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直接打印】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精华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2

2/32

剩余3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精华版必修一第1天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它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自由水与结合水: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相对越小。(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能运输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3.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4.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5.膜上蛋白质:载体蛋白:存在于膜上,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识别蛋白:如糖蛋白;通道蛋白: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5.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但并不是所有真核生物细胞都有细胞核,eg.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6.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第32页共32页 7.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8.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糖类都是能源物质,eg.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9.动物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是糖原,植物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是淀粉,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是脂肪(具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同质量的脂肪同糖原和蛋白质相比,在体内所占体积是最小的,而储存的能量最多。)10.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11.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13.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存在。无机盐对于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酸碱平衡等具重要作用。无机盐功能:(1)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血红蛋白中含Fe、叶绿素中含Mg。(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如血浆中存在H2CO3/NaHCO3和NaH2PO4/Na2HPO4等物质。第2天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3.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部分RNA也具有生物催化的功能(酶的本质)。eg.溶菌酶与抗生素:由免疫细胞或由其他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抑制细菌;抗生素也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来抑制细菌,也有些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第32页共32页 RNA或DNA来抑制细菌等。4.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6.糖类在细胞膜上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且糖蛋白只能在膜外侧,据此可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糖蛋白作用:也称为糖被,存在膜外,起保护、润滑、识别、以及黏着性(癌细胞的特征之一——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7.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会发生改变,会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8.提取纯净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原因:无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9.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0.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的代谢中心是细胞质基质。1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第3天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2.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4.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核糖体(rRNA)、线粒体(DNA、RNA)、叶绿体(DNA、RNA)。5.无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及核糖体这种细胞器,且遗传物质均为DNA。第32页共32页 6.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真核细胞ATP的来源有光反应及细胞呼吸,前者产自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后者产自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与线粒体内膜。7.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酶催化作用的实质)8.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9.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10.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物为丙酮酸、[H]还原性辅酶Ⅰ(NADH)、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消耗水,产生CO2。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消耗O2,能产生水,并产生大量ATP。11.光反应可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可为光反应提供[H]还原性辅酶Ⅱ(NADPH)和ADP、Pi。12.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全来自H2O,细胞呼吸产物H2O中氧全来自O2。第4天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4.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意义是:(1)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2)细胞凋亡能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3)细胞凋亡对机体能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关键作用。5.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6.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第32页共32页 7.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8.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加倍、中心粒加倍均发生于分裂间期,染色体暂时加倍发生于后期。9.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除此之外,蛋白质中还含有N等元素,核酸、磷脂中还含有N、P元素。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不同氨基酸理化性质差异的原因在于R基不同。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婴儿有9种,比成人多的一种是组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另外12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质。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3.DNA和RNA在分子组成上的差异表现为DNA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而RNA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4.DNA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碱基(或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而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5.蛋白质变性:在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等条件下,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煮熟的鸡蛋更容易消化。(变性不可逆)盐析:在Nacl的作用下,没有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变性可逆)蛋白质功能:结构蛋白、催化(酶)、运输(血红蛋白)、调节(激素)、免疫(抗体)等功能。第32页共32页 6.熟记实验中的颜色反应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DNA+甲基绿染液→绿色;RNA+吡罗红染液→红色;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脂肪+苏丹Ⅲ(Ⅳ)染液→橘黄色(红色);淀粉+碘液→蓝色;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7.糖原只分布于动物细胞中;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只分布于植物细胞中。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单糖,多糖和蔗糖除外。8.脂质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9.脂肪的含氢量高于糖类,因此氧化分解时,耗O2多,释放能量也多,产生的水也多。二、细胞的结构1.各种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磷脂最丰富,有的还含有少量糖类,故其组成元素有C、H、O、N、P等。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3.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等结构。核糖体、中心体不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4.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能直接转化,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细胞膜通过囊泡发生间接转化。5.内质网除了用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还是脂质合成的“车间”。6.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7.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和大液泡,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8.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藻。9.线粒体和叶绿体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的原因:第32页共32页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DNA、RNA和核糖体,能独立地进行DNA的复制,也可转录和翻译合成自身的部分蛋白质,但是同时又受到细胞核基因表达产物的调控,因此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10.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原因:(有氧呼吸只要具有有氧呼吸酶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只要具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光合色素就可以进行,如蓝藻。)11.溶酶体内部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12.硅肺: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但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导致水解酶释放而使细胞死亡。1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破坏核仁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核仁较大。14.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核仁、染色体,以及除核糖体以外的其他细胞器。无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遗传物质均为DNA。