有民族偏见、居安思危、忍辱负重、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浩然正气、无私无畏、勇于担当、深明大义、识见高远、顾全大局、有领导才干、尊重弱者、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舍生取义、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嫉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反面:狭隘的爱国主义、有民族偏见、)7.概括景、物特点常用词语:(外形、颜色、神态、氛围)素雅、灿烂、柔弱、清丽、俊美、柔婉美丽、美好可爱、乖巧可爱、惹人爱怜、优美、美妙、多彩、清新脱俗、生动活泼、妖娆、葱茏、郁郁葱葱、鲜妍明媚、袅娜多姿、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富有活力、辉煌、雄浑、壮美、旷远、恢弘博大、气势非凡、气势磅礴、宏伟壮丽、圣洁、广阔、雄壮、豪迈、强劲、刚性、刚柔相济、巍峨、灵异、神奇秀丽、古朴、不张扬、生长环境恶劣、坚韧顽强、坚定执着、不屈不挠、质朴、宽容、乐观、默默无闻、环境:庄严肃穆、凄凉萧瑟、宁静清幽、温馨和谐、安适恬静、(反面:伶仃、稀零、凋零、稀疏、枯萎、干枯、单调、卑微、枯黄、萧条、丑陋、衰败、凝重、沉郁、压抑、凄美)四、小说环境(一)考查形式第21页共21页
(二)环境的作用1.勾连环境本身:①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点名时间、季节;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③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2.勾连人物方面:①烘托或暗示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3.勾连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⑤在开头位置,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在结尾位置,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4.勾连主题方面: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特别提示:“四循环+一读者”模式小说作用类题目(包含情节作用、人物作用、环境作用)都可以从情节、环境、人物、主题等四方面考虑,另外可以加入读者的感受。即:这三类作用类题目,除了考虑其对本身的作用外,都要考虑其他三方面,还有读者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归纳的“四循环+一读者”模式。答题时,可将这5个方面归拢到结构上的作用(情节)和内容上的作用(人物、环境、主题、读者感受)两个层面条理作答。五、小说标题(一)、标题的涵义【答题模式:】指向意义:①文中具体的意思(表层含义)②与主题相关的意思(深层含义)双关比喻象征意义③关联手法技巧④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例如:高尔基《海燕》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二)标题的作用A、标题与环境: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境氛围。B、标题与情节: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贯穿始终,是小说的线索。C、标题与人物: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是否暗示或揭示了人物的命运。D、标题与主题:揭示主题;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E、标题的艺术手法及效果:是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隐含、比喻、象征某意义,寄托情感,深化主题。F、标题与读者: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六、小说主题第21页共21页
