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 必刷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 必刷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6
2
/16
剩余1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必刷练习题汇编(共26题)一、选择题(共22题)下图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回答下列各题。1.有关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B.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中出生率大幅度下降C.传统型和过渡型的最重要区别是出生率的差异D.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2.人口平均寿命较低的类型和目前我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分别是()A.甲和丙B.乙和丙C.丁和乙D.甲和丁3.从20世纪50年代起,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对应图中的()阶段。A.甲B.乙C.丙D.丁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下图为我国近30年来出生人口(活产婴儿)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4.我国近30年A.出生人口中女婴比重高于男婴B.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C.人口性别结构明显优化D.妇女生育率明显升高第7页共16页 5.我国目前的这种出生人口性别比特点对未来造成的影响包括①“剩男”现象明显增加②女性择偶标准降低③“老夫少妻”现象增加④不会引发社会问题⑤跨国婚姻有所增多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③⑤6.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B.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氏模式均属于“传统型”C.大洋洲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均属于“现代型”D.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根据广州有关规划,到2020年末要牢牢把握底线思维。底线一:守住常住人口规模底线,就是把常住人口不超过1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材料中“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B.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环境人口容量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8.针对把常住人口不超过1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广州市应①超出本地区范围过度索取资源,发展生产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回答下题。第7页共16页 我国继2013年12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又在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此项政策将使我国今后几十年中( )A.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C.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D.城市环境问题得到缓解2013年7月11日,即第24个世界人口日,共有72亿人一起生活在地球上。而联合国的估算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6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截至2013年()A.世界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B.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0%以上C.世界人口多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D.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11.到2050年()A.世界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过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对地球上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第7页共16页 C.人口增长速度比现在要快得多D.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16年全国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下图为该年我国某地育龄妇女生育率和二孩生育率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一孩生育率对生育率曲线的影响不大②平均初婚年龄对二孩生育率影响较大③二孩生育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负相关④二孩生育率与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导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数量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政策目标人群妇女总数少B.政策目标人群年龄结构偏大C.政策目标人群文化水平高D.政策目标人群压力大收入高候鸟式养老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气候条件和最优美的生活环境,老人们畏惧寒冷,多选择去热带避寒。2014年,有超过20万老人到海南三亚过冬;2015年这一数字超过50万。2016年以来这个数字仍呈井喷式增长趋势。完成下面小题。14.以下四个城市中到三亚过冬的人数最多可能是()A.哈尔滨B.乌鲁木齐C.拉萨D.北京15.影响到三亚候鸟式养老呈现井喷式增长的直接因素是()A.经济条件的改善B.交通的发展C.观念的改变D.旅游环境的改善P市位于横断山区,地处川滇交界地带,曾一度更名,其地理位置直到1987年才开始标注在国家出版的地图上。1965年设市时,市区所在地还是仅有7户人家的小村庄。到2005年,该市已有107.98万人口,城镇化水平达53.71%,较其所在省份的省会城市高出3.41%。根据发展规划,到2030年,该市面积约为省会城市的1/2,而规划人口数仅为省会城市的1/1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推测P市的地理位置长期未在国家出版的地图上标注,主要是由于()第7页共16页 A.城市规模较小B.地名变化频繁C.国防安全需要D.地处边陲地区17.设市以来,P市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A.边境贸易,外资企业建立B.资源开发,吸引大量移民C.西部大开发,促进经济发展D.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18.P市规划人口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起伏,适宜建设用地少B.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C.资源贫乏,工业发展水平低D.位置偏远,对外开放程度低下表为近20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完成下列问题。19.与安徽省相比,关于江西省20年来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B.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C.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城市化速度一直较慢D.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20.1990—2010年期间,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最主要的原因是A.城市就业机会多B.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D.农村自然灾害频繁下图为“某市过去五年内城镇人口变化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1.该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反映的是()①人口增长类型的差异②人口迁移的方向③再城镇化现象④郊区城镇化现象第7页共16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近郊区常住人口增长率约为26%,主要是由于近郊区()①环境质量好②交通通达度提高③土地价格高④人文环境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综合题(共4题)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柴达木盆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地质历史时期为一个巨大的咸水湖泊。