15.糖类在细胞膜上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且只能分布在膜外侧,据此可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16.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17.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用台盼蓝检测细胞是否死亡。18.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通过信号分子(如体液激素调节);通过膜与膜的直接接触;通过信息通道(高等植物胞间连丝)。19.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3)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20.细胞核的功能:遗传信息库,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21.模型方法: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22.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第32页共32页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细菌用纤维素酶处理后,不会破坏其细胞壁;且细菌一般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三、细胞的代谢1.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2.质壁分离与复原、细胞融合、胞吞和胞吐等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3.质壁分离实验中引流法置换细胞外界溶液的操作方法: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新的外界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4.植物细胞在某些溶液中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原因:(植物细胞因外界溶液浓度较高而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接着因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被细胞吸收,使细胞内外浓度差逆转,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时,细胞吸水而复原。eg.KNO3、甘油等)5.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但前者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都消耗能量,但胞吞、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等。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7.加热只是为反应提供能量,并不降低活化能,而酶具有催化作用是与无催化剂对照,其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对照,其原理是能够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胃蛋白酶最适PH=1.5。酶制剂适于在零上低温4℃保存。8.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表示腺苷(腺嘌呤和核糖组成),P代表磷酸基团。其合成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肌肉细胞主要由ATP提供能量,只是绝大多数,不是所有生命活动)。9.叶肉细胞、根尖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分别是叶肉细胞: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根尖细胞: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细胞质基质。10.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反应式为:第32页共32页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11.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或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H]:还原性辅酶Ⅰ(NADH)。12.叶绿体中色素共有4类,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不能利用紫外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缺镁时叶片发黄的原因是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镁后叶绿素合成受阻,而叶片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13.色素提取与分离提取:无水乙醇或丙酮代替分离:层析液(纸层析法)二氧化硅:充分研磨碳酸钙:避免色素被破坏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色素在层析液里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纸层析后滤纸条上色素带太浅的可能原因:研磨不充分、无水乙醇加入过多、滤纸条未干燥处理、未重复画滤液细线等。14.光合作用过程[H]:还原性辅酶Ⅱ(NADPH)光反应暗反应15.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光下培养密闭容器中的植物,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先下降后不变的原因:开始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大于细胞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量,随着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动态平衡。(当CO2供应不足时,C3减少、ATP增加、C5增加、[H]增加;光照不足时,C3增加、ATP减少、C5减少、[H]减少。)16.夏季晴朗的中午,有些植物会关闭部分气孔,这直接限制暗反应阶段;而早晨和黄昏,光照较弱,直接限制的是光反应阶段。第32页共32页 17.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从而更好地吸收矿质元素,但不利于水土保持和减缓温室效应,因为植物和微生物有氧呼吸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18.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增加CO2浓度,适当提高温度等,eg:(1)农业上采用套种、合理密植等措施使农作物充分吸收阳光以达到增产的目的;(2)利用大棚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CO2浓度和温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3)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四、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其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2.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和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它可划分为分裂间期与分裂期。4.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加倍、中心粒加倍均发生于分裂间期,染色体加倍发生于后期。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复制→散乱分布→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移向两极。6.与有丝分裂有关的四种细胞器为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7.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在于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和末期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不同。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9.无丝分裂过程中未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但仍需进行DNA分子的复制与平分。10.观察细胞分裂的操作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1.细胞的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的特点: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此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12.卵细胞形成过程区别于精子形成过程的特点包括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均发生不均等分裂,且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只有一个为生殖细胞,其余3个为体积较小、最终退化的极体,且卵细胞无需变形。第32页共32页 13.动物的受精过程: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发生融合,因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但细胞质中的DNA分子几乎都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14.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意义是: (1)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2)通过细胞分化,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3)通过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15.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内含有形成完整新个体所需的全套基因。细胞全能性表达需要的条件是:离体状态下,在一定的营养条件和植物激素的诱导下,细胞的全能性就能表现出来。16.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是:(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2)对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3)对多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不等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如幼年个体中每天都有细胞衰老和死亡。个体的衰老不等于所有细胞的衰老,如老年个体中每天也有新细胞的产生。17.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呼吸速率、代谢速率减慢;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体积变小,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衰老的原因:①自由基: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攻击DNA、生物膜的磷脂分子、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②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活动细胞渐趋异常。18.细胞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19.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致癌因子作用下,两类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20.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糖蛋白减少、易于分散和转移等特征。21.致癌病毒可将含有的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第32页共32页 必修二第1天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3.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5.伴性遗传:有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6.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7.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一个四分体。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9.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但DNA分子却是卵细胞提供的更多。10.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摩尔根则通过假说—演绎法验证了这一推论。第32页共32页 第2天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使基因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3.染色体组:一般正常生物(二倍体)配子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状功能上各不相同,称为一个染色体组,以n表示。4.二倍体、多倍体与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多倍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5.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6.