解题思路:从小说的题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揭示主题的句子中把握作品的主题。七、小说语言(一)【知识储备】高考考察句子的类别1.关键句:指的是那些表现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深化、揭示文段主旨或标示文章脉络层次的“文眼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2.修辞句:指的是那些表达比较生动、形象的或是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格的既精彩又难理解的句子。3.含蓄句:指的是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解答时又有利于发挥的句子。4.哲理句:指的是文中那些含有一定的警世作用,有一定的哲理的,需要仔细品读才能理解的句子。5.言外句:指的是那些由一定的语境赋予了临时的意义,比较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的、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二)【知识储备】解题思路1、从修辞角度分析2、从句式角度分析3、从用词角度(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分析:口语(参入方言、文言,改换经典语句、反话正说、庒谐并用;诙谐幽默,朴素自然,生动活泼,给人平易近人、亲切之感);书面语(较为正式,严谨周密,更有说服力)。4、从整体语言风格分析:清新明快、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含蓄深沉、文采斐然、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写性语句)、清新、华丽(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夸张幽默、辛辣、自然、简洁传神、寓庄于谐、口语化、富有地方色彩、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补:小说中幽默讽刺的常见手法:夸张(即夸大,言过其词)反语、化用(经典语句、成语、歇后语等)、双关、寓庄于谐等。八、复习建议1.阅读文章时边阅读边圈点勾画重要信息(人物、线索)、关键语句。2.阅读后先明确三点:①明确写作对象及其特点或主要事件、人物;②理清文章情节/脉络;③明确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3.审题要细致深入,既要关注问题,也要关注分值。4.树立文本意识,答案要有理有据。5.答案组织要术语+文本体现。第21页共21页
6.答题思路要清晰,用语要准确,不写错别字,一定要分点,标出①②③。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练习题汇编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阳历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庄稼人出牛动农之前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赚了两千元。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两千五百块钱哪!孙玉厚老汉早已表明了态度,他对儿子说:“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他想拿这钱作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他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仍是老话,秀莲让步的附加条件是,烧砖只要一赚下钱,首先就要修建窑洞(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绪。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像泛滥的春水一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春节时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第21页共21页
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他的心一惊: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棱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像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他本来想叫醒妻子,但又怕惊吓了她。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院子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他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那奇怪的说话声来自过去拴牲口的窑洞中。少安紧张地操着家伙,放轻脚步溜到这个敞口子窑洞前。啊!原来这竟然是田万江老汉!