现今,柴达木盆地内分布有大量的钾盐矿床,其保有储量约占全国81.08%,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十分丰富。材料二:青海省地理要素分布及统计图(左图、右图)。(1)简析该地区钾盐矿床形成过程。(2)分析柴达木盆地内的人口特征。(3)评价湟水谷地夜雨率特征对种植业的有利影响。24.阅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小题。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固原三县沟壑纵横、干旱缺水、灾害频发,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贫困人口集中,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地。1990年10月“西海固”1000多户百姓,搬迁到银川市近郊的永宁县境内玉泉营,在茫茫戈壁中的黄河灌区建村,之后20年间陆续接纳来自“西海固”移民4万多人。在解决温饱问题基础上,经过福建省对口支援,这里陆续发展了特色菌草产业、光伏产业、劳务产业、旅游产业,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第7页共16页 (1)与西海固相比,简述迁入地发展的有利条件。(2)从四大产业中任选其一,分析选择发展该产业的原因。(3)概述西海固地区人口迁出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积极作用。2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南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但近年米,新疆政府决定调整农业结构,压缩棉花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以核桃、红枣、葡萄为主的优质特色林果业。图B南疆局部地区放大图。(1)分析南疆种植棉花有利的自然条件。(2)分析该地区特色林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第7页共16页 (3)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摸清人口“家底”事关国计民生,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需求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状况,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下图为1953到2020年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变化示意图,纵观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城乡人口变化巨大。(1).据图描述1953~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的变化特征。(2).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乡村人口又创新低,试分析其原因。(3).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能带动区域发展,分析城镇化率持续增长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第7页共16页 参考答案1.C2.D3.C【分析】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然后是出生率下降。图中甲是原始型,乙是传统型,丙是过渡型,丁是现代型。目前我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是现代型。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A正确。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中,出生率大幅度下降,B正确。传统型和过渡型的最重要区别是死亡率的差异,C不正确,选C。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D正确。2.人口平均寿命较低的类型是原始型,对应图中甲。目前我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是现代型,对应图中丁。D对。乙是传统型、丙是过渡型,A、B、C错。3.从20世纪50年代起,战争结束,生产力发展,经济得到恢复,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提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进入过渡型,可能对应图中的丙阶段,C对。A、B、D错。4.B5.D【解析】4.读图,我国近3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大于100,说明女婴比重低于男婴,A错。图中总人口性别比小于出生人口性别比,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B对。人口性别结构明显不合理,C错。由于计划生育,妇女生育率降低,D错。故选B。5.由图示分析可知,我国人口性别比较高,所以很多男性不能婚配,“剩男”现象明显增加,①对。由于女性比例小,所以择偶标准升高,②错。由于女性比例低,“老夫少妻”现象增加,③对。性别比失调,会导致严重社会问题,④错。本国女性比例低,会导致跨国婚姻增多,⑤对。故选D。【名师点睛】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1)简述: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每出生百名女婴相对出生的男婴数,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2000年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6,2005年1%抽样调查为118.58,个别省份甚至超过130。出生人口性别比已严重失调。(2)危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不仅仅是人口问题,而且是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影响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势必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极大威胁。第15页共16页 (3)产生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人为的技术干预等。(另外,战争可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小,重工业发展可使其增高,轻工业发展可使其降低等。)(4)对策: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宜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等。6.D【详解】印度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型”,发展中国家大多为过渡型,大洋洲部分国家为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故选D。7.A8.B【解析】7.地区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从其他地区引进本地区所最缺乏的资源,故地区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环境人口容量,A项正确;根据材料,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即人口合理容量,B项错误;C项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C错误;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消费的资源就越多,则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小,说明两者呈负相关,D错误。据此分析选A。8.超出本地区范围过度索取资源,发展生产会加重对本区环境的破坏,降低人口容量,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利,①错;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②对;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③对;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会加重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使环境也可能恶化,④错。据此分析选B。【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定义中已经基本明确表示,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仅仅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来判断本地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合理的。