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7.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8.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9.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0.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其做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便于分析。1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3.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性状的变异。14.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位点上基因的改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染色体变异则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15.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16.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宜选择单基因遗传病,在广大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调查遗传病患病方式宜在患者家系中进行。第32页共32页 17.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产前诊断可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18.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精明的捕食者”、“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19.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五、遗传的基本规律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其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便于分析。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恰当;(2)研究从一对性状到多对性状;(3)运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应用假说—演绎法。3.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内容:(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4.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演绎推理的内容有:(1)F1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隐性亲本只产生一种配子。(2)当F1与隐性亲本杂交时,其子代应产生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且比例相等。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研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7.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第32页共32页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8.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占F2的1/16,共占1/4;双显性个体占9/16;双隐性个体占1/16;重组类型占3/8。9.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方法:用纯合亲本杂交,所得子一代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否则两对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0.判断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方法:选隐性个体作母本,纯合显性个体作父本,二者杂交,如果后代中雌性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全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12.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即基因在染色体上。13.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呈线性排列。14.伴性遗传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15.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都是患者的特点。16.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出连续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女儿都是患者的特点。17.伴Y染色体遗传病表现出全为男性遗传的特点。18.人类遗传病主要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9.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并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第32页共32页 六、遗传的分子基础1.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某种“转化因子”;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该转化因子不是蛋白质,也不是荚膜多糖,而是DNA。2.S型细菌的DNA能使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内。3.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单独观察蛋白质与DNA在遗传中的作用。证明了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4.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共同的思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5.对T2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先用含相应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得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就能得到含相应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单独观察蛋白质与DNA在遗传中的作用。(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原因:噬菌体是营寄生生活的病毒,不能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6.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DNA分子能够准确复制的原因有:其一是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精确模板);其二是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准确无误)。7.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等特点。8.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9.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32页共32页 10.中心法则的内容体现了DNA的两大基本功能:(1)通过DNA复制完成了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2)通过转录和翻译完成了对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11.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条件,除此之外,翻译还需要运输工具tRNA。12.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可由多种tRNA来运输,但一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也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13.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14.基因与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DNA、染色体、蛋白质、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其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是遗传信息;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15.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16.说出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两条途径:①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既可经诱发产生,也可自发产生,它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3.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4.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型及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型两种类型。5.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上的某一位点上碱基对的改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染色体变异则可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够遗传给后代:第32页共32页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可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6.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倒位等,这些变异可导致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7.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1)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无论体细胞中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2)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称为几倍体。8.多倍体植株的优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营养物质含量增加。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分别是:无子番茄: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无子西瓜: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导致果实无子。9.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通常选择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人工诱变的原因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细胞分裂旺盛、DNA复制时稳定性降低,更易发生基因突变。10.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诱变育种的两个特点: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盲目性大,优良变异少。11.选择育种是不断从变异个体中选择最好的进行繁殖和培育,缺点是周期长,可选择范围有限。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13.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其表现型,但研究进化不能只研究个体表现型,还必须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第32页共32页 1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5.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16.同一物种的某基因在不同地区的种群中基因频率不同的原因是:不同环境中基因突变率不同和不同环境中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17.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基因库不同,以后不一定进化成不同物种:要看两个种群是否出现生殖隔离,出现则为不同物种,不出现则为同一物种。18.同一种群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是由变异引起的,尤其是可遗传的变异,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为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料,而自然选择发生在后。必修三第1天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第2天4.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分布(1)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合成原料:色氨酸。