老汉没有发现他,立在当初安放石槽的土台子前,仍然喃喃地说道:“……大概都不应时吃夜草了……谁能在半夜里几回价起来添草添料呢……唉,牲灵不懂人言呀,只能活活受罪……”孙少安忍不住鼻子一酸。他眼窝热辣辣地走到了田万江老汉面前。万江老汉吓了一跳,接着便嘴一咧,蹲在地上淌起了眼泪。原来他是在对那些已经被分走的牲口说话!人啊……少安也蹲下来,说:“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石头在怀里揣三年都热哩,更不要说牲灵了。你不要担心,庄稼人谁不看重牲灵?分到个人手里,都会精心喂养的。再说,这些牲灵都在村里,你要是想它们,随时都能去看望哩……”万江老汉这才两把揩掉皱纹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队长说:“唉,我起夜起惯了,睡不踏实,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不由人嘛!”少安也荚了,说:“今晚上我也睡不着,干脆让我把旱烟拿来,咱两个拉话吧。我还有点好旱烟哩,头茬,我爸喷上烧酒蒸的!”少安于是又转回家里,尽量不惊动睡熟的妻子,拿了烟布袋和卷烟的纸条,悄悄溜出了门。第21页共21页
他来到隔壁饲养室,和田万江老汉面对面蹲在一块,一边抽烟,一边拉话。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呆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天大明以后,仍然精神抖擞的孙少安,就吆喝起一家人,来到了他的烧砖窑前。在亲人们的注视下,他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十一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第一版)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父亲孙玉厚的懦弱反衬出孙少安的果敢,使孙少安的个性更加突出。C.田万江老汉“不好意思地笑了”是一种掩饰,“少安也笑了”是一种理解。月夜两人心与心的交流,给人一种真诚和温暖的感觉。D.节选部分叙述故事不失匠心。如钱如何使用的矛盾解决一笔带过,重点写孙少安一夜无眠的经过,充分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2.请举例简要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路遥《平凡的世界》对孙少安这个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作者是怎样塑造孙少安这一典型人物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梨花落蓝月小山村是太潮中的一个小岛,村子若隐若现半掩在葱茏林木之中。一到春天,满眼的青翠红艳小鸟啾鸣,蜜蜂呀,蝴蝶呀翩翩起舞,连空气里都弥漫着醉人的馨香。岛外碧波荡漾,一望无垠,粼粼的波光就像是谁不小心酒落了一湖碎银。半空中盘旋着各式水鸟,小心地窥视着潮面,冷不丁俯冲下来抓起一条小鱼儿,又迅疾地展开双翼消失在蓝天白云深处。第21页共21页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岛,而美丽是具有诱惑性的。几辆陌生的豪华小车在小岛上转悠了几天后,村民们收到一纸公文: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早日步入新农村行列,村土地将被征用以建造豪华别墅区,请村民积极配合,当然赔偿款也是相当丰厚的。消息一经传出,几家欢喜几家愁。春树使劲地抽着烟,一验愁容,他家的梨园也在征用之列。按理说,春树的梨园被征用,并没有大碍。春树的儿子已经在城里成家主业,一直说要让父亲进城去享福。春树却死活不同意,我走了,梨树怎么办?再说了,我还得陪着你妈呢!说这句话时,春树满是皱褶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哀伤。儿子便不敢多说了,只能由着他。春树疼老婆是出了名的。老婆梨花喜欢梨花,春树就种了满园子的梨树。每年梨花盛开,千枝万朵,一片洁白,美得让人心醉,更让春树心醉的是老婆梨花的笑容。村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包揽重体力活,但绝不做洗衣做饭之类的家务。春树不管,洗衣做饭抢着做,这一度引起了村里男人的鄙视和女人们的羡幕。也难怪春树心疼梨花,梨花身体一直不太好,生了儿子后更是病病歪歪如风倒杨柳。春树的万般疼爱依然没有留住她柔弱的生命。梨花弥留之际握住春树的手说,一定要把我埋在咱家的梨园里,我的魂儿会化成树陪着你们的……梨花如烛火摇曳期期艾艾的目光,舔过儿子稚嫩的小脸,定定地黏住春树泪糊糊的双眼。春树咬着颤抖的唇,眼泪噼啪噼啪掉。他使劲地点了点头,你放心。梨花过世后,春树按照梨花的嘱咐将她安葬在了梨园。每天清晨春树都会来到梨园里。这时候的小村很安静,只有他和梨树痴痴相望,他觉得梨花正微笑着看着他。他靠着树干坐下,点燃一支烟,吸一口徐吐出轻声说,梨花,我和儿子好呢,别率..