环境人口容量与科学技术成正向关系,科学技术不是定量,是变化,是随着时间逐渐前进的,因此,同一个地区或国家,不同时间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同的,时间越新,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大。未来社会,环境人口容量会更大。用环境人口容量预测国家的人口容量,需要考虑时间因素。9.A【解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人口出生率上升,将使我国今后几十年中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A对。该政策不会使老龄人口减少,养老金支付总额不会减少,B第15页共16页 错。出生率上升,入学与就业压力增加,C错。人口增加,城市环境问题可能加重,D错。10.A11.B【分析】10.据图可知,新生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大洲主要是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表明世界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A正确。图中显示亚洲新生人口增长率高达57%,但并不代表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0%以上,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世界人口最多的前五名国家中,美国属于发达国家,所以世界人口多的国家不都是发展中国家,C错误。由全球的人口数量变化可知,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增长率有所下降,这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政策的实施有关,D错误。故选A。11.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6亿,会给地球上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但并没有远远超过环境人口容量,A错误,B正确。由全球的人口数量变化可知,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增长速度比现在要慢,C错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因此不能确定到2050年中国是否还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D错误。故选B。【点睛】中间派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这是使全世界人民能够吃得比较好,并维持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合理人口限度。12.C13.B【分析】12.图示显示,该城市二孩出生率在不同年龄段均处于较低水平,较高生育率年龄段集中在33岁以前,且以一孩生育率占主导,因此①错误。平均初婚年龄越大,则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时父母年龄越大,则生育二孩的意愿会更弱故,因此②正确。二孩生育率越高,则自然增长率越高,两者呈正相关,因此③错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保障越完善,生育意愿会随之降低;且经济越发达,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高,养育孩子的成本越高(教育等投入巨大),生育意愿也会由此降低,因此④正确。故C正确。13.2016年全国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依据材料和我国现状可知,生育二孩的人群年龄主要在35—50岁之间,而这些人群由于年龄大不愿意再生二孩,所以导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数量相对较小。故B正确。【点睛】本题易出现错选,解题时主要考虑二孩政策对应的主要群体年龄。第15页共16页 14.A15.B【解析】14.四个城市中哈尔滨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最低,并且冬季漫长,三亚过冬的人数最多是哈尔滨,故A对;乌鲁木齐拉气温不是最低的,并且人不多,故B错;拉萨冬季气温不是最低的,人是最少的,故C错;北京气温不是最低的,故D错;故选A。15.经济条件的改善为候鸟式养老提供了经济基础,但不是候鸟式养老呈现井喷式增长的直接因素,故A错;高铁、航空运输为候鸟式养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这一时期的交通高速发展是候鸟式养老呈现井喷式增长的直接因素,故B对;材料“老人们畏惧寒冷,多选择去热带避寒”不是观念的改变,只是条件是否成熟,故C错;候鸟式养老不是旅游,故D错;故选择B。16.C17.B18.A【分析】16.国家出版地图不会因为规模小而不标注,A错误。地名变化也可以在地图上先行标注,变化后再进行修改,B错误。国防安全需要保密的地名不会标注,C正确。边陲地区城市依然会标注,并且P市位于川滇交界,并非边境,D错误。故选C。17.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位于川滇交界,没有延边,不会发展边境贸易,A错误。该地设市时只有7户人家,设市后人口迅猛增多,故推测是设市之后资源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强,推动城市化发展,B正确。2000年才开始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对P地城市化影响不会太大,C错误。位于西部山区,不是大城市扩散方向,D错误。故选B。18.第15页共16页 P处地处横断山区,人口密度小的原因主要是地势起伏大,适宜建设的用地少,人口难以集中,A正确。P地经济相对落后,B错误。工业发展水平对人口密度影响小,C错误。位置偏远不是影响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人口的分布及城市化变化的原因等相关问题,采用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的方式,考查现场学习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素养。19.D20.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19.由表格可知江西省与安徽省相比,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但城市占地面积不一定一直较大,故排除选项A、C;1990—2000年,江西省由20%到27%增加大约7%,安徽省由17%到27%大约增加10%,2000年—2010年,江西省大约增加16.39%、安徽省大约增加15.2%,所以江西省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故选项D正确。20.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到城市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人口的空间变化。21.D22.A【解析】21.近郊区人口增加,核心区人口减少,说明人口由核心区迁向了郊区;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出现了郊区城镇化现象;所给信息并没有反映出再城镇化现象、人口增长类型的差异,D②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22.近郊区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交通通达度提高,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①②正确。与市区相比,近郊区土地价格较低,③错误。市区人文环境比近郊区要好,④错误。A①②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第15页共16页 )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23.(1)(由于地壳运动)青藏高原的隆起,该地区气候逐渐变干,蒸发旺盛,咸水湖泊逐渐萎缩,盐分沉淀形成很厚的钾盐层(2)人口数量少,分布密度低;城镇人口比重高。该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恶劣,水资源匮乏,人口承载力低;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条件恶劣,居民主要从事第二产业(3)有利影响:湟水谷地夜雨率高,降水主要集中于夜间;夜间气温低,蒸发消耗少,雨水渗入土壤多,提高了农业生产对雨水的利用率;白天降水少,光照充足,提高了农作物对太阳辐射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解析】本题以青海省地理要素分布及统计图为背景材料,以柴达木盆地为背景区域,考查矿床形成过程,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进行,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从内外力作用两方面分析该地区钾盐矿床形成过程。内陆湖泊,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的隆起,该区域气候变干,湖水蒸发,盐分沉淀形成钾盐层矿床。 (2)区域性人口特征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由于该地地域辽阔,水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小;矿产资源丰富,居民主要从事第二产业,所以城镇人口比重高。