(3)分布部位:在生长旺盛的部位。(4)生长素的运输:①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②非极性运输:在某些成熟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进行运输,该种运输与有机物的运输没有区别。第32页共32页 ③横向运输:受单侧光、重力或向心力等的影响而产生的运输方式,最终会导致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其他植物激素1)、植物激素种类(1)赤霉素(GA):合成部位: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分化;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开花、果实发育;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2)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3)乙烯:合成部位: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4)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维持种子的休眠。生长素类似物:与植物激素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类似,如吲哚丁酸;与植物激素生理效应类似,但分子结构完全不同,如α-萘乙酸(NAA)、矮壮素等。植物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生长素类似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5.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6.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7.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8.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10.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1.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长。12.反射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第32页共32页 13.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均属免疫异常强大,免疫缺陷病则属免疫异常弱小所致。第3天1.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初生演替: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5.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6.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7.种群密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则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8.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食物链、食物网。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10.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1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八、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后者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被称为内环境。第32页共32页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大系统直接相关。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一旦遭到破坏,必将引起代谢紊乱。5.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说明内环境的指标极多,并不只是温度、pH、渗透压、血糖等。内环境的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需要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运行。6.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具有信息分子,基因表达、器官、种群和生物圈都存在稳态现象。7.血浆中水的主要来源有: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8.用糖和肉分别喂狗,几天后它们的血液中都有大量糖分,这说明非糖物质可以转化为糖类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9.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除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也能直接使某些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直接作用于效应器)。10.血糖的正常含量一般是0.8~1.2g/L,主要来源是消化、吸收,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11.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12.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13.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中有机物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主要去路是汗液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散热。14.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排尿不只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还通过水的溶解排出大量有害物质,如尿素等。15.在寒冷刺激下,引起骨骼肌战栗收缩的反射弧:寒冷→冷觉感受器→第32页共32页 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16.反馈调节是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九、生命活动的调节1.反射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2.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K+外流(协助扩散)有关,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Na+内流(协助扩散)有关。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在人或动物体内的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突触结构:结构基础——突触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或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可兴奋细胞间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1)突触的常见类型①轴突——树突型:②轴突——胞体型:(2)突触的结构①突触前膜:轴突末端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②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缝隙,其内液体属于组织液③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神经递质种类: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等)、一氧化氮等。4.人脑除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5.激素调节的三大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6.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32页共32页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7.并不是所有激素都像甲状腺激素一样具有分级和反馈调节机制:eg.下丘脑—胰岛,下丘脑—肾上腺髓质,它们没有分级调节,但有反馈调节,维持激素含量相对稳定。8.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9.由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参与的免疫,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且生来就有,为非特异性免疫;由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参与的免疫,针对特定病原体,且为后天获得,属于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10.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监控、清除。11.当病毒进入机体后,人体会发生哪些免疫作用:当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靠体液中的抗体阻止病毒的扩散感染,进入细胞后,必须靠细胞免疫,病毒才会从靶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体液中的抗体与之结合,最后被吞噬细胞彻底清除。12.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和环孢霉素A等可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原理是: 免疫抑制剂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提高了异体器官移植的成活率13.由浆细胞产生抗体对抗胞外抗原属于体液免疫,由效应T细胞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属于细胞免疫。14.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均由于免疫功能过强所致,免疫缺陷病则由于免疫功能过弱所致。15.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16.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17第32页共32页 .胚芽鞘感光部位、生长素产生部位及横向运输部位均位于尖端,生长弯曲部位在尖端下段。18.胚芽鞘能否生长取决于该部位能否得到生长素,而此部位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又是生长是否均匀(即是否弯曲生长)的原因。19.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20.生长素在幼嫩部位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1.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不仅与浓度有关,还与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有关。22.可促进细胞分裂的是细胞分裂素;可抑制细胞分裂的是脱落酸;可促进果实发育的是生长素和赤霉素;可促进果实成熟的是乙烯。23.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十、种群和群落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即种群密度,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分为逐个计数(适合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和估算的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适合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和标志重捕法(适合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3.样方法中强调随机取样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4.种群密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则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5.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第32页共32页 6.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Nt=N0λt。,无K值;现实状态下,种群可呈“S”型曲线增长,有K值,且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曲线形成的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该物种的天敌增加,这就会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还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7.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容纳量(K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就会变小。8.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由此可看出,在数学模型构建过程中也常用假说—演绎法。9.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和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环境条件的改变,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10.