在那边好好地,等有一天我来找你的时候,我也变成树陪着你……①风儿吹来,梨树的枝条轻轻晃动,摇落点点露珠。春树便笑了。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春树倒并不觉得孤单。就算儿子飞去了城里,春树的生活依旧有条不紊。现在突然说果园要被征用,能不叫他愁肠郁结?思虑再三,春树跨进了村支书的家。村支书很客气,为他端上了热茶。他赶忙接过又匆匆的放下,舔了舔嘴唇问:“能不能不用这块地?可以用别的地……”“当然不行,方案出来不是随意能改的。”“……我不想惊扰了梨花……”“我们已经安排了公墓。”“公墓能种梨树?”“当然不能,只能安放骨灰盒。”“可是梨花不能没有梨树。”“你可以挖起来换个地方种。”“梨花一定要和梨树一起的……”“那我就没有办法了。”村支书的目光突然变冷了,“不可能为了你一家打乱全盘规划!”春树蔫蔫地走出村支书家,又蔫蔫地来到梨园。②第21页共21页
正是阳春三月,梨花开得正旺,一树树一枝枝,洁白的梨花开满了枝头,一如当年梨花在世时候。梨花啊梨花,我对不住你……春树看着梨花,流下了两行泪。儿子赶回来看他,再次劝说他去城里。“我不会走,我的根在这里!”春树的语气异常坚定,儿子知道父亲的脾气,心想等地真被征用了,父亲也就不会再坚持了。儿子回城里后没几天却被村人紧急叫回了家,因为春树出事了——春树在修剪梨树枝的时候摔下来。“你说这果园都快没了,他还修剪啥?唉……”村人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息。“爸,你这是何苦……”儿子哭出了声。气若游丝的春树,对儿子笑了笑,说:“梨花落了,我去陪你妈妈了……”村人跑去梨园一看,真的,③满园的梨花都落了,地上就像下了一层雪。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叙述了春树哀感动人的故事,集中笔墨写春树的“梨花情结”,表现了人性美、人情美,也表现他将失去寄托深情的梨园的无奈与悲哀。B.小说开头段着意描写了清新自然、美丽淳朴的小岛春天,为人物提供了活动背景,并引出下文,同时为小说增添了诗意的美。C.小岛被征用,用以建造豪华别墅区,这情节引出了矛盾冲突。作者设置这情节,旨在揭开新农村建设中的黑幕。D.小说中以插叙的方式叙写了春树爱妻子以及妻子过世的故事,照应上文春树说的“我走了,梨树怎么办?再说了,我还得陪着你妈呢!”,并为下文做铺垫。2.小说中描写了春树与村长的对话。这段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小说多次写到梨树梨花文中几处描写架树梨花的划线句子,对塑造人物各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阿婆黄鱼面安谅阿婆黄鱼面馆开在一条小马路上,与淮海中路挨得近。店堂只有20多平方米,搁着一些方桌和凳子。平常生意还真不错,不仅店堂坐满了人,门口还常常排起一溜等待入座的队伍。第21页共21页
顾客盈门,应该是好事。可是阿婆的小外孙,英文名叫杰克,他觉得不划算,便怂恿阿婆,不如改成茶餐厅或者时兴上海小吃,至少也增加点品种。起先,阿婆耐心解释,她小时候在宁波老家就和她的老外婆学煨黄鱼,黄鱼面就是她的看家活。后来外孙时不时重提,主意一会儿一个,阿婆也就笑而不答。杰克在一家私企打工,业务正走下坡路,几乎无所事事。闲着也是闲着,他干脆就在阿婆的面馆里鼓捣起几个新的面种。阿婆并不阻挠,任他“创新”。好几天,新面点少有人问津。一盘算,杰克感觉亏大了——来店者点的几乎都是黄鱼面。他在店门口怔了好久,注视着“阿婆黄鱼面”这块招牌,感觉是店名影响了他推出的新面种。杰克撺掇着要阿婆把店名改成“阿婆面馆”,阿婆一笑,拒绝了。改了就和天下的其他面馆都差不多了,她说。天有不测风云,阿婆突发高烧住院,不久就过世了。阿婆面馆的黄鱼面,没人能够操持。无奈,杰克就聘了位上海老阿姨帮忙。老阿姨并不擅长做黄鱼面,但可以摆弄出各色浇头面,倒也丰富,杰克也就顺势把阿婆黄鱼面馆去掉了“黄鱼”两字。起先还有些顾客上门,但来客渐稀,门口总是排着的长队不见了。一个月下来,杰克不住地摇头,面馆已是入不敷出。他把面馆改成了韩国料理。看到一部韩剧红火,便把炸鸡啤酒作为特色主菜隆重推出。出乎意料,韩国料理运营两个多月之后,并没有起色。杰克有点泄气,找了几个年轻玩伴出谋划策,这些玩伴,有的刚留学回来,一合计,共同出资支持杰克把韩国料理改成西餐馆——这儿是繁华的市中心,来来往往的国外游客很多,这生意看来十拿九稳。西餐馆开张,确实热闹了一阵,杰克的同学、朋友,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都被发动过来助兴。两三个月的兴旺光景后,熟人消费撑起的西餐馆渐渐门可罗雀。亏损越来越大,几个小伙伴儿扛不住了,纷纷提出撤资。杰克拖着,熬了快半年,退了款,摘了牌,关了门,准备把店堂盘出去。因为要价挺高,店堂很长一段时间出不了手,他便常在店门前的马路上百无聊赖地闲逛。这天,一对老年夫妇蹒跚走近,打听道:阿婆黄鱼面馆在哪里?老早经常来吃的那家,咋就找不到了?他吃了一惊,阿婆过世一段时间了,怎么还有人心心念念在找黄鱼面馆。老人家讲,几年前来吃过,这些年身体不好,加上搬家了,一直没能来,但嘴边总咂摸着阿婆黄鱼面的味道。当年的那碗汤啊,鲜得来;鱼肉啊,细腻得来,不会碎,有嚼头。“老太婆讲,这辈子再能吃几次阿婆的黄鱼面,也算心满意足,也了却伊对这条路的念想。”杰克听罢,眼圈一红,忍住了。思忖之下,回答,过段时间来吧,现在正在店面改造,过段时间,一定能吃到黄鱼面的。第21页共21页