(3)湟水谷地夜雨率特征对种植业的有利影响主要晚上的水分补给和白天的光照资源进行分析。有利影响主要是湟水谷地夜雨率高,夜间气温低,蒸发消耗少,雨水渗入土壤多,提高了农业生产对雨水的利用率;白天降水少,光照充足,提高了农作物对太阳辐射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4.(1)地形平坦,发展空间大;靠近黄河,便于引水灌溉;靠近城市,利于基础设计建设。(2)特色菌草种植:土地资源充足、地价低,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支持光伏产业: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国家政策支持劳务产业:人口数量多,收入水平低,本地环境承载力低,国家政策支持旅游产业:有特色旅游资源,对环境破坏小,就业机会多,国家政策支持(3)减少土地压力,保持土壤肥力;利于植被恢复,减少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区域小气候。【分析】本题以宁夏为区域载体,考查人口迁移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详解】第15页共16页 (1)读图结合图例可知,西海固三县的海拔较高,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而黄河灌渠的地区平坦,耕地面积广大,且区域内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便于引水灌溉,有城市作为依托,基础施设完善,人口容量更大。(2)特色菌草种植:读图可知,黄河灌区的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且地价水平低;根据材料“之后20年间陆续接纳来自“西海固”移民4万多人”可知,劳动力丰富;根据材料“在解决温饱问题基础上,经过福建省对口支援”可知,有政府政策的扶持。光伏产业:根据材料可知,黄河灌区在茫茫戈壁中,因此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根据材料“福建省对口支援”可知,有政府政策的扶持。劳务产业:该地区主要是由于西海固三县的贫困人口迁入,人口数量多,收入水平较低,由于本地区位于戈壁中,环境承载力较低;根据材料可知国家政策扶持等。旅游产业:根据黄河灌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国家政策扶持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3)根据材料“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固原三县沟壑纵横、干旱缺水、灾害频发,贫困人口集中,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地”可知,西海固地区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人口迁出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压力,保持土壤肥力;人口迁出,有利于当地的植被恢复,提高植被涵养水源、水土保持、改善区域小气候的能力,减少当地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点睛】生态移民,也称环境移民,是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宁夏南部六盘山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自然环境恶劣,居住条件较差,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应有计划有组织的将其迁移到自然条件较好、人口容量较大、基础施设较完善的北部宁夏平原地区。25.(1)地势平坦;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土壤较疏松。(2)国内对优质水果的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政策的支持。(3)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解析】(1)南疆种植棉花有利的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等)、土壤、水源等方面结合实际分析,重点是对气候、水源、土壤结合棉花习性做分析。(2)农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包含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方面。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特色林果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对优质水果的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政策的支持。第15页共16页 (3)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准噶尔盆地南部有融水、降水,水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对外开放程度等也会影响环境承载力,该区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据此该地环境承载力最高。【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2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3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等。26.【小题1】乡村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1990年人数最多,2020年人数最少。【小题2】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小题3】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分析】本大题以我国1953到2020年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变化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城镇化的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详解】(1)结合图例可看出,1953年到2000年我国乡村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自2000年到2020年乡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因此乡村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其中1990年人数最多,2020年人数最少。(2)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方面来回答;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乡村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从图中看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说明乡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因此乡村人口数量减少。(3)城镇集中了大量的工业、服务业,城镇化率持续增长会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好,城镇化率的增加,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乡村人口大量迁入,有利于促进城市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点睛】第15页共16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与城市 新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乡村 必刷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国际合作 必刷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洋地理 必刷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旅游地理 必刷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规划 必刷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宇宙与地球 必刷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个专题必刷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5个专题必刷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2个专题必刷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1-28 20:47:14
页数:16
价格:¥3
大小:737.96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