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因此无须设置对照组,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则必须重复实验求平均值。1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这些物种间可能存在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关系。12.任何一个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均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均存在水平结构。13.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中种群的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14.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两类演替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初始植被状况不同——在无植被或植被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应属初生演替。第32页共32页 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15.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的原因是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十一、生态系统及其保护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食物链、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是:(1)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逆转);(2)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形式散失,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利用的(不循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的原因是: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去向:①一部分通过该营养级的自身呼吸消耗了;②一部分作为排遗物、遗体或残枝败叶不能进入下一营养级,而被分解者所利用;③还有一部分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所以,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后,一部分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有机物)中,而另一部分则被利用、散失至无机环境中,两者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5.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数量金字塔有时候会出现倒置,例如,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就会发生倒置。6.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第32页共32页 7.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8.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9.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别是:作用:(1)生物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10.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它包括抵抗外界干扰、保持原状的抵抗力稳定性与遭受外界干扰破坏后,恢复原状的恢复力稳定性。11.农田生态系统中需要不断地施加氮肥的原因是: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才能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2.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负反馈调节则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3.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14.大力植树造林能缓解“温室效应”的原因是:大力植树造林后,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对温室效应能起一定的缓解作用。15.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16.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它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及潜在价值等。17.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第32页共32页 十二、实验与探究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沉淀。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4.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成斐林试剂,现配现用,不宜混合保存。5.观察叶绿体选用新鲜的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6.呈椭球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7.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应选择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如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黑藻叶片细胞。8.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9.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产生CO2的情况。10.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1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用丙酮、无水乙醇等能提取色素。12.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①叶片要新鲜、浓绿;②研磨要迅速、充分;③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一是滤液细线要细且直,而且要重复画几次;二是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1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氧气生成速率来进行间接的测量。第32页共32页 14.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此方法用于:(1)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4)DNA半保留复制实验。15.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1)以事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16.萨顿根据类比推理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17.调查人类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18.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19.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0.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十三、生物技术实践1.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2.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O2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4.当O2、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第32页共32页 5.腐乳制作过程中盐、酒、香辛料均具有防腐杀菌功能,其中酒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6.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7.进行微生物培养时,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倘若将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可筛选出尿素分解菌,倘若将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则可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8.纯化菌种的接种方法可包括平板划线法(工具为接种环)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工具为涂布器),后者可用于活菌计数。9.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在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10.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染色,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11.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12.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在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并根据平板所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细菌的数目。十四、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基因工程的工具包括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及载体,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2.获取目的基因可通过如下三种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及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3.PCR技术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受热(90~95℃)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即“变性”),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55~60℃,即“复性”)然后在DNA聚合酶(Taq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第32页共32页 ,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目的基因外,还需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等。5.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6.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7.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8.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再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9.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及生产单克隆抗体等。10.人们通常将动物组织经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后的初次培养称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这样的培养过程称传代培养。11.动物细胞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该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1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是利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排除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只留下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3.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是从初情期开始的连续过程,卵细胞的发生自胎儿期即形成初级卵母细胞,至初情期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至受精时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14.当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表明卵子已完成了受精,这是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15.透明带反应及卵细胞膜反应分别是阻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二道屏障。第32页共3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1-12 11:00:44 页数:32
价格:¥15.88 大小:75.22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