有段时间见不到杰克。一个多月后,杰克回到店堂,还带回来一位老阿婆。他把藏在店堂里的招牌上的“西餐馆”三个字全部铲掉,重新漆上五个大字——阿婆黄鱼面。大锅子买回来,汤头烧起来,蒸腾出一股有点熟悉的味道,惹得隔壁人家探头探脑好几次……张罗几天后,阿婆黄鱼面馆回来了。杰克的同学、朋友被请过来尝鲜,他就问一句话:是不是原来的味道。店门口挂出公告,三天内免费试吃阿婆黄鱼面,每天供应一百碗。试吃期间,宾客盈门。之后,店堂和锅灶再也没有冷下来。食客吃完后纷纷啧嘴称赞,杰克听在耳朵里,他觉得阿婆若还能在这个店堂里,大概会笑得满脸褶子。慕名者从不同地方赶来,店面显得狭小了。但杰克只经营一个面种,不想去拓宽店堂、吃掉隔壁。原来,之前一个多月,杰克回祖籍宁波了,他找到擅长做黄鱼面的老阿婆,从挑黄鱼、煨黄鱼到制面、煮面,从头开始学做那一碗面。宁波老阿婆呢,手把手教,直到他那双手,跟外婆一样,能把黄鱼面侍弄得地地道道,汤鲜面滑。不少人找杰克谈加盟店的事情,都被谢绝了。有人说,杰克太小家子气,做不大生意。杰克像阿婆一样笑而不答,忙着张罗生意去了。(选自《解放日报·朝花周刊·综合版》2017年9月15日期,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描写面馆顾客盈门的场面,与后文杰克不断“创新”却门可罗雀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B.一对老年夫妇的打听、念叨,隔壁人家好几次探头探脑等细节,表现了人们对阿婆黄鱼面的认可,使故事情节发生了突转。C.“从挑黄鱼、煨黄鱼到制面、煮面,从头开始学做那一碗面”,具体表现杰克转变的决心和行动,补充交代阿婆黄鱼面得以回归的原因。D.小说围绕“阿婆黄鱼面”,叙述了杰克由不认可到践行阿婆经营理念、传承传统手艺的故事,看似浅显却充满哲理,引人深思。2.小说中阿婆和杰克“笑而不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作者把故事的场景始终设定在阿婆黄鱼面馆,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第21页共21页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追地白花刘庆邦收秋之后,村里来了一个女画家。村民觉得奇怪,这会儿场光地净的,要红没红,要绿没绿,要金黄没金黄,有什么可画的呢?可女画家每天这儿转转,那儿瞅瞅,画了张家古旧的门楼子,画了街口一座废弃的碾盘,画了石榴树、柴草垛、鸡窝……村民看着平常的东西,经她一看,就成了好看的东西;经她用笔一点,就成了一幅画。凡是被她画过的人家,神情都有些骄傲。还没被她画过的,都希望她能到家里画一回。小扣子是热切盼望女画家到他家作画的人中的一个。自从女画家来到这个村,小扣子就天天跟着女画家转悠。女画家到这个村后所作的每一幅画,都是在小扣子的注视下完成的。女画家开始到野地里作画去了。女画家在前面走,小扣子和黄狗远远地在后面跟着。女画家终于选准了一处风景,摆开架势作画了,小扣子仍没有马上走近。等陆续来了三四个男孩子和女孩子,他们才结伴慢慢地向女画家走去。女画家这天所画的是一片茅草。茅草长在一片荒地上,面积并不大。可经女画家一画面积就大了,白茫茫的,好像一眼望不到边。在小扣子眼里,女画家画的画是有声音的,那声音是旷野里的长风吹在茅草穗子上发出来的,呼呼作响,一直向天边响去。在小扣子眼里,女画家画的画是有温度的,让人感到一种萧萧的凉意,一看就想抱紧自己的身子。在小扣子的眼里,女画家画的画是有气味的,这种气味是土地的气味,茅草穗子的气味,还有风的气味。有了声音、温度和气味,女画家画的画就像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让人一看就不知不觉走进去了。小扣子看见,他家的黄狗突然跑到茅草丛里去了,在那里仰着脸瞎看。小扣子刚要把黄狗赶开,女画家说,不要管它。结果女画家把黄狗也画进画里去了。小扣子心里一喜,女画家总算画了他家的一样东西,他总算为女画家做出了一点贡献。上了画,黄狗跟平常日子不大一样。在平常,黄狗是很调皮的,老是闲不住。画上的黄狗在张着耳朵听风,显得很成熟,很孤独,好像还有些发愁。这样的黄狗让小扣子顿生怜爱,他真想马上抱住黄狗,把脸贴在狗脸上亲一亲。女画家画完了画,问:“这是谁家的狗?”小扣子还没说话,几个孩子就往前推他,说是小扣子家的狗。第21页共21页
女画家对小扣子说:“你们家的狗不错呀!”小扣子眼睛躲着,不知说什么好。小扣子的脸有些红。女画家问:“你们这儿种荞麦吗?”别的孩子你看我,我看你,回答不上来。这时候小扣子不说话不行了,小扣子说:“种。”女画家的问题还很多,她问小扣子,荞麦是不是红秆儿?绿叶?白花?荞麦花开起来是不是像下雪一样?女画家问什么,小扣子都说“是”。有一个问题小扣子吃不准,荞麦是什么时候种?女画家提了这个问题,他就得回答,不能让女画家失望。他先说春天种,又说不对,夏天种。他这样一会儿春天一会儿夏天的,别的孩子都笑了。女画家看出了小扣子的窘迫,说没关系没关系,不管什么时候种,只要种就行。当晚,小扣子让母亲去给女画家送鸡蛋。小扣子说,女画家把他们家的黄狗画在画上了。于是母亲包上一些鸡蛋,带上小扣子和黄狗,给女画家送去了。女画家正跟房东一家人说闲话,好像说到的话题又是荞麦花。母亲把小扣子推到前面,说:“你把我们家的狗画到画上去了,我儿子让我来感谢你。”女画家笑了,说画了人家的狗,不但不给人家钱,还要白吃人家的鸡蛋,这样的便宜事上哪儿找去!她说,这些鸡蛋她先不吃,一个一个画在画上,这样小扣子家的人还会给她送鸡蛋,送到后来,她就不画画了,成贩鸡蛋的了。女画家的笑话把院子里的人都说笑了。月光正好,母亲和小扣子没有马上回家,听见女画家接着刚才中断的话题,又说到了荞麦花。女画家说,她小时候,跟着父母在农村住了一段时间,好像看见过荞麦花。在她印象里,荞麦花不是零零星星开的,似乎是一夜之间全都开了。她早上起来,觉得西边的天怎么那么亮呢,跑到村边往西地里一看,啊,原来是荞麦花开了。荞麦花开遍地白,把半边天都映得明晃晃的。荞麦花是不大,但经不住它又多又密,白得成了阵势,成了海洋,看一眼就把人震住了。在没有看到荞麦花之前,她喜欢看那些一朵两朵的花,老是为那些孤独的花所感动。看到了大面积白茫茫的荞麦花,她才打开了眼界,才感到更让人激动不已和震撼的,是潮水般涌来的看不见花朵的花朵。她钻进密密匝匝的花地里,一待就是半天。她记得荞麦地里蜜蜂和蝴蝶特别多,像是在花层上又起了一层花。连蜜蜂和蝴蝶似乎都变成了白的。她晚间也去看过荞麦花。晚间很黑,没有月亮。不过,她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满地的白花老远就看见了。她看着前面的光明,不知不觉就走进了花地里。第21页共21页
说到这里,女画家轻轻地笑了。她说时间太久了,记不清了。反正那样的荞麦花如今是很难看到了。院子里的人一时都没有说话,只有如霜的月光静静地洒落。来年,在小扣子的一再要求下,母亲种了一块荞麦。小扣子看见,荞麦发芽了,荞麦长叶了,荞麦抽茎了,荞麦结花骨朵了……荞麦终于开花了!荞麦花开得跟女画家的回忆一样恍如仙境,把小扣子感动得都快要哭了。从荞麦开花那一刻起,小扣子天天在花地里,并不时地向远方张望。母亲知道小扣子盼望什么,她帮着小扣子向远方张望。(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遍地白花”是文章的线索,开头女画家的画,后来女画家问的问题,以及重点描写的遍地荞麦花的回忆,最后小扣子家种荞麦,盼望画家归来,都是围绕“遍地白花”展开的。B.大面积的荞麦花确实很美,这种美极具震撼力,让人魂牵梦绕,让多年以后的女画家重回乡村,用画笔来描述记忆中的“遍地白花”。C.“遍地白花”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光明。即使晚间很黑,没有月亮,也不会让人害怕,比农村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坚强的战胜闲难的力量。D.“遍地白花”表面上是写荞麦花的美,实际上是写人的美,写出了乡村人的纯朴美,也写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人性美,这种美可以感染更多的人。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小说笫6段黄狗的情节对小说的作用。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小扣子”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案以及解析一答案及解析:第21页共21页
答案:1.B;2.(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开头一段中概括地写“春天”和“大面积地解冻了”,就是为了交代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大面积推广的社会环境。(2)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个性。如月夜景物描写,表现了主人公期待砖窑点火的兴奋与激动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3)寄予深刻寓意,预示创业成功。如结尾处写点火场景,就暗含一种成功的寓意,“希望”与“升起”令人回味,留给读者无限想像的空间。3.(1)通过衬托刻画人物。孙少安和家人对两千五百元钱的用途产生分歧,衬托出孙少安敢于进取的品格。田万江老汉舍不得牲口,守旧的思想衬托出孙少安的开拓进取。(2)在特定的环境中刻画人物。小说将人物置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中,并具体描绘人物活动的场景,彰显人物个性。(3)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如主人公与田万江老汉的对话,展示了曾经的队长对群众的了解和关心。<B解析:这句话并不是表现孙玉厚懦弱,表现的是老人的开明和对儿子的尊重和信任,所以反衬的说法不成立。 二答案及解析:答案:1.C;2.①春树与村长的对话推动了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趋于高潮;(2分)②这段对话是春树为留住梨园所做的努力的具体呈现,既表现了他对亡妻的爱与怀念,又刻画他忠贞执着的性格,丰富了人物形象;③春树村长在对话中呈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促人深思,有助于突出主题思想。3.①第一处写风吹梨树摇落露珠,将梨树写得似乎通晓人情,烘托出了春树思念亡妻的强烈心理。②第二处写梨花满树,反衬春树争取留下梨园未果后的无奈与悲伤,更突出了春树对妻子梨花的深爱之情。③第三处梨花落,以景物描写映衬春树去世的结局,深刻表现了他的爱具有神奇的力量。<B解析:1.“旨在揭示新农村建设中的黑幕”有误,从村民收收到的公文与村民的反映看,此说毫无根据。2.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其实就是认识小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应从情节、人物、主题表达效果方面分析。3.写梨树梨花属于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效果是烘托人物心理、村托人物性格或暗示人物命运,解答此题必须结合人物的心理、情感、结局来分析。 三答案及解析:答案:1.B;2.①阿婆“笑而不答”,是因为她体恤和包容外孙,对自己的看家活(黄鱼面)充满自信并坚守传统;②杰克“笑而不答”,是因为他理解了外婆,决心守护亲情,发扬传统。第21页共21页
3.①使故事主线更清晰,情节更集中、紧凑;②让它成为人物冲突的聚焦地,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借面馆的变化,折射社会生活,对接传统与现代,突出主题。<B解析: 四答案及解析:答案:1.C2.①黄狗的情节丰富了小扣子的人物形象。小扣子是一个腼腆、不爱说话的孩子,他天天跟在女画家身后转悠,女画家到村子后所画的每一幅画都是在小扣子的注视下完成的,黄狗的出现让小扣子和女画家有了联系。②突出了女画家善于发现美的品质和高超的画技。女画家能够将普通的黄狗画成美丽的画面,化腐朽为神奇。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小扣子拜托母亲给女画家送鸡蛋等一系列情节都是因此展开的,而这些情节则表明了村民的纯朴、善良与热情好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人性美,深化了文章的主题。3.①能感知美。对女画家描绘美好画面的陶醉和对再难看到美好景象的感伤,都体现了小扣子对美的感知。②纯朴善良。小扣子因为女画家把他们家的黄狗画在画上了,让母亲去给女画家送鸡蛋,这体现了小扣子的纯朴善良。③腼腆。女画家赞美小扣子的狗时,小扣子眼睛躲着,不知说什么好,小扣子和母亲去给女画家送鸡蛋时,母亲把小扣子推到前面等情节,都体现了小扣子的腼腆。解析:1.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让农村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坚强的战胜困难的力量”错,曲解文意,原文是“晚间很黑,没有月亮。不过,她一点也不害怕”,此处的“她”指的是女画家,而不是“农村孩子”,并且“坚强的战胜困难的力量”于文无据。2.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第21页共21页
级。此题考查情节的作用,可从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题表达三个角度来分析。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第6段主要叙述了画家画小扣子家的黄狗一事,画家将黄狗画得充满了灵性与忧愁,这凸显了女画家的高超画技,小扣子先是要赶狗后是要亲一亲狗的情节发展也丰富了小扣子的人物形象。从情节发展角度,引出了下文小扣子让母亲去给女画家送鸡蛋等一系列事件。从主题表达角度,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人性美。3.本题难度中等,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要紧紧围绕人物的言行、神态、细节等方面来展开。如写小扣子认为女画家的画是有声音、温度和气味的,“女画家画的画就像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让人看就不知不觉走进去了”写出了小扣子能感知美;小扣子因为女画家把他们家的黄狗画在画上了,让母亲去给女画家送鸡蛋等情节,表现了他的纯朴善良;小说写他腼腴的地方较多,可抓住某个细节展开分析。第21页共21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